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武则天对太平公主有多狠:被认为是第二个武则天的太平公主为什么没有当上皇帝
历史上武则天对太平公主有多狠:被认为是第二个武则天的太平公主为什么没有当上皇帝2、计杀薛怀义。薛怀义原本是千金公主侍女的情人,后被太平公主推举给武则天。武则天因为薛怀义身份低贱,于是让薛怀义改本姓冯为薛,和太平公主丈夫薛绍合族。后来因为薛怀远过于骄横,在武则天的命令下,太平公主选择几十个有力气的女人作为武则天的贴身侍卫后,又让自己的乳母张夫人率领人捆绑薛怀义而勒杀之后,把薛怀义尸体放在马车上送回薛怀义一党的白马寺以恐吓其党。状告来俊臣既要杀武氏、又要杀李氏的罪名,显然是断绝武则天赦免来俊臣的可能。这就显示太平公主对母亲武则天心理的把握:武氏要保,李氏也不能灭。太平公主的权谋能力体现太平公主权谋能力的事件不少,主要有以下几件:1、为自保,设计铲除来俊臣。《资治通鉴》:公元697年(神功元年)6月:“俊臣欲罗告武氏诸王及太平公主,又欲诬皇嗣及庐陵王与南北牙同反,冀因此盗国权,河东人卫遂忠告之。诸武及太平公主恐惧,共发其罪,系狱,有司处以极刑。太后欲赦之,奏上三日,不出。
电视剧《太平公主秘史》
太平公主,因为是武则天最宠爱的女儿,封赐都比其他公主丰厚,而因此出名。甚至很多人认为太平公主就是第二个武则天。当然,也有很多人是因为太平公主的私生活而了解她的。
“公主丰硕,方额广颐,多权略,则天以为类己,每预谋议,宫禁严峻,事不令泄。”《旧唐书》的这句话,可以说是很多人认为太平公主是第二个武则天的依据。《新唐书》和《资治通鉴》对这句话的解读都是一样的:太平公主聪慧,有智谋,经常参与武则天的谋划活动。
气势
太平公主的权谋能力
体现太平公主权谋能力的事件不少,主要有以下几件:
1、为自保,设计铲除来俊臣。《资治通鉴》:公元697年(神功元年)6月:“俊臣欲罗告武氏诸王及太平公主,又欲诬皇嗣及庐陵王与南北牙同反,冀因此盗国权,河东人卫遂忠告之。诸武及太平公主恐惧,共发其罪,系狱,有司处以极刑。太后欲赦之,奏上三日,不出。王及善曰:"俊臣凶狡贪暴,国之元恶,不去之,必动摇朝廷。"太后游苑中,吉顼执辔,太后问以外事,对曰:"外人唯怪来俊臣奏不下。"太后曰:"俊臣有功于国,朕方思之。"顼曰:"于安远告虺贞反,既而果反,今止为成州司马。俊臣聚结不逞,诬构良善,赃贿如山,冤魂塞路,国之贼也,何足惜哉!"太后乃下其奏。丁卯,昭德、俊臣同弃市,时人无不痛昭德而快俊臣。”
状告来俊臣既要杀武氏、又要杀李氏的罪名,显然是断绝武则天赦免来俊臣的可能。这就显示太平公主对母亲武则天心理的把握:武氏要保,李氏也不能灭。
2、计杀薛怀义。薛怀义原本是千金公主侍女的情人,后被太平公主推举给武则天。武则天因为薛怀义身份低贱,于是让薛怀义改本姓冯为薛,和太平公主丈夫薛绍合族。后来因为薛怀远过于骄横,在武则天的命令下,太平公主选择几十个有力气的女人作为武则天的贴身侍卫后,又让自己的乳母张夫人率领人捆绑薛怀义而勒杀之后,把薛怀义尸体放在马车上送回薛怀义一党的白马寺以恐吓其党。
3、参与神龙革命有功,被封镇国太平公主。武则天晚期,由于年老的缘故,曾经放权给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以及张宗昌、张易之兄弟。701年,太子李显嫡子李重润和女儿李仙蕙、女婿武延基由于私下议论武则天放权给张宗昌、张易之兄弟而被武则天下令自杀。这就让张宗昌、张易之兄弟成为了武氏和李氏共同的仇人。703年,太平公主的情人高戬被张宗昌诬陷下狱,更是激怒了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在神龙革命中参与程度多少,史书没有写明,但依然有迹可循。先来看神龙革命发动成功的前提:1、704年12月武则天重病不见大臣,有谣言张宗昌兄弟造反,更有杨元嗣上书说张宗昌算命有天子相的言论来坐死张宗昌谋反的谣言;2、705年1月,张柬之任命彦范、敬晖、李湛为左右羽林将军,但张宗昌兄弟立刻戒备,最后不得不用亲近张宗昌兄弟的武攸宜为右羽林大将军来安抚张宗昌兄弟。
现在来看看来俊臣被杀和神龙革命两件事情都有一个相同点——都由一个无名之辈上书告发罪状而立案侦查所引发的。告发来俊臣的是河东人卫遂忠,告发张宗昌兄弟的是许州人杨元嗣。二人都是没背景、没身份的普通人,如何能够知晓来俊臣、张宗昌等的秘事?
