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三国五虎上将和五子良将的区别:说说三国武将组合之

三国五虎上将和五子良将的区别:说说三国武将组合之张辽(169年-222年),字文远。原本姓聂,雁门巴邑人。张辽可以算是五子良将中最神的人,五子良将的名声张辽有半数的功劳。张辽曾从属于丁原、何进、董卓、吕布、曹操。张辽并没有因为跟随主公太多而人品遭到吐槽,毕竟那个乱世,跳槽是很普遍的,只要不像吕布那样做得那么绝,也不会被说什么。由于五子良将各有各的特点,下面就结合史实和演义来说一说,顺便来探讨一下很多人关心的五个人的武艺。安远将军于禁,征西车骑将军张郃右将军徐晃。这五个人要是论资历,于禁、乐进资历最老,其他三人都是降将。要说活得最久,乐进去世于公元218年、于禁去世于公元221年、张辽去世于公元222年、徐晃去世于公元227年、张郃去世于公元231年。谁活得最久一目了然。谁的官职最大,那肯定是张郃。但张郃很大一个原因是活得久才这么大的官职。要知道于禁可是五子之中第一个有假节钺的人,妥妥的外姓领军第一人。

三国迷都知道蜀汉有五虎上将,曹魏有五子良将。今天要说的就是曹魏五子良将。

三国五虎上将和五子良将的区别:说说三国武将组合之(1)

其实五子良将这个称谓也不是一开始就有的,最起码像名著《三国演义》里就不存在这种称谓。五子良将的最初来源是《三国志》,陈寿在撰写《魏书》第十七卷的时候将五人并传,叙述诸将生平事迹后评曰:“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后世便称呼为五子良将。

五子良将是哪五个人呢?

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

安远将军于禁,征西车骑将军张郃

右将军徐晃。


这五个人要是论资历,于禁、乐进资历最老,其他三人都是降将。要说活得最久,乐进去世于公元218年、于禁去世于公元221年、张辽去世于公元222年、徐晃去世于公元227年、张郃去世于公元231年。谁活得最久一目了然。谁的官职最大,那肯定是张郃。但张郃很大一个原因是活得久才这么大的官职。要知道于禁可是五子之中第一个有假节钺的人,妥妥的外姓领军第一人。

三国五虎上将和五子良将的区别:说说三国武将组合之(2)

由于五子良将各有各的特点,下面就结合史实和演义来说一说,顺便来探讨一下很多人关心的五个人的武艺。


张辽,张文远

三国五虎上将和五子良将的区别:说说三国武将组合之(3)

张辽(169年-222年),字文远。原本姓聂,雁门巴邑人。张辽可以算是五子良将中最神的人,五子良将的名声张辽有半数的功劳。张辽曾从属于丁原、何进、董卓、吕布、曹操。张辽并没有因为跟随主公太多而人品遭到吐槽,毕竟那个乱世,跳槽是很普遍的,只要不像吕布那样做得那么绝,也不会被说什么。

张辽的事迹可多了,曾经于白狼山斩杀乌桓单于蹋顿,劝降昌豨,驱逐辽东大将柳毅,江淮击灭陈兰、梅成。这些都是张辽历史上的战绩,如果不深入地去了解,翻看史书,恐怕不知道这些。

张辽在民间最有名的不是上面这些,而是张辽在合肥,用八百人打败孙权十万大军,差点活捉孙权。从此张辽威震江东。也由此产生了“张辽止啼”的流传千古的典故。

三国五虎上将和五子良将的区别:说说三国武将组合之(4)

在《三国演义》里也有相关描述。出现在原著第67回。张辽威震逍遥津。此一战,江东小孩听到张辽的名字都吓得不敢哭了,可想而知张辽的威慑力。

张辽也因此被人称为张八百,孙权也因为张辽被戏称为孙十万。张辽是孙权一辈子迈不过去的坎。即使后来张辽染病,孙权都非常忌惮张辽。在他去世的那年,也就是公元222年,张辽抱病必败吴将吕范。后来逝世,被封谥号“刚侯”。张辽也是五子良将中唯一一个进入古今六十四名将的。历史上张辽是病逝的,在演义里是被吴将丁奉射中腰部死的,可能是作者为后面丁奉的崛起做铺垫。

