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康养之地攀枝花:英雄攀枝花阳光康养地

康养之地攀枝花:英雄攀枝花阳光康养地攀枝花市因三线建设而兴起,上世纪六十年代几十万人响应三线建设的号召,来到攀枝花建设钢铁厂,他们以“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建成一座百里钢城,改写了中国钢铁业的格局,也给攀枝花留下了许多精神记忆。城市记忆:三线建设与“百里钢城”攀枝花,“三线建设”、“百里钢城”铸就了城市的历史,拼搏进取的创业气质和热情包容的性格铸就攀枝花的人文底色。“英雄攀枝花,阳光康养地”,经过五十四年的开发建设,今天的攀枝花已经发展成为中国西部重要的新兴工业城市和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这座城市的记忆耐人寻味,未来会更让人惊喜。

康养之地攀枝花:英雄攀枝花阳光康养地(1)

攀枝花市区全景图(摄影:王东)

攀枝花,一座阳光之城,全年日照2300—2700小时。

攀枝花,中国唯一以花命名的城市,一年四季鲜花盛开。

攀枝花,瓜果飘香,芒果、枇杷、火龙果……香甜得让人合不拢嘴。

攀枝花,“三线建设”、“百里钢城”铸就了城市的历史,拼搏进取的创业气质和热情包容的性格铸就攀枝花的人文底色。

“英雄攀枝花,阳光康养地”,经过五十四年的开发建设,今天的攀枝花已经发展成为中国西部重要的新兴工业城市和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

这座城市的记忆耐人寻味,未来会更让人惊喜。

城市记忆:三线建设与“百里钢城”

攀枝花市因三线建设而兴起,上世纪六十年代几十万人响应三线建设的号召,来到攀枝花建设钢铁厂,他们以“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建成一座百里钢城,改写了中国钢铁业的格局,也给攀枝花留下了许多精神记忆。

康养之地攀枝花:英雄攀枝花阳光康养地(2)

三线精神已经融入攀枝花人的血液。

攀枝花位于金沙江畔,原名上、下坝村,形成于清朝同治八年(1869年)前后,因村口有一株古老而高大的攀枝花树,遂称“攀枝花村”。

“攀枝花”村名最早见诸地图,是民国二十九(1940年)4月出版的《川康边政资料辑要》中的《宁属各县(盐边县)概况资料辑要》。

攀枝花建市还要从该地蕴藏的钒钛磁铁矿和“三线建设”说起。攀枝花是中国著名的四大铁矿石之都,铁矿资源丰富,另外,这里的钒储量有1020万吨,居世界第三,钛储量4.39亿吨,居世界第一。

康养之地攀枝花:英雄攀枝花阳光康养地(3)

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2015年开馆,该馆全面展示了当年涉及三线建设的建设过程、建设成就及历史意义

上世纪60年代初,美国、苏联、印度等国家与中国关系紧张,摩擦不断。为了备战,毛泽东提出了“三线建设”的概念,把中国国土分为三部分,四川、云南、贵州、甘肃等内陆省份被划分为第三线。政府陆续把一些工业、国防和科技企业、研究机构搬迁到三线地区,并从全国各地抽调人员搞建设。攀枝花钢铁厂就是三线建设中的重点工程之一。

1965年2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成立攀枝花特区。4月22日,为了便于保密,国务院下发《关于攀枝花特区更名问题的批复》,同意将攀枝花特区改名为“渡口市”。3月4日,毛泽东主席在冶金部部长吕东、攀枝花特区总指挥徐驰呈送的《加强攀枝花工业区建设的报告》上批示:“此件很好。”由此,攀枝花市将这一天定为“攀枝花开发建设纪念日”,亦即攀枝花建市纪念日。

在三线建设的感召下,全国的人才不断来到攀枝花并投身生产建设,几年时间就聚集了几十万人。在当时,攀钢钢铁厂是国家重点工程,毛泽东曾在文件批示中写到:“攀枝花建不成,我睡不着觉。”在领导人的关注和建设者的拼搏下,攀枝花钢铁厂在一片空白上拔地而起。从炼出第一块钢,到把钢材不断运往全国,攀枝花逐渐成为中国重要的钢铁生产基地。此后,攀枝花的人口和城市规模也不断增加。

