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交车坠江看到了什么(从公交车坠江看)
从公交车坠江看到了什么(从公交车坠江看)第二则故事当时像常安民这样的人有很多,其中一位叫李仲宁,也不愿意干这事。生活在南宋的王明清,在他的《挥麈录》里记录了李仲宁的这一事例。常安民拒绝了这个任务,并说像司马光这样正直的人,大家都在称赞他,我不忍将他的名字刻在碑上。地方官大怒,要严惩罚他。于是他就说,希望不要将自己的名字写在碑上,不要让世人知道这块碑是自己刻的。生活在两宋之际的邵伯温,在他的《邵氏闻见录》里记录了常安民的这一举动,并称赞他“一工匠耳,尚知邪正,畏过恶,贤于士大夫远矣”。
上海公交车坠江这则新闻听来震惊不已,在关心为何坠江的同时,也看到有人在公交车后面奋力追赶的视频,恰好这几天看书的时候,有一则小故事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在此与大家分享。
第一则故事
北宋崇宁二年(1311年),陕西一位叫常安民的石匠,真实存在的人,非虚构。
那个时候,蔡京当道,权臣,将司马光、苏轼、黄庭坚等三百余人列入了“奸党”名单,要求各地将人员名单刻在“奸党碑”上。
常安民拒绝了这个任务,并说像司马光这样正直的人,大家都在称赞他,我不忍将他的名字刻在碑上。
地方官大怒,要严惩罚他。于是他就说,希望不要将自己的名字写在碑上,不要让世人知道这块碑是自己刻的。
生活在两宋之际的邵伯温,在他的《邵氏闻见录》里记录了常安民的这一举动,并称赞他“一工匠耳,尚知邪正,畏过恶,贤于士大夫远矣”。
当时像常安民这样的人有很多,其中一位叫李仲宁,也不愿意干这事。生活在南宋的王明清,在他的《挥麈录》里记录了李仲宁的这一事例。
第二则故事
民国六年的冬天,鲁迅先生坐人力车,车夫在赶车的过程中,无意与一老妇人相擦了一下,鲁迅先生当时看这老妇人没有受伤,于是督促车夫赶车。
结果,车夫并不理会自己,而是询问老妇人的伤情,并把她送到警署做检查。
可能第二则故事大家都听过了,所以不再赘述。
在经济波动如此大的今天,在人人都有经济压力的今天,在几乎所有人都在关注全球大事的今天,结果是什么呢?
就是眼睛只会向上看,只会看到有钱人,只会看到在某一方面成功的人,而不会看到像常安民这样普通的人,哪怕他是一名乞丐。
在小的时候,老师常常教我们长大后去做这个职业,那个职业,教我们背这位圣贤的名诗,教我们学那个名人的举动,可是没有教我们如何看待普通人。
如果你经常上一些短视频平台的话,你就能看到一些在以前经常出现的类似于跳河救人的举动,虽然那个时候没有这么发达的网络,你的这种行为只能让一部分人看到。
可是,那个时候这种行为很多,很平凡,毫不夸张地说经常能看到。
可是为什么现在经济发达了,大家生活水平提高了,科技水平提高了,这种行为反而越来越少了。
为什么?大家越来越惜命了吗?难道那个时候的命与现在的命不是一回事吗?
有一个词叫“六虱”,它的意思就是要去掉的东西,或者说得通俗一些就是害虫,危害国家的害虫,当时提出来的时候是秦朝,为了提高国力,为了统一其他六国所采取的一种措施。
六只害虫中有一个叫“孝”,可是统治者并没有将这只害虫去掉,而是写进了法律,当时的法律特点就是为了维护统治者的利益,跟现如今的法律根本不是一回事。
看到这里,也许你会因为写进法律而感到安慰,可是你不知道的是,当时的法律太过严密,而且判罚的结果会听父母的意见,父母说剁掉你的脚并发配,就真得会剁,真得会发配。
酷刑只是一种表面的影响。
更重要的是,法律只是道德的最低底线,将孝写进去后,大家都会按照这个最低底线来办事,进而导致整个社会的风气越来越低,最后,没有人会为了一件小事而说出只言片语的正义的话。
分享完毕。#上海公交坠河:司机提前让乘客下车#