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值得欣赏的人(好风光不如梦一场)
明朝值得欣赏的人(好风光不如梦一场)张岱(1597—1679),又名维城,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天孙,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汉族,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晚明文学家、史学家,工诗词,善著文,被誉为“小品文圣手”。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夜航船》、《琅嬛文集》、《快园道古》、《石匮书》等著作传世。看书之前,我个人建议还是要先了解一下作者的生平和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助于我们更了解作者行文背后的意义,他在暗示什么,他想表达什么,以及他的执着和不得已。而我就像是机缘巧合之下进入了张岱梦里的人,跟着作者的文字,颠荡起伏地经历了一遍他的人生,忘记了自己原来只是个客人,纵情声色,一晌贪欢。这就是我看的这本《陶庵梦忆》,美好到让人不愿意醒过来的一场“春秋大梦”。
《陶庵梦忆》
引言:人的一生,何尝不像一场梦。
有的人迷糊,在梦境里沉沉浮浮,这一生就如此过去了。
有的人清醒,清醒得知道自己在梦里,于是用文字把梦境里的一切记录下来,想让更多的人看见自己的梦。
而我就像是机缘巧合之下进入了张岱梦里的人,跟着作者的文字,颠荡起伏地经历了一遍他的人生,忘记了自己原来只是个客人,纵情声色,一晌贪欢。
这就是我看的这本《陶庵梦忆》,美好到让人不愿意醒过来的一场“春秋大梦”。
看书之前,我个人建议还是要先了解一下作者的生平和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助于我们更了解作者行文背后的意义,他在暗示什么,他想表达什么,以及他的执着和不得已。
张岱(1597—1679),又名维城,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天孙,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汉族,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晚明文学家、史学家,工诗词,善著文,被誉为“小品文圣手”。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夜航船》、《琅嬛文集》、《快园道古》、《石匮书》等著作传世。
我们在电视剧里经常听见“反清复明”的口号,张岱就是生活在明末清初这个时代背景之下,朝代的更迭让他作为知识分子,想报国却报国无门,空有一生抱负,却没办法改变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只好隐居在深山里,闭门不出,专心著述,以充盈“真气”和“生气”的文笔,写活了繁华一梦的明朝。
《陶庵梦忆》是张岱的传世名作,全书共八卷,以生动鲜明、清新醉人的文笔,从建筑花木、戏曲民俗、茶酒食物等各个方面,追忆了晚明时期的繁华景象,被誉为“一幅深刻描绘晚明社会生活风貌的历史画卷”。
这本书就是张岱的一场梦,梦里繁花似锦、烈火烹油,梦外穷困潦倒、一无所有,这对比让他的文字有种凄艳绝伦的美,美到极致,就是幻灭。
来,让我们一起入梦吧。我喜欢张岱的洒脱,喜欢他的率性而为,最喜欢的篇章是卷一的《金山夜戏》,他不直接写他们的表演有多精彩,而写观戏人的反应,让人忍俊不禁,浮想联翩。
这一篇短文里既有“月光倒囊入水,江涛吞吐,露气吸之,噀天为白。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的曼妙景致,又有看戏人目瞪口呆,不知唱戏人是人是鬼的奇妙景象,两者交相呼应,而此时作者在欣赏完了这奇观之后,带领家仆撑船而去,毫不恋战,一切都随心所欲,随波逐流而去。
我们仿佛也是故事里的老僧,只知瞠目结舌得看着,然后目送作者一行远去,久久不能回神,就如文中“目送久之,不知是人是怪是鬼”。
如梦里幸福,而现实苦难,人又该当如何?
我有爱而不得的人,有想拥有却不够钱买不起的奢侈品,有想实现或者实现不了的梦,有摆脱不了的苦难的时候,我就会自觉不自觉得做梦,在梦里实现它。
可是我也知道,梦境迟早有一天会醒过来,醒了之后要如何面对这苦难呢?有的人会选择醉生梦死,而有的人会在苦难中竭尽全力去开出花。
而张岱讲了一个故事,关于沈梅冈先生的,沈先生因为得罪了奸相严嵩,在狱中被关押了十八年,却始终没有放弃自己,不忘记读书,还钻研工匠技艺,没有斧头和锯子,就日夜磨一块铁片,最终磨成锋利的刻刀,用它和一块香楠木做成了一件文具、三个大匣子、七个小匣子、两把壁锁,他做了很多东西,完美到能工巧匠都自愧不如。
苦难对于每个人的意义是不同的,这世界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选择用热情去拥抱生命。
这本书不仅有许多人生的道理,还金句频出,特别是这句“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翻译成白话的意思是说,不要和没有癖好的人交往,因为这样的人没有深沉的感情;不要和没有毛病的人交往,因为这样的人不真诚。
深以为然,有癖好的人,往往至情至性,值得交往,而什么都不喜欢的人,也就意味着他什么都不在乎,什么都能抛弃,交情对于这类人来说也就可有可无了。
同时人无完人,是人就都有瑕疵,不必让自己活得八面玲珑、十全十美,流露出几分本来面目,也就多出几分真性情的生命体验,我们最难能可贵的,不就是活得真实吗?
让这本《陶庵梦忆》带我们入梦,希望梦醒之后,我们都能成为想要成为的自己,变成更好的自己,这也是梦境的意义。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