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关于客家话的起源学术界尚无定论(地方志方言卷里的客家起源探究)

关于客家话的起源学术界尚无定论(地方志方言卷里的客家起源探究)南宋王象之所写的《舆地纪胜》一书,其中引用的《图经》已经失传,上面记载梅州“郡土旷民惰,而业农者鲜”。大埔林达泉太仆寺大人写的《客说》中讲述,“客家多中原衣冠的后代,或是因为在汉末的时候躲避战乱;或是随东晋、南宋渡江而来的。那些土地肥沃的地方已经先被土著占据。所以客家所居住的地方大部分都是贫瘠的。客家的语音多合中原音韵,用词语句都有来源典故可以考据。”嘉应州以及所属兴宁、长乐(现五华)、平远、镇平(现蕉岭)四县,潮州府的大埔和丰顺两县,惠州府所属的永安(现紫金)、龙川、河源、连平(州)、长宁(现新丰)、和平、归善(现惠城)、博罗一州七县,这一片区域的土音虽然各有差异,但是大致一样,可以互通交流。广州的人称呼以上各州县人为“客家”,以他们所说的土音为“客话”。因为以上各州县的人都是由其他州县迁移而来的,分布在大江以南的各个省份,其中以两广地区最多。土著都以“客”称呼他们,说他们说的话是“客话

光绪版嘉应州志方言卷精彩的最后部分

前几篇探讨了州志方言卷里的客家话发音和客家谚语,内容通俗易懂,大家还发表了很多增加内容的评论。非常感谢各位的指教和鼓励。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光绪版《嘉应州志》中的客家方言 嘉应州志里的客家方言,方言中蕴藏着独特的民俗 客家方言里的有趣谚语,州志方言里的另类展现

这篇是关于方言卷的最后总结部分,我一早就计划好要写,工作忙,遇上咳嗽风寒,心一松,手就懒了。拖了好几天,抱歉抱歉!

原文我就不抄录下来了。直接按照我自己的理解翻译给大家看吧。

关于客家话的起源学术界尚无定论(地方志方言卷里的客家起源探究)(1)

嘉应州以及所属兴宁、长乐(现五华)、平远、镇平(现蕉岭)四县,潮州府的大埔和丰顺两县,惠州府所属的永安(现紫金)、龙川、河源、连平(州)、长宁(现新丰)、和平、归善(现惠城)、博罗一州七县,这一片区域的土音虽然各有差异,但是大致一样,可以互通交流。

广州的人称呼以上各州县人为“客家”,以他们所说的土音为“客话”。

因为以上各州县的人都是由其他州县迁移而来的,分布在大江以南的各个省份,其中以两广地区最多。土著都以“客”称呼他们,说他们说的话是“客话”。

大埔林达泉太仆寺大人写的《客说》中讲述,“客家多中原衣冠的后代,或是因为在汉末的时候躲避战乱;或是随东晋、南宋渡江而来的。那些土地肥沃的地方已经先被土著占据。所以客家所居住的地方大部分都是贫瘠的。客家的语音多合中原音韵,用词语句都有来源典故可以考据。”

南宋王象之所写的《舆地纪胜》一书,其中引用的《图经》已经失传,上面记载梅州“郡土旷民惰,而业农者鲜”。

今天看来梅州实际是“山多田少,人不易得田,故多行贾于四方”。

实际情况和《图经》上记载是相反的,哪里会有“不患无田”的情况。但是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南宋以前,土著的人口比汀赣客籍侨寓的人口少。

《太平寰宇记》中记载:梅州有主籍(即土著籍)1201户,客籍367户。

《元丰九域志》中记载:梅州有主籍5824户,客籍6548户。

从宋初到元丰年间,不到百年时间,梅州户口增加数倍。这其中主籍户数还有十分之一二是虚浮。

据《宋史》记载,江西虔州(现赣州)南边和广东接壤,东边和福建汀州接壤。,虔州不产盐,也不喜欢汀州来的盐。虔州老百姓多到广东偷贩私盐以获利。每年秋冬农闲的时候,数十上百人集结,手持兵器,身穿铠甲,大张旗鼓地在虔、汀、漳、循、梅、惠、广八州间地区流窜。抢人钱粮,掠夺妇女,与巡捕吏卒格斗。有杀伤官吏的,就乘势起为盗匪,占据险阻要道,抗拒官府的抓捕。有时遇到赦免就招抚为官军。

关于客家话的起源学术界尚无定论(地方志方言卷里的客家起源探究)(2)

