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天鹅湖的来历(天津红桥区这个地方)
天津天鹅湖的来历(天津红桥区这个地方)梁家嘴位于赵家场的西南部,三面临河,隔河对岸偏西南是南头窑,东边是先春园。另一说是在清康熙年间,有分别为彦、赵两姓的漕运船工在此处搭窝棚安家,随着两家子孙繁衍,逐渐成为村内大户,故初名为两家嘴,后讹传为梁家嘴。其实天津、乃至全国,都有很多带"嘴"的地名,最出名的应该就是上海的陆家嘴。陆家嘴的嘴,得名于黄浦江在该地形成的河湾,形似鱼嘴。而梁嘴子的“嘴”的来历,则与陆家嘴相同,但关于“梁”则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当年的南运河湾形状似鲶鱼嘴,且有梁姓人氏最早定居于此,故名梁家嘴;
老天津卫有句俏皮话,叫“梁家嘴过河——照常(赵场)办事”。
这句俏皮话里提到了红桥区的两个老地名——梁家嘴与赵场(赵家场)。
在南运河裁弯取直之前,这两个地方都位于南运河北岸,所以也叫“河北梁家嘴”和“河北赵家场”。所以早年间从梁嘴子去赵家场,是不用过河的。
提起梁家嘴,老红桥人绝对不会陌生,虽然这个地名今天已经消失,但先春园、放生院、朱家花园、七十一中学、东方红小学……这些地方却承载着几代天津人的回忆。
其实天津、乃至全国,都有很多带"嘴"的地名,最出名的应该就是上海的陆家嘴。陆家嘴的嘴,得名于黄浦江在该地形成的河湾,形似鱼嘴。
而梁嘴子的“嘴”的来历,则与陆家嘴相同,但关于“梁”则有两种说法:
一说是当年的南运河湾形状似鲶鱼嘴,且有梁姓人氏最早定居于此,故名梁家嘴;
另一说是在清康熙年间,有分别为彦、赵两姓的漕运船工在此处搭窝棚安家,随着两家子孙繁衍,逐渐成为村内大户,故初名为两家嘴,后讹传为梁家嘴。
梁家嘴位于赵家场的西南部,三面临河,隔河对岸偏西南是南头窑,东边是先春园。
现在的先春园一带属芥园街管辖,但早在1952年就以先春园大街为名成立了先春园街办事处,四年后梁家嘴、朱家花园办事处并入其中。而它们所处的这个河湾就叫西大湾子,老天津卫管它叫“西大万子”。解放初西大湾子市场繁荣,还有小剧场、各类商店。天津无人不知的大福来嘎巴菜就坐落于这里的双街口。
1920年前后,南运河裁弯取直,当时位于河北的梁嘴子跑到了河南岸。原先南运河的河湾,大致就是今天的井冈山桥,沿着复兴路到芥园道,再往东北方向折返至大丰桥附近。下图就是大致示意图。
而梁嘴子一带,最早是名为"梁家嘴"的村庄,在下方的清道光《津门保甲图说》中就有标注,您曾经是这里的住户,那应该还会从老地图中看到很多熟悉的地名。
梁家嘴一带最初是片菜地,居民稀少,随着老城厢居民不断外扩,此地人口逐渐增加,成为了天津比较重要的码头和粮食集散地。所以这一带以粮食业为主要产业。驴市口、老老店、怡和斗店等都在河岸两侧,之后也都成为了当地的代表性地名。
民国十八年(1929)
怡和斗店请求政府不要挖梁家嘴河岸土的请议书
@天津档案馆
梁嘴子地方不大,但在历史上却出了很多牛人,最著名的就是文史专家李世瑜,在他写的名为《当年梁家嘴》文章中,还提到了梁家嘴历史上的四个大家族:
头一个就是经营"永盛竹号"、"永丰凉席厂"的李家——"永盛李",李世瑜的祖父李春华,就是天津永盛竹号创建人,其父亲李彩轩是永丰机织凉席厂的创办人。
二是留美博士、曾经的北洋大学校长赵天麟家族——"外国赵"。
三是经营天兴木材厂的李家——"天兴李"。
四是开办文祥涌等四家玻璃铺的宋家——"玻璃宋"。
由这些名门富户带头,梁家嘴一带渐渐形成了一个火爆繁荣的商业区。而梁家嘴的商业中心之一就是朱家花园大街,早年这里热闹非凡,是条名副其实的商业街:大会所,酒铺、面铺、水铺玻璃店,刘环鲜货铺子,高台阶副食、鸡子行……全是买卖家。
