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人工养殖的泥鳅有哪些品种(有水源的地方就有它)

人工养殖的泥鳅有哪些品种(有水源的地方就有它)当水温在5℃以下,或夏天35℃以上,以及天旱少水时,它都会潜入泥层中进行“休眠”,只要土壤中稍有湿气能湿润皮肤时,就能够维持生命。生长适宜水温为15~30℃,最适生长温度为25~27℃。2.生活环境:泥鳅属底层鱼类,多栖息于静水及水体有软泥的底层,泥鳅除用鳃和皮肤呼吸外,还能进行肠呼吸,这是它特有的生理现象。其肠壁薄而血管丰富,能进行气体交换,当水中缺氧时,它浮游水面,吸进空气,在肠管内吸收氧气,然后再从肛门排出废气。注意:除特殊原因外,一般不到水体的上、中层活动。

在农村各淡水水域,如湖泊、池塘、河溪、水沟、稻田等处都有泥鳅。泥鳅的生命力很强、繁殖快、饵料杂,是一种最易饲养又可获得高产的鱼类。

人工养殖的泥鳅有哪些品种(有水源的地方就有它)(1)

泥鳅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是一种高蛋白质、低脂肪的高档水产品,还含有脂肪、核黄素、磷、铁等营养成份被称为水中人参,在国内外市场深受欢迎。

泥鳅药用价值很高,泥鳅其肉或全体均可入药,药材名泥鳅。其皮肤分泌的黏液也可供药用,药材名泥鳅滑液。泥鳅具有补中益气、壮阳利尿等功效, 是外贸出口的主要水产品之一。它已成为庭院养殖、坑塘等小水面养殖的主要品种。

一、生物特性

1.形态特征:泥鳅体较长,前段稍圆,后段侧扁。眼小,口下位,唇发达,口须5对。

鳞小埋于皮下,胸鳍、尾鳍圆形,基部有一圆形黑点。体灰黑,并杂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色斑点,体色一般因其生活环境不同而有所差别。腹部颜色较浅,体表粘液丰富。

2.生活环境:泥鳅属底层鱼类,多栖息于静水及水体有软泥的底层,泥鳅除用鳃和皮肤呼吸外,还能进行肠呼吸,这是它特有的生理现象。

其肠壁薄而血管丰富,能进行气体交换,当水中缺氧时,它浮游水面,吸进空气,在肠管内吸收氧气,然后再从肛门排出废气。

注意:除特殊原因外,一般不到水体的上、中层活动。

生长适宜水温为15~30℃,最适生长温度为25~27℃。

当水温在5℃以下,或夏天35℃以上,以及天旱少水时,它都会潜入泥层中进行“休眠”,只要土壤中稍有湿气能湿润皮肤时,就能够维持生命。

人工养殖的泥鳅有哪些品种(有水源的地方就有它)(2)

3.食性:泥鳅为杂食性,在幼苗阶段,体长在5厘米以下时,主要摄食枝角类浮游动物。

体长5―8厘米时,转变为杂食,除甲壳类、昆虫幼体、丝蚯蚓等底栖动物外,还摄食藻类、高等植物和有机残渣、碎屑等。

体长长到8厘米以上时,则以摄食植物性饵料为主,如硅藻和高等植物的根茎叶及种子。

注意:泥鳅特别贪食,在天然水体中多在夜晚摄食,产卵期和生长旺季,也在白天摄食。

当水温在25~27℃时,食欲最旺,生长迅速,水温超过30℃或低于15℃时,食欲减退,生长缓慢。

二、人工养殖

1、池塘建设。选择避风向阳、引水方便、弱碱性底质,无农药污染的地方建池,面积一般为1~5亩为宜,池深0.7m~1.0m,池塘可建成水泥池,也可以是土池。

土池池壁需用三合土捶紧,池底应夯实,做到坚固耐用、无漏洞,池底铺入20cm~30cm的肥泥。

注意:进出水口用铁丝网拦住,池底向排水口倾斜,以便排水和捕捞。

人工养殖的泥鳅有哪些品种(有水源的地方就有它)(3)

