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城市化造成的热岛效应,国际权威期刊证实

城市化造成的热岛效应,国际权威期刊证实公园和绿地的增长随着人们进入密集的城市地区,他们留下了大片的土地。这减轻了自然植被的压力,让新的植被吸收碳。同时,农村人口的减少也为种植新树提供了更多的空间。2002-2010年,中国城市地面生物碳能损失达2000万吨。但是,从2002年到2019年的碳平衡来看,城市地区增加了3000万吨。中国地面碳储量以每年2.9亿吨的速度增长。植树造林近几十年来,中国的植树造林战略带来了数十亿棵新树,从而在中国的碳平衡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然而,新的森林种植并不能解释一切。

最新国际权威期刊研究表明,与西方普遍的看法相反,中国从农村地区向城市的大规模移民已被证实对中国的碳储量产生了积极影响。城市化可以在实现气候平衡方面发挥作用,这是哥本哈根大学研究人员根据对大量卫星数据的分析得出的结论。

城市化造成的热岛效应,国际权威期刊证实(1)

城市化是全球大部分地区的爆炸性趋势。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规模从未像中国这样大规模地发生过,在过去的三十年里,中国有超过 2.9 亿人迁移到城市。

城市化通常被视为伴随温室气体的排放增加。然而,通过借助卫星观测来绘制自然资源地图的遥感技术,哥本哈根大学的研究人员现在已经推翻了这一假设。相反,他们的研究表明,中国过去20年的城市化进程导致农村地区和新兴城市的生物质能和碳储量增加。研究结果发表在《Nature Sustainability》杂志上。

城市化造成的热岛效应,国际权威期刊证实(2)

该研究的主要作者、哥本哈根大学地球科学与自然管理系的士介绍:“尽管上半年碳的损失与城市增长有关,但绿色政策的措施弥补了损失,并产生了整体平衡效应。事实上,在气候的账面上已经实现了小幅度盈余”。

2002-2010年,中国城市地面生物碳能损失达2000万吨。但是,从2002年到2019年的碳平衡来看,城市地区增加了3000万吨。中国地面碳储量以每年2.9亿吨的速度增长。

植树造林

城市化造成的热岛效应,国际权威期刊证实(3)

近几十年来,中国的植树造林战略带来了数十亿棵新树,从而在中国的碳平衡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然而,新的森林种植并不能解释一切。

随着人们进入密集的城市地区,他们留下了大片的土地。这减轻了自然植被的压力,让新的植被吸收碳。同时,农村人口的减少也为种植新树提供了更多的空间。

公园和绿地的增长

城市化造成的热岛效应,国际权威期刊证实(4)

在过去十年中,城市的树木覆盖率也在增加。中国政府的生态文明政策确保了一定比例的城市公园、树木、屋顶绿化、垂直花园等。

地球科学和自然资源管理部门的 Rasmus Fensholt 教授认为,中国在将绿色空间纳入城市规划方面非常先进。近年来城市地区碳储存的增加很可能是城市绿化政策的积极结果。 这补偿了为城市发展而破坏树木和植物时释放的二氧化碳。这甚至表明,如果城市发展设计得足够绿色,那么城市化可以成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一个重要环节。

城市化对森林和农田的侵占最小

城市化造成的热岛效应,国际权威期刊证实(5)

分析还表明,城市的成长之痛对中国的森林影响甚微。只有 6% 的城市扩张是以牺牲林地为代价的。相反,新开发项目主要取代了农业用地(81%)和草地(10%)——与树木覆盖相比,这些植被具有低碳储存潜力。

尽管城市占用了不少农业用地,但在此期间,中国的农业面积仅缩小了 3.8%。在很大程度上,这可能是由于农业集约化和粮食进口增加。

总而言之,我们来自中国的数据表明,如果条件合适,可以在扩大城市的同时增加碳捕获量。这可以为期待改善气候的其他低收入国家提供灵感和环境条件。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