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三国演义曹操的性格特点:三国演义 曹操什么地方吸引人 贝尔效应给出了最好阐释

三国演义曹操的性格特点:三国演义 曹操什么地方吸引人 贝尔效应给出了最好阐释这第二份大礼,可了不得,在荀彧的熏陶之下,荀氏子弟荀衍、荀悦、荀攸也都加入了曹操阵营,而荀彧的主要功绩不在于出谋划策,而在于推荐人才,以荀彧为中轴,前前后后为曹操介绍了钟繇、陈群、杜袭、戏志才、郭嘉等一大批顶尖人才。就像刘备一样,如果刘备没有麋竺的资助,恐怕一辈子也只能卖鞋了。而荀氏作为当时世家大族的佼佼者,在士族中的影响是非比寻常的,所以,对于荀彧的加入对曹操来说是“雪中送炭”,这是第一份大礼。首先说说荀彧,荀彧被称作“王佐之才”,可见他的能力有多强,他在28岁的是投奔于曹操,曹操非常的高兴,说了一句“吾之子房也”,子房就是说的张良,帮助汉高祖刘备取得天下,这里可以看出来曹操对于荀彧的到来是很意外的,同时也是很兴奋的。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荀彧是颍川大族,是名门望族之后,这对于曹操来说真的是“雪中送炭”,因为曹操曾杀了边让,得罪了士族,这可不得了,世家大族在当时的地位是非常之高的,世家大族

《三国演义》中曹操的一生可以用“毁誉参半”来形容,本来立志于做大汉的平息大将军的曹操,却因为各种迫不得已的遭遇,走上了篡汉的不归路。就算当时的东汉王朝已经算是苟延残喘了,但是还没有忘,曹操的种种行为,让他背上了“汉贼”的不好名声。但是这个汉贼的名声,并没有对曹操产生多大的影响。

按照正常来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这可是大逆不道的事情,是人人喊打的角色,但是曹操却灭袁绍兄弟、灭吕布等等,一路所向披靡,并且各种人才都投奔于他,一大批的能臣猛将都来投奔曹操,让曹操手下人才如云。曹操的作为不受待见,为何那么多人才都选择曹操呢?缘由就是贝尔效应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三国演义曹操的性格特点:三国演义 曹操什么地方吸引人 贝尔效应给出了最好阐释(1)

曹操

什么叫“贝尔效应”?就是:一个上位者,一定要具有伯乐精神、人梯精神,在吸引人才的过程中中,不要太在乎个人的利益所得,要以团队的目标为重,慧眼识英才,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事相宜,敢于用人,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提拔比自己还强的人,能够为手下创造建功立业的大好机会。《三国演义》中那么多人才都选择曹操正是贝尔效应最显著的体现。

荀彧的加入给曹操的是“雪中送炭”,荀彧感受到了贝尔效应的好处,接连送给曹操两份大礼

首先说说荀彧,荀彧被称作“王佐之才”,可见他的能力有多强,他在28岁的是投奔于曹操,曹操非常的高兴,说了一句“吾之子房也”,子房就是说的张良,帮助汉高祖刘备取得天下,这里可以看出来曹操对于荀彧的到来是很意外的,同时也是很兴奋的。为什么这样说呢?

首先荀彧是颍川大族,是名门望族之后,这对于曹操来说真的是“雪中送炭”,因为曹操曾杀了边让,得罪了士族,这可不得了,世家大族在当时的地位是非常之高的,世家大族有着很广的人脉关系,如果能获得一个大族搭上关系,那么他能获得的资源是不可想象的。

三国演义曹操的性格特点:三国演义 曹操什么地方吸引人 贝尔效应给出了最好阐释(2)

荀彧

就像刘备一样,如果刘备没有麋竺的资助,恐怕一辈子也只能卖鞋了。而荀氏作为当时世家大族的佼佼者,在士族中的影响是非比寻常的,所以,对于荀彧的加入对曹操来说是“雪中送炭”,这是第一份大礼。

这第二份大礼,可了不得,在荀彧的熏陶之下,荀氏子弟荀衍、荀悦、荀攸也都加入了曹操阵营,而荀彧的主要功绩不在于出谋划策,而在于推荐人才,以荀彧为中轴,前前后后为曹操介绍了钟繇、陈群、杜袭、戏志才、郭嘉等一大批顶尖人才。

