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以赴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全力以赴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毕棚沟成功创建4A级景区3个、3A级景区3个、2A级景区2个、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1个,成功获得天府旅游名县、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金字招牌”。△薛城古镇近年来,理县坚决贯彻“一州两区三家园”发展战略,紧扣“乡村振兴示范地和全域旅游示范地”目标定位,认真落实“打造冰雪胜地、避暑胜地‘两个胜地’,解决淡旺季问题”重要指示要求。△鹧鸪山滑雪场
助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
对标对表、立足实际、持续发力
助力全州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理县一直在行动!
△薛城古镇
近年来,理县坚决贯彻“一州两区三家园”发展战略,紧扣“乡村振兴示范地和全域旅游示范地”目标定位,认真落实“打造冰雪胜地、避暑胜地‘两个胜地’,解决淡旺季问题”重要指示要求。
△鹧鸪山滑雪场
成功创建4A级景区3个、3A级景区3个、2A级景区2个、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1个,成功获得天府旅游名县、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金字招牌”。
△毕棚沟
△古尔沟
今年初理县正式全面启动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工作,上半年,全县共接待游客177.3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3.77亿元,冬季冰雪游持续火爆,6-7月份,接待避暑游客超140万人次,夏季避暑游逐步复苏回暖。
△鹧鸪山自然公园
△孟屯河谷
一直以来,理县积极采取多方举措,围绕“明确创建思路、打造两个胜地、发挥三大优势、优化四片布局、健全五项机制”五个方面来提升文旅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
△半脊峰
深入学习贯彻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定贯彻省委“一核五带”、州委“一区四带”战略部署,坚持“文旅融合,以文促旅”思路,树牢“生态为本、山水为形、文化为魂、融合为纲”理念,着力构建“一廊一环一龙头,多点多极多支撑”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毕棚沟戏雪园
全力打造冰雪胜地。以毕棚沟创建5A级景区为载体,充分发挥龙头景区带动作用,拓展丰富以古尔沟温泉为核心的冬季度假、医疗保健项目,提质做优“毕棚沟戏雪园、鹧鸪山滑雪场、孟屯河冰雪馆”三大冰雪品牌,不断加强省内外精品冰雪运动赛事对接。
△米亚罗国营牧场
△九子屯
全力打造避暑胜地。大力支持米亚罗-孟屯河谷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聚力开发更多夏季研学精品线路,加快完善九子屯、天空之眼等露营基地配套服务,持续推出景区酒店优惠政策,系统升级休闲避暑、研学避暑、户外避暑产业链条。
△甘堡藏寨
发挥独特的区位优势。依托汶马高速、G317线交通要道,着力推进沿路沿线旅游服务综合体、游客服务中心等设施建设,统筹推进理小路、薛孟米路等“两轴两支一环线”交通布局,持续提升“快旅慢游”交通网络。
△木卡羌寨
发挥独有的资源优势。依托阿坝九大品牌,主动融入大九寨旅游内环线,大力挖掘弘扬嘉绒文化、古羌文化、屯兵文化、大禹文化、红色文化资源,突出“大彩林、大冰雪”主题,不断扩大“米亚罗红叶温泉冰雪季”等节庆活动,全力配合推进全州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积极培育一批拿得出、叫得响的名线名村名节,做大做优理县文旅品牌。
△孟屯河谷
△红山
发挥独具的气候优势。不断丰富“春观花、夏避暑、秋赏红叶、冬玩冰雪、体验藏羌风情,住寨子、泡温泉、看雪山、吃藏羌火锅、跳藏羌锅庄”的多元旅游业态,推动全季全时全景全域旅游态势不断向好发展。
△桃坪羌寨
有效利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主动融入汶理茂一体化发展,坚持优势互补、区域协同、联动发展,优化功能布局、空间布局、产业布局,壮大以米亚罗红叶景区、毕棚沟景区、桃甘景区、孟屯河谷景区“四大景区”为主的支撑点,着力打造东部羌文化体验和农旅融合示范片、南部产城相融和文旅融合示范片、西部红叶温泉冰雪和康旅融合示范片、北部清洁能源和体旅融合示范片,聚力推动形成“一廊四片、一环四景”的全域旅游总体布局。
△花儿纳吉
完善市场运作机制。充分发挥县文旅投平台公司作用,优化景区服务管理中心机构设置,大力开发吉祥理县系列文创产品,探索实现旅游文化化、文化产业化。
完善宣传推介机制。持续做好“两微一端”、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线上营销机制,积极参加国际国内旅游交易会、西博会等线下宣传推介活动,深度开发旅游客源市场。
△羌绣
△羌笛
完善市场管理机制。推进城乡环境卫生和人居环境常态长效整治,加大旅游市场监管执法,依法打击以次充好、欺客宰客、强制消费等旅游乱象,真正让游客吃得放心、住得安心、行得顺心、游得开心、购得称心、娱得舒心。
完善风险防控机制。常态开展隐患排查整治,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三防一安全”、森林草原防灭火等工作,确保游客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锅庄
△藏织
完善要素保障机制。整合资源、聚合功能,在项目推进、资金支持、要件审批、人才培养等各方面加大保障力度,全力冲刺攻坚我州同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
△羊皮鼓舞
理县境内旅游资源丰富
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优越
除此之外,还有
醉人的风光 多彩的人文
独具风味的美食
... ...
