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苏有过战争吗?二战时如果没有美苏
美苏有过战争吗?二战时如果没有美苏中国战场处在十分特殊的地理位置上,因此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是其他战场无法替代的。毛泽东早在《论持久战》中写道:日本“为了南攻南洋群岛,北攻西伯利亚起见,采取中间突破的方针,先打中国”。可见突破中国地势对于日本实现目标的必要性,日本有着更大的野心。第二次世界大战,共有84个国家和地区参与其中,对人类社会与文明造成空前浩劫。伤亡人数达一亿。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起点。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为欧洲二战开始的标志。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意味着二战的最终结束。
网络上曾有这样的发言称,二战时期若无美苏与中国一同参战抵抗日本,中国将不是日本的对手。还有另一种言论是:中国拯救了世界。
那事实究竟是如何呢?到底是美苏拯救了中国,还是中国拯救了美苏?
美苏拯救了中国,还是中国拯救了美苏?我们先大致理一下时间线:
1931年9月18日,抗日战争开始。
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起点。
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为欧洲二战开始的标志。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意味着二战的最终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共有84个国家和地区参与其中,对人类社会与文明造成空前浩劫。伤亡人数达一亿。
中国战场处在十分特殊的地理位置上,因此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是其他战场无法替代的。毛泽东早在《论持久战》中写道:日本“为了南攻南洋群岛,北攻西伯利亚起见,采取中间突破的方针,先打中国”。可见突破中国地势对于日本实现目标的必要性,日本有着更大的野心。
1、中国抗战打乱了日本“北进”的战略计划。
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前,日本的世界战略重心原本是“北进”,企图与德国夹击苏联。全面侵华战争只不过是为了顺利地入侵苏联,不受牵绊。日本只把中国当作了小角色,觉得很好解决。
不过让日本狠狠打脸的是,中国人民是如此顽强抗战,把抗日战争持续了长达14年之久,紧紧地拖累了日本的“北进”和“南进”的世界侵略计划,这把日本困在了他没想到的另一个剧本里。
古人讲“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像打仗这件事是需要勇气的,制定的小目标应该合理,要能及时实现,打仗才不会失去勇气,也能越打越顺畅。可是日本看来是对中国和自己本国的实力没有合理的认知,日本不仅没有得到军心,严重地影响了他的入侵计划。因此日本不得不把原本准备用于“北进”的陆军力量也投入中国战场。
那何时才轮到日军真正与苏军交手呢?在1938年7月和1939年5月-8月,日军先后两次在中国东北边境对苏联挑起张鼓峰事件和诺门坎事件,都因遭到苏军痛击而惨败。日本军官石原检讨失败原因,说日本之所以最后不得不忍辱屈服于苏联,是在于日本对中国用兵导致的。日苏两国之间的交战原因居然扯到中国头上,也见证了日本确实是因为在最初的中国战场耗费了过多精力,才拿不下他们本来觉得唾手可得的苏联。
事实上,在德国入侵苏联前后,日本还曾有3次北进苏联的机会。分别在苏德战争爆发前,爆发后,以及德军兵临莫斯科城下时,不过这3次机会日本都没有去帮忙。之所以不顾同盟国德国邀约,背弃了诺言,也是没有办法。因为兵力被中国拖住,完全不能分出一点来。
日军参谋总长杉山元理智地分析:日本无法将重兵用于其他地方(北进)。
那假如日军如果没有被中国这么拖着消耗兵力,导致还有余力抽调出兵力去援德,那对二战战局又会有什么改变呢?
英国学者艾伯特·西顿说过这样的论断:“日本如果参加对苏战争,德国在1941年底就能彻底赢得对苏战争!”而苏联如果输了,就没办法扭转败局,英美联军又如何能迎来最后的胜利呢?
