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应城老八景(地名故事应城蒲骚故城)

应城老八景(地名故事应城蒲骚故城)文峰塔:亦名凌云塔、文笔峰 俗称文峰楼 位于应城市区南3公里 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 塔高34米 砖石结构 六面七层 每层以螺旋式石阶相连接 游人可循阶而上 每层均有休息平台和青石为栏的半圆拱门 塔项有铜铸的宝葫芦壮顶 塔西南向辟一门 门楣镌“青云直上”四字 塔基石砌 顶层正面有青石书刻“凌云塔” 正北向有扇形青石书刻“奎光"ニ字。文峰塔明、清多次毁于兵祸 至清同治十年(1871年)又重修建 保存至今。1986年3月应城市人民政府批文公布“文峰塔”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0年1月在此建立“文峰公园"。#孝感头条##应城#地域特色汤池温泉:位于应城市区西22公里的汤池镇 整体占地560亩 汤池温泉储量丰富 水温高达72℃-79℃ 日产量10400吨 属国内已发现的产量最大的温泉资源(目前国内经营的温泉项目中 产量最大的为4000吨。汤池温泉其水中含有益人体矿物质48种 平

应城老八景(地名故事应城蒲骚故城)(1)

应城 位于湖北省中部偏东、孝感市西南 江汉平原中部 地处鄂中丘陵与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应城境内平畴沃野 阡陌纵横 河湖相间 形成了大厚别地、四方并聚的宜居优势。应城山川形胜 南临江汉平原 北依大洪山麓 境内丘岗起伏 沃野万顷 湖泊星罗 河汉纵横 名胜迭萃 风光无限。应城市土地面积1103.38平方公里。

应城历史悠久 古为蒲骚之地。别名蒲阳 以其位于古蒲骚地之南而得名。

应城老八景(地名故事应城蒲骚故城)(2)

蒲骚之名;最早见于史籍《左传》:“莫敖纽于蒲骚之役”“楚屈瑕将盟贰、轸 郧人军于蒲骚"。据考证:蒲骚因傍于沈家湖 湖中盛产菖蒲 轻风吹拂 蒲叶骚动 发出萧萧之音 故名。《应城县志》载:“蒲骚故城 一名蒲骚垒 一名蒲骚台 在今县西北三十里崎山团古城畈(今应城田店镇。

据清雍正年间《应城县志》载:“因应邑地处要冲 乃安、荆二府咽喉 郧、襄东道门户 应置城为守 故名。”南朝宋孝武帝孝建元年(454年) 析安陆县南境置应城县 属郢州安陆郡。北朝西魏大统十六年(550年以应城为城阳那治 领应城、云梦两县。隋时废城阳郡。改应城为应阳。唐武德四年(621年)复应阳为应城 属安州 隶淮南道。

地域特色

应城老八景(地名故事应城蒲骚故城)(3)

汤池温泉:位于应城市区西22公里的汤池镇 整体占地560亩 汤池温泉储量丰富 水温高达72℃-79℃ 日产量10400吨 属国内已发现的产量最大的温泉资源(目前国内经营的温泉项目中 产量最大的为4000吨。

汤池温泉其水中含有益人体矿物质48种 平均每吨水矿物质含量35千克之多 尤以对人体最有益的氡和氢含量之多而受青睐。不仅对心血管和消化道疾病具有良好的辅助疗效 而且对镇惊安神、清热祛痰、去翳明目、解毒生肌、通脉活血等也具有一定医疗保健作用。丰富的矿物质含量、温和的水质和充沛的储量 是国内罕见的保健型温泉。

文峰塔:亦名凌云塔、文笔峰 俗称文峰楼 位于应城市区南3公里 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 塔高34米 砖石结构 六面七层 每层以螺旋式石阶相连接 游人可循阶而上 每层均有休息平台和青石为栏的半圆拱门 塔项有铜铸的宝葫芦壮顶 塔西南向辟一门 门楣镌“青云直上”四字 塔基石砌 顶层正面有青石书刻“凌云塔” 正北向有扇形青石书刻“奎光"ニ字。文峰塔明、清多次毁于兵祸 至清同治十年(1871年)又重修建 保存至今。1986年3月应城市人民政府批文公布“文峰塔”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0年1月在此建立“文峰公园"。#孝感头条##应城#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