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l9小屏幕显示的数据(从理想L9看车载OLED显示屏市场竞争)
理想l9小屏幕显示的数据(从理想L9看车载OLED显示屏市场竞争)OLED分PM和AM两种,前者实际在2010年就在雷克萨斯的车上有使用,不过目前PM已经被淘汰,AM又分柔性和非柔性两种,柔性又称POLED,即底板是柔性的聚合物(Plastic塑料)而不是常见的LTPS玻璃。相比LCD,OLED的优点首先是对比度高,可轻松做到10000:1,是LCD的10倍以上,因为OLED没有背光,漏光更容易控制。高对比度意味着强光下表现更好。其次是耗电更低,还是因为没有背光,不过这个优势随着mini-LED背光的出现越来越不明显。再次是厚度薄、色域宽广、响应速度快。最后才是柔性,不过目前柔性车载OLED还处于概念阶段,LCD可以做曲屏,只是弧度不大。至于OLED的寿命问题,以目前汽车更新换代的速度,完全没问题。至于车规,特斯拉是用过中国台湾群创的17寸工业屏的。戴尔XPS 15 9520(售价2200美元)用的屏幕与理想L9屏幕参数更接近,最高亮度也是400nits
图片来源:互联网
今年大热门的理想L9,采用两块三星15.7英寸OLED显示屏,分辨率为3456*2160,60hz刷新率、屏幕分辨率高达260PPI,NTSC色域94.3%。
从2020年底开始,豪华车开始刮起一股OLED显示屏风潮,理想是对标奔驰S级和宝马7系,采用OLED屏幕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接下来蔚来可能也会如此,还有小鹏的高端车型,毕竟这些新兴造车就是要对标奔驰宝马奥迪的。LCD大屏已显得落伍了。
目前LG显示是OLED车载显示市场霸主,按出货量计算,市场占有率超过90%,如果按金额,超过95%,但很快LG显示就会面临来自三星和京东方的挑战,此外还有JOLED、JDI、友达也在加紧研发OLED车载显示。三星则是笔记本电脑OLED屏幕绝对霸主。
图片来源:互联网
如果你囊中羞涩,又想看看理想L9的屏幕效果,有个替代方案,那就是小米笔记本Pro 15,这款笔记本屏幕的关键参数与理想L9上的屏幕参数很接近。因为笔记本电脑边框要求更高,尺寸小了0.1英寸,是15.6英寸,显示比例也是16:10,分辨率为3456*2160,60hz刷新率、屏幕分辨率高达261PPI,NTSC色域94.3%,DCI-P3广色域和100% sRGB双高色域。屏幕峰值亮度600nit,这一点比理想L9的还要高200nits以上。小米的这款笔记本电脑售价约6500元人民币,当然,理想用的是车规版显示屏。
图片来源:互联网
戴尔XPS 15 9520(售价2200美元)用的屏幕与理想L9屏幕参数更接近,最高亮度也是400nits,分辨率3456*2160,PPI为260,色域NTSC为94%。实际XPS 15还有个更高的屏幕,分辨率3840*2400,亮度500nits,100% AdobeRGB,94% DCI-P3,也就是说想超越理想L9的屏幕其实不难。
OLED分PM和AM两种,前者实际在2010年就在雷克萨斯的车上有使用,不过目前PM已经被淘汰,AM又分柔性和非柔性两种,柔性又称POLED,即底板是柔性的聚合物(Plastic塑料)而不是常见的LTPS玻璃。相比LCD,OLED的优点首先是对比度高,可轻松做到10000:1,是LCD的10倍以上,因为OLED没有背光,漏光更容易控制。高对比度意味着强光下表现更好。其次是耗电更低,还是因为没有背光,不过这个优势随着mini-LED背光的出现越来越不明显。再次是厚度薄、色域宽广、响应速度快。最后才是柔性,不过目前柔性车载OLED还处于概念阶段,LCD可以做曲屏,只是弧度不大。至于OLED的寿命问题,以目前汽车更新换代的速度,完全没问题。至于车规,特斯拉是用过中国台湾群创的17寸工业屏的。
最早OLED屏用于电子倒车镜即CMS上。
奥迪e-tron的CMS系统
图片来源:奥迪
奥迪e-tron在CMS系统搭载了两个7英寸、1280x1080的OLED屏幕,由三星提供。CMS由西班牙Ficosa供应。不过这个是选装功能,选装价格1250欧元。现代的Koniq也是如此。