让无数人心向往之
藏羌走廊,吉祥理县!
这里风光绝色,请你千万不要错过!
去桃坪羌寨,在迷宫似的碉楼中穿行,一边吹着天然空调,一边感受古老羌碉与非遗的魅力。
去孟屯河谷,白日徒步高桥沟,夜晚露营看星星,尽情拥抱大自然的浪漫。
去薛城古镇,赏尽“薛城十景”,再去红军博物馆、红军医院来场研学之旅!
去古尔沟,住进花田木屋,体验可饮可浴可疗的古尔沟温泉,在无边泳池里拍大片!
去毕棚沟,感受微风轻拂、绿意席卷满山的清新,将秀美的山水世界收入眼底。
去甘堡藏寨,欣赏一曲博巴森根,感受其中的雄浑壮丽。
还有理县青脆李挂了满枝。
喜欢采摘游的伙伴们可不要错过,一起去品尝这份来自理县的甜蜜~
助力全州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贡献属于理县的那份力量!
END
“熊猫家园·净土阿坝”
安全游 文明游
温馨提示
目前,我州已进入旅游旺季,团队游、自驾游、露营、徒步等活动增多,但雷电、强降水、高温等极端天气时常出现,疫情多点散发,出行安全风险增大。为使广大游客度过一个愉快、安全、文明、舒心的假期,阿坝州文化体育和旅游局特别温馨提示:
一
网上预约早购票
请广大游客尽量采取预约参观,线上购票、电子支付等方式获得门票,或者是通过身份证扫码获取通行。出行前请提早预订景区门票、酒店等。
官网 阿坝旅游网
(关注“阿坝旅游网”微信进入公众号即可访问微官网)
咨询电话:4000886969
了解沿途道路情况(可查看 阿坝州公路管理局)
二
个人防护须牢记
出游时做好疫情个人防护,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主动配合做好体温检测、亮码扫码、信息登记等疫情防控工作。要注意在出行前提前了解目的地情况,谨防恶劣天气,进入景区、文物保护单位等场所严格遵守森林草原防灭火、消防等安全规定,注意防火避灾,自驾出游提前维护车况、旅途守法行车;外出旅游要携带常用药品,患病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在海拔较高的地区,要量力而行,应备好小型氧气瓶;高原地区气候变化日照强,紫外线强,长时间在户外活动,请戴上太阳帽,涂抹防晒霜,润唇膏,以保护皮肤;高原地区昼夜温差大,请带足保暖防寒衣物和雨具;外出时,要将贵重物品随身携带;按照我省“入川即检”疫情防控政策,来(返)川游客须配合各查验点严格落实防疫措施。
三
预约错峰再出行
密切关注文旅、交通、气象、卫健等部门发布的安全出行提示信息,合理规划旅行线路,不到中高风险区和潜在风险区旅游;提前预约、预订旅游目的地景区门票和住宿酒店,合理规划行程,错时错峰出行。参团旅游选择资质齐全的旅行社,自觉抵制“不合理低价游”。
四
文明旅游树风尚
尊重地方风俗民情、宗教信仰,遵守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安全警示与文明公约;保护文物古迹,爱惜公共设施;文明就餐,践行“公筷制”“半份制”和“光盘行动”;规范处理垃圾,爱护生态环境;不开快车、顺序通行;讲究卫生,拒食野味,理性消费。
五
遭遇险情要冷静
旅途遇到突发险情,要保持冷静,拨打报警电话求救,尽快撤离危险区域。在等待救援过程中,要节省体力,保持耐心,听从指挥,避免拥挤混乱,有序撤离。
六
投诉维权要依法
出行时,投诉号码要牢记,可以通过电话、信函、来访、网络等方式投诉 全面提供证据,明确诉求,如合同、行程单、车船票据、景点门票、购物发票、住宿证明以及符合法律规定的其他有效证据材料,以便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阿坝州文化体育和旅游系统及州内主要景区应急咨询电话:
阿坝州文化体育和旅游局:0837-2833318
马尔康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0837-2822953
金川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0837-2522154
小金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0837-2782480
阿坝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0837-2482523
若尔盖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0837-2298399
壤塘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0837-2378240
汶川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0837-6222729
理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0837-6822943
茂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0837-7722944
松潘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0837-7232764
九寨沟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0837-7732092
黑水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0837-6722704
九寨沟景区管理局:0837-7739529
黄龙景区管理局:0837-7249055
四姑娘山管理局:0837-2791867
达古冰川管理局:0837-672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