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开元寺旅游攻略,旅游在世界遗产
福建开元寺旅游攻略,旅游在世界遗产接下来看看凤凰堂本身的奇特之处。乍看之下,这座建筑以阿弥陀堂为中心延伸出左右的廊道,后方带尾廊。中央主栋带重檐,特别是第一重屋檐上还做出高栏,看似为两层楼。但是只要进去就知道,堂内其实是挑高到屋顶的。由于极乐世界在西方,故凤凰堂也是坐西朝东。在日出时,日光会藉由水面折射,把金箔佛像及堂内照得金光闪闪,瑞气千条。到了黄昏时,凤凰堂的身影在西沉的夕阳下逐渐变得黯淡模糊,则令人体会尘世间的美好无常易逝。走进平等院的表门,沿着蜿蜒的小径前行,这座池畔的红色楼阁突然就从花木的后方现身。但走到它的正面,看见它如凤凰展翼般的姿态, 才真正感受到它跨越千年时空的美感迫力。平安时代有一句话:若对极乐净土心有存疑,就去朝拜宇治御寺,而这座平等院凤凰堂,正是以将极乐净土具象化为概念而建造的。当古人信仰动摇,深怕自己万劫不复时,若看到这幅如同净土降临人间的景象,应该也会燃起信心吧。构成凤凰堂极乐景象不可缺少的要素
京都,这是日本有名的大都市,也是很多人去日本旅游的首选地。而大家去京都旅游的时候,其实大多数都只是走马观花,拍拍照买买特产就完事,但其实京都还是有一些景点是值得我们去深思、去探寻它背后的故事。位于京都宇治的平等院凤凰堂就是其中一个,它不仅是举世闻名的世界遗产,连日元十块铜板到万元大钞都看得到它的踪影。而这座平安时代美学的巅峰,不仅是一座华丽的建筑而已,它背后所蕴含的思想背景也十分深奥。
平等院凤凰堂的诞生平安时代后期,日本人相信佛法衰灭的“末法时代”即将开始。
即释迦摩尼涅槃一千五百年后,佛之正法将不复存于世间,世人再怎么修行也无法悟道解脱,获得救赎。当时日本国内日渐频仍的战乱与饥荒、疫病,更助长了这种这种如同末日论的恐慌蔓延。当时日本人流行的佛教也从追求现世利益的真言、天台等密教,转变为寄托来世,追求临终时能往生极乐的净土教。而这种“厌离秽土,欣求净土”的思想,竟孕育出了一座平安文化的美学结晶,那就是如今闻名于世的世界遗产 ── 平等院凤凰堂。
公元1052年,当时的日本人把这年看成末法时代的元年。不久前日本东北地区发生了豪族安倍氏据地坐大,击败朝廷军队的乱事,衍生出了长达12年的前九年・后三年之役,为世人的不安更添一把火。在这个时节,日本贵族竞相建造华丽的堂塔,制作一尊又一尊阿弥陀如来像。而其中之最,就是藤原赖通,他将其父藤原道长的宇治别邸改修而成的平等院。表面上象是在夸耀摄藤原一族荣华的平等院,同时却也是藤原赖通在寄托对于世局混乱、权势动摇,以及末世降临的恐惧。
走进“极乐净土”走进平等院的表门,沿着蜿蜒的小径前行,这座池畔的红色楼阁突然就从花木的后方现身。但走到它的正面,看见它如凤凰展翼般的姿态, 才真正感受到它跨越千年时空的美感迫力。平安时代有一句话:若对极乐净土心有存疑,就去朝拜宇治御寺,而这座平等院凤凰堂,正是以将极乐净土具象化为概念而建造的。当古人信仰动摇,深怕自己万劫不复时,若看到这幅如同净土降临人间的景象,应该也会燃起信心吧。
构成凤凰堂极乐景象不可缺少的要素,其一就是围绕在它周围的水池。平安时代流行的净土式庭园,是以供奉阿弥陀如来的佛堂与水池为主体,以水划分出现世与彼岸,并藉由水面映照出佛堂的摇曳倒影,来观想那个此生还无法触及的极乐世界。再发挥一下想象力,如果把立在堂前的石灯笼看成“根”的话,水面的凤凰堂倒影,是否神似一朵颠倒的莲花?