2、培水与放种。池塘放苗前,可用生石灰每平方米20~30公斤,带水消塘消毒。

池水保持30~50cm,并施入猪、鸡粪等有机肥培育水质,用量为每亩200公斤~300公斤。

建议:待药性消失(10天后)池水转肥变绿,透明度在15~20cm后即可投放鳅种,规格为5~7cm的鳅种放养密度为每亩5万尾~7万尾,有水流条件的地方可适当增加。

3、饲养管理。在培肥水质,提供天然饵料的基础上,需投喂粗蛋白含量在36%左右的人工配合饲料。

一般每天上、下午各喂一次,日投饲量为泥鳅体重的5%~10%。投饲应视水质、天气、摄食情况灵活掌握。

注意:泥鳅在水温15℃以上时食欲逐渐增加,20~30℃是摄食的适温范围,25℃~27℃食欲特别旺盛,超过30℃或低于15℃以及雷雨天可不投喂。

建议:根据水质肥度进行合理施肥,池水透明度应在15cm~20cm,水色以黄绿色为好。

当水温达30℃时要经常更换池水,并增加深度;

当发现泥鳅常游到水面浮头(吞气)时,表明水中缺氧,应停止施肥,注入新水。

冬季要增加池水深度,并可在池角施入发酵的牛粪、猪粪等厩肥,以提高水温,确保泥鳅安全越冬。

人工养殖的泥鳅有哪些品种(有水源的地方就有它)(4)

三、病害防治

泥鳅养殖过程中,要注意做好病害防治工作,常见的病害有赤鳍病、水霉病、气泡病、曲骨病、车轮虫病、舌杯虫病等。主要防治方法如下:

1、微生物引起的疾病防治

赤鳍病:此病对泥鳅危害大、发病率高,由杆菌引起。

症状为,先是鱼鳍或体表部分表皮剥落,呈灰白色,肌肉开始腐烂,肛门部位发红,继而在这些部位出现血斑,并逐渐变为深红色,严重时出现鳍条脱落,不摄食,直至死亡。主要流行于夏季。

防治方法:应避免鱼体受伤,苗种放养前应用4%的食盐水浴洗消毒;发病时,可在饲料中拌入氯霉素投喂。

人工养殖的泥鳅有哪些品种(有水源的地方就有它)(5)

水霉病:鳅卵防治用每立方水放食盐400克加小苏打400克的溶液洗浴1小时。病鳅可用3%的食盐溶液浸洗5―10分钟。

打印病:病灶一般呈椭圆形,圆形,浮肿有红斑。患处主要在尾柄基部。流行于7~8月份。治疗可用1克/立方的漂白粉或2~4克/立方的五倍子进行全池泼洒。

2、寄生虫引起的病害防治

车轮虫病:寄生于鳃部和体表。患病后摄食量减少,离群独游,严重时虫体密布,如不及时治疗,会引起死亡,流行于5~8月份。预防措施是用生石灰清塘;

治疗方法:按池水每立方用晶体敌百虫0.7克全池泼洒。

舌杯虫病:寄生于泥鳅的皮肤或鳃上,平时摄取周围水中的食物作营养,对泥鳅没有多大影响。但若大量寄生在鳅苗上,会造成呼吸困难,严重时导致鳅苗死亡。一年四季都可发病,以5~8月份较为普遍。

预防:主要是应在鳅种放养前用8 克/立方水硫酸铜溶液浸洗15~20分钟,发病后治疗则用0.7克/立方水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合剂全池泼洒。

四、捕捞方法

1 、冲水捕捞法:在靠近进水口的地方铺上一条特制的鱼网,鱼网的长度可依进水口的大小而定,预先将网设置好,再放微流水刺激,泥鳅就会逐渐聚集到进水口附近,观察到有一定数量时,迅速将网提起,此法捕获效果较好。

2、食饵诱捕法:把炒香的小麦粉放在一种特制的竹笼内,将竹笼沿池塘四周放置,引诱泥鳅入笼。此法一般在晚上进行,水温在25~28℃时诱捕效果最佳。

人工养殖的泥鳅有哪些品种(有水源的地方就有它)(6)

写在最后:网上有很多骗子,打着养殖泥鳅的幌子,对农民进行骗钱,因此我们必须要擦亮眼睛,只要我们不贪小便宜,就不会上当。技术本没有什么错,就怕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

以上就是全部内容,我是@乡野耕种稻花香 ,一位80后农民。专注分享农业种植,养殖技术,喜欢的请关注,点赞,转发,评论,谢谢。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