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哪里有油菜花田(谁不说咱家乡好)
莱州哪里有油菜花田(谁不说咱家乡好)畅通同时 为提升裸露地面治理效果 莱州市遵循“因地制宜 一地一策”的原则 设计“小游园” 对永安广场、御龙居二期火广场、为民街、三角绿地等区域绿地进行草花景观打造 栽植草坪和撒播各色草花种子。2021年以来 先后对16处裸露土地进行补植 共补栽各类苗木10000余株 市区绿地整改提升补植面积31000平方米 在城区重要节点区域打造草花景点 撒播草花种子80余公斤 栽植面积20000余平方米的花海 为城市“锦上添花” 为文明城市增色添彩。此前的荒草地华丽变身市民赏景、齐聚打卡的游玩胜地 让莱州市民幸福感油然而生。近几年 莱州建立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园林绿化项目和精品工程 为全市的生态环境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先后建成了土广场(部分)、木广场(部分)、商务中心公园、东篱桃源等 新增公园绿地面积23.45公顷 广场公园数量达到38个。完成10余条新建道路、出入口绿化改造升级 对文化路、文昌路等实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楠楠 通讯员 李海燕 叶天星
天更蓝、水更净、山更绿 绿草如茵、花团锦簇 这样的莱州 让行人心旷神怡 令游客流连忘返。漫步于莱州 宽阔整洁的街道、高楼林立的街区、造型别致的住宅小区、赏心悦目的城市绿化······莱州不仅基础设施一应俱全、环境亮丽多姿 而且独具地方特质 别有一番韵味 风景如画的城市环境也成为了82.5万莱州人热爱家乡的理由之一。莱州市立足发展大局、勇于开拓创新、聚力攻坚突破、统筹安全发展 做到旗帜鲜明讲政治、全力以赴守底线、聚精会神谋发展、全心全意惠民生 锤炼作风提效能 以实际行动答好莱州发展“三问” 奏响了“我愿意让莱州越来越好”的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最强音。
绿色
近年来 莱州市着力构建“宜居、宜游、宜业”的生态园林城市。坚持多彩化、艺术化、特色化的发展思路 在打造月季花城的基础上建设精品园林特色景观路 形成一街一特色 一路一风景的城市绿化格局 有效提升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谱写了如诗如画的城市绿化新篇章。
近几年 莱州建立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园林绿化项目和精品工程 为全市的生态环境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先后建成了土广场(部分)、木广场(部分)、商务中心公园、东篱桃源等 新增公园绿地面积23.45公顷 广场公园数量达到38个。完成10余条新建道路、出入口绿化改造升级 对文化路、文昌路等实施高标准提升 补栽各类苗木300余万株。到2020年底 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0.8% 绿地率达到37.89% 人均公园绿地15.77平方米 顺利通过“国家园林城市”复审。
花海
为提升城市整体品位 美化城市环境 莱州市在莱州市花——月季花上深耕细作 持续打造了多条特色花街 按照“一街一景一特色”的设计原则 在每条特色街道中都注重了市花月季的应用 着力打造一步一景 步步生“花” 处处如画的月季画廊。截至目前 莱州城区月季品种达十余种 每到花期近百万株月季花儿竞相争艳、朵朵花香沁人心脾 处处彰显着莱州的风韵 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花城、梦城。
同时 为提升裸露地面治理效果 莱州市遵循“因地制宜 一地一策”的原则 设计“小游园” 对永安广场、御龙居二期火广场、为民街、三角绿地等区域绿地进行草花景观打造 栽植草坪和撒播各色草花种子。2021年以来 先后对16处裸露土地进行补植 共补栽各类苗木10000余株 市区绿地整改提升补植面积31000平方米 在城区重要节点区域打造草花景点 撒播草花种子80余公斤 栽植面积20000余平方米的花海 为城市“锦上添花” 为文明城市增色添彩。此前的荒草地华丽变身市民赏景、齐聚打卡的游玩胜地 让莱州市民幸福感油然而生。
畅通
历时22个月 于2019年12月完成了4公里的文昌路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和文化街道路升级改造。通过实施雨污分流、道路拓宽、管线入地、景观提升及其附属设施建设 彻底改变中心城区“道路拥堵、设施不完善、空中蜘蛛网、马路拉链”现状 进一步提高了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展现全国文明城市魅力。
文昌路地下综合管廊和文化街道路升级改造工程将电力、通讯、自来水、中水等管线纳入其中 通过架空线缆和各类管线入廊 一方面彻底消除了“空中蜘蛛网” 另一方面避免了路面重复开挖 彻底消除“马路拉链”。同时 新建雨污管道各8公里 真正实现雨污分流 让城市“下水道”成为雨季排涝的坚实后盾。为补齐民生“短板” 在建设管廊的同时 同步对供热供气管网进行升级改造 解决了沿线10余个老旧小区供暖供气难题。同时 通过对文化街景观、照明设施进行精细化、高标准的改造 将工程打造成了莱州市中心城区景观轴线 点亮了莱州的城市名片。