第一辆标配OLED显示的是奔驰新S级。
奔驰新S级的座舱
图片来源:奔驰
图片来源:互联网
奔驰在座舱领域丝毫不吝啬,五块显示屏都是订制的目前同尺寸分辨率最高的车载显示屏,MBUX的中控屏更是成本高昂的OLED显示屏,由LG显示提供。奔驰二代MBUX最大的亮点实际并非是OLED屏,而是后排系统的超级强大,对奔驰而言,后排乘客才是主要服务对象,不像一般的后排系统仅仅是一块显示屏,仅仅是用来哄小孩。奔驰的后排控制系统为RSU,其电路架构几乎和前排完全一致,只是去掉了导航、收音和音频部分,可谓不惜血本,后排系统也是MBUX,几乎拥有前排所有功能,包括独立后排座椅控制、独立后排空调控制、独立后排上网、USB充电与USB外接播放,HDMI Mini视频接口,独立耳机和麦克风接口,独立音频与视频。后排平板电脑不仅可在车内使用,也可在车外使用。
奔驰EQS座舱
图片来源:奔驰
奔驰EQS座舱,屏幕长达56英寸,也就是141厘米,显示面积有2432平方厘米,存储带宽高达46.4GB/s。有三块大屏组成,分别是仪表的12.3英寸屏,分辨率2400*900。中控大屏17.7英寸,分辨率3088*1728,副驾大屏也是12.3英寸,分辨率2400*900。三块都是OLED屏,由LG显示提供。
图片来源:互联网
新一代凯迪拉克Escalade座舱
图片来源:通用汽车
新一代凯迪拉克的Escalade,与雪佛兰Suburban和GMC Yukon属同平台车型。其座舱采用了38英寸大屏,且是曲面OLED大屏。也是LG显示提供。
下图是大屏拆下来的样子。
图片来源:LG电子
除了奔驰,小众品牌莲花即吉利莲花在今年也有一款车使用OLED屏幕。
图片来源:互联网
屏幕在开机状态会自动竖起,关机时会水平隐藏,颇为惊艳,推测是三星提供的OLED。
图片来源:互联网
三星宣称将在2024年为宝马提供OLED显示屏,预计出货量高达400万片,这其中包括宝马全系列的HUD和宝马旗舰电动轿车i7。目前大部分HUD都是采用LCD,宝马第一个使用OLED。i7初期低配还是LCD屏幕,2024年高配采用OLED,可能也是三屏联合,分别是7寸仪表屏,12.3英寸中控屏和15.6英寸副驾屏,三块屏都是OLED。
LG的POLED概念产品,四屏合一,有多个曲面
图片来源:互联网
目前车载OLED屏幕厂商全球主要有4家,分别是JOLED、京东方、三星和LG显示。2022年1季度,8英寸以上车载显示屏出货量排名估计是京东方全球第一、LG显示第二、日本JDI第三、中国台湾友达第四、中国台湾群创加夏普第五、深圳天马第六。京东方崛起主要也是国内车企屏幕越来越大推动的,而日企的没落也跟日本车屏幕偏小分不开,日本JDI曾占据全球25%的市场份额,但如今已经低于15%。
京东方在2011年成立鄂尔多斯京东方AM-OLED 5.5代线,于2013年11月正式点亮投产。该生产线设计产能为每月5.4万片玻璃基板(一块玻璃基板的尺寸为1300*1500mm),这是中国第一条、也是全球第二条AM-OLED 5.5代线。此后的几年时间,京东方又相继在成都、绵阳、重庆建立了新的AM-OLED 6代线,成为中国在AM-OLED领域投入最多的企业。
京东方汽车显示屏业务全部整合在京东方精电中,2021年汽车显示屏业务收入65亿港元,比2020年大增89%,大约折合8.3亿美元,与日本JDI的9.5亿美元还是有差距。JDI目前以金额论还是全球第一,不过京东方或LG显示超过JDI应该就在今年,因为JDI的主要市场还是集中在日本。
JOLED与JDI合并或许还能在车载市场上有一席之地,但日本企业一向保守,产能扩展谨慎,不敢发动价格战,一向曲高和寡,这也是日本面板和半导体产业没落的主要原因,中韩之所以碾压日本就是敢在行业低谷期大量投资扩增产能,进而降低价格扩大市场。
与三星和LG显示相比,京东方主要优势是与国内企业合作更加顺畅,产品性价比更高,覆盖面更广,能覆盖中小客户。三星和LG显示优势在于三星拥有全球第一大车内Infotainment企业三星哈曼,LG显示则有关联企业LG电子,是全球第三大车内Infotainment企业。依靠这些Infotainment可以带货,LG显示进入通用就是如此。
随着OLED价格的急速下滑,车内OLED显示市场爆发的速度会超出人们预期,OLED大潮即将到来!
