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为什么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背后 帝国主义列强

为什么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背后 帝国主义列强同盟会内部尚且如此,而散居于城乡的小生产者,千百年来的小生产习惯挡住了他们的视野,对大机器生产陌生,对民主共和更是漠不关心和不信任。一般民众并非出于“共和”、“民主”的自觉而倾向于革命,在当时封建残余势力强盛的大环境下,民国与国民之间存在着一段客观的距离,而这不仅仅决定了当时的人心向背,而且也为后来袁世凯复辟提供了现实的社会土壤和文化心理。孙中山和黄兴是有“功成不必由我”的气度,屡次说只要赞成共和,谁当总统都可以。而袁世凯则未有如此的超脱,在袁世凯的心里,早就暗暗种下了一颗成为元首梦的专制种子,这也是其后来其洪宪称帝的根源所在,然而不得不承认,袁世凯的伪装能力极为突出。孙中山在1912年8月经袁世凯邀请北上会谈也被这种假象所迷惑,甚至说:“维持现状,我不如袁,规划未来,袁不如我。”在当时的情况下,孙中山不去位已经很难。在当时的人们心中,与孙中山相比,袁世凯更像是这样的一个人物。孙中山的大名

1912年辛亥革命成功后南北和议,袁世凯代替孙中山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用十多年的奋斗推翻清王朝,但成为民国元首的却是反对革命的袁世凯。人们对于这个矛盾,归于孙中山的拱手相让或是袁世凯的鼠窃狗偷。然而这种表面眼光并没有看到问题的实质。

从法律上来说,袁世凯是选举出来的,于法有据,在“全体一致公举”的背后,是那个时代的历史选择。

为什么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背后 帝国主义列强(1)

袁世凯之所以能顺势走向了历史的前台,不只是袁世凯个人及其集团能挟持武力、财力,也不仅仅是袁世凯善于玩弄权术,纵横捭阖,更重要的是那个时候的社会心理和国际需要。

在辛亥革命成功,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包括革命党在内的执政派以及社会,都迫切呼唤一个能迅速结束动乱、稳定政局的人物,一个在专制体制颠覆后能重建和平秩序的人物。

为什么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背后 帝国主义列强(2)

在当时的人们心中,与孙中山相比,袁世凯更像是这样的一个人物。孙中山的大名是与他的革命经历相联系的,而革命派又常常被天下视为“乱党”,在当时大多数人的眼中与历朝草寇、贼盗无异。同梁启超为立宪派的著名实业家张謇就对革命派的有着很大的偏见,认为革命派固有好的一面,但也有不达目的唯恐天下不乱的不好一面。张謇的看法,典型的反映了当时实业家以及立宪派惧怕革命的心理。

武昌起义后,革命席卷全国,但并不能泯灭立宪派的这种态度和心理,何况革命的英雄能否成为治国之能人也还是一个未经证实的疑问。这种态度决定了立宪派和革命派的合作不可能长久。

为什么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背后 帝国主义列强(3)

而当时的袁世凯远不像后偶来的那样臭名昭著、声名狼藉。他不仅手握重兵,并且有过庚子之变时在山东的“保境安民”的形象,有过新政时期倡导立宪的名声,有过宣统时被满人排斥归山的历史。这种形象、名声、历史,比一百篇文章更能打动人心。所以那时“非袁莫属”的声浪一浪高过一浪,不仅喧嚣于立宪派官僚与外国公使,而且在起义军内部和同盟会内部也有共鸣。

孙中山和黄兴是有“功成不必由我”的气度,屡次说只要赞成共和,谁当总统都可以。而袁世凯则未有如此的超脱,在袁世凯的心里,早就暗暗种下了一颗成为元首梦的专制种子,这也是其后来其洪宪称帝的根源所在,然而不得不承认,袁世凯的伪装能力极为突出。孙中山在1912年8月经袁世凯邀请北上会谈也被这种假象所迷惑,甚至说:“维持现状,我不如袁,规划未来,袁不如我。”在当时的情况下,孙中山不去位已经很难。

为什么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背后 帝国主义列强(4)

同盟会内部尚且如此,而散居于城乡的小生产者,千百年来的小生产习惯挡住了他们的视野,对大机器生产陌生,对民主共和更是漠不关心和不信任。一般民众并非出于“共和”、“民主”的自觉而倾向于革命,在当时封建残余势力强盛的大环境下,民国与国民之间存在着一段客观的距离,而这不仅仅决定了当时的人心向背,而且也为后来袁世凯复辟提供了现实的社会土壤和文化心理。

在孙中山与袁世凯之间,立宪派选择了后者,帝国主义也选择了后者。帝国主义的选择是基于他们对南北形势的判断以及他们在中国建立起来的现实利益而做出的。在他们看来,支持袁世凯比承认孙中山更有利,认为袁世凯在中国有信誉,在外国有好名声,是唯一可以把中国从动乱中恢复秩序的一个人,因而博得了各国的信任。

为什么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背后 帝国主义列强(5)

1911年11月15日,英国政府致电驻北京公使说:“我们对袁世凯怀有很好的感情和敬意。我们希望看到作为革命的结果,中国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能够与各国公正交往,并维持内部秩序,这样的政府将得到我们的一切外交支持。”所以他们不仅在政治上支持袁世凯,在财政上也给予热心扶持,因此袁世凯的新军能够迅速得到外国的先进武装。

立宪派则因为袁世凯有过立宪的名声而拥护袁世凯。与其说他们的选择是出于个人好恶,不如说是出于现实的利益考量。立宪派相信袁世凯既不是曾国藩也不是华盛顿(张謇说),他具备了孙中山所缺少的财力、武力和帝国主义列强的支持。因此在他们心中,袁世凯是中国“统一”和“秩序”的象征。

帝国主义列强和立宪派选择袁世凯有其各自不同的目的,但是正是在这重重的掣肘和压力之下,一往直前的国父孙中山引退了。

为什么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背后 帝国主义列强(6)

英国《泰晤士报》当时曾报道:“革命党人不信任袁世凯,认为他是清朝的支柱,满族人也不信任袁世凯,认为他策划颠覆清朝的阴谋。”但是这也从另一面说明了一个问题:

因为革命党人不信任他,所以袁世凯可以得到反对革命党人的人们的信任,因为清朝不信任他,所以他可以得到反清的人们的信任。

对立面的不信任正是自己可以信任的,本来两面不讨好的袁世凯结果却是两面都讨好,所以他在南京临时参议院上以17票(全票)当选了临时政府大总统,既取代了清朝也取代了革命。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