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长孙皇后给李世民的温暖(长孙皇后做我该做的)

长孙皇后给李世民的温暖(长孙皇后做我该做的)“玄武门之变”,李世民踏着兄弟的血迹登位,是为唐太宗,长孙氏即为皇后。她既恐惧,也不敢苟同李世民的做法。但既如此,她便开始劝导李世民开门纳谏,对天下事力求公平公正,做一个为万民造福的好皇帝,而她自己,却充当起贤内助的角色,不让后宫事务影响到李世民。2、怀忧国忧民之心,把握劝戒之尺度这个时候,长孙氏的伯父突然记起,北周武帝的外甥女窦氏嫁给李渊,生得四子,个个能文能武,一表人才。长孙家大喜,派人前去打听。四子当中,唯有李世民与长孙氏最为般配,于是长孙家便请人倒提媒。李渊听说长孙氏天生丽质,如花似玉,而且聪明博学,非常赞成这门亲事。长孙氏与李世民天生一对,喜结良缘。婚后生活,两人相亲相爱,如影随形。谈论局势,长孙氏随口而出,颇有见地,李世民视为知已,甜蜜于心。但不久,李世民就奔赴战场。长孙氏留守李家孝顺公婆,养育子女。后来婆婆窦氏去世,后宫一片混乱,长孙氏对公公悉心照料,对其他人以诚相待,做事行

长孙皇后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女性,“母仪天下”的皇后,更是唐朝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她既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贤内助”,也是政治上的帮手,家事、国事、天下事,可谓殚精竭虑,她赢得众口一词的赞誉。她一向保持着低调的行事风格,却把整个的光环都让给了李世民。“贞观之治”,有她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从今天来看,她的完美形象,乃是穿越历史的一道光束,让我们心底透亮,由衷地感慨。

长孙皇后给李世民的温暖(长孙皇后做我该做的)(1)

(长孙皇后)

1、长孙有女倒提媒,满美姻缘一线牵

长孙氏出身名门。她是河南人,父亲长孙晟是隋朝的右骁卫将军。从小在优越的环境中长大,知书达理,善恶自鉴,并且才貌出众。方圆几十里都知道长孙家出了一位美女,上门提亲的人络绎不绝,但都被长孙家拒绝,因为长孙家认为,这些人都不配小女。

这个时候,长孙氏的伯父突然记起,北周武帝的外甥女窦氏嫁给李渊,生得四子,个个能文能武,一表人才。长孙家大喜,派人前去打听。四子当中,唯有李世民与长孙氏最为般配,于是长孙家便请人倒提媒。李渊听说长孙氏天生丽质,如花似玉,而且聪明博学,非常赞成这门亲事。长孙氏与李世民天生一对,喜结良缘。

婚后生活,两人相亲相爱,如影随形。谈论局势,长孙氏随口而出,颇有见地,李世民视为知已,甜蜜于心。但不久,李世民就奔赴战场。长孙氏留守李家孝顺公婆,养育子女。后来婆婆窦氏去世,后宫一片混乱,长孙氏对公公悉心照料,对其他人以诚相待,做事行得稳,站得直,就是妯娌之间,她也凡事忍让三分。长此以往,她让所有人都挑不出半点刺来,受到称赞,更是深得李渊信任。李世民感谓,家有贤妻,无后顾之忧,也胜似千军万马。

长孙皇后给李世民的温暖(长孙皇后做我该做的)(2)

(唐太宗李世民)

2、怀忧国忧民之心,把握劝戒之尺度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踏着兄弟的血迹登位,是为唐太宗,长孙氏即为皇后。她既恐惧,也不敢苟同李世民的做法。但既如此,她便开始劝导李世民开门纳谏,对天下事力求公平公正,做一个为万民造福的好皇帝,而她自己,却充当起贤内助的角色,不让后宫事务影响到李世民。

长孙皇后赏罚分明,率先垂范,后宫在她在治理下,风清气顺,和睦相处,没有人有提心吊胆的感觉。对于李世民的嫔妃,长孙皇后一视同仁,亲如姐妹;对于李世民的孩子,无论嫡生庶出,她都视同己出,爱护有加。后宫上下,都十分爱戴长孙皇后,而她本人,不折不扣地称职,称得上是“母仪天下”的好皇后。

对于政务,长孙皇后从不干涉。她知识渊博,与太宗私下闲谈时,引经据典,滔滔不绝,可一旦太宗与她提到朝政,她就引开话题,不肯发言。但遇到太宗做出不明智之举,有损江山社稷时,她却能发挥自己的智慧,施展自己的软实力,苦苦归劝太宗,可谓用心良苦。

