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汽车发展多少年了,为什么英国卖掉了大部分汽车品牌后仍属于汽车强国
国外汽车发展多少年了,为什么英国卖掉了大部分汽车品牌后仍属于汽车强国像英国的罗浮曾长期被视为是豪华轿车的代名词;摩根汽车只生产复古豪华汽车;路斯特是高级跑车品牌;捷豹曾是英国威廉王子大婚时候的御用座驾;劳斯莱斯在任何国家都是富豪才能享受的座驾......英国的这些汽车品牌都是定位于服务高端富豪人群,然而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普通民众很难消费得起。无论在英国国内还是国际市场上服务普通大众的中低端市场都是被美系车、日系车、德系车占领的。仔细看看英国的汽车品牌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国际上的高端豪车品牌。英国人比起法国人的浪漫、德国人的严谨更讲究绅士。英国的豪车素来以品味、典雅著称:英国的豪车大多采用手工打造。这些汽车品牌通过代代相传的造车工艺和手工形式保障了汽车品质,但随着流水线生产的盛行已使这种耗费大量人力精力的生产方式很难单独生存。走高端路线的英国车几乎就没便宜的。相比之下英国这个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独领风骚的老牌工业强国如今的工业实力正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英国的汽车工业
从世界近现代史可以看出国家的发展和国力的基础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国家的工业实力:通常一个国家的工业越是完善、越是先进,那么这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也就越强大。当今世界有影响力的大国、强国莫不如是:美国、中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即是世界主要工业强国,同时也是当今世界国际体系中最有影响力的几个强国。这些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基本上都拥有很多知名的品牌。
美国有微软、通用、福特、宝洁、波音、苹果......日本有丰田、本田、松下、日立、索尼、东芝......德国有大众、宝马、奔驰、万宝路、西门子、麦德龙......英国有联合利华、杜蕾斯、芝华士、立顿、多乐士、宾利......法国有香奈儿、爱马仕、迪奥、路易斯登威、轩尼诗XO、马爹利......中国有华为、大疆、福耀、比亚迪、海尔、格力 18世纪的英国是世界上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
蒸汽机、火车等一系列发明使英国带领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这一时代英国的工业产值占据了世界工业总产值的40%左右。然而到了19世纪80年代英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第一名的位置已被美国取代,到了20世纪初英国又因为被德国反超而屈居第三。20世纪40年代原子弹和电子计算机的问世开启了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
在这场以原子能、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空间技术、生物工程、海洋技术等领域为主的产业革命中美国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与此同时其他国家也开始奋起直追:完成了工业化的苏联相继试爆了原子弹、氢弹并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日本和德国这两个战败国却在二战后的重建过程中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独立自主的完整工业体系。
相比之下英国这个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独领风骚的老牌工业强国如今的工业实力正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英国的汽车工业就是比较为人质疑的:1978年英国的汽车年产量是160万辆,而同一年美国是1287万辆、日本924万辆、西德458万辆、法国408万辆。如果从汽车产量来看美国、日本、德国是全球汽车工业实力最强的;如果从国际知名汽车品牌上看美、日、德三国也是最强的。
美国在国际上知名的汽车品牌有凯迪拉克、福特、林肯、别克、雪佛兰......日本有丰田、本田、三菱、铃木、马自达、斯巴鲁......德国有大众、宝马、奔驰、奥迪、保时捷、迈巴赫......英国的汽车工业实力相比美、日、德其实略逊一筹,不过英国也还是有不少自己的知名汽车品牌:劳斯莱斯、宾利、捷豹、路虎、阿斯顿·马丁、迈凯伦......有意思的是除了迈凯伦之外其它英国主要的汽车品牌几乎都被收购了。
1987年阿斯顿·马丁被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收购,2007年又被全球最大的独立赛车和车辆技术服务厂商Prodrive收购。1994年路虎被德国宝马汽车接管,2000年又被美国福特汽车收购,2008年连同捷豹一起被福特汽车卖给了印度塔塔集团。1997年宾利被德国大众收购。1998年德国宝马汽车以6800万美元买下劳斯莱斯的名字和标志。英国为什么要卖掉自己绝大部分汽车品牌呢?