1987年1月23日,经国务院批准,渡口市更名为“攀枝花市”。

城市故事:一杯水半杯泥,艰苦奋斗建钢城

康养之地攀枝花:英雄攀枝花阳光康养地(4)

全国超过70%的高铁钢轨来自攀钢(摄影:王东)

71岁的薛启奎曾是攀枝花钢铁厂运输部主任。自1969年从辽宁鞍山来到攀钢,他在这里工作了30多年,直到退休。即便在攀枝花生活大半辈子,薛启奎依然有着浓重的东北口音。他是攀钢的第一代建设者,每当谈起攀钢,他总是很激动。据他讲,1969年鞍山钢铁厂的领导和他谈话,告知要调他到攀枝花工作。薛启奎毫不犹豫就答应了,简单的准备后便告别妻子和孩子,远赴千里之外的大西南。与他一同来的还有鞍山钢铁厂4000多名工人。当时攀钢的建设刚刚开始,生产生活条件极差。薛启奎说:“刚来时这里没有一座楼。我们只能住在棚子里。没有自来水,只能喝金沙江的水,一杯水半杯的泥沙。许多同事水土不服,发烧、腹泻经常发生。”但是,艰苦的条件并没有磨灭建设者的热情,“先生产后生活”是当时的口号。一批批攀钢人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建成了攀钢。攀钢的建成改写了中国钢铁业的布局,支持了中国经济建设。薛启奎说:“我们把一生奉献给了攀钢,我们始终感到很光荣,攀钢艰苦奋斗的精神是宝贵财富,希望年轻人能够传承下去。”

康养之地攀枝花:英雄攀枝花阳光康养地(5)

原攀枝花钢铁厂运输部主任薛启奎。

改革开放后,攀钢也经历了多次市场的波动。在当下,攀钢又抓住了发展契机,利用当地优质铁矿和钒、钛资源充分开发新产品。该厂生产的钢轨在高铁建设上广泛应用,并出口美国、澳大利亚、斯里兰卡等地。

康养之地攀枝花:英雄攀枝花阳光康养地(6)

来自斯里兰卡的客商在攀钢轨梁厂参观。

在攀枝花,薛启奎这样的人被称为“攀一代”,他们的子女被称为“攀二代”。当年到攀枝花的建设者们来自全国各地,操着不同的方言,生活习惯也大不相同,这也形成了攀枝花开放和包容的特点。不论你来自中国哪里,在这里都能找到“老乡”。地处四川省,但全国各地的餐饮风味这里几乎都有,开放多元是攀枝花这座移民城市的特色。

康养之地攀枝花:英雄攀枝花阳光康养地(7)

二滩水电站。(摄影:苏波)

城市禀赋:养身、养心、养智

进入冬季,中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一派天寒地冻景象,而位于中国大西南的四川省攀枝花市却是温暖宜人,充足的日照让这里宛如一个温室,丰富的绿色植物焕发着勃勃生机。

攀枝花是中国唯一以花命名的城市,攀枝花也是这里的市花。攀枝花又名木棉,是一种高大的乔木,每年1、2月,大朵大朵的红色花朵盛开,满城一片红色的海洋。不仅仅是攀枝花,这里还有三叶梅、刺桐、月季、炮仗花……无论任何季节在攀枝花市穿行,随处可见色彩斑斓的花朵。

一年四季鲜花盛开,得益于攀枝花的地理位置和独特气候。攀枝花市位于四川省最南端,紧邻云南,北面与成都相望,南边与昆明相距300余公里,中国古代南方丝绸之路从此经过,它也是中国内陆通往东南亚国家的重要通道。

攀枝花所处位置属于中国横断山脉范围。横断山脉是中国西部一条南北走向的大山脉,高山、深谷、大河是这里的显著特征。当地海拔最高处4000多米,最低处仅有900多米。攀枝花属于南亚热带气候基础,但海拔落差极大的高山深谷地形又让这里具有了立体气候特征。海拔从下到上同一时期气温差别很大。攀枝花市区所处的位置平均海拔在1100米,最适合人生活居住。由于所处纬度较低,日照充足,这里全年日照2300——2700小时,年平均温度达到20度左右,终年无冬,可谓四季常温,冬暖夏凉。

