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集团的产业有多大(从卖海鲜到世界电子巨头的三星帝国)
三星集团的产业有多大(从卖海鲜到世界电子巨头的三星帝国)1938年把时间线拉回到81年前电子依然是中国三星最大的业务部分。中国三星电子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苏、广东、成都、山东、海南、辽宁、香港、台湾等地区设立了数十家生产和销售部门,主要生产半导体、移动电话、显示器、笔记本、电视机、电冰箱、空调、数码摄像机以及 IT 产品等。本次撤场只是其中的惠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其他半导体公司才是三星的重心。另外中国三星电子还设立了北京通信技术研究所、苏州半导体研究所、杭州半导体研究所、南京电子研发中心、上海设计研究所等研究中心,积极推进产购销的本地化。三星的业务为什么能遍布全中国?究竟是如何一步步打开中国市场的呢?这就要从三星的起源开始说起:
近日,有传三星将于本年9月关闭位于惠州市惠城区陈江镇的惠州三星工厂,这也是三星在中国的最后一家手机工厂。据悉,这家工厂于1992年正式投产,在巅峰时刻,员工曾达5000名,一年生产7200万部手机,是三星最重要的工厂之一,至今已经存在了近30年。
回望过去几十年, 三星一开始是怎样来到中国的?这几十年它又经历了什么?如今三星在中国又剩下些什么?今天,U学小编就为你揭秘三星帝国发展史。
三星在中国
据资料,三星从1992年就已经开始进入中国建厂,三星旗下30多家公司中已有23家在中国投资。三星在华设立的机构有155个,雇佣员工数量达102000余名,业务涉及电子、金融、贸易、重工业、建筑、化工、服装、毛纺织 、广告等诸多领域。详情如下:
电子依然是中国三星最大的业务部分。中国三星电子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苏、广东、成都、山东、海南、辽宁、香港、台湾等地区设立了数十家生产和销售部门,主要生产半导体、移动电话、显示器、笔记本、电视机、电冰箱、空调、数码摄像机以及 IT 产品等。本次撤场只是其中的惠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其他半导体公司才是三星的重心。
另外中国三星电子还设立了北京通信技术研究所、苏州半导体研究所、杭州半导体研究所、南京电子研发中心、上海设计研究所等研究中心,积极推进产购销的本地化。
三星的业务为什么能遍布全中国?究竟是如何一步步打开中国市场的呢?这就要从三星的起源开始说起:
把时间线拉回到81年前
1938年
.
.
.
在三星电子之前,只有“Samsung Sanghoe”存在(从读音来记,可以看作是“三星鲜货”),一家贸易公司,由李秉喆于1938年创立,主要制造干海鲜,还有挂面等鲜货出口到中国的北京及满洲里。而当时的我们,新四军刚刚成立、日本傀儡政权中华民国维新政府刚刚成立、全国各地相继沦陷。
1948年
.
.
.
看到业务进展还不错,李秉喆又创办了 Samsung Mulsan(也就是现在的三星公司)。然而Sansung的繁荣仅仅昙花一现,由于战争原因,李秉喆被迫放弃了首尔的公司,此时,他几乎一无所有。
这时,三星本来已经没了,故事结束了。
但是,李秉喆依然果断前往釜山,为的是挽回亏损,不久后,他又将Samsung Mulsan从死亡边缘救活了。这一次,战争却使得贸易公司发展火红,几年之内,李秉喆又将赚的钱投入到其它子业务。从此,三星的财阀之路开始了。
1969年
.
.
.
1969年,三星电子正式成立,主要生产家电。随后扩大到冰箱、空调、电扇。
但当时有一个问题:三星产品的组件大多来自海外,尤其是日本,只能依赖外国组件和技术增长。三星决定改变这种局面。于是李秉喆决定自己掏钱收购,儿子李健熙也出了点钱,于是,三星于1974年收购韩泰半导体。
1978年
.
.
.
韩泰半导体公司改名三星半导体,从此三星有了自己的芯片,这一步棋决定了三星未来几十年的发展。
到了1980年,三星集团已经成为韩国最著名的财阀之一,拥有建筑公司、石油化学产品公司,造船公司,还涉及制糖、纸、报纸业务。
1983 年
.
.
.
