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制品加工厂被尊重吗?神秘车间藏身竹制品厂
竹制品加工厂被尊重吗?神秘车间藏身竹制品厂仓库做好后用于生产筷子,后来因行情不好就闲置下来。而这个“神秘车间”是全封闭设计的,平时窗户、卷帘门紧闭,而正常的竹器生产又不需要这种封闭式车间。在外面厂房干活的工人都不清楚这个“神秘车间”究竟放了什么,村民私下更是对此议论纷纷。简易搭盖的顶棚,散乱堆放的毛竹,生产的竹制品销路倒还不错,这就是连城县姑田镇上堡村的一个竹制品加工厂的情况。2007年开始,这个竹制品加工厂由蒋家的老大蒋某森负责经营管理。2014年初,蒋某森又在厂房旁边建了铁皮仓库和住房。随后,老三蒋某勋和妻子从外地返回老家,并在此地居住。法院对被告人蒋某增进行宣判竹制品厂有个“神秘车间”经查却是制毒窝点
龙岩市人民检察院办理“蒋某增、蒋某勋制造毒品案件”始末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6月12日讯 2013年下半年开始,蒋某增先后购买了大量的制毒设备和原料后,邀集其弟弟蒋某勋利用其哥哥蒋某森(另案处理)竹制品加工厂厂房仓库生产毒品甲卡西酮(俗称“长治筋”“丧尸药”)共计188.11千克。
5月13日上午,经龙岩市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以制造毒品罪判处被告人蒋某增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以制造毒品罪判处被告人蒋某勋死刑,缓期2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兄弟二人在金钱诱惑下,铤而走险,最终受到法律的严惩,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那么,“绝命毒师们”又是怎么被团灭的?
法院对被告人蒋某增进行宣判
竹制品厂有个“神秘车间”
经查却是制毒窝点
简易搭盖的顶棚,散乱堆放的毛竹,生产的竹制品销路倒还不错,这就是连城县姑田镇上堡村的一个竹制品加工厂的情况。2007年开始,这个竹制品加工厂由蒋家的老大蒋某森负责经营管理。2014年初,蒋某森又在厂房旁边建了铁皮仓库和住房。随后,老三蒋某勋和妻子从外地返回老家,并在此地居住。
仓库做好后用于生产筷子,后来因行情不好就闲置下来。而这个“神秘车间”是全封闭设计的,平时窗户、卷帘门紧闭,而正常的竹器生产又不需要这种封闭式车间。在外面厂房干活的工人都不清楚这个“神秘车间”究竟放了什么,村民私下更是对此议论纷纷。
厂房北侧堆放着大大小小的塑料桶
2015年2月,姑田镇的大街小巷弥漫着春节的喜庆气息,小孩子们正在享受着寒假的快乐生活。蒋家也一样,小孩子们围圈玩着手机游戏。细心的村民发现,蒋家“有钱啦”,小孩子手里玩着的都是最新款的苹果手机。而蒋某勋也在2014年新添置了宝马豪车。
2015年2月3日,连城县公安局根据群众反映的异常情况,并综合该竹制品加工厂的一系列反常现象,对该纸制品厂进行安全检查。打来卷帘门时,办案人员都被眼前的场景震惊到。仓库里堆放着大大小小的塑料桶,工作台上摆放着各色玻璃器皿,6个红色塑料澡盆里存放着疑似麻黄素白色粉末状物品,8个标有某调味品公司的白色塑料桶装着疑似麻黄素成品,7个深蓝色塑料桶装着不明液体,现场查获离心机、电瓶叉车、蒸馏器、冷凝管、真空泵、反应釜等工具和设备,货架上还有记录实验数据的笔记本两本,相关的化学品堆放在仓库,俨然化学实验室一般。
通过勘查后初步确认,这是一个制毒窝点,民警现场抓获犯罪嫌疑人蒋某勋。通过对仓库的防毒面具、烟头、手套等进行鉴定,均反映为蒋某勋所留。面对证据,蒋某勋狡辩自己只是受“漳州老板”雇佣,帮忙生产添加剂,并不懂是在制毒。
制毒者咬定不知情
“漳州老板”又是谁
蒋某勋一直辩解自己是受“漳州老板”雇佣生产添加剂,而非自己进行制毒。“漳州老板”又是谁?面对“零口供”的困局,当地警方一方面对现场进行再次勘查,并及时对他们的住所进行搜查;另一方面及时向检察院通报案情。
很快,龙岩市、连城县两级检察院提前介入,引导侦查取证。检察官提出从现场查扣的制毒设备入手,通过向供货商取证,指向购买人为蒋某增和蒋某勋兄弟;另外检察官还提出通过调取道路监控等外围取证,排查“漳州老板”的行踪,均未发现有“漳州老板”的身影,也无可疑的车辆、人员吃住等相关线索。在证据面前,蒋某勋捏造的“漳州老板”被识破。
在蒋某勋及其妻子的住所中,办案人员搜查发现靠近厨房的墙上有一个黑色塑料袋,黑色塑料袋里有诺基亚手机6部,以及秦某、蔡某等5个人的身份证和银行U盾等物品。在冲击仓库时,办案人员对记录麻黄碱制作流程的笔记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这个笔记本也是证明蒋某勋是明知制毒而直接参与的重要证据。
“蒋某勋非常不配合,在羁押期间,我们要求他提供笔迹进行鉴定,可是他就故意写得非常小,非常慢,故意改变字迹,给侦查工作造成困难。”经办检察官表示,他们还通过调取他在大学期间的毕业论文寻求字迹,为了提高准确性,在看守所民警的配合下,通过依法取证获取蒋某勋正常书写笔迹,送往鉴定机构进行鉴定,鉴定该笔记本上的字迹为蒋某勋书写。
同时,办案人员通过仔细翻看查扣到案的笔记本,发现其中一页纸上写着数十个人名,经过调查发现,这些名字系蒋某勋高中同学的名字,也验证了笔记本确实系蒋某勋在记录制作麻黄碱的实验过程所用。那么,这个制毒窝点还有没有其他人参与其中?