看到张辽的事迹,或许能明白张辽为什么是五子良将之首了吧。历史是公平的,要想证明自己就要拿出可以服众的硬战绩。张辽的战绩最硬,也最服众。

再说道一下张辽的武艺。历史上是不可能有单挑的,但是演义嘛,为了观赏性,有单挑很正常。

张辽的武艺在曹魏里面应该是能排前五的。比不上典韦、许褚,但是实力也不赖。

三国五虎上将和五子良将的区别:说说三国武将组合之(5)

张辽曾经是吕布手下八健将第一位,和夏侯惇曾经几十回合平手,在官渡又曾经和张郃三十回合平手。这样看来张辽、夏侯惇、张郃武艺时一个水平线上的。

张辽单挑最高强的对手是太史慈,他曾经和太史慈交手八十回合不分胜负,而太史慈是武艺是江东第一,那张辽的武艺放在东吴妥妥的第一。并且太史慈后来也算是死在张辽手上。

张辽的武艺还得到过关羽的认可。最有名的就是那句“此人武艺不在你我之下”。要知道关羽是一个很高傲的人,能让他看得起的很少,张辽就是其中之一。而且张辽和关羽认识,关羽对张辽的武艺有所了解,就算关羽对张辽的武艺有所夸大,但是张辽的武艺和关羽应该是相差不大的。

这么说来,张辽的武艺就算没有五虎,但是也比较接近五虎。

另外,张辽在原著中单挑偏少,而且有点时候起伏波动大,很难给个准确的定位,但是整个三国前二十还是能进的。当然了,五子良将之所以叫五子良将,是因为这五个人的行军打仗的能力,而并不是武艺方面的。张辽行军打仗的本领真的很强。

三国五虎上将和五子良将的区别:说说三国武将组合之(6)

张辽有没有什么缺点呢?当然是有了。张辽和同僚的关系不好,也就是说张辽的人际交往能力偏弱。


乐进,乐文谦

三国五虎上将和五子良将的区别:说说三国武将组合之(7)

乐进(?-218年),字文谦。阳平郡卫侯国人。乐进的事迹很多,但说不出哪一场战绩非常硬,像张辽那样一下子就能被记住。非要说的话就是参与了张辽的合肥之战,以及曾经在青泥击败过关羽。

乐进的特点是每战先登。什么意思?说白了,乐进就是敢死队队长,负责踹开敌军大门的第一人。这样看是不是相当可以?但是呢,如果在古代先登这个名号只有乐进有,那确实厉害,但是古代将军那么多,能先登的不止他乐进一个,这就显得乐进这个先登的头衔特殊性要打折扣了。

三国五虎上将和五子良将的区别:说说三国武将组合之(8)

又有人说乐进不配五子良将,配不配不是我们说了算的。能力也不是单方面的,乐进的资历、功劳等综合因素进五子良将完全没什么问题。李典是因为死得早,不然真有可能成为五子良将。

乐进的武功,个人感觉是被低估了的。乐进虽然在原著出手不多,但是表现得也相当不错。和吕布作战的时候,曾经和臧霸对战三十回合不分胜负。而当时臧霸也是吕布八健将之一,在原著作者安放的位置来看,臧霸是和张辽并列关系。

后来合肥之战,乐进曾经和东吴大将凌统大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而张辽也曾经和凌统大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同样是对战凌统,两人的表现一样,书中也无明面的说明上下风。这样看,最起码乐进的武艺不弱于张辽。但是乐进没有和太史慈这样的高手级别过招的记录,而且凌统定位不明。所以,说乐进和张辽实力差不多也并没有有力的证据。至少乐进单挑的表现不逊于张辽吧。

三国五虎上将和五子良将的区别:说说三国武将组合之(9)

最后,乐进在原著中中了甘宁一箭就再也没出过场,历史上乐进是病死的,时间差不多。可能是罗贯中给了乐进一个合理的病逝的理由。


于禁,于文则

三国五虎上将和五子良将的区别:说说三国武将组合之(10)

于禁(?-221年),字文则。泰山郡人。于禁一开始是鲍信的部下,后来归属曹操。之后便随曹操南征北战,立下了许多战功。因为敢于攻击不守军纪的青州兵,且为了维护军法不惜杀掉自己的故友,被曹操称赞胜过古代名将。于禁带军严肃庄重,战斗中所缴获的财物从不私藏,因此深得曹操器重,是曹操麾下外姓将领中唯一一个假节钺的人。但同时于禁常以军法处理下属,不得士卒欢心。

