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城市思想的历史和现实意义:空想社会主义城与田园城市
田园城市思想的历史和现实意义:空想社会主义城与田园城市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前期的世界绝对是一个乡村世界,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90%-97%。全欧洲人口超过10万人的城市只有5个(伦敦、巴黎、阿姆斯特丹、那不勒斯、柏林),欧洲的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以上;在工业革命之后,城市终于摆脱了几千年来一直作为政治、军事堡垒的角色,真正成为经济生产与人类生活的中心。但是,新的生产和经济形态也和旧的城市形态激烈地冲突着,尤其是人口涌向城市,带来了一系列社会和环境问题。城市急剧膨胀,城市矛盾尖锐。如居住拥挤、贫民窟环境恶化、交通堵塞等问题,直接危害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 集聚or分散? 和谐or秩序?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工业革命的城市
空想社会主义城与田园城市【一】
原创 橘之苋 苋说
城市or乡村?
集聚or分散?
和谐or秩序?
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工业革命的城市
在工业革命之后,城市终于摆脱了几千年来一直作为政治、军事堡垒的角色,真正成为经济生产与人类生活的中心。但是,新的生产和经济形态也和旧的城市形态激烈地冲突着,尤其是人口涌向城市,带来了一系列社会和环境问题。城市急剧膨胀,城市矛盾尖锐。如居住拥挤、贫民窟环境恶化、交通堵塞等问题,直接危害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前期的世界绝对是一个乡村世界,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90%-97%。全欧洲人口超过10万人的城市只有5个(伦敦、巴黎、阿姆斯特丹、那不勒斯、柏林),欧洲的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以上;
1800年,已经有22个欧洲城市人口超过10万人,其中伦敦(220万)、巴黎(100万)、柏林(42万)等成为名副其实的大都会;1851年,英国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欧洲的人口大约是1.87亿,人口增长造成了城市化的突飞猛进:
政治 哲学
原型 数理
和谐 平衡
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之前的探索--乌托邦
理想国
乌托邦=〉
太阳城=〉
基督城=〉
协和村=〉
田园城市
维特鲁维
阿尔伯蒂
丢勒
从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的和谐到古罗马的亚里士多德的理想城邦,都有几何构图、边界与适当规模的特点。从柏拉图的理想国、维特鲁维的理想城市到文艺复兴阿尔伯蒂,几何对称的城市形态特征更加凸显。这种和谐城市形态和社会变革的思想结合产生了《乌托邦》的城市计划。《乌托邦》的政治理想结合关联的宇宙图景促使《太阳城》的产生。《太阳城》和巴洛克丢勒的几何平衡的理想城平面所展现的东西激发了《基督城》的出现。这种均衡与工业思想的结合促使了《协和村》出现。进一步与卢梭思想的结合促成了《田园城市》的产生。
空想社会主义之前--巴洛克城市
16~18世纪,商业资本主义和中央集权专制政治的结合,城市数量不再增加,而是移到新大陆去繁殖了,对于资产阶级来说,建设城市不再是获得自由和安全的手段了,而是国家巩固政权的手段。
18世纪后,中世纪自然增长的城市不再是主流,资本主义发展强调有效的巴洛克式空间组织,它把空间连接起来,把空间分为尺寸和等级,延神空间的长度,把空间、时间和运动联系起来。法律、秩序和格式是巴洛克首都的产物。大衔是巴洛克城市最重要的象征和主体。建筑物为大街奠定线路和位置。乘车步行区隔了穷人富人的出行,城市中心不再是教堂而是"皇家证券交易所",巴洛克城市压缩了时间和空间,形成一种舞台布景的效果,炫耀了权力和财富。集权导致的官僚机构催生了办公建筑,而资本主义的商业服务催生商业建筑,享乐主义催生居住私密空间。