三星电子宣布在京畿道兴建立第一个半导体工厂,此举却意外获得了美国的支援。原因就是美国企业打不过日本企业,且美国本土巨头因特尔等转型研发CPU等更高技术的芯片,没人做内存。所以美国为三星提供了无限的技术支持和超过20亿美金的资金援助,韩国的半导体产业3年时间就掌握了16K到256K DRAM的关键技术。
除了美国政府,韩国政府也效仿日本的“官产学”模式,给三星提供巨额研发费用。此外,韩国民众的爱国情怀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无数的学子,在爱国情怀的感召下,放弃在硅谷多年打拼的事业,毅然决然的回到祖国,夜以继日的投入到科技研发当中去,这也大幅度缩短了与日本企业的技术差距。
1987年
.
.
.
11月20日,李秉喆因肺癌离世,儿子李健熙继位。
太子李健熙1965年从日本早稻田大学经济系毕业,一年之后,他又在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拿到了经营学硕士学位,并在同年回到了三星旗下的东洋广播公司。从日本到美国,李健熙深刻的了解到芯片市场是多么有诱惑力一个市场,对于自己家族的企业是何等重要,对于国家的未来是何等关键。
李健熙上任头几年,三星集团发展不错,尤其是三星电子。收购而来的三星半导体开始获得回报,主要是因为DARM内存芯片流行,
1992年
.
.
.
三星半导体成为该市场的领头羊,但是,当时三星的产品依然糟糕、公司管理不好,怎么办?于是,三星电子开始专注于研发。当时,李健熙大声宣称:“除了你的孩子和妻子,一切都要变。”由此可见,那时的三星已经处在麻烦中,必须快速调整。后来,李健熙亲自抓产品质量,三星才有所好转,并重新开始投资。
同年,我国正值改革开放时期,三星就已经在国内进行了投资建厂。
1997年
.
.
.
尹钟龙成为三星电子CEO,他帮三星电子进入了关键的发展期。由于亚洲金融风暴,三星亏损严重。尹钟龙需要精简业务,出售了近20亿美元资产,短暂关闭工厂化解库存危机。为了削减成本,尹钟龙裁员2.4万人。
三星开始转型。尹钟龙认为转型的关键是绝对速度,如果速度落后,就会成为竞争对手的猎物。一方面三星电子专注于积极转型,另一方面对产品和部门进行明智的投资,从而为企业长远制胜占据先机。
2002年
.
.
.
三星手机进入中国市场还是要从2002年开始算起。当时的中国刚刚加入WTO不久,三星品牌的登陆,算是为当时刚刚起步的中国世贸市场打了一剂强心针。
但直到在2010年之前,我国其实并没有真正意义上足够强大的手机品牌。当时的手机市场,诺基亚和三星是不折不扣的龙头,在这两家巨无霸企业的统治之下,国产手机的发展相当缓慢。
这其中尤其以诺基亚为首,诺基亚在当时的统治地位是比三星高了半个档次的,三星和诺基亚在当时的中国市场上一直属于半合作半竞争的关系,平分了国内手机市场的大半江山。这样的压迫也很难让国产品牌有什么发展的机会。
2006年
.
.
.
三星集团成为全球第35大经济体。
2008年
.
.
.
这一年足以载入全人类史册。三星电子的第三次逆周期投资:一战定乾坤。雷曼银行的倒闭,爆发了全球性的金融海啸,电子消费市场被一致性看空,内存芯片价格雪崩,从2.25美元狂跌至 0.31美元,跌幅高达 86%,就在众厂商哀鸿遍野时,三星决定将三星电子总利润的118%投入DRAM扩张业务,故意加剧行业亏损。
很快,内存芯片的价格跌破现金成本,接着更是跌破材料成本。排名第三的德国厂商奇梦达首先扛不住直接宣布破产,这也意味着欧洲玩家正式退出 DRAM(内存芯片) 市场。
但同时,韩国司法机构宣布,以逃税和失信渎职罪起诉包括李健熙在内的10名涉案人员涉嫌逃税、行贿和政治献金案。不久后,李健熙宣布辞职。
2010
.
.
.
