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万箭齐发的三国故事(金戈铁马累世将门)

万箭齐发的三国故事(金戈铁马累世将门)第一代 蒙骜(?-前240年),祖籍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秦国将领。蒙家将公元前226年,王贲大败楚军,夺取楚国十几座城池。公元前225年,王贲水淹大梁,灭亡魏国。公元前222年,王贲夺取辽东,灭亡燕国,继而消灭赵国残余势力。公元前221年,灭亡齐国,自此秦国统一六国,王贲因功受封通武侯。公元前219年,王贲随秦始皇东巡。其后事迹不详。第三代 王离,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人,秦朝后期著名将领,武成侯王翦之孙、通武侯王贲之子。王离受封武城侯,承继父任为上将军,率兵戍边备胡。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后,与章邯一起统率秦兵与起义军作战。巨鹿之战被项羽击败,被俘,正史去向不明,野史多传被项羽所杀。

战国-秦朝 王家将

第一代 王翦(生卒年不详),关中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东北)人,战国时期秦国名将、军事家,与白起、李牧、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万箭齐发的三国故事(金戈铁马累世将门)(1)

王翦军事指挥才能杰出,曾率军消灭燕、赵,扫平三晋;大败项燕,消灭楚国,后官拜太师、封武成侯。

第二代 王贲 王贲,生卒年不详,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东北)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王翦之子,秦朝著名将领,是秦灭六国战争中的主要将领。

公元前226年,王贲大败楚军,夺取楚国十几座城池。公元前225年,王贲水淹大梁,灭亡魏国。公元前222年,王贲夺取辽东,灭亡燕国,继而消灭赵国残余势力。公元前221年,灭亡齐国,自此秦国统一六国,王贲因功受封通武侯。公元前219年,王贲随秦始皇东巡。其后事迹不详。

第三代 王离,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人,秦朝后期著名将领,武成侯王翦之孙、通武侯王贲之子。

王离受封武城侯,承继父任为上将军,率兵戍边备胡。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后,与章邯一起统率秦兵与起义军作战。巨鹿之战被项羽击败,被俘,正史去向不明,野史多传被项羽所杀。

蒙家将

第一代 蒙骜(?-前240年),祖籍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秦国将领。

他曾攻打韩国为秦设立三川郡,攻打赵国取三十七城,又攻占赵重镇晋阳、合置太原郡,领兵攻韩取十三城,后又屡败魏兵。秦王政七年,蒙骜去世。

第二代 蒙武 蒙武(?-约公元前219年),名将蒙骜之子,蒙恬与蒙毅之父,战国末期秦国将领。

蒙武出身于武将世家,其家族原本是齐国人,后随父亲蒙骜从齐国来到秦国侍奉秦昭襄王。他曾先后与王翦两次率军攻打楚国,皆击败楚军,斩杀楚军将领项燕,俘虏楚国国君楚王负刍,灭亡楚国。

第三代 蒙恬(约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姬姓,蒙氏,名恬,祖籍齐国(今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秦朝著名将领。

万箭齐发的三国故事(金戈铁马累世将门)(2)

公元前221年,蒙恬被封为将军,攻破齐国,拜为内史。秦统一后,其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后率军修万里长城和九州直道,构成防御镇守北方,匈奴慑其威猛,不敢再犯。公元前210年,胡亥即位后,赐死蒙氏兄弟,蒙恬吞药自杀。

西汉 李家将

第一代 李广(?-前119年),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秦安县)人,西汉时期的名将,人称“飞将军”。

万箭齐发的三国故事(金戈铁马累世将门)(3)

他将门出身,善骑射,历任7个郡的太守。其平吴楚之乱,名声显扬;抗击匈奴,使匈奴数年不敢侵犯。前119年,漠北之战中,因迷失道路,未能参战,愤愧自杀。

李蔡(前186-前118年)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人,西汉名将李广的堂弟,曾任汉文帝的侍从,后任丞相,其人勇敢聪明,从军则军功显赫,从政则政绩卓著。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李蔡因私自侵占汉景帝园寝的空地而被问罪,李蔡不愿接受询问,自杀而死。