报告订购及合作咨询请私信小编。
佐思2022年研究报告撰写计划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全景图(2022年6月版)更多佐思报告
自主品牌主机厂自动驾驶 |
汽车视觉(上) |
高精度地图 |
商用车自动驾驶 |
汽车视觉(下) |
高精度定位 |
低速自动驾驶 |
汽车仿真(上) |
OEM信息安全 |
ADAS与自动驾驶Tier1-国内 |
汽车仿真(下) |
汽车网关 |
ADAS与自动驾驶Tier1-国外 |
毫米波雷达 |
行泊一体研究 |
自动驾驶与座舱域控制器 |
车用激光雷达 |
红外夜视 |
域控制器排名分析 |
车用超声波雷达 |
车载语音 |
激光和毫米波雷达排名 |
Radar拆解 |
人机交互 |
E/E架构 |
充电基础设施 |
汽车VCU研究 |
汽车分时租赁 |
汽车电机控制器 |
800V高压平台 |
共享出行及自动驾驶 |
混合动力报告 |
燃料电池 |
EV热管理系统 |
汽车PCB研究 |
汽车OS研究 |
汽车功率电子 |
汽车IGBT |
线控底盘 |
无线通讯模组 |
汽车线束 |
滑板底盘 |
汽车5G融合 |
合资品牌ADAS |
电控悬架 |
合资品牌车联网 |
自主品牌ADAS |
转向系统 |
自主品牌车联网 |
农机自动驾驶 |
ADAS数据年报 |
专用车自动驾驶 |
港口自动驾驶 |
汽车MCU研究 |
矿山自动驾驶 |
飞行汽车 |
传感器芯片 |
无人接驳车 |
汽车智能座舱 |
自动驾驶芯片 |
智能座舱Tier1 |
商用车车联网 |
自动驾驶重卡 |
商用车智能座舱 |
座舱多屏与联屏 |
智能座舱设计 |
仪表和中控显示 |
智能汽车个性化 |
商用车ADAS |
智能后视镜 |
汽车多模态交互 |
座舱SOC |
汽车数字钥匙 |
TSP厂商及产品 |
汽车座椅 |
汽车UWB研究 |
OTA研究 |
汽车照明 |
汽车云服务研究 |
AUTOSAR研究 |
汽车EDR研究 |
L4自动驾驶 |
软件定义汽车 |
模块化报告 |
L2自动驾驶 |
Waymo智能网联布局 |
造车新势力-蔚来 |
环视市场研究(本土篇) |
HUD行业研究 |
车载DMS |
环视市场研究(合资篇) |
自动驾驶法规 |
V2X和车路协同 |
乘用车T-Box |
自动驾驶标准和认证 |
路侧智能感知 |
商用车T-Box |
智能网联测试基地 |
路侧边缘计算 |
T-Box排名分析 |
PBV及汽车机器人 |
汽车eCall系统 |
乘用车摄像头季报 |
汽车功能安全 |
电装新四化 |
汽车镁合金压铸 |
无人零售车研究 |
电驱动与动力域研究 |
智慧停车研究 |
汽车音响研究 |
「佐思研究月报」
ADAS/智能汽车月报 | 汽车座舱电子月报 | 汽车视觉和汽车雷达月报 | 电池、电机、电控月报 | 车载信息系统月报 | 乘用车ACC数据月报 | 前视数据月报 | HUD月报 | AEB月报 | APA数据月报 | LKS数据月报 | 前雷达数据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