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未来停车难的问题会得到解决吗(这场论坛有了答案)

未来停车难的问题会得到解决吗(这场论坛有了答案)活动现场,《停车充电一体化机械式车库技术规范》团体标准正式发布,首次将新能源充电与立体式车库结合。全国半导体器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规范》团体标准专家评审组组长、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战略规划中心副主任陈永强表示,立体车库自身优势可与充电桩密切结合,立体车库可防止盗窃,防止意外磕碰及人为损坏,节约占地面积,提高了土地使用效率,促进新能源汽车充电新技术的突破,带动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广州广日智能停车设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波也表示,随着我国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土地的使用成本越来越高,立体车库是解决大城市尤其是人口众多、楼宇密集的城市共享和住宅小区停车难的有效手段。近年来,停车设备行业发展迅速,各类创新产品层出不穷,垂直升降式、平面移动式、升降横移式、简易升降式等机械式停车设备可以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同时还可以针对商业地产、住宅小区、单位自用、公建配套、旧城改造应用场景等不断开发

停车难、充电难,怎么破?11月21日,广东省静态交通协会、深圳市智能交通行业协会、浙江大学华南工业技术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城市静态交通论坛”在广交会馆召开,全面探讨城市静态交通建设热点、建设停车数据汇聚平台、整体解决城市停车方案,为静态交通产业发展提供整体解决思路。

未来停车难的问题会得到解决吗(这场论坛有了答案)(1)

据统计,截止2020底,广东民用汽车保有量2497万辆,全省千人汽车保有量198.2辆,而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千人汽车保有量普遍为600-800辆。预计在10年后达到5000万辆、千人汽车保有量达400辆的水平,城市停车资源供需矛盾将日益突出。

而根据广东省静态交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30%的道路交通拥堵问题是由停车难造成的,全省城市停车泊位总数量在900万左右(包含路内),城区估算小汽车保有量约1800万辆,按1辆小汽车配备1.1个停车泊位的国家最低指导值计算,全省泊位缺口仍高达1000万。

其中,广州、深圳、佛山、东莞停车缺口均过百万;11个地市停车位供给总量与机动车保有量比值不足1:0.5,低于国家指导值。巨大缺口的背后,智慧停车新基建是缓解拥堵保障民生的必然要求。

智慧停车已经智慧交通重要的一环。此次会上,广州达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符建作题为《智慧倍停—停车难问题的硬科技时代解决之道》的演讲。他介绍,该公司首创的基于重载举升型智能停车机器人,依托以云计算、移动互联网、智能调度系统为核心的大数据环,最多能实现3.2倍的停车位倍增,极大地提升停车场经济效益和用户体验,同时,破解停车难题需要兼顾多方利益,难题才能迎刃而解。实现智慧倍停,提升停车体验,同时也提升停车业主的收益。

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副院长马小毅则表示,停车治理如何从智能停车到智慧停车,需要政府完善停车配建标准、鼓励推进公共停车场建设、价格杠杆调控停车需求等;同时,要挤出真正“缺口”,科学配置增量资源;通过完善机制体制、引导社区停车自治、细化停车设施类型、精确路边停车时段等合理借用临时资源;利用停车大数据平台,数据赋能挖潜配建停车场的公共属性,高效利用存量资源,以及新技术应用,多方面实现智慧停车。

阳光海天停车产业集团董事长兼CEO闫亮从规模化、金融化、数字化三方面讲述如何探索数字热潮中停车的市场空间。他表示,目前停车供给与需求的矛盾继续加剧,平台级运营管理是数字化的核心。运营管理公司规模普遍偏小,很难达到管理上万车位规模的运营体量。停车场行业面临着运营规模会越来越集中、资产也越来越聚集、平台和用户规模越来越大的机遇。数字化赋能商业、智慧城市、新基建等,金融化将实现共建共创共赢的停车生态。

广州广日智能停车设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波也表示,随着我国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土地的使用成本越来越高,立体车库是解决大城市尤其是人口众多、楼宇密集的城市共享和住宅小区停车难的有效手段。近年来,停车设备行业发展迅速,各类创新产品层出不穷,垂直升降式、平面移动式、升降横移式、简易升降式等机械式停车设备可以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同时还可以针对商业地产、住宅小区、单位自用、公建配套、旧城改造应用场景等不断开发出新产品。深圳市奥肯特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丁后泉则分析,智慧停车与汽车智能网联、智慧停车技术逐渐朝城市泊车空间精细化治理、动静交通的打通和对接文旅交通的精细化运营策略、生态重组与产业结构、构建的需求与本源细分领域、超前沿技术应用领域等方面发展。

活动现场,《停车充电一体化机械式车库技术规范》团体标准正式发布,首次将新能源充电与立体式车库结合。全国半导体器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规范》团体标准专家评审组组长、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战略规划中心副主任陈永强表示,立体车库自身优势可与充电桩密切结合,立体车库可防止盗窃,防止意外磕碰及人为损坏,节约占地面积,提高了土地使用效率,促进新能源汽车充电新技术的突破,带动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

【记者】郜小平

【作者】 郜小平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