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十大皇帝是谁:关于清朝的开国皇帝是谁这个问题为什么会存在争议
清朝的十大皇帝是谁:关于清朝的开国皇帝是谁这个问题为什么会存在争议甚至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清朝的开国皇帝是康熙,不过这种说法其实是比较牵强的。康熙死后的庙号是圣祖。雍正曾对自己的父皇有如下评价:“我皇考鸿猷骏烈冠古轹今,拓宇开疆极于无外。且六十馀年手定太平,德洋恩溥,万国来王。论继统则为守成,论勋业实为开创”。康熙在清朝历史上的特殊性在于他实际上是一位开创兼守成的皇帝:康熙继位时清朝已然入主中原,但清王朝的统治实际上并未稳固。台湾的郑氏家族仍打着明朝的旗号,三藩、沙俄、准噶尔等势力也对清朝的统治构成了威胁。顺治时代清军入关的确是一种开创之功,所以世祖的庙号也算用得贴切。不过实际上清军能入关和顺治本人的关系并不大:清军入关时顺治才六岁,所以当时的军政事务主要是由摄政王多尔衮负责。清军能入关其实在相当程度上是多尔衮的功劳,但多尔衮毕竟不是皇帝,所以世祖这个头衔自然还是落在了顺治头上。清朝最初开基立业是在努尔哈赤时期,改国号、称帝是在皇太极时期,入主中原是在顺治时
通常情况下一个王朝只有一位开国皇帝:西汉的开国皇帝是刘邦;东汉的开国皇帝是刘秀;隋朝的开国皇帝是杨坚;唐朝的李世民尽管给人的感觉好像类似于开国皇帝,可实际上唐朝的开国皇帝还是李渊;宋朝的开国皇帝是赵匡胤;明朝的开国皇帝是朱元璋......不过也有的王朝则比较特殊——比如说起清朝的开国皇帝就一直存在争议:有人说是努尔哈赤,有人说是皇太极,有人说是顺治,甚至还有人说是康熙。其实这几种说法都各有各的道理。
努尔哈赤死后的庙号是清太祖。太祖这个庙号通常用于王朝创基立业者:宋太祖赵匡胤、辽太祖耶律阿保机、金太祖完颜阿骨打、明太祖朱元璋这些人都是典型的开国皇帝。清太祖努尔哈赤于公元1583年以祖、父遗留的十三副铠甲起兵,经过二十余年的征战后统一了女真各部。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正式建立后金政权并起兵反明。清朝最早的政权基础确实是在努尔哈赤手中建立的:八旗制度、满文都诞生于努尔哈赤时期。这一切奠定了清朝龙兴的基础。
正是这样一些原因使很多人认为清朝的开国皇帝应当是努尔哈赤,但另外一些人则提出了与之不同的反对意见。首先历史上庙号为太祖的并不一定都是开国皇帝:魏太祖曹操、晋太祖司马昭、隋太祖杨忠、唐太祖李虎这些人就从未当过一天皇帝,但这些人的的确确为王朝的建立奠定了早期基础。曹操、司马昭对曹魏、西晋政权所奠定的基础已为大家所熟悉。杨忠、李虎使自己的家族得以跻身当时的关陇贵族集团,而日后隋、唐两朝的皇族正是出自于关陇集团。
这样一些原因导致曹操、司马昭、杨忠、李虎都被自己的后人追尊为太祖,但实际上这些人在生前是没称帝的。如果我们拿努尔哈赤与曹操、司马昭、杨忠、李虎等人进行对比会发现他们确实有一些共同点:他们都在实质上奠定了王朝龙兴的早期基础,但他们在世时都没正式称帝。公元1636年努尔哈赤之子皇太极改国号为清、改年号为崇德、改女真族名为满洲、改可汗称号为皇帝。严格意义上打皇太极这儿起爱新觉罗家族才开始正式称帝,“清”这个国号也是从皇太极时代开始启用的。
因此一些人认为努尔哈赤时代的后金政权其实尚处于氏族部落向国家政权过渡的阶段:当时很多国家政权机构尚处于草创阶段。皇太极改国号、称帝之举实际上才标志着已过渡到成熟的国家政权的清王朝登上了历史舞台,所以皇太极才应当是清朝的开国皇帝,而努尔哈赤则更类似于之前的曹操、司马昭、杨忠、李虎等人。还有一些人认为皇太极其实也算不上是开国皇帝。首先皇太极死后的庙号是太宗——由此可见爱新觉罗家族的后代自己都不大认同皇太极是开国皇帝。
皇太极改国号、称帝、完善国家制度确实标志着向较为成熟的国家政权过渡,但皇太极到死也没能实现入主中原的目标,所以皇太极的政权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割据政权,而不是一个大一统王朝。如果清朝在皇太极死后没能入关,那么时过境迁以后清朝也会像之前的匈奴、突厥等边塞民族一样逐渐被历史遗忘,而绝不会成为继唐、宋、元、明之后又一个被中国历史所记载的王朝。因此只有入关才标志着清朝由一个边塞少数民族割据政权转型成为一个中国正统王朝。
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问鼎北京标志着清朝正式从一个偏安东北地区的割据政权转型成为正统王朝。这时在位的清朝皇帝是皇太极第九子福临。福临也就是顺治皇帝成为了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个皇帝,因此顺治死后的庙号是“世祖”。在祖有功而宗有德的传统下带“祖”字的庙号一般是给予那些有开创之功的皇帝:如果说太祖一般是指王朝开基立业者,那么世祖一般是指王朝中承上启下的皇帝。顺治在位时清王朝实现了入主中原的夙愿算是一种“再创业”。
顺治时代清军入关的确是一种开创之功,所以世祖的庙号也算用得贴切。不过实际上清军能入关和顺治本人的关系并不大:清军入关时顺治才六岁,所以当时的军政事务主要是由摄政王多尔衮负责。清军能入关其实在相当程度上是多尔衮的功劳,但多尔衮毕竟不是皇帝,所以世祖这个头衔自然还是落在了顺治头上。清朝最初开基立业是在努尔哈赤时期,改国号、称帝是在皇太极时期,入主中原是在顺治时期,因此就造成了后世对清朝开国皇帝是谁这个问题的争议。
甚至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清朝的开国皇帝是康熙,不过这种说法其实是比较牵强的。康熙死后的庙号是圣祖。雍正曾对自己的父皇有如下评价:“我皇考鸿猷骏烈冠古轹今,拓宇开疆极于无外。且六十馀年手定太平,德洋恩溥,万国来王。论继统则为守成,论勋业实为开创”。康熙在清朝历史上的特殊性在于他实际上是一位开创兼守成的皇帝:康熙继位时清朝已然入主中原,但清王朝的统治实际上并未稳固。台湾的郑氏家族仍打着明朝的旗号,三藩、沙俄、准噶尔等势力也对清朝的统治构成了威胁。
顺治年间清军入关时南明政权尚在,直到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军平定台湾郑氏政权后才算消灭了最后一支明朝势力。康熙在位期间平定三藩、驱逐沙俄、征讨葛尔丹,与此同时也注重发展经济民生。康熙在位的61年间一系列文治武功确实为康乾盛世奠定了基础。不过因此认为康熙是开国皇帝其实是比较牵强的,否则唐太宗李世民何尝不是对唐朝盛世有开创奠基之功呢?李世民在一些人的印象中也确实有些类似于开国皇帝,可实际上唐朝的开国皇帝毕竟还是李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