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的地铁也太浪漫了吧(看看长沙地铁上睡着的人)
长沙的地铁也太浪漫了吧(看看长沙地铁上睡着的人)周末傍晚,一家人像是在哪个公园玩了一天,全都累了。爸爸横抱着孩子,自己也用怪异的、对颈椎特别不好的姿势睡熟了。妈妈在旁边守着包,强撑着眼睛,车厢晃一晃,她好几次合上眼又再惊醒。到了黄兴广场这一站,因为涌入的人群太多,爸爸醒过来半分钟,对妈妈叮嘱一句:”把东西放好点“,又再睡过去。周一晚上七点多,三个人看上去都刚下班,浑身疲惫的样子。轻闭唇,保持同一个后靠姿势,抓着包,警惕地阖眼休息,随着车行的颠簸,身躯也时而稍显摇晃。后来他们每一个人都到站准确地下车,谁都没坐过站,毫不惊慌失措。就像这座城市里其他特别靠谱的年轻人一样。在画里我给了他们一个枕头,或者一床被子。想传递一些安全感过去。你看到的是这些人,你没看到的大概是上车前下车后,他们对生活的无限勇气吧。在奔赴生活的战场前,地铁让人争取到了片刻休憩与自我整理。(文/包包子;插画/dessy)
地铁好像跟其他的交通工具不大一样,有情侣在里面玩“巧遇”,有人贪恋不出站可以一直乘坐玩下去,有人搞丢书大作战,有人在里面遇到了旧爱。有人穿越三年时差,最后还是忘了爱人的名字。它似乎存在着日常通勤之外的、奇妙的意义。
后来当我频繁坐着1号线去五一广场时,才知道地铁的常态,是大多数人都会随着车厢晃动睡着。
特别是下班高峰期,疲惫的人们警惕地睡着,特别不安稳。
从夏天到冬天,我拍了许多这些在地铁里睡着的人。
在画里我给了他们一个枕头,或者一床被子。想传递一些安全感过去。
你看到的是这些人,你没看到的大概是上车前下车后,他们对生活的无限勇气吧。
在奔赴生活的战场前,地铁让人争取到了片刻休憩与自我整理。(文/包包子;插画/dessy)
周一晚上七点多,三个人看上去都刚下班,浑身疲惫的样子。轻闭唇,保持同一个后靠姿势,抓着包,警惕地阖眼休息,随着车行的颠簸,身躯也时而稍显摇晃。后来他们每一个人都到站准确地下车,谁都没坐过站,毫不惊慌失措。就像这座城市里其他特别靠谱的年轻人一样。
周末傍晚,一家人像是在哪个公园玩了一天,全都累了。爸爸横抱着孩子,自己也用怪异的、对颈椎特别不好的姿势睡熟了。妈妈在旁边守着包,强撑着眼睛,车厢晃一晃,她好几次合上眼又再惊醒。到了黄兴广场这一站,因为涌入的人群太多,爸爸醒过来半分钟,对妈妈叮嘱一句:”把东西放好点“,又再睡过去。
胖胖的大妈找到了地铁里睡觉最舒服的姿势,简直蕴含着人生的智慧:她把挎包攥在手里,面朝角落,头靠着车厢壁。人身安全财产都得到了最大的保护。大妈稍微有一点点小鼾声,在轰隆声很大的车厢里,也被轻易掩盖了。脚踝胖胖的,睡到半路偶尔伸手抠抠脖子,让人觉得很有福气。我比她下车早,希望她没有坐过站。
地铁里不让抽烟,大哥一脸匪气叼着根烟,但又特守规矩地不肯点。老婆靠在他身上,每到一站都调整姿势,寻找更舒服的办法。大哥温柔地配合着调整肩膀幅度,突然手机上来了一条什么有意思的短信,趁老婆醒过来的几秒钟,他兴冲冲指给她看,大姐迷糊地看了一眼,不置可否,又继续睡过去。
六点过十分,小哥的手表坏了,一直停留在这个时间没往前走。秒针毫无意义地前后虚晃。一连七个站,他都没把头抬起来过,到第八个站,他睡眼惺忪抬手看表两秒钟,又再次沉沉睡去,他难道不知道他的世界比现实慢了一个半钟头?这是我见过在地铁里睡得最安稳的人,想必也有一个安全感十足的灵魂。
他们的箱子稍微有点占地,男人正襟危坐紧抓扶手,有点担心箱子来回滚动带来更多麻烦。姑娘本来靠着睡得很好,突然男人拍拍她把她拍醒,又指着旁边站着的,刚进车厢的老娭毑。姑娘立马“嗖”地一下站起来让座,示意娭毑“坐过来坐过来”,自己则站到男人旁边去,手扶着他的肩膀。这种默契还挺让人羡慕。
廉政文化专列有清新的绿色,最边上的位置一直是地铁酣睡党的VIP坐席。姑娘睡得很安稳,一点都没有停一站就被惊醒的困窘。脚下放了一袋西瓜,四个,小麒麟瓜,看着特别重。大概是这带西瓜让她很疲惫。姑娘单眼皮,足够清秀,指甲特别干净,睡颜平静,跟她当朋友,可能是特别舒服的一件事吧。
大多数在地铁里睡着的年轻人,都是一个状态。时常惊醒、警惕周围、不时抬头看着电视屏幕,企图用电视节目给自己醒神,但又会再一次忍不住睡过去。偶尔到了什么站、哪条街,眯着眼睛分辨一下站牌,借以得知自己现下处于人生的哪一刹那。懵逼的表情都差不多。
他们在工作生活里有很多疲惫,我给他们都发了一个枕头,希望他们睡得好一点。因为可能一下车,他们又要面对生活里的一地鸡毛了吧。
他们在地铁里睡觉,仿佛地铁是一场篮球赛的中场休息。
是一个移动的沙发,是一日角逐里的自我慰藉。
亲爱的陌生人,枕头和被子都拿去不用还了。希望你们既有疲惫生活,也有英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