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古村落苫山村(东阿县实施苫山古村落民俗旅游规划)
聊城古村落苫山村(东阿县实施苫山古村落民俗旅游规划)例如苫羊碧塘中的水,它是居民洗涤之源,生活之链,既能增强人们的秩序观念、群体意识,同时又起了审美意义上的以空间换时间、集小景为大景的作用。 还有,苫山古村落民居置于山水环境之中,散发着迷人的田园风光。苫山古村落的水,主要是作为一种自然环境和实用精神进入居住文化。 地处东阿县境内西南方向的苫山村,至今仍保持着很多比较完整的历史风貌和传统文化遗迹。 苫山古村落的形成真实地记录了当时运河文化、宗族文化以及山水文化,其历史遗存、乡土文化、自然和人文景观,堪称我国鲁西山村建筑史和乡村社会文化的典范,具有极高的开发价值。 “运河文化”即代表了元明清时期的鲁西文化,它的文化成果是丰硕的,例如运河沿线的城镇文化、商业文化、人文文化等等。元代以来,京杭大运河纵贯东阿县西境,苫山与苫山村西距运河只十余里,然这方土地上出现为数颇多的诗人、学者与世家望族,这既是运河文化浸润的结果,也是运河文化的局部体现。
“修复苫山村石佛寺工程已经启动,目前工程正在招标过程中,今年还准备修缮村里的古民居。”5月25日,东阿文广新局局长王宪民对聊城晚报记者说。
苫山村位于东阿县刘集镇境内,村内目前仍留有十余处明清及民国期间的建筑。东阿县曾做过《苫山古村落民俗旅游规划》,详细地介绍了苫山古村落开发价值、规划总体思路以及旅游资源开发的内容等信息。
价值:
鲁西建筑史和乡村社会文化典范
地处东阿县境内西南方向的苫山村,至今仍保持着很多比较完整的历史风貌和传统文化遗迹。
苫山古村落的形成真实地记录了当时运河文化、宗族文化以及山水文化,其历史遗存、乡土文化、自然和人文景观,堪称我国鲁西山村建筑史和乡村社会文化的典范,具有极高的开发价值。
“运河文化”即代表了元明清时期的鲁西文化,它的文化成果是丰硕的,例如运河沿线的城镇文化、商业文化、人文文化等等。元代以来,京杭大运河纵贯东阿县西境,苫山与苫山村西距运河只十余里,然这方土地上出现为数颇多的诗人、学者与世家望族,这既是运河文化浸润的结果,也是运河文化的局部体现。
还有,苫山古村落民居置于山水环境之中,散发着迷人的田园风光。苫山古村落的水,主要是作为一种自然环境和实用精神进入居住文化。
例如苫羊碧塘中的水,它是居民洗涤之源,生活之链,既能增强人们的秩序观念、群体意识,同时又起了审美意义上的以空间换时间、集小景为大景的作用。
从苫山古村落民居的文化价值体现来看,形成了以山水为纽带的自然文脉。苫山乡绅文士刘约、刘谷、刘隅、刘淑人、李濠等人的诗篇文章与苫山古村落民居山水相关的趣闻轶事等,都反映了与山、水有关的文化,表达了独特的苫山古村落民居中对山水自然环境的关注,表达了苫山古村落居民寄情山水、耕读传家的审美情怀和生命心迹在现实生活中的物化与坦露,这些可谓当今世界不可或缺的精神资源和艺术文化价值。
另外,宗族社会的代表建筑是宗祠,而宗族文化的核心表现是宗祠建筑文化。苫山古村落许多村内设有大小不等的宗祠若干,其中最重要的一座为大宗祠当属刘氏祠堂,这里供奉着苫山古村落祖先,按时祭祀,因此对宗族或房派有了神圣的意义。于是,它便常常用作宗族的聚会厅、议事厅、礼堂和法庭。对宗族有重大意义的物品,如祭器、祖宗像、执照、族谱等,也保存在宗祠里,这些生动地展示了宗祠建筑文化。
苫山古村落规划总体思路是,将苫山村建成集古村落观光、文化研究、民俗体验、休闲度假、农事体验一体的古村落景区。
民居:
古民居纳入民俗文化旅游区规划
明清,苫山有“九十九座楼”之称,言其楼房建设之多。现在全村尚保留近十座,其中前苫山中街西头路南一胡同保留较为完整。楼房石基由青石加工而成,墙体内外用青砖砌外皮,内留空间用碎砖石填充,存有空隙以保温防暑。上等木材做梁、檩条、椽子,青砖压顶,上压草泥保温,房顶略成拱形,用青砖封顶以防风雪。顶层一角建有小阁楼,靠墙角留有上下通口,用活木板复盖,连接下面楼梯。顶层围墙高1米许,留有垛口,为防护宅院做了望和射击之用。其中,官至兵部武选司郎中的进士李学诗(1530-1580)之故居就在其列。这些古民居建筑风格具有“乡村士大夫”风范和文人风雅,堪称中国北方村落建筑的典范。