空想社会主义城市
为解决城市发展的矛盾,在欧美先后提出了种种城市规划思想、理论。
而空想社会主义的城市规划理论是针对资本主义城市的城乡对立而提出的改革方案。
几何(形态)+政治(哲学)
"~~~~城邦"
托马斯·摩尔在16世纪提出的“乌托邦”;
*政治:实行民主选举制。乌托邦时代是地理大发现的时代。财产公有是乌托邦的最大特点。城乡之间,各个城市之间,财产共有、按需分配;每天工作六小时外,一小时的文娱活动。整个乌托邦就是一个"共产主义"大家庭。
*规模:城市人口有严格限制(古希腊的影子)除郊区外,每座城市只规定六千个住户,每户的成年人10~16名,如超过则移居到人口稀少的城市。整个乌托邦人口过多,则向国外移民。人口密度问题在乌托邦已受到一定的重视。乌托邦中有五十四个城市,城市大体2平方英里,之间不超过24英里,城市外乡间有农场。
*形态:以水为界,每座城市划为均等的四个部分,中心是市场(货物总栈与食品供应站)、医院(4个)与公共食堂。一切设施都是免费为所有公民服务。城市街道宽敞,规定为二十呎宽,便于行人 便于车辆交通。
*居住:以30个家庭为一个邻里,统一分配,住宅区的建造都有具体的规格。而且住房须每隔十年抽签调换,借以彻底废除私有制。所有私人住宅一样,一个门朝大街,一个门通后面花园。门无锁不允许有私人空间。
*设施:保证居民对乡村生活和体育运动的热爱。每家花园花草果树繁茂,可观赏又提供新鲜的水果。供应洁净的饮水与食物。维持公共环境卫生,以防止空气污染,防止疾病流传。
"~~~~城堡"
康帕内拉在1602年著作的《太阳城》;
政治:政教合一的集权制。《太阳城》类似柏拉图的《理想国》,一个没有私有财产和私有观念、没有压迫和剥削、人人过着幸福生活的光明国度。但康帕内拉的体系特点就是宗教界的贵族阶级在理想的社会中占主导地位。(中央集权?)在国家中要保存由教阶制度控制的整个政权机关的,但同于柏拉图只针对特殊生活、受特殊教育的固步自封的统治阶级。他的社会是一个大家在政治上和经济上一律平等的人的社会。然而,统治这个社会的又是一些具有司祭和世俗教师双重身份的人,他们构成了独特的、宗教的教阶。康帕内拉的共产主义,用恩格斯的话来说,“是一种还没有很好加工”“颇为粗陋的”共产主义。
形态:园形,一座山,城市大部分位于其上,城市分为七大环形部分,以七大行星命名。彼此连接的路径为四条林荫道及四座朝向指北针四个方位的大门组成,整个城市2英里多,周长7英里。
"~~社区"
德国的安德里亚1619年所著的《基督城》
政治:集体领导的共和国,依靠宗教、正义和学识这三者进行统治的。体现了公平、方便的原则,吃穿住行,生老病死充满平均主义色彩。与"乌托邦"和"太阳城"相比更加人性化。生产资料均公有,产品归公。所有适龄人全都劳动,劳动分工(不像在“乌托邦”里保留有奴隶,也不像在“太阳城”里没有劳动分工)。劳动时间没有规定时间(“乌托邦”里每天劳动工作六小时 “太阳城”中每天只劳动四小时)。在劳动之余有“全国性的体息”,在“乌托邦”和“太阳城”,人们都是集中在公共食堂用餐,而“基督城”是在自己家里。
形态:城墙之外有一道护城河。市区正方形,只有八百五十四米,只有一条六点五米宽的街道,有一个商场,每一排住房间隔也都是六点一米宽。市区分为三部分:一部分设磨坊、面包房、肉店、供应站、仓库等;另一部分是健身锻炼之所;还有一部分是游览观光的胜地。城中心有一个环形大教堂。城堡大楼里有面积极大的图书馆。有一所学校,宽敞而漂亮的学校设有八个讲堂。城市北区为屠宰场,西区为锻造场。郊区大片土地供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作坊使用。
规模:城内有二百六十四户人家,居住着大约四百个公民。
居住:没有私人住宅,由国家统一分配和指定个人使用。所有的建筑物都是用赭色的石头建成的。中间隔着防火墙,即使遇上火灾也不至蔓延。住宅都是同一式样,一律三层楼,每套都有三间房,即卧室、盥洗室和厨房,室内既有炉火御寒,又有窗帘挡热。家家都有阳台和花园,还有地下室贮藏杂物。室内家具有床、桌等,陈设虽简单,都很整洁。还有庭园种菜、种药、种花、养鸟,供人食用、医用和观赏。
设施:各家都有清澈之水从城外流到弄堂小巷中来,同时由地下水道带走污泥浊水。供个人专用的浴室比比皆是,还有其他清洁设备供人清除污垢,脏衣服可以送到洗衣房。
"~~公社"
罗伯特·欧文在19世纪初提出建立“新协合村”。(工业城?)