收到匿名举报信
“绝命毒师”还有一人
正当案件的调查进入胶着状态的时候,经办检察官收到了一封匿名举报信,信中的内容大致为:蒋家的老二蒋某增和该窝点有关系,至今仍在到处活动,意图疏通关系,平息事态。
通过核实举报情况,在案的证据,指向了本案可能还有一名重要涉案嫌疑人——蒋某增。2016年5月27日,蒋某增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到案。但是蒋某勋始终拒不交代其哥哥蒋某增参与制毒的事实,蒋某增也拒不承认参与制毒,办案人员面对陷入困境的案件,如何寻求突破?
随着案件的不断深入,通过律师会见和检察官的释法说理,蒋某勋逐渐意识到事情绝非是他咬紧牙关,一个人就能扛得住的。
2017年9月4日,法院一审判决蒋某勋犯制造毒品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现场查获的制毒原料、半成品和成品数量巨大,也不是你一个人能搞定的,你拒不配合是想替谁死?”“想想你的家人孩子,你要是真的死了,他们怎么办?你今天不交代清楚,到了刑场你一定会后悔现在的自己没有如实交代。”判决后,检察官仍不放弃,耐心地做起蒋某勋的思想工作。态度傲慢的蒋某勋慢慢意识到事态严重,绝不是坐牢罚款就能了事。他想着外面妻子和女儿,流下了悔恨的泪水。
最终,蒋某勋不仅认罪伏法,并且透露了案件关键信息,也验证了办案人员的侦查思路无误:蒋某增参与了该窝点的制毒过程,并且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该制毒窝点主犯蒋某增的到案,办案人员展开了更深入的调查。蒋某增长期在河北等地经商,社会阅历丰富,反侦查能力较强,已经对财产进行转移,并且和销售器具设备的商家串供,给调查工作造成重重阻碍。
多方侦查取得突破
兄弟制造毒品同获刑
“大学毕业后,我一直在外地和妻子在一起工作,2014年9月,我二哥说有一个赚钱的门路,让我回老家来。”心理防线被攻破的蒋某勋向办案人员坦白了所知道的一切,积极争取从宽处理。
但是蒋某增却在负隅顽抗。蒋某增2013年在上海浦东自贸区注册过一家进出口公司,为的是方便竹制品的销售,并获得危化品行业的从业资格。2012年,蒋某增在上海药博会上便认识了刘某(另案处理),当时刘某是参展商,展销反应釜、真空泵等仪器设备。蒋某增的制毒设备就是从刘某处购买。
狡猾的蒋某增为了逃避法律的追究,案发后就马上找到了刘某,交代他不要承认有卖设备给自己。侦查机关先后两次前往浙江向刘某取证时,刘某均否认:没有卖设备给蒋某增,是其他厂家假冒他的品牌设备销售给蒋某增。
检察官再次梳理了证据和逻辑,从案发现场查获的设备配件的包装箱上发现了蛛丝马迹:发货地址就是刘某的工厂。虽然蒋某增处心积虑在收件人地址和姓名上作假,但百密一疏留下的电话号码还是自己兄弟二人的。
在证据面前,刘某低下了头,承认销售制毒设备和串供的事实。为了防止刘某翻供,完善证据链,检察官还和公安侦查人员一同前往河南核实刘某贩卖制毒设备的所有细节。蒋某增也只好承认自己购买设备的事实。最终蒋某增还交代了用于制毒的主要原材溴代苯丙酮是自己从河北石家庄王某(另案处理)处购买的,但只承认他在试验制造麻黄素,没有制造甲卡西酮。但是在现场扣押的甲卡西酮等证据面前,一切狡辩都是徒劳的。
蒋某增、蒋某勋两兄弟利用这些设备和原材料,通过多次试验,制造出甲卡西酮(俗称“丧尸药”),仅公安机关现场查扣的毒品成品就有188.11公斤。
5月13日,经龙岩市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判决,蒋某增伙同蒋某勋制造甲卡西酮188.11千克,其行为构成制造毒品罪,其中蒋某增制造毒品数量大,社会危害性大,到案后认罪态度不好,拒不交代自己制造毒品的犯罪事实,无悔罪表现,应予以严惩,以制造毒品罪判处被告人蒋某增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在制造毒品的共同犯罪中,蒋某勋到案后具有法定从轻处罚情节,以制造毒品罪判处被告人蒋某勋死刑,缓期2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本报记者 陈章群 通讯员 李加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