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最宠爱的三公主(乾隆王朝乾隆皇帝)
乾隆最宠爱的三公主(乾隆王朝乾隆皇帝)朕与你们君臣相聚,今天就不必拘什么礼了,不然朕每说一次话,你们叩一次头,好了,累也累死了,还喝什么喜庆酒啊!当然,乾隆皇帝之所以将这场宴会定性为“慰问”,更主要的是想暂时麻痹十大督抚,让他们明确自己不会秋后算账的态度。为了夯实自己的态度,乾隆皇帝继续追加说明:堂堂一国之君宴请地方督抚,必须有一个格调适合的官方说法才行!答谢各位官老爷踊跃捐款,自然不行;趁着太后圣寿的机会和地方督抚们联络下感情,也不合适;找个机会喝酒聊天谈谈人生,更是不行!到底是康熙、雍正两代帝王相中的接班人,看看人家乾隆找的理由——聊表慰问,这是君对臣的关怀,更是朝廷对地方该有的关怀。“旅游”不好听,可以说成是“调研”;“奖金”不好听,可以说成是“绩效”;“提拔关系户”不好听,可以说成是“举贤不避亲”;想花钱,还能找不到理由?
万福楼顺利竣工,太后圣寿得以喜庆热闹地举行,乾隆皇帝再无顾忌,决定彻查十大督抚贪腐情状。只是,万福楼毕竟是人家捐钱建的,这份忠孝之心不能辜负;更何况,钱峰曾经带队彻查六省督抚也仅是“查无实证”,这个“重新调查”的命令确实不好下!
于是,乾隆皇帝宴请十大督抚,来了一次“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的精彩表演!
和几乎所有的酒场一样,乾隆皇帝需要为这场宴请定一个调子:
太后老佛爷圣寿大喜,尔等十督抚奉诏而来,君臣相聚,喜上加喜啊!朕今天所以宴请你们,是因为你们作为朝廷的封疆大吏,任上辛苦,朕聊表慰问之意!
堂堂一国之君宴请地方督抚,必须有一个格调适合的官方说法才行!答谢各位官老爷踊跃捐款,自然不行;趁着太后圣寿的机会和地方督抚们联络下感情,也不合适;找个机会喝酒聊天谈谈人生,更是不行!
到底是康熙、雍正两代帝王相中的接班人,看看人家乾隆找的理由——聊表慰问,这是君对臣的关怀,更是朝廷对地方该有的关怀。
“旅游”不好听,可以说成是“调研”;“奖金”不好听,可以说成是“绩效”;“提拔关系户”不好听,可以说成是“举贤不避亲”;想花钱,还能找不到理由?
当然,乾隆皇帝之所以将这场宴会定性为“慰问”,更主要的是想暂时麻痹十大督抚,让他们明确自己不会秋后算账的态度。为了夯实自己的态度,乾隆皇帝继续追加说明:
朕与你们君臣相聚,今天就不必拘什么礼了,不然朕每说一次话,你们叩一次头,好了,累也累死了,还喝什么喜庆酒啊!
既然是领导的关怀和慰问,宴会环境自然是越轻松越好,越随便越好。只是,这里面有一个职场生活中极容易出现的错误——领导让你不必拘礼,那是领导的胸襟和气度;可如果你真就大大咧咧、随随便便,那就是你不懂事了!
所以,领导的客气就永远只是客气,永远别当真,该有的谨慎小心、该有的恭谨态度永远不能丢!
宴会的基础调子定好了,乾隆皇帝可以进入正题了:
朕没有在乾清宫、皇极殿,而在这万福楼宴请你们,不说你们也明白,因为这个楼就是你们捐钱修的嘛!话说回来,堂堂大清也不缺你们这点银子,但是你们的心意朕不能不领,领了你们的心意、花了你们的银子,那总得有点表示啊!怎么表示呢?那么就请和珅代朕给各位捐了钱的十名督抚各敬上一杯酒!
注意了,这段话可不是什么客气,而是乾隆皇帝开始和十大督抚之间划清界限,撇清关系了。
翻译一下这段话,更容易理解乾隆皇帝的真实意图:
我没逼着你们捐款,朝廷也不缺你们这点捐款;你们的捐款行为纯属自愿;可既然你们主动捐款了,万福楼也修好了,那我也不装糊涂,我就欠了你们一个人情;让和珅代朕敬酒,还你们的人情,咱们可就互不相欠了。
既然互不相欠了,那我可就不客气了!