因为这个原因,户口日渐凋耗就很自然。所以《图经》才会说“土旷人不患无田”。

《元史》地理志记载,梅州户口只有2478户,人丁14865口。主客已经不分。比较《九域志》记载的主客合计12000余户者,所存已经不到十分之二啦。所以现在的土著多来自元末明初。

我们日常接触的人,询问他们的祖先来自何方。大多数的回答都是汀州宁化县,也有部分是由赣州来的。他们的言语口音与汀、赣两州接近。

询问他们的迁来后的源流辈分数,大多数是在二十多辈之间。

父老相传“未有梅州,先有杨古卜”。

杨姓和卜姓的情况不知道。询问姓古的人,一般在三十多辈至四十辈之间。

据《舆地纪胜》记载,“古成之,河源人”。但是梅州人物里记载,“古成之,端拱改元成进士。今之古姓皆其裔孙”。

难道是古成之先在河源,后面又迁徙到梅州?

开宝四年,宋军平定岭南。以南汉敬州的名字,犯了宋朝翼祖的名讳,改敬州为梅州。所以不应该说“未有梅州,先有古姓”。如果按这个说法,古姓先祖世居梅州的时间最早要推到五代时期的南汉。

但是唐朝以前的土籍都没有记录。现在所谓“土著”多是由汀、赣州迁徙过来,口音相近。

土客籍的说法,怀疑是来自宋初户口册登记的原因。

《寰宇记》《九域志》所记载的户口都分主客籍。

而唐朝元和年间《郡县志》记载的开元年间、元和年间的户数没有主客籍之分。之后屡经战乱洗劫,主籍越来越少,客籍越来越多。到了元代初,大体上已经都是客籍。

《元史》记载也不分主客。怀疑那时客家的名称已经固定,没有主客籍之分了。但是不知道那时所谓的“主籍”,他们的口音与客籍的口音有什么差异。现在已经普遍都是客家话了。人们也都自认是“客家人”,无所谓“主客籍”之分了。

嘉应州志中的方言,指的就是客家话。

地方志作者仲和的老师,番禺陈京卿曾经说过,“嘉应之话多隋唐以前古音”。与林太仆所说的,“合中原之音韵”。有异口同声之妙。

通过编写州志方言卷,证明客家话以古音为主,与古语流传的古义现吻合,一一佐证。

以前郑康成说过,汉朝取代秦朝后,因为秦朝焚书,所以儒者以口传授学业。教授和学习的人不是使用相同地方口音的人。人们各自使用相同的口音,不同的文字;或是相同的文字,不同的口音交流。因此,可以推论经典书籍里面也蕴含地方口音。

何休注释《公羊春秋》,很多地方使用齐国的口音。

高诱注释《淮南子》,也有很详细的使用楚国的发音。

而其他经典古籍里面使用地方发音的有:齐国人读“殷”为“衣”;读“裂”为“恤”;读“萌”为“蒙”;读“得来”为“登来”。

秦国人读“枕”为“挑”;读“摇”为“犹”。

周地人读“颛”为“申”。

楚国人读“陈”为“陵”。

齐鲁人读“居”为“姬”。

陈宋人读“桓”为“和”。

周秦人读“至”为“宾”........

以上都出现在《易》、《周书》、《礼记》、《春秋》中。

《诗经》里的十五国风都是反映劳作,爱恋之类题材的内容,更不可能不带地方口音。

所以古时作者以口音写书注释经典,现在的人考据地方口音也同样可以借助典籍。其中相同者达到十分之八、九。

以上证据就足可以证明,客家为中原衣冠的后人,客家话是中原古音韵。

林太仆的说法没有错。

我老师所说的“多隋唐以前之古音”,也有很多实证可查。除了以上所述的各个部分之外,还要特别提到的是:“庚耕清部”中的字与“真谆臻部”中的字发音相近。

人们考据古音,认为这两部其实是不相同的。但是今天客家话读“贞”为“真”、读“成”为“臣”、读“清”为“亲”,读“苹”为“蘋”

然后后面就是各种文献中的发音考证,我就不再往下续引。

综上所述,光绪版嘉应州志方言卷中,考据出的结论是,客家说法起源于宋朝,最后定型在宋末元初,现在的客家人的祖先也基本上是宋末到明初由江西赣州或是福建汀州地区迁徙而来的,连口音都是相近的。目前客家人主要分布在梅州和惠州、河源一带。

关于客家话的起源学术界尚无定论(地方志方言卷里的客家起源探究)(3)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