96年先春园地图
到后来只保留下来了国营副食店,食品店,粮店和豆腐房了。
除了朱家花园大街,先春园街内的另一条重要道路就是放生院小马路。
梁家嘴虽地势狭隘,但早年却有三座庙宇:土地庙、般若庵以及放生院(可从文章开头地图看到),传说这是在明永乐二十一年,南方游僧普妙在运河边放生,并为此修建的庙宇。
98年先春园地图
后来放生院的一部分被改为的朱家花园小学,这个小学很大,坐落在过去南北的两个庙,两个庙中间的操场就是卖放生活物的地方,直到解放前,人们还在这里买各种小动物放生许愿。
之后这里改建成操场,再以后在又建起了教学楼。朱家花园小学拆迁前曾和旁边的东方红小学合并,平房改造拆迁后全校借读南头窑小学老楼,最后和佟楼小学合并,最后和邵公庄小学合并为现在邵公庄小学。
放生院小马路的位置是20年代南运河裁弯取直后被遗弃的旧河道,解放前是倒脏水的臭河,早年学校前有座木桥。以后这河埋设大下水管道、修路,放生院小马路成了先春园街的政治中心,街道办事处、派出所、卫生院都坐落在这里。在民丰后街口对过,还建了幼儿园,后来改为大丰南小学。
大丰南小学的“大丰”,其实是个系列地名,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今天仍然存在的大丰路和大丰桥,再往前倒还有大丰楼、大丰东马路、大丰浮桥等等十多个与"大丰"有关的地名。
1953年的大丰桥
大丰之名,来源于成立于1921年的大丰面粉公司,厂址就在赵家场,面对着南运河。大丰的厂房为是木结构的六层大楼,每天能生产面粉五、六千袋,是当时天津规模比较大的面粉厂。
大丰桥鸟市
大丰路是连接着西站和西北角、市中心的主要干道,这条路上最有名的就是清顺治元年建造的清真寺。
先春园街道的南界,是太平街,据说1900年庚子事变时就这条街安然无恙,故而得名。过去这里是非常热闹的地方,下班时,商贩、行人、自行车经常拥堵,那时的小李烧鸡在一个简陋的食品车上卖,它是当年唯一挂招牌的食品车。太平街上还有个老字号的万隆堂药店,以后属西北角卫生院,万隆堂也就没了。
太平街往南的文昌宫大街,严格来说已经稍微出了先春园的界限了。其名来历可追溯到明永乐四年,几乎和天津卫同岁。往里走有百货公司商场,也是比较繁华的地方。
放生院小马路的东南方向,隔着老老店大街的,就是先春园大街了。
先春园大街地名的由来,我曾听一位大爷说是因为早年有先春园茶园坐落于此。但关于先春园茶园,我翻遍资料也没查到半个字。
先春园大街上,曾住过很多名人富户,泥人张创始人张明山曾住过先春园大街77号,一直到西北角拆迁前,77号院还有张明山的后人居住。
先春园旧貌
除了泥人张家,先春园大街还住过天津八大家"正兴德穆家"的后人穆子荆,这老爷子是咱天津的名写家,晚年以“西园老人”、“梯云山樵”自号。20世纪初,鲁迅来天津考察天津新剧(近代话剧)情况时,就曾居住在穆子荆家中。
90年代的先春园
穆家早年就住在先春园四号,后来改成十号。三进的四合院,前门先春园,后门韦陀庙,好大一个宅子,后来的大伙巷小学,就是穆家原来的花园。
先春园的街道、胡同,对每个老红桥人来说都是那么熟悉,河沿小马路、老老店大街、复兴路、民丰后大街、穆家胡同、文明里、全顺胡同、李十三胡同、小石道、贞女胡同,现在也都变成了隆春里、世春里、纪春里、泉春里、复兴中学……
在纪春里小区门口,有一棵被围挡保护起来的古树,它就是当年穆家老宅的遗迹。历经多年风雨的古树,至今依然坚挺,纵然已显老态,却努力挺着腰杆。可以说,它见证了几代人的成长,也承载着几代人的回忆。
也许每一位曾住过这里的人,驻足于这棵树前时,都会想起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