康养之地攀枝花:英雄攀枝花阳光康养地(8)

攀枝花普达阳光国际康养度假区

宜人的气候是自然赋予攀枝花的独特禀赋,也吸引了旅游者的关注。近些年,康养旅游热潮兴起,来攀枝花度假的中老年人越来越多。据统计,近几年来攀枝花旅游人数呈快速增长趋势,2018年达到了2200万人次,全市旅游收入比2017年增长了20%。此外,许多北京、成都、西安等地的中老年人还在攀枝花购置房产,每年像候鸟一样到攀枝花居住和生活。来自成都的曾克莉(65岁)和家人每年都会来攀枝花过冬。曾克莉说:“成都冬季湿冷,年纪一大就感到很不适应。攀枝花这里温度适宜,光照好,生活很舒服。”据曾克莉讲,全家当初选择在哪买房时,也曾考察过海南三亚等城市,但经过一番比较他们还是选择了攀枝花。

康养旅游的热潮也催生了城市和产业的发展。如今攀枝花市正在大力推进康养旅游产业,民航、铁路、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快速修建,与北京、成都、昆明、西安等城市的交通越来越快捷,从全国各地来攀枝花也越来越方便。此外,攀枝花市的医疗、养老机构的数量越来越多,康养设施日益完善。在一个百万人口的城市聚集了五家三级甲等医院(中国医疗机构的最高等级),人均医疗资源在中国居于前列。

城市名片:热带水果王国

有米(米易县)有盐(盐边县)有东(东区)西(西区),天时地利仁和(仁和区),一句话,浓缩了攀枝花的区划与特色。现在,这句话应该再加上一条:“有水果”。

立体气候和充足的日照,为处于亚热带纬度的攀枝花的水果种植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攀枝花盛产热带水果,芒果、火龙果、石榴、枇杷……这座城市如今已经是热带水果王国。

康养之地攀枝花:英雄攀枝花阳光康养地(9)

攀枝花芒果。(摄影:王东)

芒果是攀枝花种植面积最大的热带水果,全市有51万亩,如今已经是中国三大芒果产区之一。与另外两个产区海南三亚和广西百色相比,攀枝花的芒果具有纬度最北、海拔最高、成熟最晚的三大特点。特别是攀枝花芒果甜度高,纤维细腻。甜度指数(即每100克水果中含糖量的百分比)为17%,而其他地区的芒果甜度一般为12—15%,这里的芒果口感极佳。

攀枝花的芒果甜得益于地貌和气候。这里的芒果花期无梅雨,果期无台风,且光照强热量足,昼夜温差大,果实在淀粉的积累和糖分的转化上很充分。另外,芒果主要种植在海拔1500米以下的河谷地带,攀枝花一带山高谷深、盆地交错分布,地形地貌复杂多样,这给芒果带来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所以这里的芒果又大又甜。

攀枝花仁和区大龙潭乡混撒拉村是一个芒果种植村。站在混撒拉村的山顶向下看,满山遍野都是芒果树。混撒拉村原党支部书记李德介绍,混撒拉村全村有421户1400多人,芒果种植近2万亩。该村芒果种植始于1988年,之前该村还是以粮食种植为主,农民收入很低。现在该村通过种植芒果,每家收入一年不低于10万元。攀枝花的芒果成熟期晚,品质好,每年芒果未成熟时就已经被商家预订一空。近些年中国电商发展迅速,李德还带领全村人成立了农业合作社、商贸公司,开通电商渠道,把当地的芒果卖到全国各地,甚至出口海外。

除了芒果,火龙果、枇杷、牛油果等热带水果也纷纷在攀枝花广泛种植。这里的火龙果汁多味美,品质一流,在中国也享有极高声誉。攀枝花的热带水果不仅销往全国各地,还出口到加拿大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8年,攀枝花仅芒果出口就突破2.3万吨。热带水果已经成为攀枝花一张甜甜的名片。