第二代 李敢,中国西汉时名将,飞将军李广的幼子。李敢以英勇著称,是霍去病的部属,因跟随霍去病力战匈奴之功,赐爵关内侯,食邑二百户。

第三代 李陵(前134—前74年),字少卿,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西汉名将,飞将军李广长孙。

擅长骑射,爱护士卒。初以祖勋,授予侍中、建章宫监,迁骑都尉。天汉二年(前99年),跟随贰师将军李广利出征匈奴,率五千步兵与八万匈奴兵战于浚稽山,终因寡不敌众兵败投降。得知汉武帝夷灭三族,将太史令司马迁处以腐刑的消息,心灰意冷,投降匈奴鞮侯单于,迎娶公主为妻,封为右校王,管理坚昆地区。汉昭帝即位后,拒绝大司马霍光迎接回国计划。元平元年(前74年),老死于匈奴。

三国 曹/夏侯家将

第一代 曹仁(168年-223年5月6日),字子孝,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曹操从弟(从祖弟),三国曹魏名将。

万箭齐发的三国故事(金戈铁马累世将门)(4)

曹仁好弓马骑射,从曹操多年,为魏朝立下汗马功劳。破袁术、大破陶谦军及陶谦部将吕由、攻克句阳、生擒吕布的部将刘何、打败刘备军、鸡落山之战又战胜袁绍军等。后来,曹仁率兵进口濡须口,但最终惨败给朱桓。不久卒于军中,时年五十六岁,谥曰忠侯。

曹洪(?-232年),字子廉。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末至三国曹魏时期名将,魏武帝曹操从弟。

曹洪早年随曹操起兵讨伐董卓。曹操于荥阳兵败失马时,曹洪舍命献马,并救护曹操,使其免于厄难。后多随军征伐,平兖州、征刘表、讨祝臂。官渡之战时,曹洪留守本阵,击退了张郃、高览的猛攻。汉中之战时,与曹休在下辩抵御刘备,破斩吴兰、任夔,逼退张飞与马超。曹丕即位后,拜曹洪为骠骑将军。曹丕后因私事寻衅,欲处死曹洪,因卞太后求情,将其免死,贬为庶民。魏明帝曹叡即位,拜曹洪为后将军,更封乐城侯。太和四年(230年),复拜骠骑将军。太和六年(232年),曹洪逝世,追谥恭侯。正始四年(243年),从祀曹操祖庙。

曹纯(170年—210年),字子和,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曹操部下名将,侍中曹炽之子,大司马曹仁之弟。

董卓之乱后,跟随曹操募兵,开始征战一生的戎马生涯。建安年间,授议郎,迁司空参军,督帅虎豹骑参与平定北方战争,封为高陵亭侯。建安十三年(208年),随从曹操南征荆州,追杀豫州牧刘备,占领江陵。参加赤壁之战,率军返回谯郡。

建安十五年(210年),曹纯去世,谥号为威,配享曹操庙庭。

夏侯惇(?-220年),字元让,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末三国名将,西汉开国元勋夏侯婴的后代,曹魏开国元勋。

万箭齐发的三国故事(金戈铁马累世将门)(5)

曹操起兵,夏侯惇是其最早的将领之一。多次为曹操镇守后方,屯田蓄水,使百姓受益,功勋卓著。历任折冲校尉、济阴太守、建武将军,官至大将军,封高安乡侯,追谥忠侯。

夏侯渊(白地将军,?-219年),字妙才,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名将,其妻子为曹操妻妹。

夏侯渊擅长千里奔袭作战。他早年随曹操征伐,官渡之战时为曹操督运粮草。建安十六年,他留守长安时击败了刘雄,又破云县,平定关中,因此被封博昌亭侯。其后率军驻凉州,逐马超、破韩遂、灭宋建、横扫羌、氐,虎步关右。张鲁降曹操后,夏侯渊留守汉中,与刘备相拒逾年,于定军山被刘备部将黄忠所袭而战死,谥曰愍侯。

第二代 曹真(?-231年),字子丹,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魏武帝曹操族子,三国时期曹魏名将。