夏天的一个夜晚,6月8日凌晨1点,乔布斯正式发布了具有跨时代意义的iPhone 4。这部手机的上市,不仅仅开创了智能手机时代,同时对传统的娱乐模式造成毁灭式打击。
重压之下,诺基亚“死要面子”,拒绝与苹果公司合作,抛弃了IOS和安卓,强行延续塞班系统,其结果也显而易见。三星公司则更懂得审时度势,选择屈服于时代,与谷歌的安卓系统合作,依靠着厚实的老底子成功转型,逐渐稳定住市场和粉丝,从半智能机时代成功转变到智能机时代。
在那样“动荡”的年代里,三星公司的成功改革,也足以见得其领导层的果断和目光长远了。
2011
.
.
.
然而,好景不长。表面上,三星依然是手机品牌学习的标榜,但这已是强弩之末。2011年,小米依靠雷军超时代的“饥饿营销”理念成功在国内市场打下根基。
2012
.
.
.
日本内存芯片国家队尔必达,代表着希望的尔必达也支撑不下去,随后宣布破产。经此一役,整个 DRAM行业只剩下三星、SK海力士和美光三大玩家。其中,三星和 SK海力士两大韩国巨头独占 75%的份额,成为名副其实的行业霸主,三星的市场份额更是直接从 30%升到了 50%以上。
2013
.
.
.
三星以20%多的份额,占据中国手机销量榜第一名。紧随其身后的是当初的国产四巨头“中华酷联”。而彼时,已经开始崭露头脚的互联网手机品牌小米还在蓄力当中,OV两厂也在线下与金立进行最后的缠斗。
2015
.
.
.
虽然三星品牌在全球市场仍然占据第一,但在国内市场,华为、苹果、oppo、vivo相继超越三星,它的地位已经大不如前了。
互联网手机市场持续升温,小米成为最大赢家,OV解决掉老对手金立,在线下一家独大。三星手机在国内市场频频遇冷和中兴、联想、酷派一并被市场所抛弃。
2016-2017
.
.
.
真正导致三星在中国市场逐渐衰败的,更多是来自于三星的管理层“作”。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Note 7 爆炸门事件的区别对待了。
一个月内,全球相继发生了三十多次由于Note7电池问题而产生的手机爆炸起火事件。迫于压力,三星公司不得不在全球范围内近250万台Note7手机。
但就是没有召回中国市场的Note7手机。根据三星公司解释,国行Note7使用的电池和国际市场不同,不会有危险,无需召回。中国顾客信以为真,继续购买Note7,结果仍然发生了多起爆炸事故。此次召回事件三星在中国市场的不作为和不负责态度,算是彻底把三星粉得罪了。经此一役,三星在国内市场可谓元气大伤,开始走向了衰败之路。
再加上当时美国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弹系统,三星的回应令人质疑立场。萨德问题的严重性,直接点燃了我国人民的爱国情绪,最后出现抵制韩货、韩流消退的现象。
2018
.
.
.
三星手机在中国市场份额已不足1%。
综上
三星
始于韩国青年爱国情怀
终于中国人民爱国情怀
始于李健熙觉得质量不行
终于全球都觉得质量不行
三星的发展现状
2018年,手机不咋地,但业绩创新高
据公开数据,2018年三星电子公司销售额为243.77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47亿元),营业利润为58.89万亿韩元,本期净利润为44.34万亿韩元,均创历史最高纪录。
半导体部门盈利44.57万亿韩元,占全部营业利润的四分之三,销售额为86.29万亿韩元,连续第二年刷新纪录。智能手机等IM(IT移动)部门盈利10.17万亿韩元,显示器(DP)和消费者家电(CE)部门分别盈利2.62万亿和2.02万亿韩元。
另一方面,2018年三星电子设备投资达29.4万亿韩元,其中对半导体事业和对显示事业的设备投资分别为23.7万亿韩元和2.9万亿韩元。因在京畿道平泽增设生产线,公司对半导体事业的投资同比小幅增加,而随着对柔性OLED面板生产线的投资结束,去年对显示事业的投资回落至往年水平。
那么为何三星在智能手机市场持续低迷的背后,收入却越来越高呢?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三星主要盈利的两种方式,一种是OLED屏幕,另外一种则是内存。
OLED屏幕,三星在这方面可以说是难逢敌手,OLED屏幕在智能手机市场的比例已经达到了近62%了,其中三星又占其93.3%的份额;