城市色彩:迤沙拉村与苴却砚

南北走向的横断山脉地域,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少数民族多。中国民族学家费孝通曾经把横断山脉称为“藏彝走廊”。他认为在历史的演变中,横断山脉把中国的藏族和汉族两大文明分隔,使得这两个文明没有更多融合,而是保持各自特色发展。而那些由于战争和自然变迁,从北方迁徙进横断山区的游牧民族们由于当地山高谷深的原因,也没有被汉文化和藏文化所同化,从而保持了各自的民族特色。在横断山区彝族、哈尼族、傣族、回族等少数民族众多,很多民族还保持着原生态的风格。

康养之地攀枝花:英雄攀枝花阳光康养地(10)

远望迤沙拉村,红墙灰瓦一目了然。

攀枝花市仁和乡平地镇的迤沙拉村是一个彝族古村落。该村有604户、2225人,其中97%是彝族。据村主任毛建桦介绍,有史料记载,迤沙拉村的历史有600多年,可以追溯到明朝时期。“迤沙拉”是彝语,意为水落下去的地方,这个名字说明了迤沙拉地下多溶洞,很难存留住水。虽然村民绝大多数是彝族,但迤沙拉也是一个彝汉高度融合的村落。村民中有四个大姓——起、毛、纳、张,汉族姓氏的特点明显。

康养之地攀枝花:英雄攀枝花阳光康养地(11)

迤沙拉村毛光禄(彝族)和张友兰(彝族)夫妇经常参加村里的演出

走进迤沙拉村,一栋栋红墙灰瓦的房屋马上映入眼帘。仔细一看,屋檐、墙角等处的样式是中国徽派建筑的风格。据毛建桦介绍,相传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平定西南时,曾经带兵打到这里。平定后随军而来的许多人就留在这里生活,其中有许多来自安徽的能工巧匠,他们在这里修建房屋。白墙青瓦是中国的徽派建筑的典型风格,但是在迤沙拉当地找不到白灰,工匠们就用这里的红土粘贴在墙上,于是就形成了红墙灰瓦的风格。

康养之地攀枝花:英雄攀枝花阳光康养地(12)

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中心小学学生们在表演“谈经古乐”,该校常年致力于在学生中传承民族文化传统。

几百年来,迤沙拉的彝族村民世代生活在这里,至今他们还保留着自己的生活习惯和节庆风俗。如果有客人来,迤沙拉村的彝族人会表演谈经古乐,这是一种具有中国道教风格的古老民乐。乐器中有道教仪式中常见的木鱼、钹、磬等器物,乐队演奏声音清远,古韵浓郁。另外,迤沙拉的彝族村民还会表演羊皮鼓舞。这是彝族人的一种祭祀舞蹈,舞者手持羊皮鼓,不停跳跃和说唱,以祈求全村风调雨顺、祥和泰平。2005年,迤沙拉村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康养之地攀枝花:英雄攀枝花阳光康养地(13)

苴却砚大师罗先明先生

康养之地攀枝花:英雄攀枝花阳光康养地(14)

罗先明先生的作品

攀枝花还有一件珍品——“苴却砚”。该砚石料取自仁和区平地镇和大龙潭乡的山谷中。人们形容此地石料“手扶之如婴儿肌肤,扣之其声如瓦似金。”制作成砚后具有磨墨无纤响,发墨如油,下墨不损毫的特性。另外,由于这里的石料具有丰富的色彩以及独特的眼、膘、线等石品花纹,因此,苴却砚一直被誉为“砚中珍品”。清朝宣统二年(1910年),时任苴却巡检的宋光枢曾拿三方苴却砚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参展,一举获选,名震中外。苴却砚之名至此被广为传播。

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砚台的应用日益减少,但其作为艺术品的价值愈加突出。现在,攀枝花有很多艺术家投身于苴却砚的文化发掘与艺术创作,让苴却砚呈现了勃发之态。许多来访的日本、美国、欧洲等国家的游客对苴却砚非常喜爱,他们把苴却砚带回国,同时也把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

康养之地攀枝花:英雄攀枝花阳光康养地(15)

中国苴却砚博物馆(摄影:王东)

(文:王浩、图:马耕平)

注:此文属于光明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