通过升级主干道、贯通次干道、打通丁字路、断头路等方式 拓展城市发展框架 先后新建、改建完成东环辅路、文苑路、南阳河西路、西苑路、河顺路、文光南路、东苑路、中心商务区等20余条道路 不断完善城市道路框架 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
2021年 莱州市坚持破瓶颈、补短板、强弱项 抓牢民生主线 做实民生工程。强力推进掖县街道路建设工程 打通了坑洼十多年的“断头路”。实施道路交通优化改造工程 通过增设导流岛缓解交通压力 保障车辆和行人安全;以补齐市政基础设施短板为突破口 主动服务 查漏补缺 强化市政设施完好率 不断增强市民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
市政
建成运行25座高标准垃圾压缩站 收集容器实现密闭化。23座公厕完成升级改造 达到国家二类公厕标准。建成“城建智慧平台GPS系统” 推进立体保洁作业模式。5个小区生活垃圾实施分类投放 560余家餐饮单位、学校食堂餐厨废弃物规范收运。
建新街、北关街、莱特巷等路灯更换为钢制灯具 为河南街、东岭路、文光路、坊北路、碑坡大街、文运街、塔埠路等12条道路安装LED路灯 实施节能改造。17镇街全部实施村庄环卫企业化托管 托管企业达到规范化运行标准。
供热
为了满足城市发展供热的需求和解决莱州市供热热源不足的问题 2020年 莱州市引进了华电中电投长输清洁供热项目 该项目利用华电莱州发电机组预热进行供暖 铺设35公里长输管线至城区。该项目于2020年5月份开工建设 克服了强降雨等不利因素的影响 经过七个月的紧张施工 于2020年12月31日建设完成。前期 莱州市住建局多次组织四家供热单位进行协调部署和技术认证 2021年3月10日上午 在确保安全平稳、无干扰的运行情况下 顺利完成了并网切换。中电投项目投入使用后 可提供不低于150万吉焦的热量 满足城市发展400万平方米的用热需求 远期供热将达到1500万平方米 年可替代燃煤28.86万吨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5万吨。
同时 积极推进农村清洁取暖工作。2021年 莱州市清洁取暖改造任务为38495户 其中以电代煤方式改造27395户 以气代煤方式改造11100户 每户给与4000元的建设补贴 同时参与“电代煤”“气代煤”改造的群众可享受3年、每年最高360元的运行补贴。按照区块推进、试点先行的原则 今年7个镇街先行试点。计划11月中旬验收完成 达到供暖条件 确保百姓温暖清洁过冬。
改造
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山东省深入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 莱州市大力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改造工程 通过科学制定老旧小区改造方案 对各老旧小区安防设施、环卫设施、环境设施、便民设施等进行了全面整治改造。截至目前 共改造189个小区 涉及建筑面积261.81万平方米 改造成果惠及住户27430户。
莱州市创新老旧小区改造方式方法 将改造内容汇编成“菜单” 让业主“点菜下单” 真正让好事办好 让惠民举措落实。自2021年开始 计划分四年时间 完成2005年底前建成的229个老旧小区改造任务。2021年 启动了25个老旧小区 共206栋楼 8762户的改造任务。改造内容分为基础类、完善类、提升类3类 涉及建筑物修缮、停车位、架空管线入地、屋顶保温防水等 切实把为民实事抓实抓牢。
充分落实住房保障工作 参考上级有关政策基础上 出台住房租赁补贴实施细则 将保障范围扩大至新就业无房职工和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同时 推行公租房信息系统 申请、审核工作继续采用常态化模式 提高工作效率 加快部门间配合。截至目前 全市共建设公共租赁住房745套 现已全部分配完毕 保障成果惠及更多家庭。
项目
紧抓“十四五”规划和振兴经济三年行动 聚焦重点项目建设 坚持“挂图作战” 加快推进文化产业中心、生活垃圾综合处理项目建设。文化产业中心项目是烟台市重点项目 主要建设1栋6层大型购物中心、3条3层风情商业街、1座22层五星级酒店 并配套建设城市主题广场 是集购物、休闲、文化、娱乐、餐饮、住宿、商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商业综合体。项目投入运营后 预计可实现年销售额10亿元 新增城市就业5000人 成为全市促进居民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目前该项目正稳步推进 商场部分主体全面封顶 正在进行内部填充墙砌筑工作 五星级酒店内外墙抹灰全部完成 商业街正在进行外墙装饰装修。
循经经济产业园项目总投资约6.5亿元 采用世界先进的炉排炉焚烧技术 环保排放处置工艺国内领先 项目采用“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模式 将生活垃圾、餐厨垃圾以及污泥转化利用 年可实现发电量约为1.33亿度 年上网电量约为1.1亿度 真正实现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截至目前 工程已全部完工 设备安装完毕 已具备焚烧运行条件 建设进度在国内同规模项目中工期最短、速度最快 实现了生活垃圾处理“零填埋”。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