把苫山古民居的开发利用纳入民俗文化旅游区的发展规划,加紧出台有关政策,要设立古民居开发利用的财政专项资金,学习借鉴丽江古城的做法,对纳入规划的民居开发利用,主要针对古村落风貌规划建设,例如对仿古街道、古建筑、古院落、老胡同、古商业区的情景营造和修复,完整保护古村落的整体建筑格局和建筑肌理,严禁改动、破坏古村落传统的街道格局和建筑布局,以保持整个古村落历史风貌的完整性。
另外,集中两条街巷打造苫山特色胡同,胡同把古村古巷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对游客开放“胡同创意游”线路。胡同内建筑应有老磨房、茶馆、酒馆、老油坊等。
在保护规划中,应保护和延续老街传统的路网格局,将其设为主步道,并进行修复。保留原有的青石板路面,限制机动车辆通行,以维持原有道路的空间形态。对局部路段采取禁行、分时段通行的方式,减少对小巷的破坏。将车行道规划在老街核心区的外缘,尽量减少机动交通对老街的干扰。
民俗:
民俗文化旅游让游客体验其中乐趣
苫山的民俗文化,内涵丰富,形式多样,主要包括当地的社会道德风尚、生活习惯、礼仪习惯、节日习俗等形式,最突出的是苫山村的民间文艺表演。
旧时,苫山村群众性的文艺活动主要在元宵节前后,以高跷、花船、秧歌为传统节目,鼓乐伴奏配合演出。到建国前后,结合打日寇保家乡、打老蒋求解放、打土豪分田地、抗美援朝等政治宣传,又增加了小演唱、话剧,学生跳花棍舞、腰鼓舞、生产舞、曲艺说唱等文艺表演形式。
投资建设民俗展览馆,首先要面向社会收集展品,由专业人员进行筛选清洗整修,选取婚礼、祝寿、纺织、生产、娱乐等与群众生活有关的场景,通过摆放大量的实物、人物模型和展板来展示当地的民俗风情。展品可分为农耕生产、食宿生活、交通运输、文墨娱乐、纺织印染、铁木匠艺、钱币证契、度量衡具等几大类,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及用具尽收眼底。
民俗文化旅游不是静态的博物陈列,也不是以观光为唯一目的的旅游项目,游客本着对民俗风情的无限向往,更乐意亲身体验那种入乡随俗的乐趣。因此,可考虑多开发当地一些参与性较强的旅游项目,让游客亲自试试、尝尝,亲身体验农家人的生活乐趣,提高旅游活动的参与性。
民居作为人群居住、活动的区域,是旅游发展的依托,古村落旅游发展必须充分重视居民参与问题。古村落农家乐将古村的自然风光、农村生活体验、趣味劳动、文娱节目相结合,以实现农家乐的可持续发展。
另外,苫山村有崇尚儒学,热爱教育的传统,可以保留保存当时私塾建设的形制,包括明朝时期建筑的平面布局、造型、法式、艺术风格等,还原那一时期的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工艺技术。
宗教:
寺庙修复前需要专家进行大量论证
在苫山,佛教、道教、儒教等交流碰撞,融会贯通,和谐共存千百年之久,形成了当地独特的宗教文化现象,是中国文化博大包容精神的一个缩影。苫山古村落有碧虚观、石佛寺、三官庙等遗址。
旧传,苫山摩崖碑下十余米处有一道观,名为“碧虚”,苍松翠柏,岩石参差,为当地祈祝地。元代有羽流修炼于此。有诗云:“楼观入平芜,真人乘鹤去。尚余紫气峰,记得烧丹处。”
在苫山西南隅,有石佛寺,旧规制宏敞。过去因黄河水泛滥,屡屡被淹没,数易其地。现仅存大殿三楹和明万历年间于慎行所撰《新修石佛寺记》碑。有诗为证:“苦渡人寰惊世钟,千年佛意九州同。残碑断碣禅心在,彻悟原非万世空。”在石佛寺现存大院遗址内,至今摆放着很多清末民国墓碑,寺院西侧有一龟驮碑,为三进士碑,碑文《重修石佛寺记》为明朝大学士于慎行撰文,该碑为少见的六螭首碑首,造型十分精美。于慎行所撰碑文字体灵秀隽逸,是研究当地宗教文化现象的重要史料和依据。
在山之西麓的三官庙,内塑三官(天官、地官、水官),有道士护守,规模宏大。从诗中可见一斑:“碧瓦飞檐展故容,沧桑漫忆看游鸿。三官不在心神在,新纪贞观百代风。”如今只剩下正殿三楹,成为当地老人集会游玩的好地方。
在正式修复启动前,寺庙修复专家要进行大量的背景资料收集、病害调查、修复方案制定、修复材料筛选、小范围试验等前期准备工作,并严格按照《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的内容和顺序要求,开展保护修复工程。寺庙修复采用总体规划、分期建设的方式,总体规划建设为:宗教场所区、素食养生园、生态旅游区、碑刻展示长廊,其中宗教场所区和碑刻展示长廊是本项目重点建设的工程。(记者 孙克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