内存方面,全球70%左右的DRAM内存,30%的NAND存储芯片都是由三星提供的,因此即便三星的手机销量不佳,但是智能手机需要的内存依旧需要三星提供,所以三星照样赚得盆钵满在。
不管是三星高端的Amoled屏,还是闪存,还是曲面玻璃,还是相机传感器等等。三星均是老大。只要我们的国产智能手机元件供应链还得继续依靠三星,那么即使三星的手机不好卖,也能为三星创造一大笔利润。
2019年,业绩两年来最差
今年第一季度,三星各项业务的总营收452亿美元,同比下降13.5%,净利润43亿美元,同比下降57%。这是三星两年来的最差业绩。
去年第四季度三星的净利润同比下降30%,而去年一季度,三星的净利润还是上涨52%。
三星最赚钱的芯片业务运营利润下滑64%,这被归因于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低迷和数据中心需求下降,去年以来NAND闪存芯片价格也大幅下跌。所以连同行SK海力士近期也交出了两年来的最差业绩。
另一大收入支柱手机就更令人失望:
三星手机已经连续第四季度,出现运营利润同比下降,从2018年二季度迄今,每个季度的同比降幅分别是:-34%、-33%、-38%、-40%。
具体到数字上,手机业务为三星贡献的运营利润为19亿美元。连今年的三星折叠屏5G首发机——Galaxy Fold,还没发售,就被国外各路媒体评测时发现质量问题。折叠屏手机的屏幕,有的闪烁、有的黑屏、有的出现迷之凸起。为此,三星也不得不紧急叫停了发售计划。
2019年第二季度,三星电子季度营收为56.13万亿韩元,季度营业利润为6.6万亿韩元。营收和营业利润与一季度相比微升,但相比去年同期下降超50%,与一季度情况类似。
报告指出,具体业务方面,由于竞争加剧,三星电子的电视机产品同比略有下降但智能手机的OLED面板需求强劲抵消了大型面板的亏损。同时,三星大众(中端)机型销售表现良好,但移动业务整体受到旗舰机型的销售放缓和营销支出增加拖累有所下滑。5G方面,三星电子则在韩国本土的5G网络商用落地过程中取得坚实成果。
三星电子表示,2019年下半年内存市场的不确定性仍然存在,但公司面临的挑战不仅来自业务领域的不确定性,还来自全球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三星将继续提升业务能力、投资未来技术,在5G、芯片、AI、汽车零部件等方面实现长期增长。
没错,三星还有希望——5G。
三星 5G
三星手机业务还被阴影笼罩,内存业务又缺乏稳定性,所以,三星和其他对手一样,把发展重点聚焦在5G。
为了5G,三星准备充足:
1、2018年8月,三星宣布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投资计划——未来三年计划新增180万亿韩元投资,这是韩国企业集团史上大规模的一次投资。据三星称,这笔投资正是要应用到5G、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半导体等高精尖技术上来。
2、今年发布的《2018年欧盟工业研发投资排名》显示,2018年三星以134.37亿欧元研发投入位居全球第一,在全球更是拥有三十余万名研发员工,主要分布在韩国和中国。
3、截至2019年初,三星电子申报的5G核心标准专利多达1400多项,三星在5G领域的标准专利储备位居前列。三星早已经走在了全球5G的第一梯队。
最重要的是,三星还是5G领域为数不多可以提供端到端一条龙服务的厂商,其打造了业界首款支持5G低频段和毫米波的多模芯片、全球领先的射频和电源管理芯片、毫米波射频芯片等3款核心芯片组成的5G全套解决方案,展现了三星在5G领域的强大实力。
除了5G之外,人工智能、半导体、生物技术这几方面,三星也拥有绝对的话语权。人工智能与半导体芯片密切相关,而三星正是半导体领域的领跑者。
可以说,三星完全有基础、有能力、有资本成为5G时代佼佼者,关键还是产品和管理,在哪里摔倒,就要在哪里爬起来。如果三星可以再次做到严抓产品质量,牢固企业管理的话,那么三星要保住它的世界电子巨头地位,再容易不过。
我们不妨再给三星一点整顿的时间,毕竟它曾经非常成功过、也曾经混乱过,它积累下来的信息财富,也是人类信息产业发展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