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1991年邓小平亲自为深圳火车站题字:1991年邓小平亲自为深圳火车站题字

1991年邓小平亲自为深圳火车站题字:1991年邓小平亲自为深圳火车站题字邓小平深知,这种问题要想解决只有缩小与香港的经济差距,只有国人富起来了,才会遏制住逃港大潮。对于巨额的金钱诱惑,越来越多的国人不惜冒着生命危险,铤而走险偷渡香港。当时邓小平刚好在广州,广东省委就偷渡事件对邓小平作了汇报。邓小平听了之后只说了两句话:“这是我们的政策有问题”,“不是部队能够控制得了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邓小平题写的这个站名又有着怎样的深远的意义?邓小平和深圳又有着怎样的故事?1977年7月,邓小平正式复出,担任党政军领导职务,继续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出谋划策,而此时,广东省正上演着偷渡逃港大戏,而且愈演愈烈。造成这场大戏的根本原因则是巨大的经济差异,广东跟香港只有一河之隔,经济差距却天壤之别,看着河对岸的香港如此繁华不免羡慕。

在深圳,深圳火车站就是一个连接家和梦想的地方,在过去几十年里,很多人怀揣着梦想来到深圳打拼,最先接触到的就是深圳火车站......

1989年,经中央批示,对深圳火车站进行改建,而在火车站建成之际,火车站的名字由谁来题字,成了深圳市长李灏的一大难题。

李灏认为,如果能请邓小平来题字的话,简直是最好不过,但是在邓小平退休之后,就很少再为各个地方题词了,于是李灏抱着希望把自己的想法由中央厅转给了邓小平。

没想到邓小平欣然答应了,但就在几个月后,拿到题词的李灏满怀期待地打开的一看,并不是他所以为的“深圳站”,而是只有“深圳”没有“站”。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邓小平题写的这个站名又有着怎样的深远的意义?邓小平和深圳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1991年邓小平亲自为深圳火车站题字:1991年邓小平亲自为深圳火车站题字(1)

1977年7月,邓小平正式复出,担任党政军领导职务,继续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出谋划策,而此时,广东省正上演着偷渡逃港大戏,而且愈演愈烈。

造成这场大戏的根本原因则是巨大的经济差异,广东跟香港只有一河之隔,经济差距却天壤之别,看着河对岸的香港如此繁华不免羡慕。

对于巨额的金钱诱惑,越来越多的国人不惜冒着生命危险,铤而走险偷渡香港。当时邓小平刚好在广州,广东省委就偷渡事件对邓小平作了汇报。邓小平听了之后只说了两句话:“这是我们的政策有问题”,“不是部队能够控制得了的”。

邓小平深知,这种问题要想解决只有缩小与香港的经济差距,只有国人富起来了,才会遏制住逃港大潮。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决定把国家的发展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在这种政策下,广东省决心迈出一大步,说干就干。

在一次会议上,广东省委表示希望中央给广东足够的特权,建立一个“贸易经济区”,对于这个区实行单独管理。

1991年邓小平亲自为深圳火车站题字:1991年邓小平亲自为深圳火车站题字(2)

邓小平听到这个方案之后,给予了大力支持,邓小平还表示:“那不如还是叫特区嘛,陕甘宁开始就叫特区,还是叫特区好,中央虽然没有钱,但是政策是有的,政策给你们,你们放手去搞。”

根据邓小平的提议,中央正式地对这一方案进行了讨论,最终中共中央决定对两省在对外经济方面实行特殊政策,给予更多的主动权,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特区,发挥其优势条件先行一步,把经济搞上去。

198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通过了“特区”的政策,并正式定名为“经济特区”。在全国人民的欢呼下,深圳特别行政区就这样诞生了。

1984年1月,作为设立特区的主要决策者,邓小平和政治局委员王震、杨尚昆等一行人,乘坐专列离开北京,前往经济特区进行视察,这也是邓小平第一次来到深圳经济特区。

1月24日上午,首先抵达了广州火车站,此时心系深圳的邓小平和原广东省领导人刘田夫和广东省长梁灵光谈及此目的:“我要来看看经济特区能不能成功,毕竟这件事情是我提议的,我心里一直想着,所以这次专程来看看。”

1991年邓小平亲自为深圳火车站题字:1991年邓小平亲自为深圳火车站题字(3)

