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乾隆微服私访被剃头匠认出(尚书因为地方招待不周)

乾隆微服私访被剃头匠认出(尚书因为地方招待不周)这种摆不上台面的事情,大家心知肚明也就罢了,像“纳捐”那样闷声发大财也没人说什么。戏就坏在平日里仗势欺人惯了,没有管住家人的坏毛病。一家人本来高高兴兴出去过节,路上却因为出行时,地方上的拿不出足够的东西孝敬,嫌弃人家地方驿站招待不周,把人打了。当时他也没当回事,拍拍屁股,扬长而去。但被打的这个人却是县令的亲戚,两人又不是同一个辖区的官员,县令没忍住这口气,便把这位曾经的“刑部尚书”给告到了山东巡抚玉德那里了。清朝官员和仆人卦勒察·德明可能是当过刑部尚书中最倒霉的一个了,本来端午佳节,官员间相互来玩是一件很寻常不过的事情了,毕竟“三节(端午、中秋、春节)两寿(官员和官员夫人的生日)”送礼的传统还是德明向上一任道台“买账(记录圈内人喜好的本子)”之后,才入的圈子(送礼)。想想一个前途无量的省级官员,俸禄每年不过几十两纹银(清朝官员实行低薪政策,后来改为养廉银 工资的模式),加上火耗、专属税款、

我们都知道乾隆年间有一个大老虎“和珅”,此人颇有手段,得到乾隆宠爱后,极尽贪污之能事。但我们今天要讲的,却不是他,而是一位和珅“圈子”里的人物——卦勒察·德明

现在很多人可能对他并不熟悉,但此人曾经官至刑部尚书、兵部尚书,也算是一位颇有手段的人物。这样一位素来稳重的官员,他却在乾隆决定“禅让”的那年闹出了一件大新闻,惹得乾隆亲自出手,把这桩本来可大可小的事情,上升到官员眼见自己禅让在即,就不讲自己放在眼里,决心拿他来立威的程度

乾隆微服私访被剃头匠认出(尚书因为地方招待不周)(1)

乾隆剧照

那么,一位曾经的刑部尚书究竟摊上了怎样的事,才能惹得即将成为太上皇的乾隆如此动怒呢?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起震惊了当朝的“乾隆打虎德明案”,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德明大闹驿站案

卦勒察·德明可能是当过刑部尚书中最倒霉的一个了,本来端午佳节,官员间相互来玩是一件很寻常不过的事情了,毕竟“三节(端午、中秋、春节)两寿(官员和官员夫人的生日)”送礼的传统还是德明向上一任道台“买账(记录圈内人喜好的本子)”之后,才入的圈子(送礼)。

想想一个前途无量的省级官员,俸禄每年不过几十两纹银(清朝官员实行低薪政策,后来改为养廉银 工资的模式),加上火耗、专属税款、养廉银每年五千两,林林总总十年时间从一贫如洗到随随便便拿出二十万资产,要知道当时小康中等之家一个月开支不过4两左右的银子

往来之间为了规避“受贿”的说法,分明是钱财交易,换了个雅称“节敬”,就成了正儿八经的行当了。这里面的门道海了去了,自不必详说。

乾隆微服私访被剃头匠认出(尚书因为地方招待不周)(2)

清朝官员和仆人

这种摆不上台面的事情,大家心知肚明也就罢了,像“纳捐”那样闷声发大财也没人说什么。戏就坏在平日里仗势欺人惯了,没有管住家人的坏毛病。一家人本来高高兴兴出去过节,路上却因为出行时,地方上的拿不出足够的东西孝敬,嫌弃人家地方驿站招待不周,把人打了。当时他也没当回事,拍拍屁股,扬长而去。但被打的这个人却是县令的亲戚,两人又不是同一个辖区的官员,县令没忍住这口气,便把这位曾经的“刑部尚书”给告到了山东巡抚玉德那里了

