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旅游最佳时间表(一座座绿洲紧相连)
沙漠旅游最佳时间表(一座座绿洲紧相连)处在撒哈拉沙漠腹地的拜哈里耶绿洲是一片大约3800平方公里面积的洼地,周边有沙漠和小山环绕。在古希腊到罗马时期,这里曾繁荣一时,大大小小的村镇无数,拜维提(Bawiti)是拜哈里耶绿洲里最大的村庄和主要居民点,人们在绿洲上种植棕榈、椰枣、麦谷、棉花等农作物,也有少量葡萄园,不说家家户户小康生活,至少自给自足是不成问题的。向导说,这片面积广阔的绿洲至今还在,但人口貌似没有数百年前那么多了,以前有人居住的村庄,许多也被荒废了,这可能和全球气候持续恶化有关。沙漠公路边的村庄废墟在撒哈拉沙漠公路里面开车很爽但也有相当大的危险性,虽然沙漠公路远比不了国内的路况好,而且比较缺乏维护,只要一起沙尘暴,路面上全是沙子,车子压上细沙很容易打滑。但我们此行比较幸运,没有遇到沙尘暴。我注意到公路上的最高限速是90公里/小时,但开了一个多小时也没有遇到一个警察,而且路上也没有看到限速监控器,索性敞开了跑,曾一
这次去埃及采风,我没有约其他平时一起玩的朋友,更没约陌生旅伴,只是一个人带了简单的行李,就飞到了开罗。其实,平时我也是这种风格,可能前一晚做个梦,梦到了一个好地方,第二天肯定会订票,不超过3天一定就在路上了(出境游的另说)。实在不太喜欢拖沓,而且走得地方多了,也不太迷信所谓的攻略和行前功课,比如这次去埃及沙漠自驾就是个突然冒出来的想法,就是想去看看撒哈拉大沙漠里的绿洲生活,走走著名的黑沙漠和白沙漠,就这么简单。
因事先从网上预订了落地租车服务,所以航班在飞抵开罗之后,我几乎没费劲就办完了赫兹(Hertz)提车手续,然后接上从开罗当地聘请的向导 翻译艾哈迈德,便驶出开罗城区,在夜色的掩护下一路向南,奔着撒哈拉沙漠的方向开拔。
我们都知道,撒哈拉大沙漠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沙漠地区,足有906万平方公里之大,也是地球上最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地处北非的埃及,几乎全境都在撒哈拉沙漠里:官方公开的数据显示,埃及全国95%的国土面积被沙漠和半沙漠所覆盖。但是人多生命力是极其顽强的!不信你可以去埃及沙漠里面看一看,昆虫鸟类小动物不说有多么丰富,光是在埃及中西部的大沙漠腹地就有大大小小数十个绿洲村镇,比如费拉菲拉(Farafra)、拜哈里耶(Bahariya)、哈里杰(Wahat al-Kharijah)、锡瓦(Siwa)等都是大绿洲,它们之间被大沙漠隔离,但又相距并不远,很有意思。
但这里说的“绿洲”可不是绿油油的大草原,也不是水汪汪的湿地沼泽,更不是稻田万亩的米粮仓,埃及人的“绿洲”,指的就是沙漠里面规模较大的,有水、有树、有房屋,可以为人畜提供一定稳定生存空间的生态区域。这次我去埃及的目的之一,就是想要深入到埃及人的绿洲中去看看当地人的真实状态,这也符合我的旅行风格。
在撒哈拉沙漠公路里面开车很爽但也有相当大的危险性,虽然沙漠公路远比不了国内的路况好,而且比较缺乏维护,只要一起沙尘暴,路面上全是沙子,车子压上细沙很容易打滑。但我们此行比较幸运,没有遇到沙尘暴。我注意到公路上的最高限速是90公里/小时,但开了一个多小时也没有遇到一个警察,而且路上也没有看到限速监控器,索性敞开了跑,曾一度飙到了160的时速。其实在120的时速之后,这两老三菱就开始发出吱吱的声音(应该是租赁公司给车安装的报警器的提示),车身也开始有点发飘。
向导艾哈迈德是我接触过的为数不多的有风趣感的埃及人,一路上我们聊着中-埃两国的文化差异,一边拿一些上不了台面的国际问题打趣。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升得老高了,公路周围的沙漠景观越来越清晰了,天气也越来越热。
我们的首站是去费拉菲拉绿洲,它距离开罗大约550公里左右的路程,沿途会经过拜哈里耶绿洲(距开罗约350公里)。途经拜哈里耶绿洲时,路边出现了一些建筑的废墟。我问向导有没有可能在这附近发现法老墓?装腔作势的艾哈迈德,顺坡下驴地非要拉着我去废墟里面走走,找找蛛丝马迹。
沙漠公路边的村庄废墟
处在撒哈拉沙漠腹地的拜哈里耶绿洲是一片大约3800平方公里面积的洼地,周边有沙漠和小山环绕。在古希腊到罗马时期,这里曾繁荣一时,大大小小的村镇无数,拜维提(Bawiti)是拜哈里耶绿洲里最大的村庄和主要居民点,人们在绿洲上种植棕榈、椰枣、麦谷、棉花等农作物,也有少量葡萄园,不说家家户户小康生活,至少自给自足是不成问题的。向导说,这片面积广阔的绿洲至今还在,但人口貌似没有数百年前那么多了,以前有人居住的村庄,许多也被荒废了,这可能和全球气候持续恶化有关。
拜维提的镇子上,有一条主街,两边的房屋破旧矮小。镇上只有一处加油站,可以加到92号汽油,每升5埃及镑,大约合人民币2元的单价,相比国内来说那是相当的便宜啊!加满!Tips:随时加满油,并不是我多么土豪,而是在沙漠里面开车的铁律就是: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你遇到了加油站,务必把油加满!因为谁也不知道路上会不会因为沙尘暴、陷车、或者找不到加油站,亦或者加油站没有油而出岔子,最保险的就是随时车加满油!
