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理念及内容:如何更好地建设公园城市
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理念及内容:如何更好地建设公园城市合理布置高层建筑群的轮廓、立面以及顶部照明,打造城市楼宇、道路、桥梁、河滨、绿道、森林公园等城市夜景体系景观照明划定重点地区建筑高度控制线,确定建筑后退距离,塑造和保护重点地区城市天际线和观山视域廊道拆墙透绿公园、博物馆、图书馆、体育场、科技馆、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机关等单位临城市道路、广场、绿地等城市公共空间应当不建围墙
空间框架
空间形态
结合生态绿隔区、环城生态区和城市内部的道路、河流、公园绿地等划定城市通风廊道,形成透风见绿、开合有致的空间形态
高度控制
划定重点地区建筑高度控制线,确定建筑后退距离,塑造和保护重点地区城市天际线和观山视域廊道
拆墙透绿
公园、博物馆、图书馆、体育场、科技馆、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机关等单位临城市道路、广场、绿地等城市公共空间应当不建围墙
景观照明
合理布置高层建筑群的轮廓、立面以及顶部照明,打造城市楼宇、道路、桥梁、河滨、绿道、森林公园等城市夜景体系
公园城市是将公园形态与城市空间有机融合,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相宜、自然经济社会人文相融的复合系统,是人城境业高度统一的现代化城市。公园城市首提地成都积极探索公园城市建设新路径一年有余,将迎来立法护航。日前,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从成都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获悉,6月4日起至6月16日前,《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稿共7章85条,对城市形态、城市绿态、城市文态、绿色生产生活、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了规范,为成都公园城市规划、建设、保护、管理及其监督提供了坚强的法律支撑,促进经济与社会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
划定城市通风廊道
打造城市夜景体系
推窗见绿、开门见景是生活在成都的老百姓可感可触的场景,不过公园城市可不是一花一水的微观形态,宏观来看,它的空间框架和空间形态究竟如何?
征求意见稿明确,按照一心两翼三轴多中心的多层次网络化城市空间结构,以森林、湿地、农田、绿地景观构筑城市生态绿隔, 构建与资源禀赋、生态本底、环境条件等相适应的城乡空间框架,形成“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差异化发展的五大功能区。
公园城市不是城市里建公园,而是通过打造绿肺让城市会“呼吸”。征求意见稿提出,结合生态绿隔区、环城生态区和城市内部的道路、河流、公园绿地等划定城市通风廊道,形成透风见绿、开合有致的空间形态。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在公园城市形态塑造上,成都的探索不限于时间也不囿于空间。今年春节以来夜游锦江成为点亮成都夜间经济的一盏灯,释放了城市的消费潜力,如今“点灯”有望在更广泛的区域施行。征求意见稿提出,合理布置高层建筑群的轮廓、立面以及顶部照明,打造城市楼宇、道路、桥梁、河滨、绿道、森林公园等城市夜景体系。这意味着成都的夜晚将会有多维度的绚烂风景。
成都拥有世界特大城市中少有的能看见雪山的天际线,这一独特优势在公园城市建设中得以保护和塑造。为城市形态增美的天际线被纳入公园城市建设。征求意见稿提出,划定重点地区建筑高度控制线,确定建筑后退距离,塑造和保护重点地区城市天际线和观山视域廊道。
公共空间应当不建围墙
绿地范围内禁高声喧哗
公园城市的生命力在于一颗跳动的绿心,成都丰富的地形地貌是这颗绿心搏动的基础。如何保护绿态,如何让绿态融入城市建设?
征求意见稿提出,强化森林、湿地、林盘、河流等生态要素保护,通过实施补植补造、低效林改造、封山育林等措施,增加森林覆盖率。一些数据定下目标:森林覆盖率不低于百分之四十三,森林质量逐年提高;城市建成区绿地率不低于百分之四十,绿化覆盖率不低于百分之四十五,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低于十五平方米; 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不低于百分之九十;林荫路推广率不低于百分之八十五。
对于成都已有的地形特色风貌,征求意见稿保留了成都味,提出建设原生态特色风貌区应当以历史遗产、山地峡谷、林地雪山等特色资源为载体,体现不同海拔景观特点。
为了让绿态融入城市建设,在公园城市绿态构建上,征求意见稿提出要拆墙透绿。公园、博物馆、图书馆、体育场、科技馆、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机关等单位临城市道路、广场、绿地等城市公共空间应当不建围墙;确需构筑围墙的,应当建通透式围墙、绿色植物墙或绿化覆盖墙体的实体围墙,征求意见稿还对三类围墙作出详细规范。城市高架桥、立交桥、人行天桥和涵洞等市政公用设施适宜垂直绿化的,应当实施以花卉、藤蔓植物栽植为主的垂直绿化。
此外,征求意见稿对破坏公园城市绿态的行为明令禁止,如在公园、城市绿地范围内禁止通过高声喧哗、大鸣大放等制造噪声污染,禁止擅自砍伐树木、采集植物、猎捕动物、捡拾鸟卵等行为。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钟茜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