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创新红色旅游(非凡十年红色文化)
甘肃创新红色旅游(非凡十年红色文化) 纪念馆副馆长、讲解员刘翠霞正在接待游客。在游客服务中心,两个参观团的成员正在休息,成员点名要听刘翠霞的讲解,“她讲的可好嘞。”一位操着当地口音的成员说。 杨家沟革命纪念馆位于半山坡上,这里原是本村一位开明绅士的祖宅,于1939年建成。进入院内,一座宏伟建筑展现在眼前,这便是毛泽东和周恩来的旧居。旧居内,书桌、地图、笔砚、油灯、土炕等逐一还原,讲述的曾经的岁月。 “这里是陕北黄土高原,我的家乡……”近日,一位陕北姑娘通过短视频推介自己的家乡。她的作品中有山沟沟,有土窑洞,还有一望无际的黄土高坡。细心的网友发现,她的很多作品带有米脂元素。 米脂是镶嵌在黄土高坡上的一座小县城。秋天,山坡上金灿灿的小米,几乎和黄土的颜色融合在一起。杨家沟村在米脂县城东南23公里处,弯弯拐拐的道路在黄土崖边穿梭,不时能看到几口土窑洞。 (杨家沟革命旧址)
陕西榆林,是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分界点,自古为边塞重镇,特殊的地理和历史因素,造就了榆林多元的文化底色。草原文化与黄土文化交融、黄河文化与长城文化兼具、红色文化与边塞文化相汇……
有一种说法是,中华文化的源头是黄土文化,黄土文化看陕北,陕北文化看绥(德)米(脂)。陕北名谚“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赋予了米脂和绥德甜美的爱情故事。榆林的历史和文化符号,在米脂和绥德几乎都能找到。
近年来,依托红色基因和文旅融合,米脂和绥德从穷山沟走上了致富路。
米脂杨家沟:小村庄的红色基因
“这里是陕北黄土高原,我的家乡……”近日,一位陕北姑娘通过短视频推介自己的家乡。她的作品中有山沟沟,有土窑洞,还有一望无际的黄土高坡。细心的网友发现,她的很多作品带有米脂元素。
米脂是镶嵌在黄土高坡上的一座小县城。秋天,山坡上金灿灿的小米,几乎和黄土的颜色融合在一起。杨家沟村在米脂县城东南23公里处,弯弯拐拐的道路在黄土崖边穿梭,不时能看到几口土窑洞。
(杨家沟革命旧址)
杨家沟革命纪念馆位于半山坡上,这里原是本村一位开明绅士的祖宅,于1939年建成。进入院内,一座宏伟建筑展现在眼前,这便是毛泽东和周恩来的旧居。旧居内,书桌、地图、笔砚、油灯、土炕等逐一还原,讲述的曾经的岁月。
纪念馆副馆长、讲解员刘翠霞正在接待游客。在游客服务中心,两个参观团的成员正在休息,成员点名要听刘翠霞的讲解,“她讲的可好嘞。”一位操着当地口音的成员说。
大约半个小时后,刘翠霞来到游客中心与参观团对接。她身材纤瘦,举止大方,说话干练。经过简单沟通后,她带着参观团进入纪念馆,这是她当天上午带的第三个团。讲解的间隙,她大口喝着白开水,缓解沙哑的嗓子,然后继续讲解:“1947年底,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同志率领中央机关600余人来到杨家沟村,在这里战斗生活了4个月,指挥了全国解放战争和西北战场,领导开展土地改革运动,主持召开了影响深远的十二月会议……”
(杨家沟革命旧址中的毛泽东旧居)
刘翠霞介绍说,杨家沟是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最后一站。在杨家沟的4个多月时间里,毛泽东写下了40余篇文献及80余封电文稿。办公桌上的小展柜内,放着毛泽东撰写的《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等11篇文稿。也是在这间办公室,党中央和毛泽东指挥了全国解放战争和西北解放战争,领导了土地改革运动等。
红色资源带动经济发展
2021年9月13日,来到杨家沟革命旧址,追忆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辈丰功伟绩。刘翠霞负责为讲解。回忆当时的情景,她仍然十分激动:“非常亲切,他不时驻足凝视仔细观看,让我感受到了他对革命先辈的深切缅怀。”
在讲解中,对旧址的一处土墙的介绍,刘翠霞用了当地方言,将普通话中的料姜石说成“石姜不烂儿(音)”,没想到不但听懂了,还和刘翠霞进行了互动。刘翠霞告诉记者,曾经在陕北工作、生活多年,他再次回到陕北就像是回家走亲戚,见到的时候,油然而生的就说出几句陕北话。
(杨家沟革命旧址纪念馆副馆长刘翠霞正在做讲解)
对刘翠霞来说,的到来是对杨家沟革命旧址的关爱和缅怀,更是对自己工作的检阅。这一刻,刘翠霞20多年讲解工作的积累和辛酸得到了回报。对杨家沟来说,的到来,更好的激活了小村庄的红色基因,让它成为“红色打卡地”。
近年来,米脂县实施了张闻天、任弼时、胡乔木旧居,十二月会议等14处革命旧址保护维修工程,进行寨门前停车场、排洪渠工程以及环境整治工程,累计投入资金6300多万元,改善了革命旧址的保护状况。
