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国际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大回顾之1987年
解密国际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大回顾之1987年进入9月,股价的波动已极为反常,从10月3日至9日的一周,道・琼斯股票下跌了158.78点,跌幅达6%,从10月11日到16日的一周,该指数下跌235.48点,即跌了9.49%。暴跌前美国股市市场价值高达10万亿美元,远远超过了支撑其活动的实际资本,致使买空卖空盛行,投机进入狂热。20世纪50年代后期和整个60年代,是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经济持续稳定增长,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降低至很低水平;到80年代时,美国股市已经历了50年的牛市。自1982年起,股价走势更是持续上扬,交易量也迅速增加。股市持续升温,其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实际经济的增长速度,金融交易的发展速度大大超过了世界贸易的发展速度。从1986年3月至1987年8月25日,道・琼斯指数一路攀升,从1686点跃至2722.42点,投机明显已经过热。
人类是最善于健忘的动物,人类的投机欲望从不会因为一次或几次灾难而变得理性。
1929年的股市大崩溃,使得全美上下普遍悲观,谈股色变;
然而,人们短时间内远离股市,并不意味着金融投机的历史已走到尽头,因为推动社会前行的体制中所包含的投机成分不仅没有消失反而与日俱增,人类的投机欲望永远不可能消灭。
于是到了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人对股票市场的悸虑态度开始扭转,一切又开始重新繁荣起来。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20世纪50年代后期和整个60年代,是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经济持续稳定增长,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降低至很低水平;到80年代时,美国股市已经历了50年的牛市。
自1982年起,股价走势更是持续上扬,交易量也迅速增加。股市持续升温,其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实际经济的增长速度,金融交易的发展速度大大超过了世界贸易的发展速度。
从1986年3月至1987年8月25日,道・琼斯指数一路攀升,从1686点跃至2722.42点,投机明显已经过热。
暴跌前美国股市市场价值高达10万亿美元,远远超过了支撑其活动的实际资本,致使买空卖空盛行,投机进入狂热。
进入9月,股价的波动已极为反常,从10月3日至9日的一周,道・琼斯股票下跌了158.78点,跌幅达6%,从10月11日到16日的一周,该指数下跌235.48点,即跌了9.49%。
对于股市显现的这些不祥之兆,人们却不介意,将其视为一种技术性调整,从总统里根到一般股民,人们的情绪都很乐观。
股市一派繁荣的景象吸引了大量游资逐利而来,在股市上疯狂抬高股价,1929年的恐怖大崩溃已经被人们遗忘了,一个虚假的大泡沫又开始制造起来。
与1929年一样,过度的炒作造成的泡沫必然会破裂。与1929年全民大炒股不同,这次危机,没有全民性的疯狂投入,但在危机爆发前,却同样是大量的热钱涌入。
随着美国政府对金融市场管制的放松和对股票投资的减税刺激,巨额的国际游资涌入美国股票市场,促进了股价持续高涨。在1987年头9个月中,仅日本购买美国股票的新增投资就达约150亿美元。
又见“黑色星期一”1987年10月19日,又是魔咒般的星期一。
- 9:10,道琼斯指数开盘就下跌67点。转眼间,卖盘涌起。股票交易员疯狂地执行卖出指令,交易所内一片恐慌。
- 9:30~11:00,股市以难以遏制的态势下跌。由于纽约股票交易所的计算机处理系统难以在短时间内处理规模如此巨大的抛盘行为,到中午时分,DOT系统中还有1.2亿股的交易操作没有被实现。
- 14:00,道琼斯指数下跌250点,4亿多股股票被交易。
此后,尽管股市有短暂的反弹迹象,但在4点收盘时这次令人惊恐的下跌才被迫中止。
这一天纽约股票交易所内阴云密布,气氛极度紧张。价格变动极快,电话机不够用,荧光屏上的价格跟不上市场实际价格。
一个交易员说:
他的荧光屏上显示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降3.78点,而实际上这个数字是508点。平时一天的交易额为1亿股左右,而这天为6亿股。由于计算机系统运行滞后,约有28%的指令未能执行,其中包括9200万限价指令。许多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直到两三天后才知道他们的股票没有卖出。
当天收盘时,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降了508.32点,由2246.72点狂跌到1738.470点,跌幅达22.6%,为触发世界性大萧条的1929年10月28日的两倍,创下了一天下跌的最高纪录;
而股市的其他指数如:
nyse综合价格指数下跌19.2%,amex综合指数下跌12.7%,nasdaq综合指数下跌11.35%;
相当于法国全年国民生产总值,美国全年国民生产总值八分之一的5030亿美元的股票面值在一天之内化为乌有。
当天,在纽约股票交易所挂牌的1600种股票中,只有52种股票上升,其余全部下跌。其中1192种股票跌到52个星期以来的最低水平,而且许多具有代表性的蓝筹股也在劫难逃。
几乎所有大公司的股票均狂跌30%左右:
如通用电气公司下跌33.1%,电报电话公司下跌29.5%,可口可乐公司下跌36.5%,西屋公司下跌45.8%,运通公司下跌38.8%,波音公司下跌29.9%。
此外受股票价格变化的影响,美国政府债券市场也是一片混乱。
而新闻机构由于计算机的影响,收盘5个半小时后才把股市的收盘价报道出去。
“一切都失去了控制”,是“华尔街历史上最坏的日子”……《纽约时报》这样报道。
这一天损失惨重的投资者不计其数:
世界首富萨姆·沃尔顿一天之内股票价值损失21亿美元;
世界上最年轻的亿万富翁比尔·盖茨损失39.45亿美元;
电脑大王王安仅在19曰下午就损失了3100万美元……
上个月在美国权威金融杂志《福布斯》上公布的美国400名最富者中就有38人从榜上消失,许多百万富翁一夜之间沦为贫民。
最苦的是那些靠自己多年积存的血汗请投于股市的普通民众——他们本来期望借着股市的牛气,赚一些养老的钱,结果一天功夫便在跌落的股价之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受股价暴跌震动,股民的心理变得极为脆弱;因股市暴跌而不堪于债务重压的许多人,精神彻底崩溃,自杀的消息不绝于耳:
- 10月23日,美国58岁的维隆・兰伯格因股场受挫于旅馆中用煤气自杀;
- 10月26日下午3时,美国迈阿密市因股市狂跌从百万富翁沦为负债近千万美元的中年男子亚瑟・凯恩,在开枪打死、打伤美林证券公司副总经理和经纪人之后举枪自毙;
- 纽约银行家贝特曼是一家金融公司的副总裁,因股市崩溃而欠下巨额债务,在绝望之际,从纽约一幢32层的高楼上坠下身亡……
受美国股市崩盘的影响,伦敦、法兰克福、东京、悉尼、香港、新加坡等地股市也开始狂跌;
1929年的股灾又来了吗?
巨大的恐慌像瘟疫一样在全球蔓延。
在欧洲,伦敦《金融时报》指数1987年10月19日下跌183.70点,跌幅为10.1%;
瑞士信贷银行指数的跌幅为11.3%;联邦德国为3.7%;法国为6.1%;荷兰为7.8%;比利时为10.5%。
在亚洲,日本东京的《日本经济新闻》股价平均指数在1987年10月19日下跌620点即2.35%后,20日再跌3800点即14.6%;
香港恒生指数在19日下跌421点,即11.3%,也创下了一天下跌最高纪录;
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19日下跌169点,跌幅为12.4%;
澳大利亚所有普通股价格指数下跌80点,跌幅为3.7%;ftse30指数下跌183.7点,跌幅为10.1%,ftse100指数下跌249.6点,跌至2053.3点,投资者损失达500亿英镑。
巴西、墨西哥的股市跌幅在20%以上,巴黎、法兰克福、斯德哥尔摩、米兰、阿姆斯特丹等股市均有6%至11%不同程度的下跌……
面对席卷全球的股市跌潮,各地政府震惊之余,迅即采取了救市措施。
香港当即宣布关闭股市四天,美国则宣布暂停电脑交易并缩短交易时间,西德宣布削减证券重购利率,七国集团开会商讨如何向金融系统提供流动资金。
也许是一连串的救市措施的效果,21日,纽约、东京、伦敦等股市普遍反弹。
但未容股民们缓过气来,又迎来了亚太地区的股市大滑坡。
香港股市停止交易四天,本以为风头已过,然而26日星期一重开股市第一天,仿佛憋足了跌劲似的,恒生指数狂泻1126点,跌幅达33.5%,创香港股市跌幅历史最高记录,将自1986年11月以来的全部收益统统吞没。
与此相呼应,东京、悉尼、曼谷、新加坡、马尼拉的股市也纷纷下跌。
于是亚洲股市崩溃的信息又回传欧美,导致欧美的股市下泻。
从10月19日到26日短短的8天时间内,股票买卖双方因股市狂跌而损失的财富高达2万亿美元之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直接及间接损失总和3380亿美元的5.92倍!