从太平公主推举一个身份低贱的薛怀义给武则天的事实,同时太平公主都涉及来俊臣被杀和神龙革命,因此卫遂忠和杨元嗣是太平公主找来的托儿的可能性就很大。否则很难解释为何两件事情都由同样的不知名人士的告发、偏偏太平公主深涉其中但又受益颇深。
另外一个太平公主参与的事实是:处于安抚张宗昌兄弟而被任职右羽林大将军的武攸宜。武攸宜是太平公主丈夫武攸暨的隔房兄弟,太平公主既是李氏,又是武氏媳妇,自然能够起到让武攸宜在神龙革命时不加以阻拦。事实上,在神龙革命后,和张宗昌兄弟亲近的武攸宜并没有惩处,就说明了武攸宜早已经是反张宗昌兄弟一党的人。
以上两个事实可以证实了太平公主在神龙革命中做起的作用:让人上书说张宗昌造反而立案侦查,在舆论上形成倒张宗昌兄弟的气氛;以李氏女儿、武氏媳妇的双重身份,劝服武攸宜脱离张宗昌一党,让张柬之等人能够顺利入宫杀张宗昌、兵谏武则天。
4、谋划并支持唐隆之变。唐隆之变虽然是李隆基最先提出的,但没有太平公主的参与谋划和派遣刘幽求和儿子薛崇简,唐隆之变不可能取得成功。详细的说明请阅读本人文章《唐玄宗李隆基——成也女人 败也女人》一文。
小结下:太平公主用计杀死来俊臣、薛怀义,谋划和支持神龙革命、唐隆之变等四个事件,都说明了太平公主权谋的能力。至于其获取人心的能力,《旧唐书》中有明确表述:“进达朝士,多至大官,词人后进造其门者,或有贫窘,则遗之金帛,士亦翕然称之。”唐睿宗时期,5个丞相有3个丞相是太平公主的人。这都能说明太平公主很会收买人心,获取名望。
也就是说,在权谋、人望获取上,太平公主是有能力、有资格坐上皇帝的。
第一任丈夫薛绍之死
为什么太平公主没有当上皇帝?
对于这个问题,传统上的观点是:由于有了武则天称帝的教训,李唐有效的防止了第二个女性称帝的漏洞。但韦后临朝的事实,则无情的撕毁这种想当然的逻辑推断。事实上,李唐并无能力阻止太平公主登位——她是姓李的,又是武家媳妇,再加上武则天女性称帝的事实,都让太平公主是在李氏和武氏争夺太子时,是最佳的人选。
只要提出太平公主这个人选,李氏也好,武氏也好,都可以闭嘴了。唯一的反对理由是:太平公主死后,谁来继位?李氏还是武氏?
