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好吃的食物(农村老人说夏季有四种好吃的昆虫)
夏季好吃的食物(农村老人说夏季有四种好吃的昆虫)哇呦的体型和得喽类似。“”哇呦”的名字是因为它的叫声总是“哇呦,哇呦”叫得欢。小时候有首儿歌,我到现在还记得“哇呦哇呦哇,北京来电话,叫我去当兵,我还没长大……”。吱吱的颜色比黑色的蝉淡得多,是漂亮的淡绿色,叫声清脆,体型娇小,最先出土的它成为通知老百姓进入夏天的标志,只要听到吱吱叫,村里老人都会说:吱吱叫了,夏天来了,割了麦子种苞米啦。在我们当地农村,金蝉家族还有三个成员,外表和节流类似,只是体表颜色不同。根据它们的特殊叫声而起的名字,一种叫吱吱,一种叫做哇哟,还有一种叫得喽。吱吱的体型最小,叫起来是“吱吱”的叫声。在这几种虫子中,吱吱出土最早,是在麦收期间高居枝头鸣叫。在我们招远南乡经常听老人把吱吱叫做“麦吱吱”,是指在麦收时节吱吱就出土了。有一句农村老俗语:吱吱叫,好热天,扬扬场,揽揽冠。说的是吱吱叫的时候,正是麦收时节,在场院里打麦子扬场,打下麦粒来的麦冠,需要揽揽残余的麦粒,把麦
在我们烟台招远南乡农村,常听农村人说“哇呦”、“吱吱”、“节流”、“得喽”,这分别都是指的啥?
提起这四种昆虫,咱首先先说说那个著名的成语“金蝉脱壳”。说的是蝉的幼虫在地下生活四五年,钻出土层爬到地表的树干或者灌木丛里,以及草丛等适合隐藏的地点,蜕去外壳变为蝉的过程。
“金蝉脱壳”的主角——金蝉,在我们招远南乡农村的名字可谓是多样化。最常见的叫法有节流、介留、知了、蝉,它的幼虫叫做节流鬼、节流猴或者知了鬼、知了猴。总之是和鬼、猴相关的名字,主要是因其奇特的外表而得名。
至于为啥一种昆虫,有这么多的地域化名字,可能是和胶东半岛浓重的方言有关系。当然文雅的叫法也有叫做金蝉的,是来自于“金蝉脱壳”的成语,让人们发挥了无边的想象力。过去的困苦年代,夏季田间地头捡到的蝉,也丰富了老百姓的餐桌。
在我们当地农村,金蝉家族还有三个成员,外表和节流类似,只是体表颜色不同。根据它们的特殊叫声而起的名字,一种叫吱吱,一种叫做哇哟,还有一种叫得喽。
吱吱的体型最小,叫起来是“吱吱”的叫声。在这几种虫子中,吱吱出土最早,是在麦收期间高居枝头鸣叫。在我们招远南乡经常听老人把吱吱叫做“麦吱吱”,是指在麦收时节吱吱就出土了。
有一句农村老俗语:吱吱叫,好热天,扬扬场,揽揽冠。说的是吱吱叫的时候,正是麦收时节,在场院里打麦子扬场,打下麦粒来的麦冠,需要揽揽残余的麦粒,把麦冠垛成草垛。“麦冠”在南乡方言里,指的是从地里收割回来的小麦,用脱谷机脱去麦粒后的麦秸草。
吱吱的颜色比黑色的蝉淡得多,是漂亮的淡绿色,叫声清脆,体型娇小,最先出土的它成为通知老百姓进入夏天的标志,只要听到吱吱叫,村里老人都会说:吱吱叫了,夏天来了,割了麦子种苞米啦。
哇呦的体型和得喽类似。“”哇呦”的名字是因为它的叫声总是“哇呦,哇呦”叫得欢。小时候有首儿歌,我到现在还记得“哇呦哇呦哇,北京来电话,叫我去当兵,我还没长大……”。
“得喽”的名字,是因为其叫声总是发出“得喽,得喽”的声音。哇呦和得喽二者体类型类似,比吱吱大,但又比节流小。体表颜色比吱吱深一些,但比棕黑色的蝉要浅一些。总体是淡淡的青绿色,翅膀也是漂亮的淡绿色纱袍。
节流、吱吱、哇呦、得喽按照出土顺序,依次为吱吱最早,节流和哇呦居中,得喽为最晚,约在立秋前后,可以说得喽是最后出土的一批,也正是蝉渐渐销声匿迹的时候。
这四种昆虫都可以食用,用油炸后趁热撒上少量食盐。据我这位自封的“美食品尝家”认为:个头最大的蝉刚出土时还是柔软的知了猴,蜕壳后刚刚变为蝉,这两个时间段油炸可以说是难得的美味。而当蝉的外壳暴露在空气中越久,就会变得坚硬,油炸后尝鲜还可以,吃多了原本肠胃功能弱的老人和孩子,胃会不舒服。
吱吱、哇呦、得喽这三种昆虫原本就是皮薄的品种,即便油炸后也比蝉酥脆,要论好吃美味的话,个人认为要比蝉好吃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