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中山公园景观介绍(中山公园打开围墙正式开放)

中山公园景观介绍(中山公园打开围墙正式开放)“旧园遗韵”显风范图说:中山公园英式园门在中山公园3号门新打造的梧桐广场旁,最耀眼的明星当属“镇园之宝”——156岁的悬铃木了,它是整个华东地区树冠最大、树干最粗(5个成年人合围)、树身最高的悬铃木,是“中山公园十二景”之一的“独木傲霜”。为保护古树根系不受到市民过分“亲近”,古树周围由60厘米高的矮栅栏围合,还设置了红外线报警设备和摄像技防系统,加强提示和防护。另外,长宁区对公园原先位于古树和钟顶周边的管理用房进行搬迁,更好适应打开围墙后的景观打造。对沿线的绿化空间进行了梳理和整合,广场内钩子形特色亭廊、古树、铜顶、报廊等元素加上小方砖铺地,使梧桐广场别有一番风情。

继去年苏州河华政步道“一带十景”建成开放后,一路之隔的中山公园又成新晋网红打卡地。今天上午,中山公园万航渡路沿线围墙拆除正式开放。156岁的华东“悬老大”、铜顶、英式园门、露天音乐台……这些原本“深藏不露”的公园著名景观惊艳亮相。

“独木傲霜”护妥帖

这次的中山公园整体开放及品质提升工程共分三个节点:西段(中山公园3号门)、中段(中山公园3号门至2号门)和东段(中山公园2号门)。

中山公园景观介绍(中山公园打开围墙正式开放)(1)

图说:“中山公园十二景”之一的“独木傲霜” 新民晚报记者 刘歆/摄(下同)

在中山公园3号门新打造的梧桐广场旁,最耀眼的明星当属“镇园之宝”——156岁的悬铃木了,它是整个华东地区树冠最大、树干最粗(5个成年人合围)、树身最高的悬铃木,是“中山公园十二景”之一的“独木傲霜”。

为保护古树根系不受到市民过分“亲近”,古树周围由60厘米高的矮栅栏围合,还设置了红外线报警设备和摄像技防系统,加强提示和防护。

另外,长宁区对公园原先位于古树和钟顶周边的管理用房进行搬迁,更好适应打开围墙后的景观打造。对沿线的绿化空间进行了梳理和整合,广场内钩子形特色亭廊、古树、铜顶、报廊等元素加上小方砖铺地,使梧桐广场别有一番风情。

中山公园景观介绍(中山公园打开围墙正式开放)(2)

图说:中山公园英式园门

“旧园遗韵”显风范

“旧园遗韵”也是著名的“中山公园十二景”之一。此前,该处作为公园的2号门,更多承担了游客出入、安保岗亭的功能。

中山公园原来是英商霍格的私家“兆丰花园”,1914年花园改建为公园时,园门即设在2号门现址。此次打造进一步凸显了2号门的历史景观地位,取消了门口的非机动车停车,空间更加宽敞整洁,加上绿化景观呼应,百年名迹的风范得到彰显,进一步唤起了人们对百年公园的记忆和敬畏。

在2号门不远处,是1924年建成的中山公园音乐台,形状犹如半圆喇叭形。随着围墙拆除公园打开后,音乐台的位置更加醒目,也方便了市民前往游玩。此次改造中,对音乐台增设了地面衔接音乐台之间的台阶,市民不用再攀爬就可以轻松到达音乐台享受舞台乐趣。同时提升了夜间景观灯光效果,增加照明度的同时,也烘托了夜游公园的氛围。

“林荫大道”更宽敞

中山公园和华政校园中间的万航渡路是一条百年马路。原先道路狭窄,供行人走的步道非常局促,还会出现机动车、非机动车混行现象。本次改造将中山公园沿万航渡路的城市界面全面打开,将万航渡路人行道移至公园内,将原人行道改造成非机动车道,同时将机动车道拓宽,进一步提升了交通畅达的便捷度。

中山公园景观介绍(中山公园打开围墙正式开放)(3)

图说:灯光勾勒出便民步道的曲线轮廓

今后,行人通过此路段,直接在树荫茂密的公园中穿行,增添了“公园城市”的体验感。万航渡路市政道路作为公园的一部分,以后将按照市政道路标准进行管理养护。同时,将中山公园北部的慢行步道和万航渡路的慢行空间进行整合衔接,从而勾连起贯通中山公园、苏州河的慢行系统,着力打造无隔阂的慢行空间网络。今后市民从中山公园不仅可以东西横向畅行,体验苏河贯通的城市轴线休闲空间,还可以南北纵向穿越,感受愚园路、武夷路等美丽街区的别样魅力。

中山公园景观介绍(中山公园打开围墙正式开放)(4)

图说:20路公交车站保留下来,并进行了形象提升

“六个百年”相融合

方案设计中,经过征求周边市民意见,市民对2号门旁的20路公交车站保留意愿强烈。对此,此次改造中兼顾了20路公交站点的设置和公交电缆的限制、公交管理用房的需求,对原站点移位,新建了20路站煤精亭及英伦风格的公交车候车亭,对车站周边绿化梳理提升,新建景观点种子池,不论是候车、下车都有宜人的景观可观可赏,打造了“花园车站”的创意效果,营造“百年公交”融入“百年公园”的美好意境。

“百年校园”与“百年公园”融合开放,“百年古树”与“百年建筑”交互掩映,“百年道路”与“百年公交”穿行其间。长宁区绿化市容局副局长王晔菲表示:“所有的提升工作都是围绕‘共享开放融合’六个字去做的,我们要把‘公园城市’的底色展现在人民群众面前,把最好的资源给人民。”

新民晚报记者 屠瑜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