于禁也是立过赫赫战功的人,至于战功有哪些,那太多了。但还是那个问题,没有很硬的战功能让人们一下子就记住。

于禁一百条功劳都抵不过一条污点。于禁后世被人记住的名声不是他的那些战功,而是解救襄樊之围的时候投降关羽,导致晚节不保。也正是因为这件事,把五子良将的整体名声给带臭了。

三国五虎上将和五子良将的区别:说说三国武将组合之(11)

于禁的资历是非常老的,要是没有后面的事,五子良将的头牌可能还真轮不到张辽。就看于禁是五子良将第一个获得假节钺的,又是外姓统兵第一人就能知道于禁的地位有多高,多得曹操信任。

也就是说于禁在曹操阵营哪怕曹操心中是最不可能干出投降这种事的人,结果反而干了。更致命的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对于于禁来说是新人的庞德宁死不屈,而他率众投降。一个曹营老资格到了危难的时候反而不如一个跳槽来的新人庞德。也难怪曹操会说出:“于禁与我相知已有三十年,怎么面临险境,反不如庞德!”

后来辗转多次回到魏国,遭受他人的嘲笑,曹丕表面上对于禁表示安慰,任命他为安远将军。 于禁拜谒曹操的陵墓时,曹丕却命人画关羽战克、庞德愤怒、于禁降服之状,于禁见到后,便因为觉得丢脸而羞愧得病死去,被追谥为厉侯。可想而知,这件事对于禁乃至整个曹魏影响有多大!

三国五虎上将和五子良将的区别:说说三国武将组合之(12)

在《三国演义》中,于禁在水淹七军的时候也被作者黑了一把。不仅仅是投降,还嫉贤妒能,打压新人庞德,阻碍襄樊解救大任。

至于于禁的武功,你说五子良将谁武功最高不好说,要说谁武功最差,那肯定是于禁。渭桥六战的时候,于禁和马超交手八九回合就被击败,张郃还抗了二十回合。这样一看,于禁确实是最弱的。


张郃,张儁乂

三国五虎上将和五子良将的区别:说说三国武将组合之(13)

张郃(?-231年),字儁乂,河间鄚人。东汉末年应募参加镇压黄巾起义,后属冀州牧韩馥为军司马。后归袁绍,官渡之战投降了曹操。

对了,张郃还是袁绍的河北四庭柱之一,现在又是五子良将,可以说真的很有能耐。

张郃的功劳也很多,也是那个问题,没有很硬 的战绩。前期最有名的事迹就是在瓦口关被张飞追着打。在《三国演义》里,张郃不仅被张飞追着打,还被赵云、马超单挑打败过,也被黄忠追着揍。可以说五虎上将四个都揍过张郃,张郃和五虎上将比起来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但是,活得久也是张郃不可多得的武器。张郃成功熬死了五虎上将,其他四位五子良将。成为了三国初建傲视群雄的人物 。张郃的优秀军事才能也得到了展现。

三国五虎上将和五子良将的区别:说说三国武将组合之(14)

张郃

最典型的就是在街亭的表现。街亭之失马谡固然有责任,但是变数也很大。诸葛亮也没想到张郃的行军速度比他预想的要快。张郃到街亭之后断了马谡的取水道路,然后发起总攻,大败马谡,导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利。

后来张郃料敌先机,在诸葛亮再一次出祁山的时候,料定诸葛亮不可能带很多粮草,不出十天自然退走,果然最后的结果如张郃预料的一样。

张郃用兵机变无双,懂得战术变化,擅於安营布阵,根据地形布置战略战术,没有他预料不到的情况,从诸葛亮起的蜀国大将都非常忌惮他。所以,诸葛亮最后一定要除掉他。

三国五虎上将和五子良将的区别:说说三国武将组合之(15)

之后,张郃最后的结局我们都知道,在追击诸葛亮的时候被射死在木门道。在原著中是张郃主动请缨去的。然而在历史上,据《魏略》记载,是司马懿强行命令张郃追击。这样看,司马懿是故意要害死张郃的。至于是否真的是这样,我们不得而知,毕竟历史也是一家之言。

至于张郃的武功,他不如五虎将是一定的。赵云、马超分别用三十回合和二十回合击败张郃也很能说明问题。张飞虽然三五十回合战平张郃,但并不能代表张郃和张飞相当。

三国五虎上将和五子良将的区别:说说三国武将组合之(16)