除此之外,一边绕行水池,一边欣赏被水包围的凤凰堂,可以发现许多绝妙的观景定点。不仅可观察建筑本体的不同角度,随着位置的不同,庭园内的植树与远方的山峦也成为借景进入画面。这座水池可说是平等院内画龙点睛的绝妙配置。
由于极乐世界在西方,故凤凰堂也是坐西朝东。在日出时,日光会藉由水面折射,把金箔佛像及堂内照得金光闪闪,瑞气千条。到了黄昏时,凤凰堂的身影在西沉的夕阳下逐渐变得黯淡模糊,则令人体会尘世间的美好无常易逝。
接下来看看凤凰堂本身的奇特之处。乍看之下,这座建筑以阿弥陀堂为中心延伸出左右的廊道,后方带尾廊。中央主栋带重檐,特别是第一重屋檐上还做出高栏,看似为两层楼。但是只要进去就知道,堂内其实是挑高到屋顶的。
而翼廊更有趣了,若仔细观察便可以发现,看似延伸出来的两翼与主栋在结构上是分离的。更奇妙的是,尽管翼廊的二楼实际上做出了楼地板与内部空间,但是不仅没有楼梯或通道能通往二楼,连空间比例上都无法让人在里面直立。至于两端看似第三层的楼阁,当然也一样纯粹只有视觉功能,既不能登上也无法进出。
凤凰堂并非单独的例子。日本各地可见外观高达三重、五重的佛塔,或者许多神社佛阁高耸的大殿或楼门,绝大部分都是没有楼梯,无法攀登,空间也不足以容人。我们可以借此发现,古代日本人对建筑的观念与现代人有极大的差异:所谓的装饰不仅止于建筑身上的某个部件,甚至建筑大多数的构造都能够是为了装饰而搭建。偌大的量体,人类可利用的仅占一小部分,其他都是为了被看而存在,可以说是模糊了艺术品与建筑的界线。
走进堂内,金色的阿弥陀如来座像端坐在莲花中,背后是莲瓣形的光背,头顶上被巨大的天盖笼罩,光背不仅用金箔装饰,还镶嵌了螺钿,而天盖除了前述的相同装饰以外,更包含了铜镜。请再次想象一下,当这些豪华的装置反射朝日的阳光时会有多耀眼。这尊国宝佛像由佛师(在日本专门雕刻佛像的工匠就叫做佛师)定朝所造,定朝之名被记载于平安时代许多文献典籍之中,享有盛名,但是目前能够确定出自其本人之手的佛像,却只有平等院的这一尊而已。
在堂内的墙面四周,还围绕着52尊小巧的云中菩萨像,手持乐器、法器,或者合十祈祷。墙上与门板或深或浅都依稀可见壁画残留的痕迹。以前在堂内的每一面墙与门扉都绘制着描述人们在临终之际,阿弥陀如来与满天菩萨前来迎接死者前往净土的“九品来迎图”。
净土之后的思考如今看起来,凤凰堂的内部就像我们对日本寺院的一般印象,木构的原色累积着时光的痕迹,古朴而苍健,但如果知道这些壁画、云中菩萨,乃至于梁柱、斗拱……在当年刚建成时全都被涂上极为鲜艳炫丽,用迷幻来形容都不为过的夸张色彩,一定会让许多人都惊呆了。其实不仅是平等院凤凰堂,其他许多平安乃至奈良时代的寺院、佛像,其实原本也具有这种强烈的配色,只是因为年代久远而剥落了。
这座表现出平安王朝美术与工艺之极致的平等院凤凰堂,带给世人的震撼跨越了时空,也突破了文化的藩篱。例如美国建筑巨匠法兰克·洛伊·莱特(Frank Lloyd Wright),就深受凤凰堂的启蒙;另外在夏威夷欧胡岛,当地人甚至复制了一座几乎能以假乱真的建筑。
不过,现在的我们在赞叹凤凰堂时,可能很容易就忘了,它所呈现的净土绝景,其实是死后的世界,本不属于我们活着的这个秽土。看到彼世如此之美好,又何必依恋充满忧悲与苦恼的今生,抗拒死亡呢?当时的日本人是这样确信的。但人生不就是这样的吗?如果人生没有了忧悲苦恼,没有悲欢离合,那么人生就是一场空白,一场惨淡,人活的一生不就是一半对美好的追求,一半对残缺的接纳吗?这对生存条件优越的现代人而言,大概是很难感同身受的吧!但不管怎么说,信仰观与生命观对建筑美学概念的形塑影响之大,从平等院凤凰堂便可一窥了,艺术这一点全人类都是相同的。
所以说,在我看来,不管去什么地方旅行,不仅仅是单纯的拍拍照就可以完事,那不是旅行本身的意义,那顶多叫做打卡,而通过旅行去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人文风俗等,去挖掘背后的故事,这才是旅行最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