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的古迹之乡大马士革(叙利亚天国里的城市)
叙利亚的古迹之乡大马士革(叙利亚天国里的城市)尽管伊斯兰教影响巨大,但更为早期的罗马和拜占庭所留下的文明也浸透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罗马人对老城区所做的城市规划产生了持久的效果,纵贯古城东西的“直街”在当时就是全城的主街,罗马时期还遗留下一些建筑,保存至今。人们在倭马亚清真寺附近或是散步、或是静坐,夜幕下的清真寺更显柔和与肃穆。大马士革古城始建于公元前3世纪,有“天国里的城市”之美誉,全城依山傍水,且与平原相接,因处在东西方的交界处而成为当时很重要的文化和商业贸易中心。大马士革古城是亚洲、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且一直有人居住的城市之一。大马士革分新城和旧城两部分,以拜拉达河为界。1950年,对其市郊的Tell Ramad的发掘证实,早在公元前10000年到公元前8000年的时候,这里就已有人居住。然而,直到阿拉米人的到来,它才被作为一个重要的城市记录在册。阿拉米人建立了大马士革的供水系统,他们开凿运河地下水道以最大程度地利用巴拉达河的水资
西亚
15
大马士革古城
Ancient City of Damascus
大马士革古城始建于公元前3世纪,有“天国里的城市”之美誉,全城依山傍水,且与平原相接,因处在东西方的交界处而成为当时很重要的文化和商业贸易中心。
大马士革古城是亚洲、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且一直有人居住的城市之一。大马士革分新城和旧城两部分,以拜拉达河为界。1950年,对其市郊的Tell Ramad的发掘证实,早在公元前10000年到公元前8000年的时候,这里就已有人居住。然而,直到阿拉米人的到来,它才被作为一个重要的城市记录在册。阿拉米人建立了大马士革的供水系统,他们开凿运河地下水道以最大程度地利用巴拉达河的水资源。这套供水网络系统至今仍是这里的基本设施。
中世纪时,大马士革已然成为繁荣的手工业中心,有专门从事特定的手工制品的行当。从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国一直到奥斯曼帝国时代,历经各朝各代的演变和淬炼,这座古老的城市一直在向世人展示着不同文明时期的灿烂与辉煌。尤其是在大马士革成为阿拉伯帝国倭马亚王朝的首都之时,这座城市的名望达到巅峰。
人们在倭马亚清真寺附近或是散步、或是静坐,夜幕下的清真寺更显柔和与肃穆。
尽管伊斯兰教影响巨大,但更为早期的罗马和拜占庭所留下的文明也浸透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罗马人对老城区所做的城市规划产生了持久的效果,纵贯古城东西的“直街”在当时就是全城的主街,罗马时期还遗留下一些建筑,保存至今。
作为曾经倭马亚王朝的首都,除了倭马亚大清真寺、罗马时期的庙宇以及一些教堂,并未再留下太多的遗迹。倭马亚清真寺最初是罗马帝国时期的朱庇特神殿,后来改为圣约翰大教堂。705年,倭马亚王朝的哈里发将其改为清真寺。
大马士革到21世纪还保留着成千上万的老房子,它们不仅是城市的建筑宝藏,也成了大马士革的特殊景观之一。
巴尔米拉古城遗址
Site of Palmyra
巴尔米拉在大马士革的东北方向约215公里处,是叙利亚中部一座重要的古代城市。它是商队穿越叙利亚沙漠时必经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中转站和商业中心,所以也有着“沙漠中的绿洲”的美誉。巴尔米拉的贸易远到埃及、罗马、印度等地,其财富主要源于商队的课税和当地商站,税收相当可观。
曾经高度繁荣的巴尔米拉古城,如今只留下残存的石柱,依稀可辨往日辉煌。
巴尔米拉是这座城市的希腊语名字。在现代希伯来语中,它叫作“塔德莫”,意为棕榈树。最早是在公元2000年前马利(Mari)的文献中被提到(马利是附近另一座连接美索不达米亚和北叙利亚的贸易城市)。
居于东西商路通道上的巴尔米拉,曾是古丝绸之路上文化底蕴最为深厚、最繁荣的一座绿洲城市。作为连接波斯、中国和印度的重要商业城市,它的地位举足轻重。地处多种文化的交汇处,巴尔米拉的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在艺术和建筑方面既有希腊和罗马式的恢宏大气,又兼具了当地传统和波斯文化的华美与神秘。
但自公元212年起,由于萨珊王朝控制了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河口,巴尔米拉的贸易开始逐渐衰落。到了拜占庭时期,城市大部分地方都被遗弃,之后的一场地震又让它完全被摧毁。
屹立不倒的遗址,依旧吸引着大量游人。
透过这片道路网保存很好的遗址,可以看到东西方交融的艺术智慧和古人对神灵的崇敬。著名的巴尔米拉的大街遗址长约1100米,是一条宽阔的青石大道,两侧立满廊柱,为整座城市的中轴线。与石道并行的是横贯城市上空的天廊水道。这里有芝诺比阿(Zenobia)女王统治时期宏伟的遗迹,柱廊、神殿、墓穴,令人瞠目。还有太阳城大殿、石刻凯旋门、罗马剧场、王宫、浴场、雕像以及最具代表性的贝尔神庙,虽然有的已残破,但依旧掩盖不了它们的雄伟绮丽。这一切都在提醒着人们,这里曾经拥有高度繁荣的历史文化。至今,在城市外墙还保存着青石水槽和一些巨大的陵墓。
跨过漫漫黄沙,巴尔米拉遗迹不仅仅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残留的石块和圆柱,而是作为人类古老的家园,向世人昭示着昔日辉煌和高度繁荣的历史文化。如今还屹立于沙漠腹地的遗址,依旧吸引着大量世界各地的游人到此凭吊,每一块历经万千年而留存下的珍贵遗迹,仿佛都在诉说着这个古老文明的兴衰。
现在虽只留下残缺不全的遗址,但从中仍可看出巴尔米拉古城曾经的宏伟气势。
本文节选自《文明》2017《“一带一路”上的文明记忆》珍藏版
全球首次 视觉展示
2017《“一带一路”上的文明记忆》珍藏版
444页全彩高端印制
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办前夕,《文明》杂志全球首发《“一带一路”上的文明记忆》珍藏版,全方位、多视角展现“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精彩纷呈的世界遗产与文化。
《“一 带一路”上的文明记忆》珍藏版精心选取“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具有代表性的世界遗产与文化,采用国际化的传播方式和设计理念,通过约10万精炼文字和 近400张充满视觉冲击力的图片,全球首次用视觉方式整体呈现这些国家的世界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历史景观。
扫描封面右下方二维码,关注《文明》杂志公众号:WENMINGZAZHI,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版权声明:《文明》杂志所使用的文章和图片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敬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版权作品,未经《文明》杂志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客服邮箱:ylrnewlife2020@163.com 电话:010-67135553/67112221;13146832364/15611146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