世界著名投资集团美林证券公司的经济学家瓦赫特尔因此将10月19、26日的股市暴跌称之为“失控的大屠杀”。
银行破产、工厂关闭、企业大量裁员……似乎1929年的大萧条又将重演。
比1929年幸运的是,当时美国经济确实保持着比较高速的增长,股灾爆发只是对于投机炒作的一种调整,并没有导致整体的经济危机。
事实上在股价狂跌不久,一些效益好的公司开始回购其股票,股价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稳定。
但其打击却仍然巨大,随之而来的是美国经济的一段长时间的停滞。
投资者对于美国市场的信心受挫,社会生产的速度逐渐放缓。
由于消费者信心不足,因此美国人民的购买力有所下降,在这一年时间内,美国的私人消费开销锐减了大约500亿美元。
低迷的经济和投资量的减少又加剧了经济状况的恶化,形成恶性循环;
社会上出现大量的失业工人,经济问题慢慢转化为社会问题;
1987年的股灾将以消费为主导的美国经济带入了转折点。
“87股灾”爆发的原因“87股灾”爆发的根本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 巨额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1986年美国财政赤字高达2210亿美元,贸易赤字高达1562亿美元,均创赤字最高纪录。为了吸引外资以弥补国内资金的不足,必须保持较高的利率水平,这对股票市场价格有直接的影响。
- 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经济自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处于低速增长时期,生产型投资需求不足,剩余资本大量涌入证券市场,导致金融投资猖獗,债务空前膨胀,形成难以持久的虚假繁荣。此次股市暴跌即是“泡沫经济”的反映。
- 随着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西方经济体系和整个世界经济处于既不稳定的状态。国际汇率动荡,国际贸易严重失衡,国际债务危机不断……这些因素都影响到国际资金和股票市场的稳定。
股灾爆发的直接诱因则主要在于以下几点:
- 利率提高使得国库券和其他债券的利率相应提高,投资者从股票市场转移资金投资于债券,致使股价暴跌。
- 贸易逆差过大,美元汇率下降,动摇了人们对美元和美国股市的信心。
- 海湾战争也对股票投资者产生影响,促使其从股市抽走资金。
此外,1987年的股灾还暴露出了以下几点问题:
1、期现市场的联动加剧下跌
由于股票市场和期货市场的高度相关性以及套利机制的作用,当投资者抛出股票时,会引发现货市场下跌,当投资者采用组合保险等策略时,一旦现货市场出现下跌,要求投资者需要同时卖出期货和现货,而期货出现下跌会出现严重贴水现象,这又会引发套利者进入市场进行套利操作,再次卖空现货,相互影响触发连锁下跌。
2、市场流动性消失,股价崩盘式下跌
“黑色星期一”当日,投资者特别是机构投资者争相卖出,导致交易系统堆积大量卖单,但由于恐慌心理,市场无人敢于申报买单,甚至包括应当发挥提供流动性的做市商。于是,急于卖出的投资者不断压低价格,导致市场出现悬崖式地暴跌。
3、市场缺乏有效的风控措施
87年股灾当市场出现暴跌后,由于没有熔断、涨跌停甚至仓位限制导致卖空力量肆无忌惮地抛售股票,打压股价。
4、程式交易和投资组合保险,引发恶性循环
用电脑程式实时计算股价变动和买卖策略的程式交易,于1970年代末逐渐在华尔街盛行。股灾发生时,电脑程式看到股价下挫,便按投资组合保险的操作方式,为止损而抛售股票,形成恶性循环,令股价加速下挫。
5、信息系统的不完善,无法有效评估市场态势
87年股灾时,由于信息系统的不完善,投资者在获取交易信息方面存在障碍,加剧了投资者的恐慌,并且导致市场各方无法准确评估事态的严重程度和发展趋势。
6、交易所交易系统面临重大挑战
在“黑色星期一”当天,纽交所使用的DOT系统在面临巨大报单时几乎陷于瘫痪,堆积的订单延迟了许久才得以消化,由于迟迟无法成交对投资者心里造成了一定恐慌。
“87股灾”给我们的启示30多年前的交易市场,人们还不能拿着便携式电脑,智能手机随时跟踪交易行情。
当时还没有供投资者日内交易的电子交易账户,投资者即便选中了最偏爱的股票,也要等到第二天才可以打电话给经纪人实时下单。
很明显,当今的投资者要比当初的华尔街投资者幸运和便捷的多。
1987年股灾已经过去30多年,但它所带来的教训值得永久品味。
比如,不能对于金融创新给予太多的信任。其次不应依赖投资组合保险策略,当市场陷入单边疯狂抛售时,套期保值的保险已经失效。
对于个人投资者,应该从1987年学到的最大教训是,为非预期的事件做好准备,在享受牛市的同时,记得多一份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