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来一场乘风破浪的旅行(来一场乘风破浪的旅行)

来一场乘风破浪的旅行(来一场乘风破浪的旅行)当时的北京是燕国的首都(小知识:燕国首都的具体位置,据考古学家考究,应该在现在北京西南的房山地区,这是北京第一次在历史上成为国家首都),不过那时的北京老惨了,哪有现在这么风光。经济差劲儿、文化落后,燕国在这时就是一个不入流的小透明,中原的事务它都没资格参合。管仲帮助齐桓公始霸之后,开始安排爷两的世界之旅。第一站是北京。春秋时期的世界地图上,大大小小几百个诸侯国,其中有近200个诸侯的祖宗是周天子封的,这部分人是所谓的“中原人”,他们奉周天子为共主,以周礼作为行政纲要。还剩下不少诸侯国并非周天子所封,他们可能是当地原住民自发建的一些小城邦,也可能就是一帮土匪流氓占山为王、划地而居形成的小部落。再加上一些游牧民族,形成了春秋时代的“夷”,也就是“中原人”眼中的野人。当时的“夷”主要分四类: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别看分东南西北分的那么清楚,可能和大家想象的不太一样,这些“夷”不见得都在周朝国境

前情提要:

如何玩转职场高考,看看管仲的高考作文:齐桓公始霸(完)

来一场乘风破浪的旅行(来一场乘风破浪的旅行)(1)

公元前678年,管仲完成了自己的职场高考作文,让齐桓公获得“首霸”的历史成就。就和现代高考学子们一样,大考一完,总会想着出门溜达溜达,四处旅游旅游,长长见识。

管仲和齐桓公也是这样想的,最后也是这么做的。他们的旅行比较高级,花了12年时间进行了一场世界之旅,东南西北全逛了个遍,最后把“尊王攘夷”的“攘夷”成就给补充完整了。

春秋时期的世界地图上,大大小小几百个诸侯国,其中有近200个诸侯的祖宗是周天子封的,这部分人是所谓的“中原人”,他们奉周天子为共主,以周礼作为行政纲要。

还剩下不少诸侯国并非周天子所封,他们可能是当地原住民自发建的一些小城邦,也可能就是一帮土匪流氓占山为王、划地而居形成的小部落。再加上一些游牧民族,形成了春秋时代的“夷”,也就是“中原人”眼中的野人。

当时的“夷”主要分四类: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别看分东南西北分的那么清楚,可能和大家想象的不太一样,这些“夷”不见得都在周朝国境线外的,也有不少夹杂在“中原人”诸侯之间。并且,不见得北狄就一定在北边,西戎就一定在西边哦!很绕口是吧!

来一场乘风破浪的旅行(来一场乘风破浪的旅行)(2)

管仲帮助齐桓公始霸之后,开始安排爷两的世界之旅。第一站是北京。

当时的北京是燕国的首都(小知识:燕国首都的具体位置,据考古学家考究,应该在现在北京西南的房山地区,这是北京第一次在历史上成为国家首都),不过那时的北京老惨了,哪有现在这么风光。经济差劲儿、文化落后,燕国在这时就是一个不入流的小透明,中原的事务它都没资格参合。

管仲把自己和齐桓公的世界之旅首站安排在燕国,是受到了燕国国君燕庄公的邀请。受邀原因是因为山戎(西戎的一支)在北京闹腾的太厉害了,搞得民不聊生。

来一场乘风破浪的旅行(来一场乘风破浪的旅行)(3)

燕庄公这么个小透明,一直挺老实,自从继承了君位,就在北京房山这么个弹丸之地安心种田。哪知道他的邻居山戎可能是人口膨胀了,靠打猎为生的山戎邻居养不活那么多人,就来找燕庄公麻烦,一边抢粮食,一边攻攻城减少点人口压力。

燕庄公倒了大霉,国都房山被围,周边被山戎折腾的一塌糊涂。还好燕庄公号召力不错,平时对待老百姓也蛮好,于是号召全城百姓一起守城。守了几天,用石头和弓箭砸死、射死不少山戎后,总算熬到山戎退兵。

来一场乘风破浪的旅行(来一场乘风破浪的旅行)(4)

看见自己的家园被糟蹋的一塌糊涂,燕庄公一阵后怕,于是写了封求救信给齐桓公。

这时的管仲和齐桓公正计划着周游世界呢,去哪不都是旅游?正好燕庄公的求救信来了,那就去北京走一遭呗,顺便还能提高自己的国际声望!

于是,齐桓公和管仲组织了一支多达300辆战车的大型旅游团,浩浩荡荡开进了北京的土地进行观光!哦,不,进行“攘夷”。

来一场乘风破浪的旅行(来一场乘风破浪的旅行)(5)

300辆战车是个什么概念呢?这里简单介绍下春秋时期的战车。

战车是春秋时期最重要的军事力量,可以理解成当时的“坦克”。战车出现于商朝中期,到了春秋时期,战车制造技术已经相当成熟,连轮子都有了统一的规格。

战车一般用两匹马作为动力在前面拉,后面车上一般三个士兵,一名驾车,另两名都执一杆长戈,一张弓箭。远距离用箭,近距离就用戈去捅人。马和士兵身上都穿戴着牛皮甲增加防护力。

当时的弓箭力道不大,很难射穿这样的防具。

来一场乘风破浪的旅行(来一场乘风破浪的旅行)(6)

同时,这时候还属于青铜时代,冶金工业还在萌芽中,所有的武器没办法像后世那样直接一刀两断,往往只能扎或者捅,没法砍。

所以这样的一辆战车,既有马的冲击力,又是皮甲的防护力,同时还拥有不俗的攻击力,堪称当时战略武器的颜值担当,地位和热兵器时代地面战场的坦克一样。

来一场乘风破浪的旅行(来一场乘风破浪的旅行)(7)