曹真曾参与汉中之战,大破羌胡联军,平定河西,多次率军抵御诸葛亮北伐,使其无功而返。官至大将军、大司马。231年因病去世,谥号“元侯”,配享魏太祖庙庭。

曹休(?-228年),字文烈,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曹操从子,被视如已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曹操评价其为:此吾家千里驹也。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曹休遂被任命为骑都尉,与议郎辛毗一起担任主帅曹洪的参军,且和偏将军曹真、雍州刺史张既等随曹洪进军征讨刘备。曹休与曹纯、曹真一同统领曹魏的特种部队——“虎豹骑”。魏明黄初三年(222年),曹丕亲征,兵分三路讨伐孙权,任命曹休为征东大将军,大破吴军,迁大司马,成为曹魏军队的最高统帅,都督扬州如故。太和二年(228年)曹休被吴将周鲂断发所骗,伐吴被陆逊杀得大败,气忧成病,回到洛阳,疽发背而死,谥曰壮侯。

曹彰(?-223年8月1日),字子文,沛国谯县(安徽亳州)人,魏武帝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二子、魏文帝曹丕之弟、陈王曹植之兄。三国时期曹魏宗室、将领,其胡须黄色,被曹操称为“黄须儿”。

其少有勇力,赤膊搏虎,徒手伏象,颇受曹操喜爱。218年,率军征讨乌桓,亲自上阵,大败乌桓叛军。 后又降服辽东鲜卑大人轲比能,所向披靡,威震塞北。222年被封为任城王。次年,因病逝于府邸,谥号为“威”。

夏侯尚(?-226年),字伯仁,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征西将军夏侯渊之侄。

代郡乌桓叛乱时,夏侯尚与曹彰一同平叛,得胜归来。曹丕称帝后,夏侯尚出其不意偷袭刘备部队,成功收复上庸。222年,夏侯尚与曹真围攻江陵,击败了诸葛瑾。夏侯尚爱妾被杀后,他悲痛到精神恍惚,后病重回到洛阳。226年病逝,谥曰悼侯。

夏侯楙(mào),字子林,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大将军夏侯惇之子,三国时期魏国官员、将领,其妻为曹操之女清河公主。在魏国历任侍中、尚书、安西将军、镇东将军,假节,封列侯。曾一度驻守长安,但蜀汉北伐后就被调离。

夏侯霸,生卒年不详,字仲权,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期魏国和蜀汉后期的重要将领,征西将军夏侯渊次子。在魏国官至右将军、讨蜀护军,封爵博昌亭侯,屯驻陇西;在蜀汉时为主要北伐将领,多次参加御蜀和伐魏战争。

夏侯威(生卒年不详,)字季权,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期曹魏将领,征西将军夏侯渊第四子,右将军夏侯霸之弟。

夏侯威性格任侠,历荆、兖二州刺史,并与曹丕、曹植等相友善。

孙家将

第一代 孙坚(别称孙破虏,155年-192年),字文台,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区)人,孙权之父,东汉末年将领、军阀,东吴政权的奠基人之一。

万箭齐发的三国故事(金戈铁马累世将门)(6)

黄巾起义时,他追随朱儁南征北战,夺下宛城后被任命别部司马。董卓废帝自立陈留王刘协后,孙坚起兵与袁术联手征讨董卓,并被袁术封为破虏将军。192年,他与刘表作战时阵亡。孙权称帝后,追谥其为武烈皇帝,庙号始祖。

孙静,是长沙太守孙坚的弟弟,孙静也是江东的一员名将。曾从孙策平定江东诸郡。

第二代 孙策(175年-200年5月5日),字伯符,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区)人,孙坚长子,孙权长兄,汉末群雄之一,三国孙吴的奠基者之一。

万箭齐发的三国故事(金戈铁马累世将门)(7)

孙策性情豁达,喜说笑爱结交名士,孙坚死后,投奔袁术,并继承了孙坚的部队。其纪律严明,严禁掳掠百姓,因此获得百姓拥戴。他打败刘繇,夺取吴郡,威震江东。袁术僭越称帝后,孙策与袁术决裂。同年夏,曹操下诏书,要孙策讨伐袁术。200年,孙策平定六都一统江东,后在打猎时为刺客所伤,不久身亡,年仅26岁,追谥为长沙桓王。

