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公元是从哪个朝代划分出来的?公元前和公元后如何划分

公元是从哪个朝代划分出来的?公元前和公元后如何划分在农历中也有元年,农历元年指的是,华夏始祖黄帝登基的日子。而今年则是农历开元4717年,可见我国实行历法制度,比西方国家早了2697年。我国的许多传统节日,一般都遵循农历纪年方式,比如春节,端午,中秋等重大节日。 而在我国古代时期,使用的纪年方式是农历,也被称为华历。这种纪年方式,以月相的变化周期,确定一个月的长短。农历用太阳回归的周期,作为一年的长度,并设置了专属于我国的二十四节气。 在古罗马帝国时期,凯撒大帝修改了儒略历,按照其中的规定,每四年一个闰年,闰年共366天。而四年中的其他三年,分别为365天,在公元纪年中,每能被4整除的年份就是闰年。 公元1582年,这种纪年方法,正式开始在欧洲实行。这种纪年方式,以耶稣的诞生日期,当做纪年的开始。用耶稣的生日,划分开公元前和公元后,因此这种纪年方式,得以在欧洲广泛传播。农历纪年

群臣奏言大司马莽功德比周公,赐号安汉公,及太师孔光等皆益封。——《汉书·纪·平帝纪》

这是《汉书》中对西汉大司马王莽的记载。

公元是从哪个朝代划分出来的?公元前和公元后如何划分(1)

大司马王莽

在历史记载中,公元是国际通用的一种纪年方式,也被称为格里高利历。比如公元1158年,公元1610年,都是采取了这种纪年方式。而对于公元前和公元后,有许多读者不太理解,那么它们是如何划分的呢?

在古罗马帝国时期,凯撒大帝修改了儒略历,按照其中的规定,每四年一个闰年,闰年共366天。而四年中的其他三年,分别为365天,在公元纪年中,每能被4整除的年份就是闰年。

公元1582年,这种纪年方法,正式开始在欧洲实行。这种纪年方式,以耶稣的诞生日期,当做纪年的开始。用耶稣的生日,划分开公元前和公元后,因此这种纪年方式,得以在欧洲广泛传播。

公元是从哪个朝代划分出来的?公元前和公元后如何划分(2)

农历纪年

而在我国古代时期,使用的纪年方式是农历,也被称为华历。这种纪年方式,以月相的变化周期,确定一个月的长短。农历用太阳回归的周期,作为一年的长度,并设置了专属于我国的二十四节气。

在农历中也有元年,农历元年指的是,华夏始祖黄帝登基的日子。而今年则是农历开元4717年,可见我国实行历法制度,比西方国家早了2697年。我国的许多传统节日,一般都遵循农历纪年方式,比如春节,端午,中秋等重大节日。

在我国实行公历纪年之前,一直采用的农历纪年的方式,各朝各代还会颁布皇帝年号,比如乾隆四十八年,康熙三十五年等等。正是我国历史中,这些皇帝年号的纪年方式,让我们可以反推出我国历史中各个朝代,对应的公元纪年。

公元是从哪个朝代划分出来的?公元前和公元后如何划分(3)

汉哀帝病逝

那么公元前和公元后,我国对应的是哪个朝代?在位的是哪位皇帝呢?在公历纪年中,并没有公元零年的说法,过去了公元前一年,就是公元一年。公元前一年,在我国历史的记录中,正处在西汉时期。在记载中:

“元寿二年六月,哀帝崩。”

公元一年,正处在西汉元寿二年,汉哀帝刘欣去世。汉哀帝这时刚刚登基七年,就因为沉迷享受,重病而亡,年仅25岁。可以说,我国的历史中,公元前和公元后,分别属于两任西汉皇帝。

公元是从哪个朝代划分出来的?公元前和公元后如何划分(4)

王政君

汉哀帝去世后,王太皇太后斥责了汉哀帝的宠臣董贤,在诏书中:

“大司马贤年少,不合众心。其上印、绶,罢。”

王太皇太后以董贤蛊惑君主,害死汉哀帝为由,罢免了董贤的职务。董贤知道自己罪过太大,当晚回到家中,自尽而亡。王太皇太后找到自己的侄子王莽,让他接替了董贤的职位,担任了大司马的职务。

公元是从哪个朝代划分出来的?公元前和公元后如何划分(5)

汉平帝登基

在王莽的指使下,年仅9岁的中山王刘衎,被迎奉进入长安,册立为皇帝,史称“汉元帝”。汉元帝在公元前一年登基为帝,第二年改元更始,在记载中:

“元始元年春正月,越裳氏重译献白雉一,黑雉二,诏使三公以荐宗庙。”

这个记载中的“更始元年”,就是指的汉平帝登基后的第一年,也就是公元一年。王莽作为西汉的大司马,就是在这两年中,掌握了西汉帝国的大权。公元前一年和公元一年对王莽来说,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两年。

王莽因为信奉孔子的儒家学说,利用汉平帝发布诏书,尊奉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孔子在王莽的推崇下,成为了西汉帝国的圣人。以王莽为首的外戚势力步步紧逼,不断蚕食着西汉刘氏的皇权,西汉帝国岌岌可危。

公元是从哪个朝代划分出来的?公元前和公元后如何划分(6)

王莽建立新朝

汉平帝登基八年后,权势滔天的王莽最终篡汉自立,建立了“新朝”。公元前和公元后可谓决定西汉命运的几年,王政君宠信侄子王莽,让西汉大权旁落。等到王莽谋权篡国,王政君后悔晚矣,她在公元前一年的举动,害了西汉皇室,让西汉走向了灭亡。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