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安徽光伏装机量(合肥累计光伏装机2.2GW)

安徽光伏装机量(合肥累计光伏装机2.2GW)以应用促发展强化产业支撑技术强、品质优,产品自然受青睐。去年合肥市光伏产品出口达71.8亿元,遍及东南亚、中东、欧洲、南美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增速超40%。对产品性能的追求、对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对生产工艺持续不断的改进,一直是产业实现快速发展的源动力。在通威太阳能合肥基地,二期2.3GW高效晶体硅太阳能电池项目已经建成投产。作为全行业领先的全智能无人生产线,这座智能工厂车间共设置16条全封闭的智能制造高效太阳能电池片自动化生产线,运行着16台IGV智能小车,一天可生产超过200万片的电池片。作为合肥市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光伏产业经历了转型发展,从低端量的扩张向高端质的追求迈进。“我市鼓励光伏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目前全市光伏企业研发人员超2500人,部分光伏企业已积极布局PERC技术、N型单晶等领域。”市经信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

久违的太阳露出笑脸,在棠溪人家小区,不少住户屋顶的光伏电站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以应用为抓手引领带动产业前进,合肥“借光发展”战略笃定,成绩斐然。截至2018年底,全市光伏电站累计并网超1.8万个,装机容量2.2GW,规模居全国省会城市之首。

高质量发展让产业充满活力

去年5月,在淮南市潘集,一座大型浮动式光伏太阳能电站并网发电。这座全球最大的漂浮式太阳能电站,使用的单晶双玻290W组件,全部来自合肥晶澳太阳能。

经常有代表团从国内乃至世界各地前来考察这座太阳能电站的设计细节。与普通产品相比,单晶290W组件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性,在高湿、盐碱环境中依然能保持优秀的发电性能。

对产品性能的追求、对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对生产工艺持续不断的改进,一直是产业实现快速发展的源动力。

在通威太阳能合肥基地,二期2.3GW高效晶体硅太阳能电池项目已经建成投产。作为全行业领先的全智能无人生产线,这座智能工厂车间共设置16条全封闭的智能制造高效太阳能电池片自动化生产线,运行着16台IGV智能小车,一天可生产超过200万片的电池片。

作为合肥市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光伏产业经历了转型发展,从低端量的扩张向高端质的追求迈进。“我市鼓励光伏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目前全市光伏企业研发人员超2500人,部分光伏企业已积极布局PERC技术、N型单晶等领域。”市经信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

技术强、品质优,产品自然受青睐。去年合肥市光伏产品出口达71.8亿元,遍及东南亚、中东、欧洲、南美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增速超40%。

以应用促发展强化产业支撑

从技术到市场的断层,被称为“死亡之谷”,说明培育壮大市场的重要性。但合肥光伏产业,从一开始就是以应用促发展的典型。

2013年,合肥市在肥东县长临河镇罗家疃村选择了5户家庭先行试点“光伏下乡”扶贫。当年,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农委合肥市光伏下乡扶贫工程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在全市广大农村开展光伏下乡扶贫工程试点工作,此举在国内开了先河。

此后,合肥市又不断鼓励家庭、企事业单位、公共机构等具备条件的单位自发建设光伏电站,实施分布式屋顶、光伏建筑一体化、渔光互补、林光互补等工程,光伏应用模式不断创新,应用领域不断拓展。

去年,合肥市公共机构光伏应用试点正式拉开大幕,9所学校和4家党政机关单位试点建设光伏电站,成为光伏应用的又一有益探索。

注重精准施策引领产业发展

政策是“风向标”。在合肥市光伏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政策一直扮演着“及时雨”、“推动者”或“引导者”角色。

早在2013年6月,市政府就出台了《关于加快光伏推广应用促进光伏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让合肥在全国率先进入光伏“度电补贴”时代;一年之后,《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快光伏推广应用的补充通知》出台,大力支持家庭光伏电站的发展。

去年,合肥市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光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旨在推动光伏产业向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精品制造、服务型制造转变。提出到2020年,形成一批具有创新活力和竞争优势的光伏企业,产业整体实力和并网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建成世界一流光伏制造基地和创新应用桥头堡,打造中国“光伏第一城”,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提供有力的产业支撑。

与以往政策相比,此次出台的政策不仅在应用端着力,更偏重于对产业的支持。“两条腿”走路的发展路径更加清晰,高质量发展要求更加明确,有利于引导产业向更加健康、更加高效的方向发展。

安徽光伏装机量(合肥累计光伏装机2.2GW)(1)

更多光伏行业资讯请访问https://www.solarbe.com/查看

合肥日报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