孙瑜(177年-215年),字仲异,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孙坚之弟孙静的次子,孙权的堂兄。官至奋威将军、丹杨太守。孙瑜初以恭义校尉的身份统领士兵,曾跟随周瑜、孙权等人征战,擅于安抚部下、招降纳顺。215年,孙瑜去世,时年三十九岁。

孙皎(?―219年),字叔朗,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三国时期吴国宗室、将领。昭义中郎将孙静第三子,武烈帝孙坚之侄,孙权堂弟。

初任护军校尉,领兵二千多人,号称精锐部队。后升任都护征虏将军,接替程普都统夏口,曾随吕蒙平定荆州。219年,孙皎病死。

孙奂(195年―234年),字季明 ,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三国时期吴国宗室,孙坚弟弟孙静第四子,孙策和孙权的堂弟。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奂兄长孙皎去世,孙奂接替统领其部众,以扬武中郎将的身份兼任江夏太守。黄武五年(226年),担任扬威将军,封沙羡侯。嘉禾三年(234年),孙奂去世,时年四十岁。

孙贲(?—210年),字伯阳,吴郡富春人。孙坚兄孙羌之子,东汉末东吴势力将领。

孙辅,字国仪,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孙坚兄长孙羌次子,豫章太守、都亭侯孙贲之弟 ,孙策和孙权的堂兄弟,东汉末年将领。孙辅幼年父母双亡,由兄长孙贲抚养长大。初以扬武校尉之职辅助孙策平三郡。建安二年(197年),孙策征讨丹杨等七县,派孙辅驻守历阳抵御袁术,并招诱留下的百姓,纠合失散的兵卒。又随孙策讨伐陵阳,活捉祖郎等。建安四年(199年),孙辅随孙策袭击庐江太守刘勋,因功被任命为庐陵太守。后升任平南将军,假节兼任交州刺史。孙辅后担心孙权无力保守江东,便遣使与曹操暗中来往,事情泄露后,孙权将他软禁起来。数年后去世。

孙河(?-204),字伯海。孙坚族子。少时便为孙坚心腹从讨四方。孙策东渡,又跟随孙策平定吴、会,从讨李术,术破,拜威寇中郎将,领庐江太守。后孙翊遇害,前往宛陵指责妫览、戴员保护不周,二人心虚,将其杀害。

第三代 孙韶(188年-241年),字公礼,吴郡(今属浙江)人,三国时期吴国宗室、将领。建安九年(204年),孙河被杀,孙韶统帅孙河的军队,被孙权任命为承烈校尉。后任广陵太守、偏将军。黄初元年(220年),孙权受封吴王,升任他为扬威将军,封建德侯。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任命孙韶为镇北将军。孙权后加任孙韶兼任幽州牧,假节。赤乌四年(241年),孙韶去世。

孙桓(198年-223年),字叔武,孙河第三子,三国时期吴国的建武将军。

他英勇善战,在夷陵之战后,以功拜建武将军,封丹徒侯。后被派去修筑横江坞,期间逝世,年仅二十六岁。

孙邻(211年-249年),字公达 ,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孙坚兄长孙羌之孙,都亭侯孙贲长子,孙策和孙权的堂兄,三国时期吴国宗室、将领。建安二十四年(214年),孙贲去世,孙邻继承其爵位。孙邻九岁时,代理豫章太守,进封都乡侯。后升任夏口、沔中督,威远将军。赤乌十二年(249年),孙邻去世,其子孙苗袭爵。

孙震,三国时期孙吴宗室。征虏将军孙贲之孙、威远将军孙邻之子。曾为无难督。震后御晋军,与张悌一起在版桥战败被俘而死。

第四代 孙歆(?—280)三国时期孙吴宗室。征虏将军孙贲之孙、威远将军孙邻之子。曾为乐乡督,晋军灭吴时,孙歆为周旨所杀。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