在战场上,一辆战车还会在地面配置72名轻步兵作为支持,这样一辆战车配72士兵的配置称为“一乘”。所以,300辆战车就等于22500人,齐桓公这次带的300辆战车基本可以算成3万大军了。

在战斗的时候,战车在前面开道,后面的士兵跟在战车后面收割被战车冲散的敌人。如果敌人也有战车,那就两辆车比力气、比车上士兵的战斗力;如果敌人没有战车,那就等着被收割吧。

春秋时代的仗,基本就是这样打的。

来一场乘风破浪的旅行(来一场乘风破浪的旅行)(8)

当然战车也有弱点,最大的弱点就是速度太慢。不过靠着防护力,速度慢点甚至可以成为优点,因为速度慢不容易让军队阵列被打散。

但是后来的战国时期,弩被发明出来了。弩的杀伤力太强,能完全穿透皮甲造成直接杀伤,速度很慢的战车上的士兵就完全成为靶子。于是,战车就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来一场乘风破浪的旅行(来一场乘风破浪的旅行)(9)

(没找弩兵视屏,该视频类似床弩,传统弩兵威力是这个视频的削弱版)

但在齐桓公时代,战车正处于它的历史高光时刻。而且,齐国还有钱,战车上的马和士兵穿戴的都不是皮甲,而是青铜甲。这种装备,基本就是重型坦克了。而他的对手山戎军队,此时都还没过渡到农耕时代,别说战车了,步兵的武器和皮甲估计都不齐。

所以这场战争,简直就是齐桓公对山戎军的降维打击。我估计这场战争齐国都没损失几个人,就直接把北京一带的山戎打的差点灭种。剩下为数不多的山戎余部被撵到了孤竹国(现河北卢龙县一带)。

别看春秋时期的中国人一个个都挺和气、与人为善的。那是对自己人,对“中原人”。可对于异族,咱中华民族的老祖宗们可是心狠手辣的很。人不犯我,我偶尔还要犯人;人若犯我,灭其满门!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思想是刻进了咱中华民族的骨血里的。不把你打散、打灭,怎么能融进我大中华的文化圈呢?看看现在那么些“媚美”、“媚日”这类“媚外”的中国人,你们不觉得丢尽了老祖宗的脸么?

来一场乘风破浪的旅行(来一场乘风破浪的旅行)(10)

所以,齐桓公对这些山戎余部一点也不客气,继续追!

这时的山戎穷途末路,垂死挣扎想出了一个毒计:诈降!这条毒计效果好的惊人,因为这条毒计,现在我的我们还多了一条成语。

山戎余部的一部分人假装投降齐桓公,要给齐国天兵当领路人。结果领着领着就把齐桓公的三万大军引进了一片旱海。

在这片旱海中,齐国大军瞎逛了三天都没走出去,齐桓公急了,拉着管仲干爹求锦囊。不知道管仲脑子里哪来的那么多奇怪的知识点,于是随机就奉献了一条:“我听说年纪大的马认识路,要不咱让部队里的老马带路把咱带回去?”

于是,在几匹老马的带领下,人困马乏的齐国军队从死亡线上总算回来了。

这就是“老马识途”的典故。

来一场乘风破浪的旅行(来一场乘风破浪的旅行)(11)

不过,成语虽好,这事儿我是不咋信的,因为这是野史里的故事。

按照管仲门生后来写的《管子》记载,这次追山戎,齐国军队势如破竹,灭了孤竹国、砍了孤竹国君的脑袋,最后再把剩余的山戎残部一通胖揍,彻底打散了才班师回朝。

从此,剩下的山戎再也没有泛起过大浪,渐渐融入了中华文明圈。或许现在的我们基因里或多或少都有以前山戎的记忆片段。

此战大胜,山戎被彻底打趴了。500余里的山戎土地被纳入囊中,可惜,这片土地和齐国不接壤,齐桓公于是挥了挥手转手就送给了燕庄公。

来一场乘风破浪的旅行(来一场乘风破浪的旅行)(12)

燕庄公被这天上掉的馅饼砸晕了,一把鼻子一把泪,万分感激的把齐桓公送到了燕国边境。这厚道人以前从来没有收到过如此大礼,是真的舍不得齐桓公走,在边境上眼泪巴巴的盯着齐桓公,跟个小媳妇一样。

齐桓公被盯着发憷了,心想我没那龙阳之好呀,想办法赶紧脱身吧,于是对燕庄公说:“哥们,您别再跟着我了,这都到齐国境内了!我把之前走过的50里土地全给你,你别跟着我了,好么?”

来一场乘风破浪的旅行(来一场乘风破浪的旅行)(13)

燕庄公不干,齐桓公坚持要给,就这么来回了几回合,燕庄公总算收下了这片土地。为了纪念齐国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燕庄公把这片土地取名“燕留”。

继“尊王”大旗飘扬在春秋大地之后,齐桓公北征山戎,助燕赠地,声名鹊起,国际声望愈发隆重。

连一向看不起管仲的孔夫子都不得不发出由衷的赞叹:“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音:任)矣!”意思是,若没有管仲,咱都成戎狄的俘虏啦!这是很高的评价了,给孔夫子一个大写的赞!

来一场乘风破浪的旅行(来一场乘风破浪的旅行)(14)

自此,齐桓公和管仲的北方之旅告一段落,“攘夷”的大旗即将随着他们的旅行在世界各地飘扬……

(未完待续)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