之前日本第3次错过的北进苏联援德的机会,此时苏联的4个集团军只剩残兵9万人,德国已经耗尽苏联西线全部兵力。如果德军的盟国日本派来了兵力,很有可能保不住莫斯科。战况让斯大林忧心忡忡,一度想要战败流亡到印度。
正是由于中国的持久抗战拖住了日军主力,才使苏军得以先后从远东抽调多达54.2万的兵力、5000多门火炮和3300多辆坦克。加强了西线对德作战的实力。因此德国没有获胜。
2、中国抗战打乱了日本“南进”的战略计划。
因为中国的持久抗战受益的还有英美所在的太平洋战场。
早在1936年日本内阁就将“南进”南洋列为国策。不过苦于深陷中国战场,一直让日本无法“南进”。1939年9月德国闪击波兰,英法美无暇东顾,为日本“南进”创造了条件。1940年5月-6月,德国突袭西欧,法荷败降,又一次为日本“南进”夺取英法荷在南洋的殖民地提供了绝佳机会。
在1939年12月,日本政府已经作出了“不介入欧战,停止北进,准备南进”的决定,但仍要把解决中国问题放在“南进”之前。
在德国要求日本出兵时,日本访德特使寺内寿一大将对他解释:“中日战争不结束,南进是办不到的”。侵华日军总司令俊六也说:“中国问题不解决,大东亚战争就不能解决”。可见日本对中国问题有着清醒的认知,不解决中国战场,日本不可能跟上德国的战争步伐。
打到1941年12月,日本还是背负着中国这个重担发动了太平洋战争。不过想“一口气吃成胖子”的日本的“南进”之路怎么可行呢?日本必然失败。
虽然太平洋战争初期日本逞凶一时,但是经过中途岛和瓜达尔纳尔岛战役,日本便丧失了制空权和制海权。
在太平洋战争期间,出于对已交过手的中国的忌惮,无论如何日本都不敢减少在华兵力,可见中国的实力不可小觑。1945年1月,美国总统罗斯福真诚的说:“我们忘不了中国人民在7年多的长时间里怎样顶住了日本人的野蛮进攻和在亚洲大陆广大地区牵制住大量敌军。”
3、中国抗日战争牵制了德日意法西斯的相互“勾结”和“配合”行动。
中国人民英勇抗战,使日本无法分身支援其他同盟国,难以在欧战爆发前与德军结成联盟。
1936年11月,德意日形成初步政治同盟。随着侵略战争的扩大和升级,德日双方都感到有必要进一步加强经济、政治和军事的全面合作。于是,从1938年起,两国开始进行缔结军事同盟的谈判。德国主张马上缔结一个既针对苏联又广泛针对第三国的军事同盟;日本则主张军事同盟只能针对苏联,不能包括英美。之所以持此主张,是因为日本担心这会使英美加强对中国的援助,并可能造成苏联的卷入,从而让中国问题更得不到解决。
德日谈判过程中谈判不顺,使得同盟谈判被搁置。直到1940年9月,日本也资源短缺,急着“南进”,希望迅速解决中国问题,就主动向德国提出恢复谈判,好借力德国。德国在大不列颠之战受阻后,准备东进攻苏,也积极寻求支持。最终德意日三国于9月27日正式签订军事同盟条约。
中国的牵制使得军事同盟的建立足足推迟了两年,随后,尽管日本和德意结成了侵略集团,它们在相互协调和配合上仍然互不信任,各有自己的意图。
1942年底,日本在西太平洋战争上得势,成功偷袭珍珠港。
他们计划用5个师团攻打澳大利亚、锡兰(今斯里兰卡),与德军在印度洋会师。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一再敦促日本占领锡兰,并在马达加斯加取得基地,以便同德军在北丰和苏联南部的进攻相配合。
1942年3月,日本海军西进印度洋,击败英国舰队和空军,控制了印度洋。
4月15日,英国首相丘吉尔看到局势的严重性,曾向罗斯福惊呼,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切断盟军石油供应线,“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丘吉尔所担心的可怕结果最终之所以没有出现,是因为中国的远征军在缅甸拖住日军,使其无法抽出足够兵力与海军配合,其海军只得无功而返。另一方面,日德会师印度洋的计划,也在日本陆军坚决反对声中彻底夭折。
4、中国持久抗战对 “先欧后亚”战略方针起了支撑作用。
1939年9月,欧洲战争爆发后,纳粹德国成为头号敌人,欧洲成为主要战场。集中力量首先在欧洲打败德国成了苏美等同盟国的头等需要。这就需要把日本控制住,让它无法与德国密切配合。
1940年9月,美国正式制定了“先欧后亚”的战略方针。罗斯福看到了中国抗日战争是能够遏制日本在远东的扩张,很重要。美国决策集团也强调,“中国理所当然地处于太平洋防务的中心点”。
1941年底,日本陆军的210万人士兵中,有140万人在中国战场,能够投向太平洋战场的只有40万人。
即使在太平洋战场上盟军作战最激烈、最危险的时期,2/3以上的日本陆军,仍被死死地困在中国战场,中国保护太平洋战场上的盟军度过了最危险的时期。
