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描写人情世故的古诗(写尽了人情世故)

描写人情世故的古诗(写尽了人情世故)孙光宪谓其诗:诗思虽清,务为奇险,意疏理寡,实风雅之罪人。晚唐诗人高蟾,曾饱受诟病,一度有“诗坛恶人”之称。…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江湖是人情世故——这句话是张作霖讲给少帅的。现代如此,宋代如此,唐代亦如此。

一朵女子,风轻云淡

欢迎关注槐序,这里有最美古诗词

…..

描写人情世故的古诗(写尽了人情世故)(1)

-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

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江湖是人情世故——这句话是张作霖讲给少帅的。

现代如此,宋代如此,唐代亦如此。

晚唐诗人高蟾,曾饱受诟病,一度有“诗坛恶人”之称。

孙光宪谓其诗:诗思虽清,务为奇险,意疏理寡,实风雅之罪人。

诗人薛能甚至讲:倘见此公,欲赠其掌。意思就是说:若是让我见到高蟾,一定赏他几个耳光。

所以你一定会想,这得多大仇多大怨。

包括罗隐也对高蟾多有指责,他的门下弟子更揣忌恨之心。

虽“千夫所指”,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描写人情世故的古诗(写尽了人情世故)(2)

除却文人相轻的基因,我们还能发现一个共同点,指责高蟾的人,无一不是拼命求仕之人,罗隐更是十试未第,以此著名。

犹记得,当年唐诗选家、文学家高仲武曾评价戴叔伦的诗“其骨稍软”,于是后世的的纪晓岚、翁方纲、乔亿等人,也都纷纷言其诗“雄浑不足”或“皮松肌软”,真是有些滑稽。

戴叔伦家族世代为隐士,适逢安史之乱、永王璘起兵,戴叔伦为了生计才一举中第做了官,天下稍微太平后,戴叔伦就请辞为道士,归隐田园了。而纪晓岚等人,无一不是追官逐名之人。

有时人评价“诗鬼”李贺的诗没有章法,让杜牧给怼了回去:长吉若是按一定格式去写,那么一般的奴仆也能成为诗人了。

所以除了嫉妒,我们还能从中看到文人的酸腐,尤其是与高蟾同时代的人,更多的是人情世故。

高蟾科举落选后,曾作诗题于考场壁上,得世人赞扬,后又投谒礼部侍郎高湜,得一众王公大臣极力举荐,于是经历10年磨难后,高蟾在僖宗乾符三年得中进士。

这在当时是独一份,欲戴王冠,必受其重。

描写人情世故的古诗(写尽了人情世故)(3)

我们都知道,从武周时期开始,唐代就流行举官制,李白、孟浩然、杜甫、白居易无一不倚靠此径。诗谒拜官不是一种“舞弊”,反而是一种荣耀,每每成为佳话。如是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所以当时抨击高蟾诗寓意疏淡,内涵寡薄之人,大多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高蟾出身于河朔贫寒家庭,考场题壁后,曾有显贵出资千金相助,但他却予以拒绝:人与千金无故,即身死亦不受。

大诗人郑谷、贯休更是与他交好,从不吝美誉,酬赠称高先辈。

而郑谷、贯休均是方外之人。

同时,晚唐到五代时期,儒家思想有崩塌之势,而高蟾依旧保持心中理念,作诗《金陵晚望》: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在抨击高蟾之诗的人中,后来高蟾成就最高。

他还有一首诗,为落第后所作,写尽了人情世故,也彰显了自己纯洁的内心。

描写人情世故的古诗(写尽了人情世故)(4)

- 诗文赏析 -

..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出自于高蟾的《落第诗》

高蟾这首诗也曾献过高湜,故又有题《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为讽刺当时文坛的不正之风而作。

诗文大意可解为:

天庭的碧桃需要甘苦培植,日边的红杏倚靠晚霞出彩;而木芙蓉生长在深秋的江畔,却从不抱怨东风没有及时让它绽放。

这首诗,诗意浅显却暗有所喻,前两句诗人借“碧桃”和“红杏”讽刺了当朝的裙带关系,指责一些人“阴奉阳违”,靠拍马屁才博得前途。

后两句诗,诗人则是借“芙蓉”指自己不愿与这些人为伍,靠的是真材实料,事实也证明,虽然10年科举无果,但最终他依旧靠才华中得进士。

描写人情世故的古诗(写尽了人情世故)(5)

时人抨击他的诗“寓意浅薄、没有深度”,之后人云亦云,皆是出于所妒,高蟾不喜攀权附贵,干谒高湜只是希望得到认可,却不曾接受帮助。

这不同于其他人,只注重人际关系,结交朋党,往往忽视了文学本身。就像蒋防的《霍小玉传》,为了迎合元稹,刻意诋毁李益,希望得到当朝宰相的青睐一样。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哪里都有人情世故,可高蟾用一生的行动证明了:一个人的行事若得到所有人认可,那他得普通成什么样!

所以高蟾这首《落第诗》很好地诠释了:人要知世故而不世故,历圆滑而弥天真,善自嘲而不嘲人!

- END -

#我在头条搞创作第二期#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