此时,距离设立经济特区已经过去五年了,邓小平一直惦念着深圳的发展情况。24日中午,邓小平一行人来到了此行视察的第一站——深圳经济特区。

此时特区的领导正承受着很大的压力,毕竟经济特区是邓小平提议的,现在邓小平来到这里,对他们来说就像是老师来检查作业一样,又害怕又希望得到邓小平的评价。

深圳市委书记梁湘对于深圳的发展现状,给邓小平做了一个详细汇报,听完汇报,对深圳的经济特区五年来的发展情况表示非常满意。

在听到梁湘说深圳特区缺乏专业人才的时候,向来重视人才和教育的邓小平表示:深圳需要一所大学,但是要想办法吸引华侨来办,这样的话,华侨在这里办大学,由他们来聘请国外水平高的教授,用国外的教学设备,这样就可以为我们培养一批优秀人才。

听完市委书记的汇报后,最后邓小平又说:“你们反映的问题我都装在了脑子里,问题太负责,发展很关键,有的问题要好好研究研究,暂时不发表意见了。”

1991年邓小平亲自为深圳火车站题字:1991年邓小平亲自为深圳火车站题字(4)

下午,邓小平一行人登上了罗湖商业区国际商业大厦的22楼,俯瞰着整个罗湖新区,看着下面很多高楼都在建设着,到处都是吊机,工作人员告诉邓小平这里正在以“三天一层楼”的速度变化着的时候,邓小平欣慰地说:“深圳的将来可谓是一片繁荣啊!不错,看来路子走对了!”

26日下午,此时邓小平已经前往了另一个经济特区——珠海,在视察完珠海后,回到广州还不忘为深圳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的政策是正确的。”落款日期则是他离开深圳的日子——1月26日。

1990年4月,此时邓小平已经算是“退休”状态,很少再为各个地方题词。1991年,邓小平再次题词则是为深圳火车站题名,而这次虽然只有简短的两个字,却有着极其特殊的意义。

在深圳,深圳火车站就是一个连接家和梦想的地方,在过去几十年里,很多人怀揣着梦想来到深圳打拼,最先接触到的就是深圳火车站。

1991年邓小平亲自为深圳火车站题字:1991年邓小平亲自为深圳火车站题字(5)

深圳罗湖火车站始建于1911年,由清政府建造,是古老的广九铁路站点之一,也是中国内地的重要口岸。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前,罗湖火车站肩负着香港和中国内地之间的物资转运。

可是原来的深圳火车站周边环境很差,设施也很落后,看起来破旧不堪只有100多平方米的大小,这对于深圳特区来说显然不符合发展需要,更不利于扩大开放的发展形势。

况且,距离香港回归的日子越来越近,总不能让香港和海外同胞走进我们的南大门时,看到深圳的火车站如此破烂,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吧。于是计划对深圳火车站进行改建。

经中央批示,深圳火车站于1989年11月23日开始动工。深圳市委书记李灏亲自担任深圳火车站建设领导小组的组长,改建深圳火车站对于深圳来说不仅是一场大型的经济建设,而且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

在市委市政府的全力支持下以及铁路部门和施工单位的全力以赴下,深圳火车站的建造进行得非常顺利,只用了不到一年半的时间,深圳火车站就基本完成了。

1991年邓小平亲自为深圳火车站题字:1991年邓小平亲自为深圳火车站题字(6)

1991年初,有一次市委书记李灏到火车站检查工作,负责火车站建设的工作人员跟李灏谈话间,提到火车站的题名问题,对李灏说:“眼看着火车站的工程就结束了,不如您来给火车站提个站名如何?”