钟繇位列三公,陈群三朝重臣,杜袭出任过曹真和司马懿的军师,《三国志》中,有戏志才的一点介绍,‘自志才亡后,莫可与计事者。’大概意思就是说,戏志才死后,曹操感慨没有人和他商议大事了,可见戏志才的才能确实很高。而郭嘉,自不必说了,帮助曹操一步步战胜袁绍,平定北方,李霞汗马功劳。在赤壁之战失败后,曹操感慨,有郭奉孝在,何至于此败。

可见荀彧的这第二份大礼也是丰厚无比,明明当时的情况是袁绍是最有实力的,曹操是弱小的一方,但是却能得到这么多人才,这和他推出的唯才是举是不无关系的,唯才是举的推出,让天下广大学子有了念头,认为这是一个可以施展自己抱负的好机会,而且曹操知人善用,而生为名望极高的荀彧,率先做出了表率,给曹操的两份大礼,就是“贝尔效应”让他把曹操当做明君,并且奉为知己。

郭嘉、荀彧从袁绍转投曹操,贝尔效应给了他们以强烈暗示

要知道郭嘉和荀彧一开始并不在曹操这里,他俩都在袁绍那里呆过,可最后都转投曹操来了,曹操当时可是要人没人,要地盘没地盘的,为什么会看上他呢?

先说郭嘉,郭嘉离开袁绍是因为他看透了袁绍,认为袁绍并不是一个明君,底下谋士各自为战,终究是成不了大事的。他在临走之前,当时和他同在袁绍手下的老乡的辛评、郭图来给他送行,郭嘉直言不讳的对他们俩说:“两位都是智者,而智者的重要一点就是选择助攻,只有在明主的手下,才能建功立业,名垂青史。袁公虽然想学周公的招贤纳士,但却只学会了表面功夫,并且袁公善谋做事优柔寡断,没有决策力,难成大事。”说完,郭嘉就回到了颍川。

三国演义曹操的性格特点:三国演义 曹操什么地方吸引人 贝尔效应给出了最好阐释(3)

鬼才:郭嘉

而荀彧和郭嘉有异曲同工之处,我们从荀彧评价袁绍的话中可以知道,他说:袁绍能聚集人才,但是不会用。可见袁绍仅仅是看中了荀彧身后的背景,而并不是真心的相待,所以荀彧毅然的离开了袁绍。

再看荀彧和郭嘉投奔曹操的前后顺序,荀彧是离开袁绍后马上去了曹操那里,而郭嘉则是回到老家待着去了,荀彧和郭嘉肯定是认识的,郭嘉这时的心里潜台词可能是:你先去曹操那里看看贝尔效应适不适合我们,合适的话我再来。当时的诸侯有很多,但什么偏偏选择了曹操呢?

其实开始荀彧也不知道自己要选择谁,因为当时的诸侯有很多,他只能选择几个来考察,先来考察的曹操。考察结果让荀彧非常满意,是让自己满意的主公。因为在当时,曹操还是忠于汉室的,而且对手下的人才待遇很好,能够人尽其用,这是他最看重的一点。

还有一点就是荀彧和曹操有共通点,大家都知道,曹操是宦官之后,正式因为这种身份,曹操遭受到了很多白眼,被很多人所不齿,就算在后来曹操实力大涨的时候,还是有人骂他,在官渡之战之前,陈琳就公开大骂曹操“赘阉遗丑”,但是陈琳最后被曹操俘虏后,还得到了曹操的重用。

三国演义曹操的性格特点:三国演义 曹操什么地方吸引人 贝尔效应给出了最好阐释(4)

郭嘉与曹操

共通点就是荀彧的老婆,是中常侍唐衡的女儿。唐衡也是宦官,看到这里想必大家明了了吧,荀彧跟曹操差不多,都算“宦官”的一份子,所以两个人也算是心有灵犀吧,让荀彧更容易的认同曹操,并且曹操礼贤下士,对手下的态度非常好,知人善用,能施展自己的大好抱负。荀彧认同了曹操后,后面的事情就很自然了,把曹操的如何会用人的好处给郭嘉说了,把郭嘉也推荐给了曹操。

荀彧和郭嘉如何选择了曹操,并且忠心不二,为什么会这样?这同样也是贝尔效应产生的作用,在一般人看来,袁绍无疑是当时最好的选择,拥有四州之地,地盘、人口、财富都是最强的,是普通人所向往的。但是郭嘉和荀彧并非一般人,这也正是贝尔效应给了他们强烈暗示!

