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公交现在还在用老报站的线路(60多年前北京第一趟夜班公交开跑)
北京公交现在还在用老报站的线路(60多年前北京第一趟夜班公交开跑)改革开放后,铁路、公路客运量猛增,北京的公交夜班车在节假日、春运等客流高峰的日子发挥了重要的接驳作用。公交夜班车的开设大大方便了百姓出行,而“招手上车,就近下车”一度成为公交夜班车的通常做法,为不少乘客解决了夜行难题。此后,公交夜班车线路慢慢多了起来。仅1958年9月,就有三条当时的郊区公交路线增开了定时夜班车,分别是:由西直门到永定路的34路,在20时45分和21时增开两次夜班车;由当时的猪市大街到通州的42路,在21时和21时30分增开夜班车两次;由地安门到回龙观的44路,在21时30分增开夜班车一次。(1958年9月6日《北京日报》2版,《公共汽车增三班车》)1984年,工作人员为夜班车运营做准备。叶用才/摄到1972年时,北京城区也有了三条夜班车线路。一条是204路环行夜班车,由北京站始发,中途经过东单、北新桥、平安里、宣武门、虎坊桥、蒜市口、崇文门等40个站;一条是东西行的从花园
北京公交夜班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最初,开设夜班车线路是为了方便市民周末出城游玩。数十年间,公交夜班车线路已经实现了“横平竖直”覆盖二三环,既能保障通勤,也便利人们夜间外出观看演出、参加朋友聚会。
2011年2月,北京西站南北广场增开公交夜班车,方便返程旅客回家。程功/摄
上世纪50年代,北京的公共交通不够发达,包括市区、郊区在内,全城也就十几条公交线路,而且运营时间短,夜间收车早,人们出行不便。
为改善这一状况,本市率先在当时的郊区线路试行夜班车。据本报1956年4月12日2版《市公共汽车公司在郊区试行周末夜班车》报道,当年4月起,每逢星期六和星期日,在郊区31路(西四—颐和园)、32路(西直门—颐和园)、38路(前门—永定路)三条路线试行周末夜班车。第一班发车时间是22时30分,第二班发车时间是23时30分。这样,周末进出城游玩的人们,就不用担心晚上没有交通工具了。
此后,公交夜班车线路慢慢多了起来。仅1958年9月,就有三条当时的郊区公交路线增开了定时夜班车,分别是:由西直门到永定路的34路,在20时45分和21时增开两次夜班车;由当时的猪市大街到通州的42路,在21时和21时30分增开夜班车两次;由地安门到回龙观的44路,在21时30分增开夜班车一次。(1958年9月6日《北京日报》2版,《公共汽车增三班车》)
1984年,工作人员为夜班车运营做准备。叶用才/摄
到1972年时,北京城区也有了三条夜班车线路。一条是204路环行夜班车,由北京站始发,中途经过东单、北新桥、平安里、宣武门、虎坊桥、蒜市口、崇文门等40个站;一条是东西行的从花园村到十里堡的202路夜班车;一条是南北行的从莲花池到和平街的201路夜班车。再加上昼夜通行在北京火车站和永定门火车站之间的20路汽车,就把市内主要街道、路口都照顾到了。(1972年10月7日《北京日报》4版,《当人们熟睡的时候》)
公交夜班车的开设大大方便了百姓出行,而“招手上车,就近下车”一度成为公交夜班车的通常做法,为不少乘客解决了夜行难题。
改革开放后,铁路、公路客运量猛增,北京的公交夜班车在节假日、春运等客流高峰的日子发挥了重要的接驳作用。
在公交车的发展过程中,有过多种便民尝试。2012年春运期间,公交部门就推出了一项重要的便民举措——电话预订夜班车。据2012年1月30日《北京日报》6版《春运团体返京可电话订公交》报道,从北京西站往返朝阳区石各庄村的673路公交车推出电话预订夜班车服务,20人以上的乘客团体均可电话订车,直达家门口。
随着时代的发展,无论是公交夜班车的线路还是乘客数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然而,不少乘客反映,公交夜班车发车间隔太长。据本报记者调查,每天凌晨两点前,大部分夜班车发车间隔基本上都是1小时一趟车;两点至收班,等一趟夜班车至少需要一个半小时。在交通越来越发达的时代,公交夜班车的这种出车频率显然难以满足乘客的乘车需求。(2014年2月14日《北京日报》9版,《凌晨3小时,夜班公交“断档”》)
为增加北京的夜间公交运力,2014年6月底,本市发布夜班线网调整规划,在优化原有15条夜班线路的基础上,新增19条线路,从而形成6条环线、8条放射线、9条南北向线路、11条东西向线路的夜班线网棋盘型格局,覆盖二环、三环、长安街、平安大街、两广路、北土城路、西单大街、东单大街、南北中轴路、学院路、大望路等城区主要道路。(2014年7月14日《北京日报》5版,《34条夜班线“横平竖直”覆盖二三环》)
2014年9月,这34条夜班线路开通试运行。乘客可通过手机APP、官方网站、微博和微信随时查询每条夜班车的运营情况,如夜班车晚点,免费实时公交信息查询软件“公交e路通”会进行微信提示。此次夜班线网调整是本市2008年以来第一次大规模新开、调整,公交夜班车线路从此前的15条发展到34条,线路长度由305公里发展到787公里,实现了中心城区主要骨干道路夜班线网全覆盖,满足了夜间出行热点地区的出行需求。(2014年9月22日《北京日报》8版,《34条夜班公交线今起试运行》)
1980年,夜班车提前进站让乘客上车休息。叶用才/摄
这些夜班公交线路的首末车时间和发车间隔不再各自为政。首末车时间统一为:首车23时20分发,末车4时50分发。发车间隔统一为:首车至24时的间隔为20分钟,24时至次日2时的间隔为30分钟,2时至4时的间隔为40分钟,4时至末车的间隔为20分钟。(2014年9月12日《北京日报》5版,《34条夜班公交线本月内试运营》)
招手上车、就近下车,一度是夜班车方便乘客的经常做法。叶用才/摄
截至目前,北京的公交夜班车线路已达36条,线路长度848公里,日均发车792次,日均运送乘客1万余人次。公交夜班车的发展见证了城市的发展,体现了城市的活力,也让人们的夜生活得以更加便利和丰富。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贾晓燕
历史资料:京报集团图文数据库、北晚新视觉
监制:黄玉迎、侯莎莎、童曙泉
编辑:田超
流程编辑:孙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