政治:马克思指出:“罗伯特·欧文是合作工厂和合作商店的创造人 但是正如前面所指出的 他不象他的追随者那样 对这些孤立的转化要素的作用抱有任何幻想。他不仅在自己的实验中实际地以工厂制度为起点 而且还在理论上说明工厂制度是社会革命的起点。”
规模:1852 年用三万英镑在印地安那州的协和购买了一块地,共计三万畝(又说1500英亩)。在那里,根据他的设计建造了一个正方型的大公寓,可以容纳1500人居住。
形态:以篱笆围绕村的四周,近于正方的长方形布局,村里面有食堂、厨房、幼儿园、礼拜堂、讲堂、小学校、图书馆、医院以及各类人员的住房。村的中央以四幢很长的居住房屋围成一个长方形大院。在外围是住宅,角落的地方是办公,进去就是工厂,有四个高大的烟囱,有一个中心建筑,这是一个政治性建筑,围绕这个中心建筑周围和工厂之间是一片农田。这就是最开始对于共产主义的一个想象,一个集农业,工业,政治,居住为一体的城市和城邦。而这也就是我们后来说的人民公社的空间原型。
公共集合住宅
政治:1840~1846傅立叶以名为“法朗吉”生产者联合会为单位的组织社会化大生产。(大型工厂?)
规模:可以供 500-2000 人使用。
形态:法朗吉由三部分组成:中央部分和两个侧翼。中央部分是专为安静的活动而准备的。它包括餐厅、会议室、图书馆和研究室。劳动和嘈杂的生产活动,如木工、锤击和锻造等被集中在建筑物的一条侧翼里。儿童们的玩耍区域也被安置在这里,建筑的另一翼包含有旅馆、舞厅和接待外来者的会议厅。他是在巴黎看到拱廊街而启发他 的法朗吉原形,
法朗吉是一个整合了都市和乡村,生产和生活在一起为特色的建筑体,居住在内部的成员共同生产、消费,按劳动或技艺所得分配成果。集合住宅的思想在柯布西耶的马赛公寓中得以实现。这栋 1952 年建成的混凝土建筑,低层架 空,主体是集合住宅,屋顶是空中花园,并配有“内街”和多层空中商业区。 作为现代主义的典范,抛开集体主 义的生活形式所决定的马赛公寓的建筑形式,多功能复合是之后出现的大型综合体建筑"立体城市"的雏形。
“今天的乌托邦很可能变成明天的现实,各种乌托邦都只不过是早产的真理而已。”
1,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城市乌托邦仍旧在古希腊的人口控制与维特鲁威的几何城市的控制下难以突破。柏拉图开创的“社会乌托邦”,在莫尔之后变得越来越具体化、实体化了。《乌托邦》、《太阳城》、《基督城》充满基督教色彩,探索人、神社会中逐渐人性化的"桃花源"。协和村和法朗吉是现代城市疏解实验的独特社区,防护边界逐步消失,城乡逐步融合。
2,一切以秩序为终极的方案本质上都有“权力- 监视”的特点,乌托邦也不例外。个性和差异不仅是幸福生活的来源和保证,甚至也是生活本身。没有个性和差异,生活将成为自身的反讽,即非生活。为幸福而牺牲生活,这不仅愚蠢可笑,且违反人性,无论它以何种名义出现。这时,乌托邦成为了反乌托邦。在这个意义上,乌托邦诞生同时也就是乌托邦死亡。
莫尔的乌托邦封闭、有序、透明且全景呈现,深受柏拉图理想国的影响,而柏拉图的理想国又以吕库古的斯巴达为蓝本;就此而言,斯巴达可以说是后来所有乌托邦的原型,而从柏拉图经亚里士多德、西塞罗、奥古斯丁到莫尔,再从莫尔到《新大西岛》的培根、《大洋国》的哈灵顿、《太阳城》的康帕内拉、《基督城》的安德里亚、摩莱里、边沁、圣西门、傅立叶、欧文都似乎是吕库古的“替补”或“幽灵”。“最完美的政制”托克维尔概括为“财产公有制、劳动权利、绝对平等、一切事物的划一、一切个人活动的刻板安排、一切由上级规定的专制制度和公民个性完全并入社会整体”《旧制度与大革命》 ——在许多方面与莫尔的乌托邦如出一辙,也堪称18 世纪的乌托邦。
"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不是作为当时已经历史地产生的无产阶级的利益的代表出现的。他们和启蒙学者一样,并不是想首先解放某一个阶级,而是想立即解放全人类。他们和启蒙学者一样,想建立理性和永恒正义的王国;但是他们的王国和启蒙学者的王国是有天壤之别的。按照这些启蒙学者的原则建立起来的资产阶级世界也是不全理性的和非正义的,所以也应该像封建制度和一切更早的社会制度一样被抛到垃圾堆里去。"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