第一位:湖广总督吴善达
吴善达在湖广任上十几年,今天快七十了吧!你当差几十年,吏部年年的考绩都是上等卓异,朕知道,那也不是白给的!
还是那句话,如果领导上来就是一顿夸,你就要提高警惕了,你该注意的不是领导夸赞你的内容,而是随后肯定会有的“转折”内容。
不过,有些官员一辈子清廉如水,那么到了晚年呢,保不住晚节了。朕想,你在晚节上,可以做个好榜样吧!
高高捧起再狠狠摔下,乾隆皇帝的这句话足能让吴善达小心谨慎到退休,保住晚节。可既然乾隆皇帝已经给了敲打,也就说明吴善达不会再被调查,可以放心了!
第二位:四川提督阿里哈
你在这个四川总督任上干得也是有声有色,你的前任黄廷桂向百姓征收耗羡银子,是你奏请减免百姓的耗羡银子,就凭你这个折子,爱民的折子,朕记住了你的功劳。所以呀,有人上折子参你,朕没大搭理他!
同样的开场白,同样的先夸赞,同样的明确表明了对阿里哈的保全之意,阿里哈也不会被调查,也可以放心了!只是,和吴善达一样,阿里哈也不干净,也不需要给予敲打才行!
参你的折子上措辞很激烈呀,说你有几大罪状,你要不要自己看看?
翻译一下这句话:我手里可有你的罪证,你要老实听话,要不然我分分钟灭了你!
第三位:河南巡抚苏纪
朕听说你那十九万两银子都是借来的?那你不吃不喝,这笔债也得还二十年啊!
乾隆皇帝能有这个问题,就足以说明他对苏纪借钱捐款举动的绝不相信;就算苏纪随后给出了“几个亲戚要替臣还债”的解释,乾隆皇帝还是给出了这样的回答:
是吗!看来你办法不少!
这句话的后面还有潜台词没说,那就是“待到重新调查,看你还有没有办法”!很明显,苏纪是跑不了了!
第三位:安徽巡抚吴之承
安徽是个穷省,你怎么也捐了十七万八千两啊?
这个问题看不出感情色彩,只是普通询问而已,我们来看吴之承的回答:
禀皇上,臣捐钱与安徽无干,托祖上福荫,臣的家道还算殷实,这点钱还是拿得出来的!
理由充分、不容反驳——我有钱,我任性,你能咋地!
这个理由不能反驳,乾隆皇帝只能寻找另外的进攻方向:
有钱的人都不说有钱,特别是当官的,最怕人家说自己有钱了,你倒好,自己夸口!
有句话叫“一瓶不响,半瓶晃荡”,人越缺什么往往就会越强调自己有什么,真正有钱的人从来不用强调自己有钱,因为那是事实;没钱的人才会强调自己有钱,因为那样才能掩盖事实!但对于上位者而言,却恰恰相反,没钱反倒会时时强调,因为那是事实;有钱才会刻意掩盖,因为那样才能掩盖事实!
话有点绕口,但却不无道理,你品,你细品!
对于乾隆皇帝的这个问题,吴之承也是毫不退缩,直截了当地给出了“臣不得不如实相告,否则就是欺君”的解释,理直气壮、不容反驳。
所以,关于吴之承的调查与否,甚至都不用乾隆皇帝表态了,人家安全了!
最后一位:山东巡抚国泰
这次修万福楼,国泰是最起劲了,捐的也最多,这些朕记住了!你身为山东巡抚,有人称你为酷吏,但朕以为你多年来在山东平定乱匪、举措得力,所以呢一俊也就遮百丑了。虽然你有些丑的地方,朕也不愿意看了!
是不是觉得乾隆皇帝明确表明了宽恕国泰的态度?
别着急,继续往下看!
你们不要以为,朕唯独对国泰是这样,对你们都是一样,你们为官一方,责任重大,为难之处也不少,即使你们小有不慎,只要你们对朕还有一片忠孝之心,朕也就不愿意去计较了!