弥合李氏和武氏之争,太平公主是最合适的继位人选。但为什么武则天没有选择太平公主呢?理由可能就是:武则天太爱太平公主,不想把这个难题交给太平公主?或者说,只想让太平公主幸福的过一生。
因此,太平公主不能当上皇帝的第一个原因出来了:武则天压制太平公主,不让太平公主有继位之心。这也是文章开头所说的,武则天对太平公主的戒备。
太平公主不能当上皇帝的第二个原因是:太平公主没有继位的野心。在这个方面,太平公主应该是和唐睿宗一样,在武则天对子女严控的情况下,造成了他们没有争夺帝位的野心。
现在来看武则天的四子二女们在继位野心的情况。武则天有四个儿子:长子李弘、次子李贤、三子李显、四子李旦。二女:安思定公主、太平公主。
长子李弘,从他看《春秋》楚国太子商臣杀其父即位而表示“不忍闻”和他其他做事的方式来看,是一个具有善心的儒士。但由于他体弱多病而因此病死。若不是李弘病死,那他就是当时无论在身份或是名望上最有资格继位的人选。如果李弘即位,武则天虽然可以以太后身份听政,但就不会有机会即位称帝。
传统上认为李弘是被武则天毒死,但现在越来越多的观点认为李弘因为体弱多病而病死的,其死前大量吐血是因为肺结核病而非鸩杀。唐玄宗李隆基,就是因为李弘没有后裔而被过继给李弘作为继子。
次子李贤是个聪明的才子,但过于机心而对武则天充满警戒。过于听信传言是李贤聪明反而聪明误的原因。李贤相信李弘被武则天鸩杀、自己非武则天亲生儿子的传言而暗中戒备,导致母子不和。
三子李显,就是能力不足的鲁莽人。即位后的李显想要培植自己的势力过于着急,甚至说出把天下让给韦氏的大逆不道的话。这就足以说明李显这个人没有什么心机。武则天能够称帝,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李显的任性胡为。
四子李旦,与世无争的明哲保身主义者。李旦禅位给母亲武则天,就足以说明其明哲保身的哲学。
长女安定思公主夭折,就不必多说。北宋时的《新唐书》和《资治通鉴》所断定的安定思公主是武则天所杀而嫁祸王皇后,不过是武断下结论而编造的历史。《旧唐书》、《唐会要》都只是说安定思是暴卒,并无牵涉到武则天。如果安定思公主是武则天所杀,这么重大的事情,为何骆宾王不在《讨武曌檄》提及?
以上就是关于太平公主的兄弟和姐姐的简介。李弘是注重仁义的儒士,李贤聪慧但缺乏信任度,李显任性而鲁莽,李旦明哲保身。太平公主就是聪慧的李贤和明哲保身的李旦的混合体——韬光养晦的人。就是《庄子》里所说的“呆若木鸡”式的聪明人。
李弘疑似被鸩杀,李贤被丘神绩勣逼死,李显任性被废,李旦禅位等兄弟的经历,都会让太平公主觉得皇位就是祸害,远离皇位才是最安全的。加上母亲武则天对太平公主虽然疼爱,但也有戒备,就更让太平公主远离帝位。
另外一个说明太平公主没有即位之心的就是唐隆之变后,太平公主逼迫李重茂下帝位,而立自己的哥哥李旦为皇帝。如果太平公主有即位野心,那她完全可以自己即位,或者以太后临朝听政类似的形式来摄政,做个摄政女王,根本没有必要把皇位让给自己那个明哲保身的哥哥。李旦本身也不想做皇帝,但被太平公主所拥立,不得不登位,于是做了二三年的皇帝后,就禅位给儿子李隆基,导致了太平公主被李隆基所杀。
太平公主不能当上皇帝的原因的第三个原因:太平公主的身份。如同前文所说,在客观上来说,太平公主的李氏女儿、武氏媳妇身份是在李氏和武氏争储时双方接受度最大的人选。但太平公主的身份,既是她的优势,也是她的劣势——出嫁从夫。武则天虽然姓武,但是李家媳妇,算是李家人,太平公主只能算是武家人。
除了出嫁从父这个儒家观念外,太后临朝听政在中国历史上虽然次数不算多,但也是历史传统,也符合儒家母子这个尊卑的礼要求。但若以女儿身份即位,这就是亘古未闻。这种轰动程度,比武则天称帝,给儒家观念的冲击更为震撼——传女不传子,自盘古开天辟地从来就没有过的事情。
虽然在贞观五年唐太宗时,新罗王因为无子而传王位给女儿善德,唐朝对此也承认和册封。如果若真的要发生在自己身上,怕是没有那么容易接受——毕竟新罗王是没有儿子,实在没有办法才传位给女儿。
综上所述,说太平公主是第二个武则天,更多的是从她的能力上这个角度出发。太平公主的太平这个封号来自于她的道号,但巧合的是,太平公主在武则天时期的表现非常符合道家的理念:韬光养晦。
太平公主没有当上皇帝的原因有三:1、是武则天的压制;2、自身没有即位之心;3、太平公主李氏女儿、武氏媳妇的身份。
从太平公主在武周后期、唐中宗、唐睿宗时期的表现来看,太平公主更多是维护李唐江山的稳定:杀张宗昌兄弟的神龙革命、和上官婉儿构建韦后执政李旦辅政的双架构来调和韦氏和李氏矛盾、杀韦后的唐隆之变、拥立李旦等。这些都没有表现出太平公主对于帝位的动心和渴望。这也足以证明太平公主的“镇国太平公主”之号当之无愧!
李隆基在先天之变称太平公主谋反不过是一种没有技术含量的借口、掩盖自己大权独揽的野心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