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快递和现在的区别:古代八百里加急
古代快递和现在的区别:古代八百里加急文章综合:CCTV4国宝档案、人民网、内蒙古日报
大家在看历史题材电视剧的时候 常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遇战事 经常需要“八百里加急”传递军情 中途几乎不休息 甚至要跑死几匹马。那靠这种方式传递信息究竟是有多快?和现在的快递相比呢?
古时候的文件传递靠的是驿站 一般每隔20里有一个驿站 一旦需要传递的公文上注明“马上飞递”字样 按规定要求每天要飞驰300里 如遇紧急情况 可每天急行400里、600里 最快达800里。传递紧急文件时 每个驿站都要用快马 马匹都得死命跑。
古代的—尺合现在0.303米 一里合454.2米 八百里就是363360米 按照现在的公里来算 是363.36公里。就现在的快递速度 加上收件、派件 送邮件到300多公里的地方也要两天时间。可见当时的“八百里加急”真的是“飞速”了。
在驿站负责送文书的人 一般叫做“驿丁”“驿夫”“驿卒”“驿隶” 相当于现在的快递员。他们在烈日之下 在寒风凛冽的冬天 在倾盆大雨之中 都毫无例外地要身背文书袋 匆匆奔驰在路上。有人问:“执行八百里加急这样的重要任务 如果到达晚了怎么办?”《唐国史补》曾记载一个驿站官员因没有按时送达文书 被革去官职。由此看来 标记着“六百里加急”或“八百里加急”的文书确实是前景攸关 也无怪于驿丁把马跑死也要将文书按时递送。
文章综合:CCTV4国宝档案、人民网、内蒙古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