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老城更新案例分析(细看城市更新经典案例)

老城更新案例分析(细看城市更新经典案例)1灯管设计:BPI建筑后期:上海华东设计院景观方案:WEST—8景观深化及落地:朗道国际设计

项目名称:上生新所

开发商:万科集团

项目地址:上海延安西路1262号

建筑方案:OMA

建筑后期:上海华东设计院

景观方案:WEST—8

景观深化及落地:朗道国际设计

灯管设计:BPI

1

项目背景

老城更新案例分析(细看城市更新经典案例)(1)

上生新所,位于延安西路1262号,地处“上海第一花园马路”盛名的新华路历史风貌区。主要由孙科别墅、哥伦比亚乡村俱乐部、海军俱乐部3处历史建筑、11栋贯穿新中国成长的工业改造建筑、4栋风格鲜明的当代建筑组成。

老城更新案例分析(细看城市更新经典案例)(2)

01 海军俱乐部游泳池是目前上海仅存的近代侨民总会露天游泳池,拼花马赛克外观纹样清晰、装饰精美,保存良好。四周环以粗壮的混凝土柱廊。

老城更新案例分析(细看城市更新经典案例)(3)

02 建于上世纪20年代的哥伦比亚总会中的乡村俱乐部,是园区的“元老”,属于西班牙风格,红屋顶、圆拱门。

老城更新案例分析(细看城市更新经典案例)(4)

03 孙科别墅建于上世纪30年代,由著名建筑设计师邬达克设计,杂糅了5种建筑风格,别墅占地不到400平方米,其余7000多平方米全部都是花园

1924

老城更新案例分析(细看城市更新经典案例)(5)

普益地产向政府购进百余亩农田,在安和寺路(今新华路)和哥伦比亚路(今番禺路)周边进行统一开发,项目命名为Columbia Circle哥伦比亚圈。

1925

老城更新案例分析(细看城市更新经典案例)(6)

美国哥伦比亚乡村俱乐部建成,是旅沪美侨的集会娱乐场所,将美国生活方式带入中国。

1928

老城更新案例分析(细看城市更新经典案例)(7)

1928年,邬达克担任哥伦比亚圈总规划师,几年后,他在这里建造了自己的花园别墅。由于接受了孙科先生的帮助,邬达克后将自己的别墅以馈赠的价格转让于孙科,即为后来的孙科别墅。

1951

老城更新案例分析(细看城市更新经典案例)(8)

建国后,这里为当时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办公使用,为上海甚至全国健康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诸多贡献。生园区在60多年中也根据发展需要陆续建设了科研办公、实验室、厂房仓库及配套用房等,其中还有1965年郭沫若之子郭博先生设计的现代主义风格高层建筑“麻腮风大楼”,被誉为当时的“长宁第一高楼”。

2016

老城更新案例分析(细看城市更新经典案例)(9)

实现上生所—上生•新所的转型。2016年,上生所迁往位于奉贤的新厂区,园区由上海万科通过城市更新掀开崭新的篇章。万科联合荷兰大都会建筑事务所OMA,以尊重历史文脉、延续城市脉络、新老建筑对话、多样共享共生为更新理念,重新焕发哥伦比亚圈的生机与魅力。2018年项目改造完成。

2

更新策略解读

策略一:分类改造单体建筑

通过前期调研,首先对基地中搭建及少量品质不高的建筑进行拆除。接下来在设计中对基地现存建筑的更新分类历史建筑的保护与既有建筑的改造两种策略。

老城更新案例分析(细看城市更新经典案例)(10)

老城更新案例分析(细看城市更新经典案例)(11)

历史建筑的保护

哥伦比亚总会及孙科别墅作为具有保护身份的历史建筑,遵循文物古迹所要求的最小干预和可识别性原则,通过立面和重点保护空间的修复使之恢复历史风貌和韵味。

在施工中具体体现在:

使用传统手工工艺对总会外墙进行黄沙水泥拉毛饰面;

通过采用西班牙传教风格的外窗木质遮阳板为原来的土灰色外墙增加特色;

体育馆内保持了其作为培养基蒸锅期间时绿色基调和锈迹斑斑的除尘罩,并通过风管埋地等措施及将除尘罩改为空调封口加以利用;

在现代设备植入方面,设计师通过区分重点保护空间和非保护空间,以牺牲设备的最优路径要最大化避免设备的负面干扰,在保护优先下提升建筑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等等。

老城更新案例分析(细看城市更新经典案例)(12)

老城更新案例分析(细看城市更新经典案例)(13)