离开拜维提后,我继续往南走,去190公里外的费拉菲拉绿洲,预计路上需要走2个半小时。从这里开始,路边的景象和先前有不一样了,我开始看到很多沙漠里高高耸起的土山,山上还覆盖着一层黑色的粉末,就像被人撒上了胡椒粉一样。艾哈迈德说,这些山是指引我们去黑沙漠的路标(即埃及著名的“黑沙漠自然风景旅游区”)。
在一些地标明显的山下,总能看见这种沙漠车辙,这是来黑沙漠游玩的自驾游客留下的痕迹。
驶过黑沙漠区域不久,就是费拉菲拉绿洲的边界检查站。虽然沙漠公路是埃及西部沙漠地区沟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但说实话,并不热闹,不是我们想象中国内那种车来车往的国道路况,可能有时一天下来连一百辆通过的车都没有。所以检查站里的警察很清闲,有事没事随时都可以眯上一觉。
此时,一个睡眼惺忪的埃及警察,拎着步枪扒在我的车窗上,用不流利的英语进行例行盘问:国籍,要去的地方,然后登记了我的车牌号(要不是这家伙拿着枪正对着我说话,真应该给她拍张照)。因为埃及最著名的白沙漠国家公园就在费拉菲拉绿洲的范围内,所以我们得在检查站提前购买门票,价钱倒是不贵,5埃及镑每人。
在距离费拉菲拉绿洲约40公里的地方,从公路边已经可以看到白沙漠国家公园的一些景观了。但今天时间已晚,不想深入白沙漠了,我只想快点到达酒店,洗个澡,然后睡一觉。
费拉菲拉绿洲是埃及二十九个省中的新河谷省的中心区,这里距离开罗不到600公里。绿洲周边全是沙漠,著名的黑沙漠和白沙漠也在其间。整个绿洲的人口不到1万,以贝都因人为主,且绝大多数都住在中心区的费拉菲拉堡。
我们把车开进了到处生长着高大棕榈树的小镇——费拉菲拉堡,发现当地的建筑除了少数的政府办公楼、学校之外,大多数都是小土房。镇子上有一条中央大街,路两边有一些小商店、咖啡馆和餐馆,其他就是千篇一律的民房,但也有个别施工中的红砖楼房。让我感叹的是,虽然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但似乎现代文明对这个沙漠绿洲小镇子没啥太大影响。
向导推荐的酒店名叫El Badawiya,客房环境在当地来说,已经算是不错了。虽然双人间要240埃及镑每晚(约合人民币100元),价格高于别家,但我还是决定住这儿了。办理入住时候,和酒店老板交流行程。他建议我们明天白天先在费拉菲拉绿洲阵子周边溜达溜达,下午3点以后再去白沙漠,晚上就住在沙漠里面,这样不至于顶着大太阳游沙漠那么辛苦。嗯,他的话非常有道理,我们也接受了他的建议。而且还请他帮忙预定了第二天下午进白沙漠的越野车(我们的小车无法进沙漠,需要请当地贝都因司机开越野车陪同进入),2人价格一共500埃及镑(约206人民币),小费看着赏,报价包括了车和司机,以及在沙漠里过夜的食宿服务费(这价格真的是良心价!)。
放下行李,向导开始陪着我在村庄周围溜达。驴车,在埃及任何一座城镇乡村都能看到,这也是埃及人最普遍的一种交通方式。
看到我的相机,这位小女孩以闪电般的速度“砰”地一下关上了门。我没有走开,而是继续站在原地,期待着抓拍小孩出来的一刻。不到一分钟,可能因为好奇心,小女孩又慢慢地打开了大门……然后我快速地对准她拍下了这张照片。顺便说一句,在那个动作之后的一瞬间,大门又“砰”地关上了,然后再也没有打开,哈哈。
在费拉菲拉绿洲的村庄里,几乎每家每户都种有棕榈树或者椰枣树,院子用矮小的土墙围起来。向导说,当地人的房屋是用黏土、木头和椰枣树叶建造的,虽然丑了点,但冬暖夏凉,这在沙漠里面很适用。
这种用黏土、木头和椰枣树叶建造的小土房,我怎么也看不出来哪里舒适……
沙漠居民可能很喜欢鸽子,我们经过的每个绿洲村庄几乎都能看到这样的鸽子房。
夜幕降临之后,我也结束了全部拍摄工作,赶了路一天的路,感觉很累,还是游个泳早点睡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