为此,罗斯福曾对他的儿子伊里奥解释: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地方作战?他们可以马上轻而易举地打下澳洲,打下印度。并且可以一直冲向中东。
日本如果没有中国来阻碍,可以顺利地去和德国配合起来,对苏联进行反攻。如果他们在近东会师,可以把苏联完全隔离,能吞并埃及,直到切断通向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线。
1942年4月,丘吉尔也说到过,中国的崩溃,至少会使日军15个师团,也许有20个师团腾出手来。其后,大举进犯印度,就确实有可能了。
这些言论都可以看出,中国抗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全局起了多么重要的屏障保护和支援作用。
从苏联的情况来看则更明显。苏联因为地理因素,也面临着同时与德日两国在东西两线作战的危险可能。不过也是由于中国长期抗战,稳稳地拖住了日本军队主力。
苏军总参谋部在1940年4月决定将苏军基本兵力集中部署在西部边境,而在远东则仅仅保持了一支只够稳定这个地区局势的部队。
法国败降后,苏联很有可能面临纳粹德国发动的侵苏战争。
苏联要想集中力量对付德国,当时一个十分紧急的战略任务就是尽量避免或拖延日苏战争。
苏联一方面施展外交手段,同日本签订中立条约;另一方面大力支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斯大林在部署对华使命时明确指出当时的首要任务:“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被捆住,德国侵略者进攻时,我们才能在避免两线作战”。
与世界反法西斯各主要对日参战国相比,中国抗日战争是持续时间最长、抗击日军数量最大、歼灭日军人数最多、付出的代价最惨重,因而也是对打败日本法西斯贡献最突出的国家。
对于美国原子弹的投放也有异议,不过“即使不投原子弹,日本也是会投降的。”原子弹并不是二战结束的主要原因,它的作用只是加速了日本投降。
这些分析,都说明了中国抗战对二战的重要性。
日本资源短缺,不足以支撑长期战争打仗是一定需要消耗战斗装备的,那看看日本内部资源情况是如何?
资源严重依赖美国
在20世纪30年代末,日本80%的石油来自美国,10%的石油来自东印度群岛,只有7%左右的石油可以自给。日本也没能找到其他能替代美国的石油生产地,或者替代石油的产品。
日本不仅石油依赖进口,还有铁以及各种战争物资都依赖美国进口。美国人是日本人在二战前期最主要石油来源国。可以说,美国提供这些物资,实际上起着从物质上帮助日本维持侵华战争的作用。这也是二战中最讽刺的一点。
不过日本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也努力想办法获得“石油独立”,可以不那么依赖美国。于是日本于1934年出台《石油工业法》,用于加强本国石油产业建设,不过效果一般,1937年又出了《合成油法案》,表示要开动大日本帝国先进之科技手段以煤改油,后来也没什么起色。
1937年日本的财政收入才47亿日元,而以当时的汇率来看3日元折合1美元,可想而知每年美日间几亿美元的进口额占比之大。
虽然日本在侵华战争初期进展极其顺利。可中国目前还是农业国,重工业基础薄弱,而工业建设又耗时大、烧钱多。即使占领了中国部分土地,也无法提供大量战争物资。反而需要日本先投入大量资本进行建设。因此日本人发现,这仗打着打着,让美国人赚了不少钱。
可能也是因为这样,1937年日本出动十几架飞机,在扬子江对美国舰艇“班内岛”号进行了两轮轰炸,然后及时向美国表示完全是误会,主动赔付了220多万美元,这些过分的做法在美国也并没有掀起大波浪。罗斯福也没有全部公开记者的的记录,从胶片里剪掉了部分轰炸得惨烈又关键的镜头。罗斯福对这件事刚开始是愤怒,可愤怒过后平静下来,还是没有打算与日本开战。
中国抗议日美交易
当然中国也不是就眼睁睁的看着他们进行交易不阻止的,我国也曾多次请求美国禁止向日本输出战争物资。1939年3月,我国致函罗斯福要求美国“绝对禁止军用材料与器具与日本,尤以钢铁、煤油为最”,可是都遭到了美方的多次拒绝。
受命出访欧美亚,对外宣传中国抗日救国的陶行知先生对美国的态度愤慨无比。他在离开美国的演讲中流着眼泪:“我回国参加抗战去了。如果有一天我被日本炸弹炸死,请你们不要忘记,我身体的54.4%是被你们美国炸死的。”说完这些,陶行知先生不愿继续受气,毅然返回国内,用行动践行抗战精神。1937年10月12日,宋美龄在发表完对美国的第一份控诉后,在《中国固守立场》一文中骂美国人虚伪:日本已在上海使用飞机,疯狂地轰炸中国。美国政府竟然还禁止船舶运输军火来华,并且拒绝颁发美籍教练员来华的护照。
美国不仅出口“投喂”日本的贪婪,还对中国的抗战进行阻碍,不卖给中国军火,阻止本国的飞行教练来当帮手。