有一次,太宗下朝归来,怒容满面地吼道:“到时候,我一定要杀掉魏征这个乡巴佬。”长孙皇后大吃一惊,却笑着问:“魏征什么事得罪你了?”李世民恨恨地说:“太不像话,他竟然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让我难堪,叫我下不了台,太可恨了。”长孙皇后听了这话,默默退出,然后穿着只有在册封、庆典、朝会仪式上穿的朝服,端端正正地走到太宗面前,深深一拜。太宗一看,惊诧地问:“皇后为何这样庄重严肃?”长孙皇后答道:“我听说,只有君主贤明,采纳忠言,才能有正直的大臣出现。魏征的确是少见的正直的忠臣,这是皇上贤明、能采纳忠言的缘故了。有这样的君和臣,国家有幸,百姓有幸,所以我不能不向您表示祝贺。”太宗茅塞顿开,转怒为喜,感慨地说:“多亏皇后及时指点,给我敲了警钟,否则险些误了大事”。从此以后,魏征在朝上再怎么“犯颜直谏”,太宗都能忍,而且对于他的良好建议,一般都采纳。

就这样,太宗上朝时,有魏征这样的忠臣劝诫,下朝后,有长孙皇后把关,他对自己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因为勤政爱民,君臣如一,唐朝在李世民治下,很快出现“贞观之治”的繁荣局面。

长孙皇后给李世民的温暖(长孙皇后做我该做的)(3)

(魏征)

3、恭谦自律明事理,一代尊后留美名

长孙皇后对自己要求很严,不仅如此,也对自己的子女和娘家人要求很严。

长乐公主是长孙皇后与李世民的亲生女儿,更是掌上明珠。她出嫁时,太宗命令她的嫁妆要超出永嘉长公主的一倍。永嘉长公主是高祖李渊的女儿,也即太宗同父异母的妹妹。魏征听说此事,劝谏太宗说:“陛下您的女儿出嫁,论情感,是父女关系,更亲蜜一些,若论道理和地位,长乐公主就不能与永嘉长公主相比,可嫁妆超出一位,道理何在呢?”太宗虽然不满意,但还是听从魏征的归劝,将长乐公主的嫁妆降到永嘉长公主嫁妆的一半陪送。回到宫,他怕长孙皇后听到这个决定不乐意,没想到,长孙皇后不仅不埋怨,反而称赞太宗和魏征都做得对,并说越是自己的女儿,越是要严格要求。太宗如释重负。

长孙皇后的哥哥长孙无忌,曾在玄武门兵变中立了大功,唐太宗想封他为右仆射(宰相)。长孙皇后听到这个决定后,再三劝止,并说,“你忘了以前朝代外戚专权的事了吗?”但太宗这回坚持己见,说:我重用他,并不是因为他是你的哥哥,而是为江山社稷考虑,他有这个才能,请皇后不必过虑。公元627年,太宗任命长孙无忌为右仆射、吏部尚书、武侯大将军。长孙皇后见太宗不听劝阻,只好派人把长孙无忌叫到宫中,直言相劝:“皇上任命你为右仆射,我已向皇上表明,你不适合。长孙家的人最好不要再做高官,这样可以省却不少麻烦。你最好向皇上力辞右仆射之职。”长孙无忌理解妹妹的苦心,亲自拜见太宗,坚决请求辞去职务。长孙皇后又极力劝说太宗接受。公元628年,太宗终于接受了长孙无忌的请求。

长孙皇后一直患有哮喘病,贞观八年(634年)旧病复发,卧病在床,太宗经常亲临探视,太子承乾日夜守护。太宗为她请最好的医生医治,也不见好转。万般无奈,太子建议,大赦天下罪犯,奉劝更多的人加入佛道。长孙皇后知道后,极力阻止,并对太宗说道:这是皇上为了我而要破坏规矩,岂不误了国家大事,皇上真要这么办,我只求速死。”太宗无奈,只好作罢。

长孙皇后在病重和生命垂危之际,却想到了罢官在家的房玄龄。她喘着气,对太宗说:房玄龄因与皇上意见不合,受到责备罢官回家了,长孙皇后虽处弥留之际,却对此深感不安。太宗不等她说完,便点头说道:我知道了,你放心吧。旋即派人将房玄龄请回,官复原职。

长孙皇后临终前,拉着太宗的手,慎重交代,“我死后,不要花很多的钱,埋到山上即可,不用修陵墓,棺椁要用最简单的,陪葬物品只用木器、陶器足矣,皇上如果照我说的办,就是对我最好的纪念”,接着又说道,“希望皇上永远重用魏征、房玄龄这样的忠臣,对我娘家人做官不以为念,少征徭役、兵役,一心勤政为民,争取年年五谷丰登,岁岁国泰民安,这样,我死也瞑目了……”一席话,说得唐太宗李世民泪流满面,他只好答应了结发之妻的请求。

贞观十年(636年),长孙皇后与世长辞,享年36年。一代尊后,香消玉殒。长孙皇后死后,被葬于昭陵(今陕西礼县东北)。@头条历史 @头条读书会 @今日头条文化频道 @美文 #情感头条#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