后来,张郃熬死了所有比他强的武将,成为了当时的天下第一。哪怕是魏延都没有必胜的把握能胜张郃。张郃那几年也体验了一把天下第一的感觉。


徐晃,徐公明

三国五虎上将和五子良将的区别:说说三国武将组合之(17)

徐晃(?~227年),字公明,河东郡杨县人。徐晃早年跟随杨奉征战,并说服杨奉护送汉献帝东归洛阳,受封都亭侯。后来,归顺曹操,参与徐州之战、官渡之战、攻打冀州、白狼山之战、南郡之战、关中之战、凉州之战、汉中之战等重大战役,屡立功勋。

徐晃的功劳也很多。就不在这里一一列举。徐晃的行军打仗的特点是以谨慎著称,不打无把握的仗。这样确实是好事,但太过谨慎也不好,要知道战场因素瞬息万变,战机稍纵即逝,想等到万无一失,万一又有了别的变数,反而会得不偿失。

徐晃行军打仗最有名的功劳当属沔水击败关羽了。徐晃其实是帮于禁收拾烂摊子压力挺大。最后徐晃成功完成任务,也足够青史留名。看徐晃和关羽对峙场景会发现很有意思。

三国五虎上将和五子良将的区别:说说三国武将组合之(18)

当时关羽的兵力大约三四千,加上关羽的援军大约九千人,徐晃兵力大约上万,后来登陆援军12营来了才敢上,之后徐晃拔掉了据点,并且击退了关羽五千援军。

大家看徐晃刚开始手下万把人的时候没敢上,是后来有援军支持才把关羽击退的。嗯,这个将军确实很谨慎。但是,换位思考一下,在他等援军的时候,曹仁城破了怎么办?徐晃领兵不前,导致曹仁城破,曹操会不会砍了徐晃?这样一看,徐晃的谨慎,却很有可能导致别的变数。但是徐晃毕竟成功了,这个不得不承认。连曹操都对徐晃赞不绝口:“贼围堑鹿角十重,将军致战全胜,遂陷贼围,多斩首虏。吾用兵三十馀年,及所闻古之善用兵者,未有长驱径入敌围者也。且樊、襄阳之在围,过于莒、即墨,将军之功,逾孙武、穰苴。徐将军可谓有周亚夫之风矣”。这评价已经很高了。

关于徐晃的武功,徐晃在演义中被塑造成手持开山斧的勇猛将军,看到开山斧也可以知道徐晃是一位力量型将领。徐晃可能也是演义中用开山斧最典型的代表。

三国五虎上将和五子良将的区别:说说三国武将组合之(19)

不过徐晃的武功有些迷,感觉发挥很不稳定。第一次和曹操碰面,能和许褚交手五十回合平手。虽然看得出是曹操在试探徐晃武艺,许褚大概率也没有用全力。但是看曹操在五十回合的时候就急忙召回许褚来看,徐晃和许褚交手,五十回合已经达到极限了。

后来白马坡之战,也是徐晃单挑输的唯一一次,二十回合被颜良击败,导致整个曹营都怂了。不是徐晃太菜而是颜良太强。换成关羽都不一定能二十回合击败徐晃。

之后就是沔水和关羽过招,关羽在一只手少力的情况下还能和徐晃战八十回合,这样看,徐晃的武艺是不如关羽。

徐晃武艺也不如许褚。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徐晃实力和许褚相当,渭桥六战的时候曹操就可以选择徐晃对战马超而不用许褚了。最后用许褚不用徐晃,可见在曹老板心里徐晃确实不如许褚。这样看,徐晃的武艺其实也是不如五虎上将的。

三国五虎上将和五子良将的区别:说说三国武将组合之(20)

徐晃的结局演义和历史不一样。徐晃死于227年,历史上应该是病死的。在演义里,徐晃是在司马懿克日擒孟达的时候作为先锋,被孟达一箭爆头。至于罗贯中为何让徐晃这样的死法,可能是想让徐晃战死沙场吧,毕竟古代武将以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而还为荣吧。


以上就是个人对曹魏五子良将的点评。

最后来给五个人来个综合排名:

论资历:于禁、乐进、徐晃、张辽、张郃。

论武艺:张辽、徐晃、张郃、乐进、于禁。

论影响力:张辽、张郃、徐晃、于禁、乐进。


码字不易,还望珍惜。

个人己见,不喜勿喷。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