“道义禁运”法案
1938年7月1日,美国国务院通过了一项名为“道义禁运”的法案。就是出于道义,禁止美国公司对日出口战争物资,但不具有强制性。可以说这个政策没有起到什么强烈的作用。忙着捞钱的美国公司反而进一步扩大了对日物资出口。
美国官方也有人在考虑限制对日贸易的办法。不过观察日本的挑衅行为和惊人言论渐渐地让美国的一些外交界以及军界人士警醒。他们逐渐认识到日本扩张的野心还有帮助日本的危险性,但是还心存侥幸。不过通过中日的抗战也对中国人的抵抗能力也有所改观。
1941年7月22日,日本全面进攻法属印度支那美国才打算彻底翻脸。 7月25日美国宣布彻底冻结日本在美资产,对日本进行全面禁运。可当年1到6月的进口居然有1940年同期的4倍多。
二战时日本现状1937年前,日本国内社会和经济整体都处于向上的阶段,文化也繁荣,大城市的街头每天都在新增各类餐厅、咖啡馆和啤酒屋,歌舞厅和电影院也开始变得随处可见。仅从餐饮业数量来看,当时的东京和现在的东京相差无几。
从《窗边的小豆豆》看教育水平
儿童文学《窗边的小豆豆》描写了作者黑柳彻子童年在日本上学的真实故事,能够看出重视教育。小豆豆因为淘气被退学,妈妈带她换了一个私立学校,善于循循善诱的小林校长经常对小豆豆进行正面肯定,记忆里总是在对她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在这里能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巴学园的孩子们可以自主选择喜欢的科目进行学习,自由选择座位。没有强制的学习,也没有令人紧张的升学考试。完成一天的学习可以去散步,散步观察自然还能学习理科、历史、生物知识。有野营的快乐,组织大家去泡温泉,游泳课等。这部作品里体现了优秀的人文教育理念,还有优良的校园环境及公共设施。这也体现了当时日本教育、经济的繁荣。
日本现状急转直下
日本短时间灭亡中国的计划破产,不得不加大投入。此时停战意味着前功尽弃还有损失,而继续战争也不一定成功。但是有野心的日本还要选择继续战争。
于是国内的繁荣景象开始逐渐萧条,物资发生短缺,战事仅仅进行了一年多就开始采取匹配制度。日本国民需要艰难度日了。
《活着回来的男人》的作者小熊英二写道自己家的生活变化:从1938年开始,东京等大城市里街道上的出租车逐渐减少消失,自己家开的天妇罗饭店因为买不到汽油生火,换成了使用焦炭。到了1939年,各种类型的店面都遇到困难。不仅是生火的汽油,最为普通的红豆汤都开始买不到。自己家经营饭店用的炸天妇罗的食用油和鱼等食材也很难买到了。
10月,日本政府为了防止各种商品价格上涨,强制经营者必须按照政府规定价格销售货物。到11月,对部分商品实施配给制,连衣服、稻米、木炭都配给。
战争中的日本军队对粮食的需求是不断增加的,可是大批耕田的青壮年却不得不去参战,让大批耕地得不到耕种,本国粮食也只能迅速逐年减产。直到1939年12月1日,日本颁布《白米禁止令》,白米饭彻底从日本餐桌上消失。1940年,又面临电力不足、严重的米荒。举国连火柴都稀缺都要配给。
《活着回来的男人》还指出了当时分配遇到的一些问题,供给不足,有票无货,许多重要的物资无法取得、却配给了不需要的物资等供求失衡的状况。
面对物资短缺,明显有关系更好办事。军方与各行各业来往勾结,有限的物资被拉到黑市牟取高价,也间接导致并加重了物资不足的状况。基本上只有和军需用品相关和有军方关系的店面才能很好地活下来,像小熊英二家的天妇罗店,以及大量个体户不好得到资源只能倒闭。日本体面的餐馆正逐渐消失。
1941年以前,日本从来不吃的狗肉、海马肉和海狗肉开始在肉店售卖。东京上野动物园为了维持运作,开始射杀一些包括三头喜马拉雅熊在内的相对普通的动物。
战争后期的日本《每日周刊》因介绍各种战时能吃的东西而得到日本民众的广泛关注,包括各种虫子,如蝗虫、蚱蜢等,还鼓动民众——“国内也应和前方的将士一样,吃虫子壮身体,坚持到底”!食物的匮乏也可见一斑了。
物资短缺导致前线作战所需的军用品都开始做得偷工减料,战争刚开始时那种结实耐用的军衣、军鞋以及其它保障品早就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几块布拼成的衣服,不知道拿什么材料制成的鞋子,总之都是能省则省。
中国人民的顽强抗战才是二战胜利的基础,《论持久战》中表示,“日本必然最大地激起它国内的阶级对立、日本民族和中国民族的对立、日本和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对立”,日本是没有在华夏大地持久作战的能力的,但这种持久战背后的代价,是中华民族的“上下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