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水上森林旅游攻略(魔都滨水游正当时)
上海水上森林旅游攻略(魔都滨水游正当时)浦东新区No.1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实践案例展将以“在地性”为特色展示各区近年来的优秀实践成果
2019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
将在杨浦滨江5.5公里的主展场
书写“相遇”的故事
在主展场之外的美丽滨水空间
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实践案例展
将以“在地性”为特色
展示各区近年来的优秀实践成果
No.1
浦东新区
东岸系列望江驿
空间特点:望江驿共计22座,沿东岸21公里均匀布置,结合区段定位、沿线腹地功能,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以满足滨江日益多样的游憩需求。目前22座现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
案例亮点:滨水空间服务设施的完善,并拟计划利用服务设施开展多样性的公众活动。
No.2
徐汇区
上海西岸艺术实践
空间特点:上海西岸位于徐汇区东部黄浦江畔,岸线11.4公里,这里曾是20世纪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之一。近两年新贯通的徐汇滨江南段、油罐艺术公园等项目,西岸尚在不断拓展滨水区的时尚艺术内涵。
案例亮点:滨水功能转型、空间艺术性的体现。计划展现11年来的发展历程以及最新的实践成果。
No.3
闵行区
浦江第一湾公园
空间特点:项目所在的紫竹高新区,是黄浦江沿线唯一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岸线长7公里。“浦江第一湾公园”于2019年1月正式揭牌,设计上兼容景观和水利的双重要求,郁郁葱葱,成为了市民了解母亲河历史渊源的良好场所。
案例亮点:自然生态型的滨水区设计和建设。
No.4
普陀区
文化点亮苏河-M50
从工业遗产到当代艺术
空间特点:M50紧邻苏州河南岸,作为“一江一河”重要滨河地区,与本届滨水主题息息相关。前身为拥有六十余年历史的民族纺织工业,其不仅是上海非常有代表性的小尺度工业遗产风貌街坊,又是中国当代艺术的一个摇篮。
案例亮点:将M50作为实践案例,展示“历史风貌”、“城市活力”与“四大品牌建设”的有机融合。
No.5
长宁区
苏州河景观带长宁路段
空间特点:苏州河景观带长宁段是苏州河两岸工业兴盛的见证者,除了原址的天原化工厂以外,与北岸的上海试剂旧址、上海火柴厂遥相呼应。项目精华段东起芙蓉江路,西至天中路,与天山中学绿地、双流路绿地共同形成共计34500平方米的带状绿地,是邻近居民常用的休憩娱乐场地。
案例亮点:苏州河滨水生活示范区的典型,计划展示滨水慢行系统打造和新实施的两处桥下空间微更新项目。
No.6
静安区
彭越浦河岸景观改造
空间特点:彭越浦两岸滨河景观样板段已改造完成,通过绿道游径系统建设,形成南北向连续的滨水漫步体系。改样板段沿岸利用空间腹地结合游径、绿化、设施、灯光等元素的有序组合,建成自然的带状公园。
案例亮点:骨干河道滨水沿线更新和提升,并计划打造精细化管理下滨水“城市家具”的示范段。
No.7
嘉定区
环城河步道城市更新
空间特点:嘉定环城河步道规划定位为“申城千年的清明上河图”,贯通后的环城河步道不仅串联起沿岸公园绿地,供市民休闲、游憩,还兼具城市绿道功能。是申城一处可触摸千年历史的文化标志水岸。沿线坐拥州桥、西大街、南水关等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
案例亮点:古城故事——滨水空间改造贯通营造的城市“温度”。
No.8
青浦区
环城水系公园
空间特点:青浦区环城水系公园沿淀浦河、油墩港、上大河、西大盈港,全长21公里,是独具青浦水乡特色的历史文化公园、生态水景公园、健身运动公园、休闲旅游公园,总规模160万平方米景观绿地。总体建筑、小品风貌设计以水的恣意随性,利用江南民居的起伏屋脊为元素,构建江南的中式水乡风格;同时,遵循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构建青浦新城的防汛第一道城墙。
案例亮点:发掘城市记忆,找回青浦乡愁,营造21世纪青浦新形象,重塑上海水城新典范。
No.9
虹口区
北外滩——城市蜕变
上海邮政博物馆空间特点:北外滩位于黄浦江与苏州河交汇处,与外滩、陆家嘴三足鼎立,是上海唯一一个环黄浦江贯通空间与环苏州河贯通空间交叉节点,同时存在大量历史建筑,是一江一河滨水区域中历史风貌尤为突出的重要节点。本次展览将在香港大学上海学习中心,上海市虹口区北苏州路298号举行。
案例亮点:呈现城市、社区、景观三个层级的研究和项目,邀请公众共同探讨亚洲滨水城市发展的可能性。
No.10
松江区
5000年的相遇,当广富林遇到2035
空间特点:十里华亭湖,一览古与今。华亭湖是松江目前为止最大的人工湖,华亭湖上下游十里串联起了仓城、泰晤士小镇、松江大学城、松江广富林四大板块,见证了松江古与今的华丽变身。主展馆位于松江新城华庭湖畔,松江规划展示馆。
案例亮点:展示松江新城水系特色与近年规划实践取得的成果,并拟组织丰富多样的市民活动。
No.11
奉贤
上海之南
空间特点:“上海之鱼”是奉贤新城规划的城市公园和人工湖,是奉贤新城最重要的城市公共空间之一。伴随过去十年的新城建设,“上海之鱼”也初显风貌。不仅城市公园已经部分建成,环湖游览步道也基本完成并开放使用。
案例亮点:在奉贤“上海之鱼”湖畔的贤庐建筑内部举办奉贤新城近年的规划和建筑设计展,举办公共论坛、公共教育、展览互动等大众参与活动。
No.12
金山区
漕泾镇水库村
空间特点:水库村水网密布、纵横交错、河宽漾大,全村现有大小河道33条,总长约23公里,水面率接近40%,最宽处达110米,宛若一个大湖面。村内70多个独岛、半岛,呈现“河中有岛,岛中有湖”的景象。先后获得上海市“我最喜爱的乡村”、上海市“美丽乡村示范村”以及“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荣誉称号。2018年,被纳入全市首批9个乡村振兴示范村试点之一。
案例亮点:通过规划展示、滨水自然风貌游赏、文化与艺术活动、乡村生活场景的延伸体验等,展示水乡村庄特色。
No.13
崇明区
崇明东滩湿地公园
空间特点:东滩湿地公园位于上海市崇明岛的最东侧,占地面积6.5平方公里,坐落于拉姆萨公约国际重要湿地内,毗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拥有“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湿地旅游示范基地”“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上海市环境教育基地”等诸多荣誉称号。
案例亮点:通过湿地资源的保育、科普宣教活动的开展,提升市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环境保护意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
转自文化上海
近期热文推荐
老上海“咪道”
回归田园生活
魔都“冰雪仙境”
阅读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