我对国泰如此评价,你们可别误会了,更别以为我真就打算宽恕国泰了!如果国泰真是小有不慎,我自会原谅;但如果他真有欺君行为,我决不轻饶。至于国泰到底是小有不慎,还是百丑遮一俊,重新调查一下不就知道了!
很明显,国泰和苏纪一样,已经被乾隆皇帝列上重新调查的名单了!
好了,乾隆皇帝的态度表明了,可还需要一个重新调查的理由。于是,乾隆皇帝给出了这样一句话:
和珅呐,钱峰的酒还没敬呢!
现在,明白乾隆皇帝为何让钱峰参加这次宴会了吧?钱峰在,还愁找不到重新调查十督抚的理由?
我是不愿意重新调查,但也架不住人家御史的奏请啊!
所以,乾隆皇帝决定亲自“刺激”一下钱峰:
钱峰啊,修万福楼,督抚们捐的是银子,你捐的是忠直。为此,朕敬你这杯酒!
先把钱峰抬起来,并趁机告诉钱峰:你可是忠直之臣,忠直之臣可不能半途而废,要不你再弹劾一次十督抚,试试我会不会同意?
只是,钱峰似乎没有听懂乾隆皇帝的暗示,直接给出了这样一句回答:
臣肝脑涂地,难报皇上于万一,谢皇上!
没办法,乾隆皇帝只能继续暗示:
你们啊,也不要因为看到朕这样看重钱峰,心里就犯嘀咕,以为朕要对你们怎么样了,这个吏治啊是一门大学问,治理这么大一个国家,不仅要有你们这些重实际、会办事的能员干吏,也要有像钱峰这样重操守的忠直之士。
需要地方督抚重实际、会办事;可需要钱峰这样重操守的忠直之士干什么?自然是监督、制约地方督抚!
然后,乾隆皇帝提出了具体要求:
你们同心协力,才能把这个国家治理好!朕希望你们和衷共济,把朝廷的事情办好!
这句话就是在告诉钱峰:地方督抚们对得起我的评价,会办事、重实际;你是不是也要对得起我的评价,忠直到底、再次奏请追查地方督抚的贪腐情状呢?
只是,乾隆皇帝的这句暗示,钱峰还是没听懂,只是注意到了其中的用词不当:
皇上,和衷共济之说,臣实难领受!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大是大非,岂容混淆!臣于在座的某些贪墨之徒,如同水火一般,这怎么能够和衷共济呢?
乾隆皇帝彻底无奈了,甚至都被气笑了:
钱峰啊钱峰,朕看普天下最不识进退的人,恐怕就是你了!
注意,钱峰的态度虽然依然强硬,但却始终没有提出要重新调查十大督抚的要求;也就是说,钱峰始终没有再进一步,反倒一直在退。那么,乾隆皇帝这句“不识进退”就有了明确额的所指——只知退,不知进,你对不起我对你忠直的评价!
终于,终于,终于,钱峰听懂了乾隆皇帝的暗示,赶紧表明自己的态度:
皇上,臣誓除奸贪,只知进不知退!
乾隆皇帝也总算松了一口气,赶紧追问:
那你要怎么样呢?
既然只知道进,不知道退,那还不赶紧提出要求!
钱峰终于给出了乾隆皇帝等待了很久的要求:
皇上,臣上次查勘十督抚无功而返,愧对圣上,臣请旨再查!若仍无实据,甘当死罪!
乾隆皇帝满意了,虽然口中说着“你喝多了,你喝醉了”,但随后就对在座督抚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你们回去之后好好当差,只要不做暗室欺心的事,朕是不会亏待你们的!
这句话有着极为明显的目的:麻痹十大督抚,让他们放松警惕,不会再事先准备,应对调查!
可等到督抚们离开京城,返回任职地,乾隆皇帝就会立马下达一道圣旨:
朕对地方督抚那是绝对信任,奈何御史钱峰不依不饶,非要重新调查,依照大清祖制,朕又不能阻塞言路,只能准尔所请,重新调查十大督抚的贪墨情状,以证诸臣清白,以堵悠悠众口!
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十大督抚到底没能玩过老辣的乾隆皇帝!
(本剧仅对电视剧《乾隆王朝》的剧情解析,并不牵扯真实历史,烦请看官辨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