程昱刚戾傲慢、贾诩计杀曹操儿子爱将,但在曹操手下都得善终,贝尔效应给他们以心安理得

程昱性格刚戾傲慢,说白了,就是不合群,这种人一般主公是绝不会用的,曹操不仅用,而且还是重用,看看程昱的一生,在仓亭之战,程昱给曹操贡献了“十面埋伏”之计,让袁绍一败涂地,在关羽知晓刘备的消息后,想要去找刘备,在千里走单骑时,程昱赶紧让曹操杀掉关羽,不要养虎为患,但奈何曹操没有听,乃至后面差点让曹操身死。

再到曹操赤壁大败,在走到华容道时,遇到早就埋伏于此的关羽,程昱在客观的分析了关羽的性格之后,断定关羽此人知恩图报,于是让曹操亲自去和关羽谈谈,打打感情牌,结果果然让关羽动摇了,让曹操成功逃过一劫。

三国演义曹操的性格特点:三国演义 曹操什么地方吸引人 贝尔效应给出了最好阐释(5)

程昱

同样在赤壁之战时,程昱特意提醒了曹操要注意“连环锁船”、“东南风起”等事,可曹操却不以为然,黄盖来诈降的时候,也是程昱最先识破其船有阴谋,但已经迟了,最后被周瑜火烧连营。

可以说纵观曹操一生,程昱贡献了很多良策,并且多番的顶撞曹操,有人告程昱谋反,曹操还是一如既往的相信他,这就是程昱深得曹操贝尔效应的好处,换做一般主公,不光不会用他,反而会直接杀了他也是可能的。

贾诩就更不得了,贾诩的一生可谓精彩纷呈,贾诩本身是董卓手下,在董卓死后,怂恿李傕、郭汜反攻下长安。在李傕等人死后,他又投奔了同乡段煨,经过几番周折成为张绣的谋士。张绣用他的计策前后两次击败了曹操,并且让曹操痛失爱子曹昂和爱将典韦,这可都要归功于贾诩。

但是在这之后,贾诩又劝张绣投降曹操,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一个策划杀了自己儿子和爱将的人,还敢来投降,一般人早就把他拖出去砍了,但是曹操没有,曹操把贾诩奉为上宾,并且重用,丝毫没有因为之前的间隙对他有所抱怨,在这里曹操把贝尔效应用到了极致,连杀子之仇都可以放下。

所以贾诩也尽心尽力的辅佐曹操,官渡之战时,贾诩就主动让曹操和袁绍决战,最终获得胜利。在赤壁之战前,贾诩认为应当先安抚百姓,不应该这时候去打江东,曹操不听才有了赤壁直白。曹操与关中联军相持时,贾诩献离间计成功瓦解了马超和韩遂的联盟,让他们自相残杀,最终让曹操一举平定了关中。

三国演义曹操的性格特点:三国演义 曹操什么地方吸引人 贝尔效应给出了最好阐释(6)

贾诩

程昱因为自己不合群,常常顶撞曹操,贾诩毒计杀了曹操儿子和爱将,但是最后都得到了曹操的重用,要是换做平常主公,两人可能都要死上好几遍了,但是他们俩最后都得以善终。程昱80岁才死,贾诩77岁死,这放在三国那个时代已经可以算是非常长寿的了。

说白了,贾诩和程昱只不过是曹操手下,生死全在君主的一念之间,程昱敢于顶撞曹操就是贝尔效应给了他信心,贾诩敢于杀了曹操儿子后还去投奔他,这也是贝尔效应给了他勇气。

结语:那么多人才都选择曹操,正是贝尔效应使然

从荀彧和郭嘉考察主公开始,曹操就把对人才的渴望,推行“唯才是举”,不拘一格降人才,获得了他们两人的认可,贾诩和程昱作为普通人,自身的所作所为完全是和君王处于对立地位的时候,曹操依然毫不犹豫地选择相信他们,这也是贝尔效应最好的体现。

这些人都为曹操打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们跟曹操之间与其说是君臣关系,倒不如说是知音,“千金易得 知音难寻”,“士为知己者死”就很好的诠释了他们的立场,把自己的一身都奉献给了曹氏,换种说法,他们也只能选择曹操,其他诸侯都达不到曹操这种程度,曹操就是他们的不二选择,这还是贝尔效应所产生的结果。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