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山的旅游价值,天门山原称火门山
天门山的旅游价值,天门山原称火门山三、风景名胜《大清一统志》:天门山“在天门县西北五十里,交京山境,即龙尾山之首。两峰峙天,其中如门,县以此得名”。《舆地纪胜》卷76复州:天门山“在景陵县西六十里。唐邹夫子别墅在焉,陆羽《自传》云:‘负书于火门山邹夫子别墅’。后俗忌改曰天门山”。3、唐、宋属复州。元属沔阳府。明属承天府。清雍正四年(1726年)避康熙景陵讳,改名天门县,属安陆府。4、1914年属襄阳道,1927年直属省。1949年属荆州专区,1970年属荆州地区。1987年撤县置市(县级)。1994年由省直管。二、地名来历
天门市为湖北省17个省辖市之一,总面积 2622 平方千米,总人口163万人。天门是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茶圣”陆羽故里、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
一、历史沿革
1、秦为竟陵县地。西晋末析置宵城县,治今市东北。南朝梁省竟陵入宵城。北周改宵城县为竟陵县,移治今址。
2、五代后晋天福元年(公元936年),为避晋高祖石敬瑭名讳(敬、竟同音),改竟陵县为景陵县。
3、唐、宋属复州。元属沔阳府。明属承天府。清雍正四年(1726年)避康熙景陵讳,改名天门县,属安陆府。
4、1914年属襄阳道,1927年直属省。1949年属荆州专区,1970年属荆州地区。1987年撤县置市(县级)。1994年由省直管。
二、地名来历
《大清一统志》:天门山“在天门县西北五十里,交京山境,即龙尾山之首。两峰峙天,其中如门,县以此得名”。《舆地纪胜》卷76复州:天门山“在景陵县西六十里。唐邹夫子别墅在焉,陆羽《自传》云:‘负书于火门山邹夫子别墅’。后俗忌改曰天门山”。
三、风景名胜
1、 陆羽纪念馆。位于天门市竟陵城区西湖之滨,是为纪念1260多年前的“茶圣”陆羽而兴建的,是一座以历史文化名人陆羽生平业绩为主题内容的具有古典园林特色的纪念博物馆。
2、 白龙寺。位于天门市城区北34千米的皂市镇五华山上,据文献记载,该寺为南北朝齐武帝萧赜的次子竟陵王萧子良所建,唐重建,明清增修扩建,现存为明代建筑。
3、天门山。 在一马平川的江汉平原,天门山拔地而起。天门山位于湖北省天门市竟陵城区西北22公里处。山群由佛子山、金杯山、团山、朴船山、龙尾山五峰组成,面积931.9公顷,海拔192米。整个山体呈东西走向,坐北向南,五山首尾相倚,状如玉如意,山体俊秀,树林葱郁,气候宜人,交通便利。
4、陆羽故园。原名“西湖公园”、“陆羽公园,是世界最大的茶文化主题公园、湖北省茶文化旅游示范区,是天门市陆羽文化产业园的组成部分,其所环抱的西湖与天门河、前壕、后壕以及东湖共同构成了天门环城水系。作为江汉地区最大的城市公园,陆羽故园是天门的一张重要的城市名片,更是政府斥巨资修复的一处巨大的文化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