仔细看看英国的汽车品牌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国际上的高端豪车品牌。英国人比起法国人的浪漫、德国人的严谨更讲究绅士。英国的豪车素来以品味、典雅著称:英国的豪车大多采用手工打造。这些汽车品牌通过代代相传的造车工艺和手工形式保障了汽车品质,但随着流水线生产的盛行已使这种耗费大量人力精力的生产方式很难单独生存。走高端路线的英国车几乎就没便宜的。
像英国的罗浮曾长期被视为是豪华轿车的代名词;摩根汽车只生产复古豪华汽车;路斯特是高级跑车品牌;捷豹曾是英国威廉王子大婚时候的御用座驾;劳斯莱斯在任何国家都是富豪才能享受的座驾......英国的这些汽车品牌都是定位于服务高端富豪人群,然而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普通民众很难消费得起。无论在英国国内还是国际市场上服务普通大众的中低端市场都是被美系车、日系车、德系车占领的。
英国人口仅为6700多万。这其中真正能消费得起高端豪车的贵族能有多少呢?所有英系车企都把产品规划面向极少数的贵族这样狭小的市场怎么发展得开?其实英国只需要保留两三家高端品牌车企就足够了,然而现实却是英国所有的汽车品牌都定位于高端。等到发现问题之后已难以再转型了。在这种背景下让更具经济实力的公司收购或许才是英国汽车品牌最佳的归宿。
收购不仅能让濒临倒闭的品牌继续存活下去,而且也能直接换取不少资金。这里需要澄清的一点误会是收购并不一定代表品牌会消失。自从捷豹、路虎被卖给印度塔塔集团后就有人说捷豹、路虎是印度车。这样的理解究竟对不对呢?事实上收购是否能保留品牌主要看收购方和被收购方谁更强势。比如宝沃汽车早在1961年就破产了。这个牌子销声匿迹54年后才被中国人接管复兴起来。
像这种破产几十年的品牌能卖掉就不错了。当时中国人买的也就是个商标而已。其实德方对这个商标的归属也并不在乎。然而宾利、劳斯莱斯这样的品牌和宝沃是完全不同的:这些品牌尽管因为销售上的原因导致被收购,但这些品牌并没像宝沃那样破产。宝沃实际上就只剩了一个商标而已,可宾利、劳斯莱斯这些品牌的背后其实是有自己的工艺和生产线的。
一家公司被收购并不代表这家公司没有了,只不过这家公司换了个老板而已。宾利、劳斯莱斯、捷豹、路虎等英国汽车公司卖给别人以后仍是英国品牌——这些品牌的工厂和技术也仍在英国本土。比如1997年宾利被大众收购以后就不再是一家完全独立的公司,而是大众旗下的一家汽车公司。宾利的主要利润都要上交大众公司,但这并不意味着宾利公司就不存在了。
事实上宾利公司依旧存在,而且依然是一家英国汽车公司。事实上很多现代公司企业的一大典型特征就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所有权是掌握在总公司董事会手中的,然而具体每家分公司的经营权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宾利在被大众收购以后所有权转移到了大众旗下,但宾利的经营运作基本上仍是独立的。大众收购宾利其实就是为了弥补自己在超豪华汽车领域的不足。
众所周知大众本身就是一家定位于服务普通大众的汽车公司,然而大众在豪车领域则处于相对劣势。大众所看重的正是宾利纯种的英国血统和品牌价值。说白了大众其实就是想买一个超豪华品牌。因此大众是不会取消宾利这个品牌,也不会将宾利的生产线转移到别的国家,否则大众花费巨资购买宾利也就失去了意义。况且大众和宾利之间的收购行为并不只是单纯的商业行为。
表面上大众收购宾利似乎只是两家公司之间的商业行为,可实际上宾利所掌握的核心技术关乎英国的利益。世界各国说到底在科技上、经济上、军事上都是存在一定竞争关系的。宾利作为英国的一个国宝级品牌掌握的是英国在汽车工业领域最核心的技术优势。任何国家当然都不愿意看到本国的核心技术优势外流,因此各国对这种涉及本国核心技术优势的大企业与外企的收购合并都会有一些相应的规定。
英国把宾利卖给德国大众只是卖的这个品牌商标而已,但如果德国想要把宾利的生产线转移到本国可就真是想多了。其实不只是宾利如此,也不只是英国如此——事实上世界各国在转让这种涉及本国核心技术的大企业时都是只转让品牌商标的所有权,但生产线技术是绝不允许转移的。这点往往会在双方的收购合同中就被明文规定。尽管英国的品牌被大量收购,但这并不意味着英国的基础工业实力遭到了削弱。
无论民用汽车还是军用塔克要造出来其实比拼的都是基础工业实力。基础工业就像是武侠小说中的内功,而汽车、坦克、飞机、舰艇这些工业制成品就像是武侠小说中的招式。想要让招式强大必须要有深厚的内功作为基础。表面上英国是卖掉了自己绝大部分汽车品牌,可这并不代表英国放弃了汽车产业链。事实上迄今为止欧系汽车仍以英国汽车品牌为品质标杆。
德系车、日系车的成功基于合理的产品定位以及放眼全球的战略眼光,然而德系车、日系车在高端豪车领域相比英系车仍略逊一筹。至于法系汽车在亚洲、美洲市场的表现均不及德系车、日系车、英系车。东欧汽车品牌更是昙花一现,北欧品牌则多为美系车企和国产车企收购。如果真正要看高端品质的话,那么英系车的优势还是相对比较明显的。这也是英国仍旧被认定为汽车工业强国的原因。
汽车工业只是英国整体基础工业实力的一个缩影。英国的罗罗公司当前仍是世界三大飞机发动机制造商之一:其生产的军用和民用发动机都是行业里的明星产品。从“狂风”、“海鹞”、以及“台风”这样的空中雄鹰到波音787、空客A380这样天上旅馆都是罗罗公司的客户。英国的ARM公司乃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知识产权提供商。咱们手里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绝大部分都采用的是ARM架构。
2019年全球工业增加值排名前十位的国家依次为中国、美国、日本、德国、韩国、印度、意大利、法国、英国、墨西哥。英国这个老牌工业强国的实力比起中、美、日、德等国或许不够耀眼,但其实仍是能跻身全球前十位的一个主要工业强国。即使是工业产值高于英国的印度其实在相当程度上是凭借体量取胜的。如果真要论实际工业化水平,那么印度恐怕只能排在英国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