德明听到圈子里的人,给自己报信,巡抚接手了针对自己的举报案。但他并不慌张,自己也当过山东巡抚,都是一个圈子里的人,送礼的名单上还有他的名字,怎么想也轮不到自己倒霉。巡抚也很头疼,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平时也就算了,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

但这时候是非常时期,乾隆眼看今年就要禅让了,也不知怎的,开始喜欢起探查民情,考核官员来,一有违纪,那就是杀一儆百。

巡抚头疼,县令这官职或许不大,但问题就大在乾隆雍正都三令五申若无重大事情,官员不得借用职权在驿站公开吃喝这件事情上,因为驿站开支和劳力都是从地方上征调,大家都随意使用,就会引发官民矛盾。再加之,德明的家人还把人家拖到县衙里给群殴了,这就不好压下去了。如果自己非要强行隐瞒,万一传了一点风声到皇帝耳朵里,岂不是两个人都要人头落地?咱跟他也没啥特殊关系,既然头疼,干脆扔给皇帝处理得了

乾隆微服私访被剃头匠认出(尚书因为地方招待不周)(3)

驿站图

二、乾隆之怒

玉德上承给乾隆的信,让敏感的乾隆大为震怒,朱笔一批:“可恶!岂有此理,给我查,究竟是何人给他的勇气。把他所有送过礼的名单,也给我一并送过来!”

德明的事情,本来给被打的一方和朝廷两边各交一点钱,也就可以摆平了,这也是德明有恃无恐的原由,清朝规定只要犯得罪过不大,可以交钱赎买,这就叫“议罪银”。

但乾隆却不这样想,他认为德明这是对自己的蔑视,特别是在德明花了6万多两银子打点之后,这种想法更是浓郁。以他的合法收入,不吃不喝也要十几年才能凑齐,如此轻易就能拿出来,你这笔钱究竟是从何处得来?敏锐的眼光,让乾隆意识到,这起打架案的背后一定有更大的东西,比如——送礼

经查实,德明带的礼物价值上万两银子,这样一笔大礼究竟是意欲何为?又是送给谁呢?

乾隆微服私访被剃头匠认出(尚书因为地方招待不周)(4)

衙门

玉德第一次呈给乾隆的处理结果,包括议罪银数额在内等待乾隆批阅,却丝毫不提及名单一事(他自己也可能在名单上)。乾隆很不满意,回道:“可恶!岂止如此?错了,又错了!”

此处的帝王之术很有趣,错的意思有两层,第一层指的是玉德针对案子敷衍的态度不满意,第二层意思是指玉德没有如实交出名单不满意。

乾隆便又下了两道指令,一道给地方官员,告知他们此件案子背后竟然牵连到这么多官员,你们是不是当我不存在了?第二道给爱新觉罗·绵恩,也就是定亲王,带着步军统领衙门的人,去抄家查明真相去,因为这次是皇室直系,不存在畏惧地方,案件进展很快。

玉德回了一封奏折给乾隆,对他大为奉承,开口便是:“陛下像神灵一样圣明,一切事情都逃不过您的眼睛……”

而定亲王那边查到德明也好,其他犯事人也罢,都是只往自己身上揽,怎样都不提旁人的事情。唯一一位可能知道内情的,德明的下属知县陈照,也在宣召来省府的路途中,上吊自杀了

乾隆微服私访被剃头匠认出(尚书因为地方招待不周)(5)

驿站惹起的重案

这起因为擅自利用职权驱使驿站引起的案子,就这样陷入一种尴尬地局面,乾隆在玉德等人的奉承下,也不再追问这件事。因为他知道,如果真的深究下去,自己的满朝文武还能让他放心吗……

一场风波就如它出现时的那样,我悄悄地来,又悄悄地走,不带走一片云彩。事件的最后,案件的受害者得到了一笔银子补偿,包括陈照这位自杀的县令。而下令打人和直接参与的人员,都被判处了绞刑,作为对朝臣的警告

一场轰轰烈烈地打虎运动,就此终结。

文/脑洞趣味历史

不知道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如果喜欢,欢迎点个关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将为您带来有趣的文章分享。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