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是不是国家大力发展的城市:温州城市建设跟知名度完全不相匹配
温州是不是国家大力发展的城市:温州城市建设跟知名度完全不相匹配当前,外来游客、商务人士来到温州,无论从高铁温州南站下车、沿瓯海大道前往市中心,或驾车从温州北高速互通进入温州城、由瓯越大桥前往市中心,瓯海大道、三江商务区,都能给人留下“还不错”的城市门户印象。城市建设水平,还有可能影响商务人士、游客、人才对一座城市发展的评判。它很可能直接影响到商务人士是否来温州投资、合作,游客是否能为温州传播更好的口碑,人才是否落户温州,等等。它并非决定性因素,但“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往往对后续事务产生很大影响。为什么温州需要新地标?城市建设水平,是一座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直观反映。地标建筑,又是一座城市建设水平高度的体现,令人在潜意识里刻下的深深烙印。拥有一片优质的地标建筑群,足以让一座城市更快、更好地出镜,增加城市曝光度,迎来良好的口碑。这方面,显然温州与先进城市还存在差距。
《温州三家人》中的温州城市镜头
在现实生活中,温州人也有这种感触——缺乏一片现代化、“高大上”区域,与温州的经济实力、城市知名度、温商精神严重不符,无法反映温州城市发展水平。
因此今年年初,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贯彻省委书记袁家军在温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提到“打造更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彰显历史人文底蕴、展现大都市区功能品位的城市新地标”。
02
为什么温州需要新地标?
城市建设水平,是一座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直观反映。地标建筑,又是一座城市建设水平高度的体现,令人在潜意识里刻下的深深烙印。
拥有一片优质的地标建筑群,足以让一座城市更快、更好地出镜,增加城市曝光度,迎来良好的口碑。这方面,显然温州与先进城市还存在差距。
城市建设水平,还有可能影响商务人士、游客、人才对一座城市发展的评判。它很可能直接影响到商务人士是否来温州投资、合作,游客是否能为温州传播更好的口碑,人才是否落户温州,等等。它并非决定性因素,但“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往往对后续事务产生很大影响。
当前,外来游客、商务人士来到温州,无论从高铁温州南站下车、沿瓯海大道前往市中心,或驾车从温州北高速互通进入温州城、由瓯越大桥前往市中心,瓯海大道、三江商务区,都能给人留下“还不错”的城市门户印象。
瓯海中心区
然而深入温州市中心,似乎很难找到令人心动的区域。作为江心屿,瓯江两岸风格、色彩各异的高层住宅,与作为古地标的双塔格格不入。
在白鹿洲公园,无论是世贸中心、置信中心两座地标建筑,还是印象南塘的仿古建筑,都与低品质的安置房挨在一起。
被安置房包围的印象南塘
在中央绿轴区域,那些曾经令人感到惊艳的建筑群(温州大剧院、市图书馆等),如今也难敌岁月留下的沧桑印记。在滨江商务区,当前建成的商务楼群,从高度到设计,都无法令人产生视觉冲击力。
滨江商务区现状
正由于温州名声在外,不少人来温州之前都有很高的期待,但最终来了温州发现“不过如此”,便失望而归。
其实这些年,温州城市建设有了很大的进步,告别了当年的“脏乱差”、“低小散”,有了许多“还不错”的区域。
但是,各地都在蓬勃发展,“还不错”不足以令人产生吸引力,温州应该更进一步,建设更多“高大上”、具有视觉冲击力、令人感到惊艳的区域,真正反映温州经济发展水平、温商精神,与城市知名度相匹配。
因此,温州需要新地标。
03
或许有人觉得,这些地标建筑只是“面子”工程,对城市无法起到实际作用。事实恰恰相反,地标建筑是一项“面子”、“里子”兼具的工程,它往往聚集了一座城市大量优质资源,在同一区域内产生化学反应,对城市功能的完善、市民生活的提升起到巨大的引领作用。
纵观众多一二线城市,地标建筑往往聚集着高端服务业、核心商业,以及众多公共设施,成为当地高端产业、市民生活、外来游客的聚集地。
广州新地标
这些年,大家去广州除了寻觅美食,总不忘去珠江新城逛逛花城广场,欣赏小蛮腰、国际金融中心、周大福金融中心等组成的地标建筑群。
去成都,不仅仅为了看大熊猫、逛宽窄巷子体验川蜀文化,由IFS、太古里组成的新地标,也为这座城市增添了不少魅力。
在重庆,8D魔幻城市不仅仅是它的独特地形,高耸的地标建筑群更是为这座山城注入了更多魅力。作为新地标的重庆来福士广场,尽管存在种种争议,却成功复兴了朝天门这座老地标。
以上仅仅是游客的角度。对当地市民来讲,那些由专业团队运营的商业综合体、由国际品牌带来的商务设施,以及更多公共场馆引进的艺术展、话剧,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
对于商务人士来讲,这些新地标在寸土寸金的黄金地段之上,同时容纳并集聚了更多上下游产业链,大大提升了经济运行效率,是他们就业、创业的大舞台,更是这座城市新经济发展的新热土。
因此,建设新地标,远远不止是新建筑,更是打造新经济、营造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