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课文全解(小学生地理课本)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课文全解(小学生地理课本)〇 1881年的拉格洛夫但是祖母的民间故事弥补了拉格洛夫不能快活地跑来跑去的遗憾,这些充满瑰丽想象的故事和瑞典的乡村景物滋养了她的童年,也激发了她对阅读的兴趣。拉格洛夫10岁时便立志成为作家,14岁时开始认真地记日记,在很多事上她都能独立思考并坚持自己的主见。01. 说故事的人 1858年11月20日,塞尔玛·拉格洛夫出生于瑞典西部乡村的一个世袭贵族庄园Mårbacka。小时候,拉格洛夫因为髋部疾病行走不便,这也促成了她敏感而内向的性格。〇 重建前的Mårbacka。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拉格洛夫用奖金重新买回了父亲的庄园。
美国诗人路易斯·格卢克获得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又在全世界掀起了一阵“诺奖热”。大多数诺奖得主的代表作品都是严肃的成人文学,以儿童文学著称的作家却少之又少。
今天,小活字想为大家介绍一位为儿童写作的诺奖得主塞尔玛·拉格洛夫(Selma Lagerlöf,1858-1940)。后天(11月20日)就是拉格洛夫的162周年诞辰,她的《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赢得了世界读者的喜爱,至今仍畅销不衰。但是你知道吗?这本童话竟然是拉格洛夫为当时的瑞典小学生编写的地理课读本!
这部经典读物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创作出来的呢?一起来听听它背后的故事吧——
〇 瑞典著名画家卡尔·拉森为拉格洛夫画的肖像
01. 说故事的人
1858年11月20日,塞尔玛·拉格洛夫出生于瑞典西部乡村的一个世袭贵族庄园Mårbacka。小时候,拉格洛夫因为髋部疾病行走不便,这也促成了她敏感而内向的性格。
〇 重建前的Mårbacka。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拉格洛夫用奖金重新买回了父亲的庄园。
但是祖母的民间故事弥补了拉格洛夫不能快活地跑来跑去的遗憾,这些充满瑰丽想象的故事和瑞典的乡村景物滋养了她的童年,也激发了她对阅读的兴趣。拉格洛夫10岁时便立志成为作家,14岁时开始认真地记日记,在很多事上她都能独立思考并坚持自己的主见。
〇 1881年的拉格洛夫
24岁时,拉格洛夫进入皇家女子师范学校进修,毕业后在中学做了10年老师。这个喜欢讲故事的老师非常受欢迎,因为她总能巧妙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导他们去想象和思考。教书之余,拉格洛夫一直坚持着小说创作。1891年,长篇小说《戈斯塔·柏林传奇》(Gösta Berlings saga) 出版后大获成功,一举奠定了她的文坛声名。
〇 《戈斯塔·柏林传奇》(Gösta Berlings saga),1924年同名改编电影是女星葛丽泰·嘉宝的成名之作。(图源:豆瓣电影)
正是拉格洛夫名作家的身份和10年中学的任教经历,让她在瑞典的教育改革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也催生了《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这样的经典之作。
02. 新旧教育理念之争
面对日益僵化的社会制度,新旧世纪之交的瑞典国内涌动着自由派人士改革的呼声,旧式的教育系统也因此遭到了猛烈的抨击。用教育家爱伦·凯(Ellen Key)的话说,当时的小学教材简直就是一场“国家灾难”:除了教学方法过时、想象力不足以外,读本最大的问题就是它的语言枯燥无味,完全不能激发出学生的兴趣。
〇 瑞典著名作家、教育学家爱伦·凯(Ellen Key,1849-1926),提倡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和养育方法,代表作有《儿童的世纪》(The Century of the Child)等.