同时,打造10个“红色示范村”,建立县镇两级“10 10”党性教育基地,连续3年举办纪念“十二月会议”周年系列活动,邀请全国专家学者、革命后代建言献策。积极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致力于将杨家沟打造成集教育、参观体验和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红色美丽村庄。
距离杨家沟革命旧址不远的山腰上,村民冯立夫开办了一家农家宴,修建了5孔窑洞为游客提供食宿。土炕、黄馍馍、小米粥是这里的特色,每年能创收近10万元。
杨家沟村的400多亩山地苹果种植园正在秋收,一个个香甜多汁的苹果采摘下来后直接打包发货。30余亩的乔化樱桃采摘观光园、50亩的黄花菜观赏园和水肥一体垂钓园、300余亩谷子基地……杨家沟村的经济作物已成规模。2021年,杨家沟村累计实现集体经济收入147万元,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4万元。
米脂县在计划建成的首批29个生态治理“样板村”中,杨家沟村在列。杨家沟村先后实施了村庄绿化、流域治理、生态环境整治等工程,打造了杨家沟红色青年林20亩,并在杨家沟旧居对面山体栽植红太阳、云杉、紫叶矮樱等绿化树木86亩,在旧居周边山体栽植红梅杏、油松、金叶国槐等绿化树木650亩,还计划实施杨家沟村小河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土生态保护修复项目。
如今的杨家沟形成了以红色旅游景区为核心,打造以红色旅游为主的产业集群。
绥德郭家沟:原生态是致富法宝
那最好的世界,便是平凡的世界,这是路遥笔下的平凡的世界。影视剧中,孙少安、孙少平以及田润叶等主人公,从“双水村”走向各自平凡的世界。
“双水村”现实中是位于绥德县满堂川镇的郭家沟村。小河从村前穿过,崎岖的羊肠小路串联起各家各户,石板堆砌的矮墙,黄土箍起的窑洞、木棱窗、红窗花,诉说着村庄的古朴。
(郭家沟全景)
进入一处院落,院内种有枣树、槐树、榆树,角落里摆放着石磨、石碾、石床、石槽等。正房是一排窑洞,黄色的墙体,半月型的窗棂,进到窑洞里,光线暗有些暗淡,但一股清凉扑面而来,靠近洞口的是一盘大炕,炕上有小桌子,这是人们睡觉和吃饭的地方。再往里则是灶台和各式简单生活用具。
很多村民家的窑洞外张贴着影视剧海报,尽管这些海报有些已经褪色,但仍然诉说着曾经的故事。
一位村民告诉记者,郭家沟第一次拍摄电影是上世纪80年代初,片子名叫《扶我上战马的人》。之后陆续拍摄了《兰花花》《盘龙卧虎高山顶》《保卫延安》《延安锄奸》等20多部剧。央视的《春晚》《乡土》和《家和万事兴》等栏目,也来郭家沟取景。
(郭家沟影视基地一角)
真正让郭家沟被众人所知的是路遥创作的《平凡的世界》在村中取景和拍摄。2014年剧组在村内拍摄了近两个月,很多村民在担任了群众演员。一些游客至今把郭家沟称为“双水村”。
游客张先生说,他来郭家沟想看看影视剧中的双水村大队,去村支书田福堂家坐坐。走进田福堂家,屋里的摆设几乎还原了影视剧中的样子。剧照挂在进门后显眼的位置,田福堂的一身行头挂在墙上,游客可以穿戴上留影。
房东郭艳琴正在制作陕北的特色小吃,高粱米粥、咸菜、馍,这些成了游客的最爱。当时剧组觉得郭艳琴家的基础设施比较好,选中了她家拍摄。自从影视剧播出后,前来的游客络绎不绝。
(前来郭家沟参观的游客)
采访中,一队从江苏来的参观团成员,在郭艳琴家参观、就餐、购物。像这样的参观团,郭艳琴已习以为常。赶上假期最多的时候一天可以接待2000多人。还有村民制作了双头虎绣花枕头,外形是可爱的小老虎形象,里面充以小米壳,既美观又实用,只售十多元,很受游客欢迎。
郭家沟不仅在影视圈有名,在美术界也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号,它是多所美术院校的写生基地。记者粗略统计了一下,在村里挂牌写生合作的院校就超过20所。一名来自西安美术学院的学生告诉记者,她已经连续两年来此创作了,此次和她一同前来的还有8名同学,他们住在村民开办的农家院里。
顺着学生的指引,记者来到了一处农家院,房东老郭正在为住宿的学生准备午餐。老郭将自家的窑洞扩建,有9个房间提供住宿,一次性可接纳60人居住。有的房间放置了上下床,有的房间是土炕,都标配独立的洗漱间。在没有疫情的时候,整个暑假几乎天天爆满。
老郭告诉记者,写生开始于1994年前后,那时候主要是一些画家,后来开始有高校学生前来。村民嗅到了商机,大约十年前,村民陆续扩建自家窑洞开设农家乐,为学生提供食宿,一年下来每户能有十多万元的收入。
(郭家沟写生基地)
绥德县满堂川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郭家沟的魅力在于它的原生态。今年郭家沟村村庄规划成果成功入选自然资源部全国村庄规划优秀案例。在各级部门的支持下,郭家沟村正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修建游客接待中心,广场硬化、戏台修建,对河道进行集中清理。借助影视和写生将农户、商业、非遗、旅游、文化、民俗风采有效融合,真正实现一二三产业深度、广度融合,从而带动镇域经济全面发展,实现产业强、乡村美、农民富。
来源:津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