李灏笑着说:“这不行,我写不合适。”说完仔细想了一下,又说:“如果能够请邓小平同志亲自写,那就好了。”因为深圳特区是邓小平一手“培育”起来的改革开放的第一个城市。

李灏说完这个想法,在场的人纷纷表示赞同,拍手叫好。可是随即又担心能不能请得到邓小平题字是个问题。于是,李灏就开始了另一个伟大工程——想方设法请邓小平为深圳火车站题字。

只是,此时的邓小平已经基本退出工作岗位了,不太容易能见得到他的面,最后李灏通过中央办把自己的这一请求传达给了邓小平,邓小平当时没有表达任何态度,只是说了声:“晓得。”

1991年邓小平亲自为深圳火车站题字:1991年邓小平亲自为深圳火车站题字(7)

眼看着火车站揭牌典礼仪式在即,而邓小平的题词迟迟没有拿到,这让李灏很是着急。

而此时正在北京的吴松营收到一个指示,到中央厅去领取邓小平同志的题字,并亲自送到深圳去,到了中央厅后秘书局的同志把报纸大小的一张宣纸,拿给了吴松营,上面只写了“深圳”二字,而并不是“深圳站”。

好在旁边附有一个盖着公章“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局”的文件,说明这件事情没有错,这就是邓小平为深圳火车站题的站名。文件还要求,深圳市委要妥善保管和使用,可以在当地机关报上发表。

吴松营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踏上了前往深圳的路程,在路上吴松营心想:这个时候邓小平能为深圳题词,意义定是非同凡响,他老人家没写“深圳站”而是只写了“深圳”,一定有着深远的意义,我此时拿着邓小平的题字带回深圳,这真是个光荣的任务!

1991年邓小平亲自为深圳火车站题字:1991年邓小平亲自为深圳火车站题字(8)

由于吴松营对文件太过紧张,中途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刚到深圳下了车,有个年轻人见吴松营抱着个行李箱,神色紧张,以为箱子里面装的肯定是钱或者非常贵重的东西,于是趁着人群冲上去就要抢吴松营的箱子。

吴松营此时心里一急,一手抓着行李箱把手,一手护着行李箱的边,一股巨大的力量涌上来,狠狠地把那年轻人甩出了两米开外,这时有人大喊:“抓小偷啦!”然后大家就开始见义勇为抓小偷。

吴松营此时满脑子都是箱子里面的文件,已经顾不上其他的了,只想着赶快把文件送到市委书记李灏家里。

在李灏家的客厅里,把邓小平的题字和文件交给了李灏,李灏很认真地把邓小平的题字展开放在了茶几上,反复看了好一会,李灏始终没有出声,估计也是在好奇,为什么“深圳站”没有“站”,只有“深圳”二字呢?

对于这个题字,他们反反复复地看了不下百遍。

1991年邓小平亲自为深圳火车站题字:1991年邓小平亲自为深圳火车站题字(9)

总体来看,邓小平写的“深圳”还算苍劲有力,但毕竟是快90岁的老人了,深圳的“深”字,下面的“木”字右边那一捺抖了一下,看起来不太平衡,像一个人两只脚中的一只略倾斜一样。

此时吴松营直率地说:“这一笔要是往下放一点就好了。”李灏听了哈哈大笑起来,不可置否。然后很认真地把题字折好交给了自己的秘书。

市委这边很快就通知深圳火车站的人来领取邓小平题写的“深圳”二字的复印件,并按要求制作牌匾。

1911年10月12日的清晨,深圳新火车站首次展现在来来、往往川流不息的客人眼中。此时,人们还不知道,天蓝色幕顶部镶嵌着金光闪闪“深圳”两个大字,是邓小平亲自题写的。

1991年邓小平亲自为深圳火车站题字:1991年邓小平亲自为深圳火车站题字(10)

下午16时,深圳举行了隆重的火车站新站落成仪式,在仪式上,最引起轰动的就是嘉宾揭开新站大堂中间红纱的场景,在鲜花簇拥的大台上,随着红纱的揭开,显示出放大了的“深圳”二字,并宣布这是邓小平亲自题写!

1992年,1月19日上午,年近90的邓小平来到了深圳,当他乘坐的车子走到火车站时,邓小平的大女儿邓林,指着火车站上方闪闪发光的“深圳”两个大字,对邓小平说:“您看,这是您写的字,人们都说好。”

二女儿邓楠也打趣道:“这可是您的专利,属于知识产权问题。”

邓小平听此也只是露出了笑容,或许他老人家早在答应题词的时候就想过,会再一次来到自己亲自创办的特区看看。

关于“深圳站”只有“深圳”二字,后来在《邓小平文选》中得知:“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试验田。无论是当时,还是今后,深圳都不能‘靠站’‘停站’,而必须勇敢地闯、义无反顾地冲锋陷阵,一直向前,向前!”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