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莆田以绣花功夫扮靓美好家园(精雕细琢绽新颜)

莆田以绣花功夫扮靓美好家园(精雕细琢绽新颜)让城市融入绿意,让绿意拥抱城市。十年来,莆田市已累计新改建绿道458.8公里、公园绿地859.33公顷,新增口袋公园172个,“开窗见绿、出门见园”的生活成为现实。从无到有,绶溪公园功能不断完善,如一颗闪亮的明珠镶嵌在城市中,荔林葱郁、白鹭翔空。从2011年开始,莆田市将绶溪公园建设与荔林保护、内河整治、文化传承、产业发展等有机融合,建设了码头、亲水平台、绿道、木栈道、店仔头、后村梅园、刘克庄文化园、状元阁、状元桥等,致力打造“最生态、最传统、最时尚”的城市会客厅,承载市民们诗意栖息的美好梦想。扩容提质 完善功能前不久,位于绶溪片区内的莆田绶溪状元红共享农业公园项目启动。项目还将规划新建娱乐休闲配套设施,满足居民多样化娱乐需求。市园林集团工程管理部有关负责人介绍,眼下,绶溪公园正依托“状元村”特色IP引入研学,打造状元文化片区,通过引进非遗打造百工坊片区,展示莆田的古法技艺等。

莆田以绣花功夫扮靓美好家园(精雕细琢绽新颜)(1)

图为绶溪公园建设注重“留魂、留文、留绿、留白”,成为城市一张亮丽名片。记者 蔡昊 摄

秋高气爽,木兰溪如玉带般穿城而过,沿岸城市建设欣欣向荣。

党的十八大以来,莆田市以木兰溪综合治理为总抓手,加快推动港产城联动,城市开发建设成效显著,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功能品质持续提升。

新征程上,莆田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等要求,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打造山水诗画生态韵城,让群众享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扩容提质 完善功能

前不久,位于绶溪片区内的莆田绶溪状元红共享农业公园项目启动。项目还将规划新建娱乐休闲配套设施,满足居民多样化娱乐需求。

市园林集团工程管理部有关负责人介绍,眼下,绶溪公园正依托“状元村”特色IP引入研学,打造状元文化片区,通过引进非遗打造百工坊片区,展示莆田的古法技艺等。

从无到有,绶溪公园功能不断完善,如一颗闪亮的明珠镶嵌在城市中,荔林葱郁、白鹭翔空。从2011年开始,莆田市将绶溪公园建设与荔林保护、内河整治、文化传承、产业发展等有机融合,建设了码头、亲水平台、绿道、木栈道、店仔头、后村梅园、刘克庄文化园、状元阁、状元桥等,致力打造“最生态、最传统、最时尚”的城市会客厅,承载市民们诗意栖息的美好梦想。

让城市融入绿意,让绿意拥抱城市。十年来,莆田市已累计新改建绿道458.8公里、公园绿地859.33公顷,新增口袋公园172个,“开窗见绿、出门见园”的生活成为现实。

城市扩容提质,让生活更美好。市住建局城建科科长黄奇雄表示,十年来,莆田市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显著增强,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开。高铁城市新区建设有序推进,大学城、玉湖新城、妈祖健康城等加速崛起,全市建成区面积从69.24平方公里增长到142.24平方公里。

畅通“微循环”、打通“大动脉”,立体的交通网络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十年间,莆田市新改建城市道路516公里,莆涵大道、壶公路、文献路东拓等道路投用,城港大道、莆兴路等快速路网改造提升,西洪路、东梅路、下店路等不再“断头”,有效缓解城市拥堵,让群众出行更方便。

今年2月,随着城厢区跨境电商段天桥竣工投用,莆田市过街天桥已达31座,中心城区没有人行天桥的历史已结束;建成立体停车场,全市年均新增公共停车泊位近4000个;建成全国不多、全省首个全域公共自行车系统,实现免押金骑行,骑行量突破一亿人次,群众出行更加绿色便捷;采用流域系统治理的PPP模式,新改建污水管网600公里,完成7座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完成46个乡镇集镇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城市建成区及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看得见”的幸福正悄悄发生。

有机更新 改善环境

抓住晴好天气,龙德井片区危旧房改造项目“加速度”推进。该项目注重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建成后将进一步激发片区活力,盘活区域资产,补足公共配套设施,为群众打造宜居地。

近日,仙游县洪桥社区龙宫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现场,鲤中大厦小区、运输公司集资房、印刷厂集资房、计生办集资房等4个老旧小区正在同步改造。这里408户居民的生活环境将大变样。

近两年来,全市老旧小区改造初见成效。197个老旧小区补齐功能短板,消除安全隐患,改善社区环境。

布局有序,落子有声。做好有机更新,城市更有活力,生活更有品质。

莆田市谋划“产城融合”思路,以不断巩固提升生态文明的木兰溪样板和城市品质提升为着力点,统筹城市建设、产业发展、民生保障等,将棚改工作纳入生态文明建设、城市发展顶层设计统一部署推进。市住建局住房保障科科长蔡春煌介绍,莆田市棚改工作统筹治水、治产、治城,拓展连片生态空间,实现生态、经济、民生多面提升。

为实现这一目标,莆田市摒弃过去“碎片式”“马路式”的棚户区、城中村改造旧观念旧方式,采取新城片区开发建设、旧城改造、老旧小区改造等多种方式,形成“改一片成一片、成一片连一片、连一片兴一片”高质量城市发展新格局新面貌。

片区改造焕发活力。目前,绶溪、沟头、龙德井片区等原有配套设施条件较差的旧城片区陆续启动改造建设。全市累计开工235个棚改项目近12万套,已建成近8.7万套。

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了万科、保利、建发等20多家国内品牌房企相继入莆开发。玉湖新城、城北片区等已具规模,高铁新城、大学城等片区初具雏形,木兰溪南岸、兴涵水都片区等住宅新区加快开发,全市住房供应品质从“居者有其屋”转向“居者优其屋”。

传承文脉 体现特色

备受关注的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修葺一新,在国庆期间举行嘉年华活动,重现古街繁荣景象。

在涵江,沉寂多时的萝苜田历史文化街区成“网红”地,这里集中大量明清、近现代的文物建筑,是莆田商贸“活化石”。

兴化府和萝苜田是莆田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组成部分,记录着城市的发展印迹,贮存着城市的文化信息。

“任何一座城市的DNA,都是凝聚历史、传统、特色与文化的文脉,保留着城市独有的历史传统与文化特色,亦是提升城市的吸引力、软实力。”市住建局风貌科负责人黄天寿说,莆田市扎实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建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普查认定公布、先普查后征收等9项机制,消除监管盲区,推进全域历史文化遗产普查,优先完成城市更新已开工项目、即将开工项目的历史文化遗产普查认定工作,共普查50年以上建筑11181栋、古树预备资源965株、其他历史文化资源598个。

十年来,莆田市新增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1个、中国传统村落3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3个、名村36个、传统村落22个,省级历史文化街区2个,历史建筑593处,传统风貌建筑898处。

凝心聚力、踔厉奋发。向美而行,城市建设正浓情铺展新画卷,谱写新篇章。

(来源:湄洲日报 记者:林晓玲 编辑:林垦)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