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龙亭供奉哪位神仙(只是一个供奉皇帝牌位的地方)
开封龙亭供奉哪位神仙(只是一个供奉皇帝牌位的地方)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河南巡抚在原周王府煤山上修建了一座万寿亭,亭内供奉皇帝牌位,每逢节日大典或皇帝诞辰,地方官员来此遥拜朝贺。因封建社会人们认为皇帝是真龙天子,于是把煤山改为龙亭山,把万寿亭简称“龙亭”。一直沿用至今。历经黄河多次决口,大宋时期的开封皇城,早已被掩埋在数米深的黄土之下,我们现在看到的龙亭大殿,属于清朝建筑。石守信等人见宋太祖已把话讲得很明白了,赖着位置不让,把着兵权不交,必然带来血光之灾,只得俯首听命,叩谢太祖天恩了。次日,石守信等上表声称自己有病,纷纷要求辞去官职。宋太祖欣然同意。赏赐给这些交出军权的武将们金银财宝,良田美女,让他们颐养天年去了。如果你认为,这里就是大宋皇帝的当年处理朝政大事的地方,那就错了。
来到古都开封,多数人都会首选参观游览龙亭。
龙亭大殿,巍然耸立在巨大的砖砌台基之上,远远望去,雄伟壮观,金碧辉煌,颇有皇家的威严和气派。
龙亭大殿里,陈列了一组宋太祖赵匡胤大宴文官武将的蜡像。蜡像以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典故为背景。把人物表情展现的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宋太祖赵匡胤端着酒杯,与当初为他披上“黄袍”的将领们开怀畅饮。借酒酣之际,宋太祖说,在陈桥,你们硬把“黄袍”加在我身上,于是我就成了皇帝,如果有一天,你们的部下也把黄袍加到你们身上,你们岂不也成了皇帝?众将官一听此言,个个吓得脸色大变。他们知道皇帝一旦起了疑心,必会引来杀身之祸,一时都惊恐万分,恳请宋太祖给他们指明生路。
宋太祖缓缓说道:“人生在世,像白驹过隙那样短促,所以要得到富贵的人,不过是想多聚金钱,多多娱乐,使子孙后代免于贫乏而已。你们不如放弃兵权,找一个好地方,多置良田美宅,为子孙立长远产业;同时多买些歌姬,日夜饮酒相欢,以终天年;朕同你们再结为儿女婚姻,君臣之间,两无猜疑,上下相安,这样不是很好吗?
石守信等人见宋太祖已把话讲得很明白了,赖着位置不让,把着兵权不交,必然带来血光之灾,只得俯首听命,叩谢太祖天恩了。
次日,石守信等上表声称自己有病,纷纷要求辞去官职。宋太祖欣然同意。赏赐给这些交出军权的武将们金银财宝,良田美女,让他们颐养天年去了。
如果你认为,这里就是大宋皇帝的当年处理朝政大事的地方,那就错了。
历经黄河多次决口,大宋时期的开封皇城,早已被掩埋在数米深的黄土之下,我们现在看到的龙亭大殿,属于清朝建筑。
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河南巡抚在原周王府煤山上修建了一座万寿亭,亭内供奉皇帝牌位,每逢节日大典或皇帝诞辰,地方官员来此遥拜朝贺。因封建社会人们认为皇帝是真龙天子,于是把煤山改为龙亭山,把万寿亭简称“龙亭”。一直沿用至今。
清雍正十年(1732年),河南总督王世俊感觉龙亭太过简陋,不够气势,彰显不出皇帝威仪,为表对雍正皇帝的忠心,花费巨资,历时两年在原龙亭的基础上建成龙亭大殿。
清道光25年(公元1845年)二月十九夜,龙亭大殿毁于狂风。
清咸丰六年(1856)河南布政使瑛棨重建龙亭大殿。
由此可见,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龙亭大殿,并非宋朝皇帝的“办公室”,只是清朝的一个建筑,距今不到二百年。
尽管龙亭只有不到二百年的历史,但此处作为后梁、后晋、后汉、后周的皇宫。北宋王朝的大内。元末红巾军农民起义龙凤政权的行营。每寸土地都在讲述着历史的更叠,王朝的兴衰,来这里观赏美景,凭古吊今,仍不失一绝佳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