外墙立面修缮

老城更新案例分析(细看城市更新经典案例)(14)

秀场(原体育馆、培养基蒸锅间)室内

既有建筑的改造

对园区1950年以来建造的非保护类既有建筑,在保留建筑自身特色的同时,通过新材料、新手法的植入和改变,营造出新的空间体验。

改造体现在:

对麻风病大楼保留现代主义的外观特色,南立面处于采光要求更迭为落地大玻璃窗;

对西北角的原控压泵房增加镜面不锈钢幕墙,使之与麻风病大楼与原有的哥伦比亚总会共同围合成一个历史与现代交融的公关广场;

等等

老城更新案例分析(细看城市更新经典案例)(15)

原麻腮风大楼改造后南立面

老城更新案例分析(细看城市更新经典案例)(16)

原空压泵房镜面不锈钢映射历史和当代

策略二:重新梳理园区流线

打造具有标识性的入口空间。在繁杂的市政界面中采用纯粹的白色的顶棚LOGO、白色的建筑、白色的雕塑,这样的设计反而使入口空间更加突出。

老城更新案例分析(细看城市更新经典案例)(17)

老城更新案例分析(细看城市更新经典案例)(18)

老城更新案例分析(细看城市更新经典案例)(19)

老城更新案例分析(细看城市更新经典案例)(20)

延安西路入口空间改造

创造具有活力的节点空间。 通过对场地内建筑的拆除梳理,同时考虑到跟园区入口的衔接,在重新梳理场地内部流线的基础上,增加了不同尺度、不同功能的节点空间。

位于安西路入口处的 红毯广场是设计中最大的一块场地,规模为有60x35m,它被定义为一个多功能的室外集会的中心,未来承载了娱乐演唱会,室外车展,夜市等各种活动举办的可能性。而平时,它只是一块安静美好的“地毯”,吸引顽童来踏水而歌。

老城更新案例分析(细看城市更新经典案例)(21)

老城更新案例分析(细看城市更新经典案例)(22)

玉兰广场被四周建筑物围合,香樟,广玉兰,风扬树造型优美,绿荫如盖,是最理想的人与人近距离交流空间,所以仅保留大树,绿地改为铺装路面。

老城更新案例分析(细看城市更新经典案例)(23)

老城更新案例分析(细看城市更新经典案例)(24)

策略三:合理利用自然景观要素

上生.新所改造前地块内有许多生长良好茂盛的植物,改造之初就明确了要最大化保护与利用。在前期调研中,实地人工测绘495株苗木,并将每棵树的坐标落于图纸。通过实地的人工测绘,明确了保护树木的位置坐标,保证施工时能够精准避让。如今上生新所内一片郁郁葱葱的生机景象,避免新植树木的尴尬时期,树下的座椅成为人们最喜欢避暑和小歇的地方。

老城更新案例分析(细看城市更新经典案例)(25)

现场植被测绘资料集

老城更新案例分析(细看城市更新经典案例)(26)

主要乔木及灌木分布图

老城更新案例分析(细看城市更新经典案例)(27)

老城更新案例分析(细看城市更新经典案例)(28)

老城更新案例分析(细看城市更新经典案例)(29)

老城更新案例分析(细看城市更新经典案例)(30)

围绕保留植物形成的绿化广场空间

策略四:充分提升公关空间活力

通过从封闭的上生所到开放的上生•新创意园区定位的转变,极大提升了基地的公关活动的包容性。在园区内设置集中的绿地与广场,满足创意工作者、周边居民及外来游客对绿化及活动空间的多样性需求。

在设计操作上,主要采用了增加公关空间节点、引入能带来人气的创意型商业、定期策划具有影响力的市民活动等。多管齐下、共筑地区活力。

老城更新案例分析(细看城市更新经典案例)(31)

入口喷泉广场

老城更新案例分析(细看城市更新经典案例)(32)

包容错时进行的室外休闲空间与晨跑活动(摄于早7点)

业态分析:除了在空间上提供开放活动场地,在具体业态上,以商务办公为主,其次为餐厅及文化艺术功能。目前入住园区的品牌大多成为网红热门,实现了园区盈利与品牌的双赢。

老城更新案例分析(细看城市更新经典案例)(33)

老城更新案例分析(细看城市更新经典案例)(34)

动态活动:上生·新所会在海军俱乐部、泳池和庆典广场举办各种不同的活动,包含戏剧、市集、舞会等各种年轻人热衷的项目,将商圈与活动中心融为一体。

老城更新案例分析(细看城市更新经典案例)(35)

老城更新案例分析(细看城市更新经典案例)(36)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