作为回应,瑞典国家教师联盟在1901年设立了专门的委员会,编写新教材。委员会希望新版本的地理教材兼具教育意义和文学价值。于是,拉格洛夫的文学成就和曾在中学任教十年的经历,让她成为编写新地理教材的最佳人选。
从接受委任到成书出版的这五六年间,拉格洛夫倾注了许多努力。与此前书写虚构作品不同,面向全国小学生的教科书要求事实确凿,细节精准。为了符合这一标准,委员会寄来了各种版本的瑞典历史地理书作为参考,拉格洛夫本人也曾两次去到实地考察:1903年的瑞典南部之行和1904年的诺尔兰省之旅都为她的写作提供了许多鲜活的素材。
〇 卡尔·拉森笔下的瑞典雪国风光
怎样才能避免旧式教科书对资料的生硬堆砌,将零碎的地理和历史知识融合进一个有序的整体?拉格洛夫从吉卜林(Rudyard Kipling 190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动物故事集》找到了灵感。她决定以候鸟迁徙作为引领全书的线索——一个被魔法变成拇指大小的男孩尼尔斯骑在家鹅的背上,跟着一群大雁开始了从南到北的旅行。在这个有趣的历险童话中,拉格洛夫保留了许多瑞典神话和民间传说的元素,各个省份特有的地形风貌与物种都沾上了一种奇幻的色彩。
〇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瑞典文初版
但所有的改变都是缓慢而艰巨的。尽管为改革派人士所推崇,《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在当时的评论界却引来了许多批评。除了客观地指出事实性错误以外,更普遍的是对此书所代表的新式教育理念的不信任与抗拒:“教科书不是为趣味而生的”、“不应该鼓励教室里的白日梦”……保守的教育思想仍然占据着当时社会的主流。
03.“伟大的瑞典母亲”
虽然面临来自旧观念的强大阻力,《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的价值取向却与瑞典政府建构正面国家形象的策略不谋而合。
〇 1971年电影《大移民》(Utvandrarna)剧照(图源:豆瓣电影)在1821年到1930年间的移民潮中,共有130多万瑞典人远渡大洋彼岸,在美洲和澳洲开始了新的生活。虽然在瑞典当局看来,移民是在消耗国家的劳动力,是下层社会的背叛行为——国教会的牧师告诫人们要远离“外国异端”,报刊杂志也参与了塑造移民“懒惰且道德败坏”的负面形象。但比起瑞典国内恶劣的农业生产条件、严酷的宗教压迫和僵化的社会等级,美国中西部廉价而肥沃的土地与温暖的气候仍然吸引着源源不断的瑞典农民前往定居。
除了移民现象带来的忧虑,1905年瑞典-挪威联合王国的解散也加剧了瑞典人的身份认同危机。挪威的独立为瑞典昔日的辉煌蒙上了一层阴影。而权力的失落不仅为统治者敲响了警钟,也引发了文艺界对传统的焦虑。当时,许多瑞典的知识分子都视“重建瑞典的文化和荣誉”为己任,拉格洛夫也是其中之一。
〇 拉格洛夫接受诺贝尔奖(图源:TCG Nordica)
1909年拉格洛夫成为首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瑞典人,这对瑞典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同年入围短名单的有名作家约瑟夫·康拉德、托马斯·哈代以及马克·吐温,而拉格洛夫以其“高贵的理想主义、丰富的想象力和平易而优美的风格”最终捧回了诺奖奖杯。颁奖词中,瑞典学院形容拉格洛夫是“瑞典忠诚的女儿”,并将她的文学成就植根于瑞典的文化传统之中:“在她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伟大瑞典母亲那最纯粹优美的特质”。
尽管颁奖词中并没有提及《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但作为在全国推广的基础教育读本,这无疑是重现瑞典文化传统的努力中最成功的范例之一。“尽可能地将瑞典最积极的一面展示出来”—— 这是拉格洛夫在撰写教材之前与委员会达成的共识。他们希望借由展示瑞典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使学生们获得精神上的滋养,培养他们对于正面国家形象的认同:
“那里耕地非常之多,而且人们建造起更大更美观的房屋。中间那一层梯级上有许许多多教堂,它们周围还有很大的村庄。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这里都比最高的那一层更加富饶和美丽。”
(地理课上,老师根据地形特点将斯莫兰省比作房子,将布莱金厄省比作房子前面的阶梯。李俍民译《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年)
〇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插图,由美国艺术家Mary Hamilton Frye(1890-1951)绘制。玛丽·弗莱是美国工艺美术运动时期的彩绘玻璃艺术家和儿童插画师
“他听他们讲到,为了建造和装备每一艘从这里驶出去的舰只,人们是如何在这个地方辛劳苦干和顽强奋斗的。他听他们讲到为了造出这些战舰,人们是如何不避艰险甘冒生命和流血的危险,不惜献出最后一枚铜板,还有那些富有天才的人物如何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和全部心血都倾注在改进和完善这些舰只的设计制造之中,而正因为如此这里才源源生产出这些军舰,因而充实了保卫祖国的国防力量。”
(尼尔斯藏在木头人的帽子里参观了瑞典东南沿海城市卡尔斯克鲁纳的军工厂。李俍民译《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年)
今天,瑞典的小学生早已不读《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了。但这个一百多年前的地理课本却超越了国界,成为长销不衰的儿童文学经典。20世纪最著名的哲学家之一卡尔·波普尔(Karl Popper)在自传中写道:“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每年至少会重读一次《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尼尔斯在鹅背上的历险还给大江健三郎留下了永久的美好回忆。他在1994年的诺贝尔颁奖典礼上回忆起自己在森林里度过的童年:“我觉得,自己也在同尼尔斯一起发出那声声呼喊,因而感受到一种被净化了的高尚情感。”
1980年,日本将《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改编成了动画作品,伴随着又一代人走过童年。
希望你们也能从尼尔斯的历险中感受到阅读之乐 :)
Zoon
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小活字新媒体编辑,捡叶子大王,织毛线能手。
参考资料
1. Background to the commission to write The Wonderful Adventures of Nils
web.archive/web/20070928060156/sna.se/Holgersson_100ar_commission.html
2. “流出与流入”:瑞典人的美国移民潮
zhuanlan.zhihu/p/85365769
3. 拉格洛夫在颁奖仪式上的致谢&1909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
nobelprize/prizes/literature/1909/lagerlof/speech/
4. 拉格洛夫日记
nytimes/1936/12/06/archives/selma-lagerlofs-diary-of-her-childhood-the-diary-of-selma-lagerlof.html?searchResultPosition=2
编辑、排版/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